第一百五十四章 十年一剑,川中岛(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十年一剑,川中岛(十一)
浓密的晨雾,终于有所散开。镇守武田方中路的将领迹部大炊介、今福善九郎两人,隐约看到了上杉军的阵形布置。
“那就是击溃了**山军长长枪的车悬阵吗?”站在阵前,今福善九郎有些感叹。
**山信友是武田信玄欣赏的年轻武将,他的长枪阵法更是被吹嘘得神乎其神。“即使关东猛将北条纲成以十倍之兵力袭来,我也能够以二千长枪兵从容应付。”**山信友曾经夸下海口。在去年上杉家关东远征之前,东国的武士都喜欢把北条纲成作为假想的强敌。
不过**山信友既然自比北条纲成,那就难怪这么快落败了。去年北条纲成在河越城下,不也败给了同一个对手吗?其他的各位武田将领,对**山信友的下场有些兴幸灾乐祸。
“既然有前车之鉴,我们应该更加小心应付。”迹部大炊介道,“命令部队谨慎后退,然后向两翼的原昌胤大人、内藤昌丰大人求援吧!”
“我也有这个意思。”
清晨的第一场败战,有些影响武田军的士气。因此面对敌人的第二波进攻,武田军的中路有些示弱地后退了一段路程。直到饭富昌景的赤备队到达,才再次稳住阵脚。这时候,上杉军却也不强攻猛打,反而在阵列前沿进行回转,向武田军的右翼发起了冲锋。
武田军的整体是一个鹤翼状的阵型,坚守右翼支点的(对上杉来说是左翼)是大将内藤昌丰的骑兵部队。
早晨第一阵的时候,内藤昌丰也有意前往增援中路,只是因为大雾,而没有能够在**山军溃败之前赶到。这会儿今福善九郎和迹部大炊介战线后撤,内藤军再一次在大雾中失去了方向。就在这时候,内藤昌丰听到了震天的马蹄声。
“等等,停止前进。迎面而来的,是什么军队?”
“大人,好象是上杉军的骑马队。”
“什么?”
雾气已不如清晨之浓密。过不片刻,内藤昌丰也看到了敌人的毘字军旗。
面对面接近的两军人马,立即乒乓有声的撞在了一起。前队的武士,已经缠斗起来。
“撤退。来人,立即叫前队给我撤回来!”
武士们有些不相信,骁勇的内藤昌丰这么快就下令撤退。可是内藤昌丰却纵马横驰,大吼着重复自己的命令。
与上杉军短兵相接的武田骑兵,在内藤昌丰的指挥下潮水般退了回去。内藤昌丰果断地阻止了一场遭遇战,原因其实很简单。要是自己鲁莽地单独与上杉军主力交战,那么很快就会变成第二个**山信友。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内藤昌丰,他不会傻到去逞一时之勇。
然而内藤昌丰的抉择,也是上杉方期待的进展。
光秀这时候,正在上杉军的最前线观察战况。虽然有些危险,但因为浓雾的关系,在后面是没办法及时了解战场形势的。
“报!内藤军已经开始退却。”
“很好。中路的敌人有何动向?”
“毫无动静。”
为了以最快速度掉头攻击侧翼来援的内藤军,上杉军将自己毫无防备的脊部暴露给了中路的敌人。可是在大雾中只能看到一片烟尘滚滚,武田军不会想到对手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进行横向运动。再加上中路防御的责任重大,光秀料想中路武田军不会贸然出阵。
“立即传达新的命令,不要追击内藤军。大军在原地重新回转,以尾做头,向反方向进行突击。”
“是要柿崎河泉守景家大人的骑马队来做龙头吗?”
“不错。”
上杉军的车悬阵其实是一条长龙般的阵型,所以有龙头和龙尾之分。向内藤军进攻的时候,龙头本来是有‘越后钟馗’之美称的猛将斋藤朝信。现在原地回转,龙头就成了本来处于龙尾部的柿崎景家。

如果此时浓雾突然全散,中路的武田将领们发现敌人竟在阵前进行左右开弓的回转,一定会气得晕倒过去吧。可是,如果没有大胆的策略,面前强大的敌人上杉方是根本没有胜机的。
光秀的命令传到柿崎军中,柿崎景家倒是欣喜若狂。
“老天有眼,终于轮到我上场了。幸好敌人没有在此之前全线崩溃,不然那个将我调来龙尾的狗头军师,他不会见到明天的日出。”
几天前还被柿崎景家赞誉有加的光秀,因为将其调来龙尾的位置而地位迅速跌落。不仅从‘升龙的’军师变成了‘狗头的’军师,出阵之前更是爷爷奶奶长辈亲戚都被柿崎景家咒了个遍(幸好光秀的爷爷奶奶几百年后才出世,总算躲过一劫)。要知道,柿崎景家在以前的战斗中总是被任命于前锋位置。这一次的分配,几乎要让他抓狂。
“柿崎大人您先别急。把您安排在龙尾,是为了让您养精蓄锐。有的时候,龙头和龙尾也会对调过来的嘛。”
柿崎景家一直觉得那是吹牛皮。说实话,将防御见长的车悬阵改成进攻阵型,已经大胆得过头了。在敌人阵前掉转龙头和龙尾,这更是极其危险的、投机主义的战法。
可是不管怎样,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柿崎景家心里憋足了气,他要让那个吹牛皮的年轻人看清楚自己凛凛的英姿。
当上杉军回转完成的时候,他们的矛头掉转过来指向另一侧翼,武田名将原昌胤的部队。
和内藤昌丰一样,原昌胤也正在前往增援中路。清晨第一仗未能阻止**山军的败退,原昌胤感到极没有面子。
雾中的遭遇战,比原昌胤所预料的展开更快。毫无前兆的情况下,原昌胤和上杉军的前阵便撞在了一起。
“大人,我军与上杉军开始交战。敌人来势凶猛,前面的将领询问是否要暂时后退?”
“后退?”原昌胤只轻蔑地瞟了一眼,那位从前线飞奔而回的武士。“打仗的时候,你见我后退过吗?”
“可是……”
“没有可是!从敌人的阵形中间突进去,取回那个上杉女人的首级。然后,才可以考虑后退。还楞在这干什么?还不快去传令?”
其实,原昌胤虽然勇猛,却并非不知进退。只是这个时候上杉军进攻的气势,让他感到有些疑惑。
自己所镇守的侧翼比内藤昌丰那边更加重要,因为后面有一条通向海津城的要道。如果在这里后退,会不会被敌人乘虚而入呢?不知为何,他有一种直感,一种无法用言语解释的,身经百战之人才有的临阵感受。敌人要突破的不是中路、不是内藤军那边。敌人真正的矛头,是指向自己。
而且如他所说,原家的军队在此之前确实、从来没有临阵后退的例子。不论是面对怎样的强敌,原昌胤总能以顽强的奋战,来将己方引向胜利之路。
最后,原昌胤还有一个非常隐匿的,不愿意后退的理由。
片刻之前武田信繁派来密使,告诉他敌人阵中的安田顺易,就是从美浓国来的明智光秀本人。武田信繁为什么,单单把这个秘密告诉自己?
原来,原昌胤的家族和明智氏一样,起源于美浓国的土岐氏。如今,年轻的光秀在西国大败陶晴贤,在东国完胜北条纲成。骄人的成绩,让数十年南征北战、在甲斐苦心经营的原昌胤感到十分压抑。
要在这场战争中打败明智光秀,原昌胤暗下决心!要让这个暴发户的小子知道,东国还有另一支土岐氏的优秀后裔。因此他只能朝前进,不能后退半步!原昌胤在心中不断地鞭策着、期待着、呐喊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