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浩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感觉到要是想走点什么好运的话,还是找到这个家伙比较靠谱,这个家伙属于自己的福星的。
吴亥对于韩浩更是没的说,一听说自己的小祖宗在北京玩呢!而且邀请他一起过去,直接的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天大的机会啊!
什么人都没有通知,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下面几件要紧的事情,便直接的做飞机飞了过来,这样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有怎么能错过啊!
吴亥现在都是属于在陕西修真界里面的俊颜了,年轻拉风的让所有的修行界里面的人物嫉妒。
世俗界里面的属于外家子弟的吴亥在三十几岁就进入了金丹期,不说是前无古人,但是也属于后无来者了。
按照现在的修炼的人的说法,最近一千年来,外门子弟在这个岁数修炼出来这样的程度的人几乎就没有听说过,那些大门派的掌门子弟在这个岁数有这样的成就的都少的可怜,而且从来就没有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
吴亥懒洋洋的往沙发上面一躺,嘴巴里面开始唠叨起来了,吴亥现在的档次提高了,已经不好那种调调了,俨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要不是知道他底细的人真的就会以为吴亥一直是那种有着正义思想的侠义之人,多年以来养成的上位者的气息更是把他衬托出了风采,就好像真是是一个属于高义的人。
道德宗修炼的功法确实有洗涤人心灵的作用,吴亥现在就已经少见了以前的那些个痞子气息,少了之前的那些个浮华的气质,而且从外表上就看出来层次高了很多。
道德宗修炼的功法真的很有一套,要不是韩浩太了解吴亥了,也容易被他骗倒了。虽然吴亥现在看上去正义气十足的样子,但是,他骨子里面依旧算不上什么好人,只不过是现在的档次提高了,那些人的语言和表现已经让他看不下去了。
而且最重要是一点就是,有韩浩的媳妇在那里呢!要装也要装上一段时间的,谁知道现在韩浩的心态如何啊!
现在韩浩比吴亥高了不只是一个层次,更是把吴亥吃得死死的,吴亥刚见面的时候本来还想让韩浩这个变态的家伙大吃一惊呢!但是看到韩浩现在的这个样子,吴亥反到吃惊的差点要摔到了,变态就是变态,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属于变态的那种了,但是和眼前的这个主一比较,小巫见大巫都说少了很多。
以前吴亥还能感觉出来韩浩的深浅,现在的韩浩却好象是一泓深不见底的潭水,根本就无法看清楚。
吴亥在这个时候想到最多的就是,眼前的小祖宗估计不喜欢这样的地方,看上去很是无聊,那么,吴亥马上就想起来了一个自己认为相当不错的地方,于是便向韩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韩浩也感觉到这个世俗界里面的拍卖会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地方了,所以很是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对于吴亥说的高雅的地方还真的想去观摩一下,越是高的境界,越喜欢高雅的东西,对于那些个什么以前想象的天上人间了,现在韩浩到没有了什么兴致。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集书茶馆、餐茶馆、茶艺馆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茶馆。
老舍茶馆每天都有一台汇聚京剧、曲艺、杂技、魔术、变脸等优秀民族艺术的精彩综艺演出,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和京味佳肴茶宴。
自开业以来,接待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德国前总理科尔在内的70多为外国元首和近300万的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

吴亥在这个时候开始不停的给韩浩讲解起这些韩浩不大了解的野史,吴亥在这些事情的造诣上面已经是属于大成的手,从小就要接触这些事情,那么比很多的人都多出了不少的知识,历史和野史可以说是渊博的大家,估计方淙在这个方面都比吴亥逊色不少。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清代中叶的北京,昆曲居剧坛的主要地位,高腔与秦腔一度也曾在北京流行,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庆徽班进京祝寿演出,陆续进京的还有其他各班,在京演唱昆曲及高腔、秦腔、皮黄腔等剧目。嘉庆末年,道光初年,京师徽班已在艺术上各自呈现特色称盛一时。
清朝著名画家沈容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图是一幅有历史意义的画卷,它画出了第一代京剧演员程长庚等五人的戏装像及第二代演员谭鑫培等八人的戏装像。
中国的演出场所与中国戏曲相伴随,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衍变过程,各阶段的称谓也不同。
中国古代歌舞艺人最初是利用自然地形演出,后来开始出现土台子,即无盖顶的露天之台,称为“露台”,观众于四周围观。
到西汉时开始出现“看棚”。张衡《两京赋》中就有观看百戏而设有看棚的描绘。看棚是观众席建筑,观众居高临下观看百戏,这是非固定的露天的演出场所。
唐代是中国戏曲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开始建筑化,出现了“乐棚”。乐棚以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顶,设计制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演出场所。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戏场”,这是后世“庙台”的前身。
宋元是中国戏曲日臻成熟时期,这时开始出现固定化的演出场所“勾栏”。固定的集中的演出场所称“瓦舍勾栏”。勾栏是看棚、乐棚和露台三位一体,内有戏台、后台、看席和神楼。元初杜善天套曲《庄家不识勾栏》中描述戏台上部像“钟楼模样”。为了便于观赏,观众席前低后高,全部是木制结构,初具剧场形制。北京明初时就有两条胡同以勾栏定名。
由于勾栏是木制结构,易于倒塌、着火,到明代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的“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为盛行,称之为“茶园”或“茶楼”。这与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有关,一边品茗,一边听戏。
当时没有“戏票”一词,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戏价。
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模,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园,或称戏园子。
民国时期许多戏园子内部形制都相继加以改造,舞台加了大幕,观众席也逐渐改为半圆形排椅了,前沿突出的镜框式舞台替代了正方形三面敞开的旧戏台,并加了灯光。2O年代后,戏园名称大都改为戏院了。
像现在的这个老舍茶馆,就是属于北京地区最够档次的听戏品茶的地方了,在这样的地方喝茶品戏的人都是属于高雅的人的,绝对不会出现刚才的那些个垃圾的档次,品位决定了人的品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