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攘外先安内的部署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知秋心中很清楚,制定一个政策并不难,难就难在具体操作和执行上,很多英明正确的政策都失败在执行力这个具体操作上。
叶知秋心中也对下面将领和官员的执行力有着深深的疑虑,但叶知秋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毕竟他手下没有专业的将领和官员执行叶知秋制定的相关政策,叶知秋现在也只能期待着众人的执行能力了。
不过叶知秋对麾下将领的执行力并不怎么担心,毕竟这些将领都已经成长了起来,能独挡一面了,但叶知秋缺少的正是一些有着出色政务的官员,但这个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弥补的,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解决这个难题,叶知秋的打算则是现从甘宁郡各府各城的下级官员中选择一些可以为自己所用的人,至于后期就要自己培养和提拔一些合适的人,这才是根本,也是根本解决之道。
叶知秋安排好了执行甘宁新政人手的同时,也安排了叶郓手上冷锋雇佣兵团的新任务,就是袁天佐在兴安府内执行经济建设时,如果遇到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和人为力量反抗时,叶郓就要率领冷锋雇佣兵团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该清洗时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手软。
叶知秋这次就将兴安府当成了经济建设的示范点,以兴安府为原点逐渐向甘宁郡推广。
同时,叶知秋在这次会议上也对袁世民负责的暗夜分队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着重提高暗夜分队对情报的收集工作,因为叶知秋看到暗夜分队上次作战中收集情报的表现,说实在话,叶知秋的心中很不满意暗夜分队所取得的成效,不过,叶知秋也知道,暗夜分队组建时间还短,很多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给暗夜分队足够的时间,也要给袁世民时间,所以叶知秋借着这次计划对袁世民重新做了要求,确切的说,是对暗夜分队做了新的要求。
在这次会议的最后,叶知秋也对这次甘宁会战作了一个总结。叶知秋在总结发言时,叶知秋如实的说道。
“各位,我们虽然取得了甘宁会战的大捷,但这个胜利并不完全是靠我们自身的实力获得的。我们能取得这个胜利,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对手在粮草与物资供应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他们的物资和粮草不能及时供应,同时,我们也给他们的物资粮草上制造了相当大的而且必要的麻烦,所以无论是郝连苍穹还是铁真统帅,他们最后才选择退出甘宁郡,才会在甘宁会战中失败。”
“如果按照我们自身的实力,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将郝连苍穹和铁真击败并赶出甘宁郡,这一点,我希望大家都要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切记不可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以为我们是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否则,我们就会遇到和他们俩同样的待遇和命运,如果本帅看到了众人中滋生了这种情形,本帅见一个杀一个,到时可不要说本帅没有提醒大家。换句话说,铁真和郝连苍穹是输给了粮草与物资供应上,而不是真正的输给了我们。”
“另外,现在帝国内还有很多的人在看着我们的表现或者说是笑话,甚至那些把军队驻扎在帝国境内的那几个国家,他们同样也在观看着我们的表现和笑话。我们虽然暂时获得了胜利,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敌人的力量还是十分的壮大,另外,皇帝随时都会命令我们向这些敌人出击。这一点上,我们要任重道远,不能有丝毫懈怠情绪,更不能有丝毫骄傲的情绪,尤其是你们几个兵团的实际负责人,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骄傲。这一点,你们几个一定要给本帅牢记在心。”
“同时从今天开始,本帅会把几个兵团的实际指挥权全部交由你们自己负责,你们一旦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会影响到整个兵团的作战能力,本帅提醒大家的话,希望大家都能牢记在心。如果谁破了这个例,本帅决不轻饶,定当以军法处置。”
叶知秋说到最后,语气变得非常的严厉,虽然叶知秋也知道现在的他们几个还没有出现这些问题,但防范未然才是上策。
“另外,本帅想减轻甘宁郡百姓的负担,但那种方法最有效呢?本帅考虑很久,本帅决定对甘宁郡的百姓实行无赋税制,当然,这个无赋税也只是在一定的期限,本帅仔细想了下这个期限的界限:第一年,老百姓不用上缴任何赋税,第二年他们则要按照五十税一上缴他们所获,从第三年起,以后征收的税收都按照三十税一的标准。”
“但是对那些有钱的人来说,我们并不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具体征收赋税的数字就交由军师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帅的原则是不要过分削弱他们,但也绝对不可以轻易放过这些剥削普通百姓的蛀虫,税收的标准绝对不能少于十税一。本帅的标准则是扶持商人的同时,绝对要扼杀他们膨胀发展的势头。”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摆在我们面前最困难的事,就是我们都不懂政务,所以这些才是我们目前最困难的事,所以,我们进行甘宁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扶持我们自己的势力登上政务这条道路上,要开始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成为政务方面的专家。”
“另外军事上的安排,我们现在已经将嘉峪关收了回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龙腾帝国的军事实力远在帝国之上,更是在我们之上,尤其是龙腾帝国的整体战斗力,但你们几个也不要有太多过虑和担忧,我要的是一支有信心的兵团,一支敢于打硬战、打恶战的兵团,一支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出现骄傲情绪的兵团。”
“至于在嘉峪关的防御事务,本帅的初步想法是安排汤恩来你所部的飞龙兵团驻守,做好嘉峪关的防御工作,训练士兵的同时也要防备龙腾帝国士兵的再次攻击,同时也要涉及辅佐一些民防政务方面的工作。”
“汤恩来,这个命令在本帅视察甘宁郡之前已经下达给你了,所以本帅希望你要全力做好嘉峪关防御一事,也只有你将嘉峪关防御好了,本帅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帝国很快就会给本帅下达新的作战命令,所以我们不能等着敌人送上门来让我们削弱,当然了,以我们现有的实力,我们还不能完全吞噬掉任何一支敌军,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机会,尽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和他们手上的物资和粮草。”
叶知秋把自己心中的担心也在这次会议上说了出来,也做了一些相关的部署,同时叶知秋心中也明白,如果光靠防守嘉峪关,对自己来说太过于被动了一点,但叶知秋也知道,现在还不是向外出击的时刻。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策略,有时候还是可以行得通的,而帝国内部现状并不是很理想,确切的说,应该是很糟糕,但有些事情现在也不是叶知秋他个人所要考虑的。
“其他几个兵团的任务也并不会有多轻松,你们除了要加强自身的训练外,你们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你们在甘宁郡内各个城池中驻守,但以我们现有的兵力,根本就做不到每个城池都驻兵,因此具体有哪支兵团驻守哪个城池,本帅现在还不想做安排,你们自己也酝酿一下吧,然后自己决定就行了,最后通知本帅一下。”
“铁真虽然退出了甘宁郡,但他的实力还在,光靠魏国良想要抵挡住铁真是非常不切实际的(这是叶知秋战胜铁真后,李成明下旨让魏国良率兵抵挡铁真),这一点,本帅想皇上的心中也是很清楚,但目前要靠我们的力量驱赶铁真还存在一些相当大的问题,同时,雍亲王与东泰王国的对战中现在也处于劣势,更不要说宏圣等帝国的军队驻扎在帝国境内了,这些都是我们头上的大山,不过,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忧,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叶知秋在会议的最后把帝国内的局势大致作了一个简单分析,而叶知秋的动机,则是要他手下几大兵团的兵团长在他们的心中要有个很清醒的自我认识。
“所以,本帅想了很久,目前帝国对普通士兵从来没有发放什么粮饷,这一点,已经严重挫伤了士兵的作战热情和斗志,所以这一点要从本帅的士兵身上开始改变,虽然我们之前已经做了些改变,但我们做的还不够到位,所以本帅决定对手下的士兵开始发放高额粮饷,同时本帅也要成立烈士纪念馆和英雄纪念碑以及善待并照顾那些阵亡了的英雄家属,给阵亡的士兵发放高额的抚恤金。”

“虽然这并不能给那些牺牲的士兵们带来多大的实惠,但本帅想士兵们从今后,他们的作战热情会变得更高,同时,他们家属的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确切的说,他们的家属生活有了保障,他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些事务,本帅暂时将交由丝蝶、小语以及若心共同负责,因为本帅想女孩子的心思要远比我们大老爷们细上好多。”
会议结束后,叶知秋立即向盛京城内的皇帝书写了一封奏折,将最近一段时间所遇到的难题做了一个汇报,同时也开口一些条件。
“吾皇陛下,臣目前虽然暂时取得了甘宁会战的大捷,但帝国目前的局势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和缓解,外有几大帝国的军队在帝国内驻扎,内有甘宁郡的局势还是相当的糟糕,所以臣大胆的恳请皇上能给予臣一些物质上的支援,这一点,臣也很是惶恐,但这也是臣实在想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了。同时臣也大胆的恳求皇上能再给臣下一些军备物资,因为等臣稍微稳定了下来,臣就要出兵征讨虎磐王朝的铁真和东泰王国的司徒龙两位大敌了。”
叶知秋这边把奏折写好后,就交由李小语赶赴盛京城交到李成明的手上。因为李小语与李成明的关系并不是一般的关系,这一点,叶知秋的心中也很清楚的,另外,叶知秋也明白李成明将李小语下嫁自己的动机到底是我们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叶知秋现在根本就不想在这个时候去盛京城,因为叶知秋要在甘宁郡整治一些风气和吏治的事情,他首先要在这个根据地站稳脚跟。
因为经过这几场战争,甘宁郡的官僚基本上已经瘫痪了,这一点也是叶知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试想一下,一个郡下面几乎没有了官员来治理,那这个郡的治安与其他政治上的事情由谁去负责呢?而叶知秋的想法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自己手上几大兵团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出来,当然,叶知秋也不排除招募一些有用的人才为自己服务,同时,叶知秋也想过从社会底层中民主选举出个别有才能、有影响的人出来,但是叶知秋也明白要想在短时间内,自己这个民主选举方法并不一定就能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可,更无法执行。
目前最重要的是,叶知秋只能在官僚的最底层选择一些有才能的人为其所用,这也是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
叶知秋在事后安排人手护送李小语去盛京城后,自己也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吏治整改中,因为叶知秋心中很清楚,时间并不等人,帝国和自己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接受”新的挑战,而这个因素则是并不甘心失败的龙腾帝国和虎磐王朝,甚至宏圣等帝国也会加派军队到帝国境内来。
所以叶知秋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尽快安排好甘宁郡的内政问题。只要内政稳定了,经济建设才会有新的起色,军事才会得到更多的保障。
当然,有些事情并不是完全按照叶知秋的设想来进行的。
这不,叶知秋刚安排好兴安府的内政问题,那边龙腾帝国就解除了郝连苍穹的兵权,随即就重新安排了新的领兵统帅向嘉峪关浩浩荡荡开来,同时虎磐王朝与卢筒王国也彼此为了重新抢夺娘子关和符家集的控制权而展开了新一轮的攻防战。
另外在帝国境内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一是宏圣帝国与文齐帝国在华文帝国的境内也再次开动了战争机器;二是帝国境内的一些有野心的人也乘着这个“适当”的时机内发动了暴动。
那边虎磐王朝与卢筒王国的战事一爆发,这边铁真就向魏国良实行了突袭行动,只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魏国良就兵败如山倒,一泻“千”里,只有短短的几十里就要退到盛京城了。
魏国良战败而逃的事不仅让叶知秋大失所望,就连呆在盛京城中的皇帝李成明也大为恼火,但李成明也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可想,毕竟这个魏国良是他亲自任命的一方统帅,当然了,这也不能就此说,李成明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不,李成明一收到魏国良战败的消息后,整个人震惊的同时,李成明也下了一道圣旨,就此革掉了魏国良统帅兵权,并将魏国良押进天牢,这次李成明也算是动了真格了,谁的情面也不给了。同时他也派遣皇家近卫军残部前去押解魏国良回盛京城革职查办。
虽然这个措施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也在客观层次上说明了李成明这次是动了“真格”,同时也可以看出李成明看到叶知秋在军事取得的成就后,李成明的整个信心都大为高涨了N+1倍。
至于谁去迎接铁真大军的追击,李成明心中根本就没有底气,李成明的首选人物则是叶知秋,但李成明心中也清楚,叶知秋根本就抽不开身,最终迫于无奈,李成明还是起用了叶少堠和夏信两名败将。
另外李成明对魏国良革职查办的同时,也给叶知秋下了一道圣旨,而圣旨的内容就是希望叶知秋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魏国良战败的地点去收拾魏国良遗留下来的残局,成功的抵挡住铁真的军事进攻。
李成明对叶少堠和夏信已经没有任何的信心,他只对叶知秋一个人有信心。
当然,叶知秋给李成明上奏的奏折,这个时候的李成明对叶知秋的要求肯定是不会有丝毫的折扣,这不仅是因为李成明要凭借叶知秋再次带给他一个惊喜,同时也希望叶知秋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把铁真驱赶出帝国的境内,就像是叶知秋把郝连苍穹那样的把铁真驱赶出帝国境内。
这是李成明心中的期待,但并不就此代表了叶知秋真的有这个能力和决心的,就连叶知秋自己现在也不敢有丝毫的保证,因为叶知秋一旦把军队开到了铁真的身后与铁真一战,那他在甘宁郡所取得的成就很有可能就此化为灰烬,按照叶知秋手上现有的兵力,他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能力展开两线作战,如果叶知秋按照李成明的指示去做的话,那叶知秋现在也只能丢失他在甘宁郡所取得的一切成果。
这一点也是叶知秋不想看到,叶知秋现在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这么轻松的就放弃了,因此叶知秋收到这些情报后,立即修书一封,希望父亲和岳父两人做好作战的防御,以小心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一个城池极力防守就行了,并尽量在盛京城内拖时间,最多在中平镇拖延也行。
因为叶少堠、夏信要和铁真对阵,先不说两方统帅的高低,关键的还是两军实力的对比,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这也是叶知秋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如果叶知秋不执行李成明的圣旨,那盛京城内的那一帮人就此会给叶知秋找上许多的理由来整治叶知秋,虽然叶知秋并不怕这些,但叶知秋现在也不想就这些“小事件”和他们这些人把原本就不是很好的关系闹得更僵、更糟糕。
当然了,叶知秋也有他自己的办法。
这不,叶知秋就给华政成以及他手下所部的雄鹰兵团下达了作战指令,那就是要求华政成统帅本部人马向铁真驻扎的地方开去。当然,叶知秋也不可能就安排华政成手上的一个兵团与铁真作战,如果叶知秋真是做这样的安排,那岂不意味着自己把手上的士兵送给铁真去杀吗,叶知秋还没有那么的笨。
叶知秋的后招是,叶知秋就安排陆青鹰所部的巨蝎兵团随后就会跟在华政成所部的雄鹰兵团身后。
叶知秋现在也只能抽调出这两个兵团出来,当然了,叶知秋还可以抽调出其他的一到两兵团来,但按照叶知秋心中的想法,叶知秋暂时还不想把自己手上几个兵团全部送到战场上与铁真作战,因为其他几个兵团,叶知秋还有另外的作战用途,这个也许会和铁真在之后的作战中能用上,叶知秋现在正在布置一个全新的战局来弥补与铁真作战上的兵力不足。
这些都是叶知秋对这个新到来的战局做出的布局,说句实话,这也是叶知秋在理论上做出的布局,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现在还真的不好说。同时,叶知秋也想尽快完全甘宁郡的建设事务。
但这个真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效果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