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谁说我叶知秋就不会用心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知秋看着前来宣读圣旨的小太监被自己手下三十护卫的队副带了下去,并为他安排妥当其他一些活动时,叶知秋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了小太监的嘴巴轻微的动了一下,叶知秋估计他定当想和自己说点什么,不过,叶知秋根本就没有给小太监丝毫说话的机会。
其实叶知秋的动机很简单,先不将这名小太监弄妥当了,伺候舒服了,更重要的是,叶知秋先要冷藏一下这名小太监,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向自己狮子大开口吗?
也许是叶知秋过于多虑了一些,但叶知秋现在是不得不过分小心谨慎一些,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还是为了他手下几大兵团的士兵的着想,他必须尽量做到更好。再说,将这名小太监弄舒服了,叶知秋才能从他的口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小太监被安排下去后,叶知秋立即召集手下一干将领商讨一下皇帝李成明下达这道圣旨的动机和用意。
叶知秋知道自己要想做些什么事情,少了他手下一干将领的协助,目前还是行不通的,他们是自己最大的资本,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手的支持,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同时叶知秋也要率领手下一干将领走上另一条道路,是自己和麾下将领都还没有走过的路,更是一条没有后路的道路,是一条末路。如果手下一干将领不能同意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叶知秋只能另想办法或者是另外找寻新的将领来代替手下这一干将领,这一点上,叶知秋一点也不想强求他手下的一干将领,不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麾下一干将领。
虽然叶知秋对自己手下一干将领有信心,他们会全力支持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但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叶知秋还是需要与他们说上一声,或者说是打一声招呼,更想听听他们的内心。
目前阶段,叶知秋还不能过于独裁,他更不想做一名孤家寡人般的独裁者,这不是叶知秋做事的原则。因为叶知秋知道,一旦过于独裁,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有利的局面,但长期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权力的腐蚀。
虽然众人对帝国重新起用或者说重用叶知秋,他们的心中还是感到十分的高兴,因为他们虽然没有“憋”多久的时间,但他们的心中还是有点觉得,如果老是这样的闲歇着,心中还是有点苦闷的,这就是一名军人身上的那份说不清的责任。
这一点,叶知秋的心中也是相当有数的,不过,叶知秋一方面是为自己重新考虑,另一方面也有打压他们的想法,因为叶知秋知道,他们的心中多少已经产生了骄傲的情绪,毕竟,整个帝国也只有他率领的将领打了胜战,而一个打了胜战的将领和士兵,他们的心中都会滋生一些习惯的骄傲,叶知秋必须在这些骄傲情绪滋生前,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中。
这一点,叶知秋也算是用心良苦吧,不将这些骄傲情绪扼杀住,对今后的整个作战计划都会十足的影响。不过叶知秋也没有打算让手下一干将领明白、体谅自己的这番苦心。
叶知秋只需要手下一干将领能把他们的精力与才能用到他们该用的地方就可以啦,能将他们的忠诚和心完全交给叶知秋,以叶知秋的命令为中心,更能和自己交心,而非纯粹做个只听从自己命令的勇夫。
众人先后相继来到镇守府的书房中,这里也变成了叶知秋与众人商议军事的一个办公场所了。
叶知秋坐在书房中的帅椅上,品着不算是很高级的绿茶,若有所思的静静观望着手下将领先后走进书房中,同时,他也在仔细的打量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叶知秋将每个人的表情全部收拢于眼。
显然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露出高兴的神采,有的人并没有把表情显露在脸上,甚至还有的人还是苦着一张脸。
但叶知秋并没有给那些脸色不算很好的将领什么脸色看,叶知秋也明白他们这几天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他们心中的无奈。这不,叶知秋现在就要给他们舒缓一下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这也是叶知秋召集麾下将领开会的一个原因。
“你们都到了,本帅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与大家商议一下,现在帝国已经向本帅下达了新的圣旨,皇帝陛下希望本帅能带领大家再次出征,将那些入侵我们家园的敌人全部驱逐出境,这一点,本帅想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本帅召集大家来商议的并不是这件事情,而是想与大家商量,我们是现在就出兵,还是要再等等,等帝国给我们手上更大权力的时候再出兵?还是有其他什么想法和建议?”
叶知秋看到众人先后都坐在相应的位置上,没有其他任何废话,开口并没有直奔主题,同时叶知秋这也是想试探一下众人的反应,叶知秋并不想一上来就把自己心中隐藏的“野心和抱负”暴露在众人的面前。
很多事情并不能直奔主题就能处理好的,有很多事情陛下要经过一些“曲折”和弯路才能到达主题的彼岸,如果一下子就直奔主题,往往会坏了事情。
“另外,还有件事情,本帅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那就是当帝国的事情不可为时,大家心中有没有另外什么想法与打算?或者是为了忠心于帝国,陪同帝国走到最后一步,还是另起炉灶?等待新的时机,另谋出路。”
叶知秋看着众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时,再发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将众人炸得一头雾水,更炸得是心惊胆颤。
叶知秋看到众人都被自己这番“大逆不道”的话震住了,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叶知秋看到此情形,并没有再说话,而是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消化。
叶知秋知道众人心中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许他们心中有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去执行叶知秋给他们制定好的道路与方针,这一点,也是他们当初在追随叶知秋时,叶知秋给他们定下的套路。
但今天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所制定的套路也已经不能再实行了,这一点的变化,叶知秋也是没有想到会出现,会出现这样一个大的情形。所以叶知秋现在也是在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用人政策,叶知秋心中十分清楚:只有不断跟上时代的脚步,制定适合时宜的政策和用人制度,才能创造出更佳的成就。
因此叶知秋现在更多的想法是要放权,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下放到众人的手上,让他们独挡一面。
但叶知秋心中也十分清楚:这也要看众人的领悟与他们自身的潜力和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对叶知秋有着足够的忠诚。
叶知秋并没有催逼众人要立即给自己一个表态,而是静静的喝着手中那杯或许已经淡而无味的绿茶,或许叶知秋手中的茶杯中早已经没有茶水了,或许叶知秋手中的茶杯中的绿茶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但叶知秋还是很优雅的品味着,或许只是拿这茶杯才能释然,似乎想要在手中这杯绿茶中品出个一二三四来。
“叶帅,虽然末将心中并不知道叶帅有什么样的安排和打算,但末将是出身叶家的家将,这一点上,其实有的时候,早就给末将定下了身份和末将今后应该要选择的道路,那就是无论叶帅要做什么,末将都会誓死追随叶帅身后。”
看到其他人没有一个站出来“主动”发话,身为最早替叶知秋办事的叶郓,首先站了出来说话,并将自己的立场率先表明了出来。
虽然叶郓并没有直接说出他心中的想法和今后想要走的路,但在座的众人,包括叶知秋在内都听明白了叶郓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叶郓的率先表达也得到了叶知秋的点头示意,应该说,叶知秋对叶郓的这番表白还是很欣慰的,不愧是叶知秋亲自挑选的人才,也不愧是叶知秋信任和器中的人。
叶知秋也知道在座的众人中,暂时也只有叶郓与叶风敢于在别人不开口说话时与自己说上一两句,这也是他们追随自己的时间最早,也是得到自己重用的一个原因,叶知秋同时也知道,他们俩的心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情绪。这一点,也正是叶知秋欣赏他们的地方,虽然叶知秋给了他们重任,但叶知秋也在适当的时候提醒着他们。所以他们俩在几人中成长也是最快的,从一个家将的角色迅速转换为一名出色的将领,成为叶知秋手下几大兵团的负责人之一。
叶知秋听完叶郓的表白后,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不过,叶知秋的脸上还是显示出适当的笑容。
叶知秋心中很清楚,得到一个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所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得到他忠诚的心,真正忠诚的心。而这一点上,叶知秋相信他已经赢得了叶郓的心,叶郓也已经将他忠诚无私的心奉献给了叶知秋。

众人看到叶郓率先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虽然没有什么嫉妒心理的萌生和作怪,但他们在之后的表白发言中,还是有点“争先恐后”的感觉。
叶知秋虽然没有反对他们这样的表现,但在心里面还是希望他们能保持一个良好的风格与秩序,或者说是礼貌,也可以说是绅士风度。
众人虽然只是一名统帅士兵上战场厮杀的将领,但他们身上也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道德风范,或者说是绅士风度,这是出色将领身上应有的基本素质。起码在人前一定要保持这种绅士风度,至于战场上,或者与人争斗时,就要更换成一种无赖、流氓的风度。如果战场上还讲什么绅士风度,那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叶帅,末将虽并不知道叶帅接下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打算和计划,不过末将一直想,叶帅无非是想为自己增加更多的筹码,适当的时候发挥手中应有的权力,去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一点上,末将想我们几个都会追随在叶帅的身边。”
这次说话的是华政成,虽然华政成不能算是叶知秋真正的心腹,但自从华政成追随叶知秋以来的日子,所有的表现还算是很不错的,而他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来看待,这一点,叶知秋也看的很清楚,所以在叶知秋原先的打算中,是要不断给华政成委以重任的,甚至能独挡一面,给他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以成全他的名将心理。
华政成话一说完后,叶知秋的脸上挂着的那份淡淡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似乎叶知秋很清楚华政成想要表达的意思。虽然叶知秋知道华政成的话语中并没有真正的把自己内心当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一点上的表现,叶知秋的心胸是越来越宽广了。叶知秋也能听见不同的意见了,这也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要具备的素养。
毕竟,身为一名上位者,他的麾下会给他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钥匙,而他必须从这些钥匙中选择最适合的一把,这就需要上位者的眼光和心胸了。
其他几人的话虽然并没有多大的差异,但也正是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差异,这一点也让叶知秋的心有那么一点往下沉的错觉,叶知秋之所以有那么一点担心,是因为从众人的话语中,叶知秋多少听出了那么一点不一样的味道,那就是他们的心中还是多少有那么一点压抑,或者说是有那么一点不想轻易去冒什么风险。
虽然与敌人争夺也是一种风险,但这种风险还有整个帝国在他们的身后作坚强的后盾,但跟在叶知秋后面去创造另外的天地,他们的身后也就没有了任何的后盾,这一点,叶知秋的心中也想到了,但现在叶知秋为难的地方,就是整个帝国中还没有一处是叶知秋能真正掌握的地方,换句话说,叶知秋手上还没有一块“根据地”,没有一块地方能做他的大本营,做为中转站,做为粮草物资的根基。
要说叶知秋有影响力的地方,也只能算是帝国的甘宁郡了,因为整个甘宁郡的百姓都知道叶知秋在军事上的成就,换句话说,叶知秋对甘宁郡的影响已经不下于帝国皇帝和当地的官员在他们心中的影响,而且袁天佐也已经在甘宁郡内渐渐的站住了脚跟,对甘宁郡的影响也是很大,或者说是与日俱增。
但由于战火的影响,老百姓们的生活还是很是不好,不过,袁天佐在训练手上两支新兵团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百姓们尽量的照顾,所以在老百姓们的心中,已经渐渐的把袁天佐当成了依靠,更将叶知秋当成了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力量。
虽然袁天佐并没有和百姓们说这一切都是叶知秋安排的,但叶知秋也知道现在还不是说出来时机的。无论是袁天佐,还是叶知秋都是在等最佳的时机,那个时候说出来,甘宁郡的百姓才会把他们的热情与忠诚毫不保留的交到叶知秋的手上。
也许此时出兵甘宁郡才是叶知秋的最佳选择,并将甘宁郡作为叶知秋今后征战的大本营。
相对而言,众人内心的表白,也只有许成宗的话最直接,这也许是许成宗是一个不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心里面的人,而是一个敢于说出内心想法的一个人;也许是许成宗想要感谢叶知秋的提拔之恩,将叶知秋当成了无上偶像。而后一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许成宗在军事上的成就也能很好的反应出许成宗并不是一个轻浮的人,而且还有更大的空间和舞台发挥,但如果少了叶知秋这个伯乐,那许成宗还是许成宗,甚至什么也不是。
所以在许成宗的内心当中,他更多的是将叶知秋当成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和统帅和主公。
“叶帅,虽然末将并不想去知道叶帅在今后有什么更好的设想和计划,对于我许成宗来说,末将能有今天的成就,没有叶帅的造就与知遇之恩,末将是无能如何也得不到的,说不定末将到今天还是个没有任何出息的穷小子。所以在成宗的内心当中,早就给自己下了定义:那就是不管叶帅今后对成宗有什么样的安排,成宗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去执行叶帅制定的一切战略和布局,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执行,再也没有其他的念头在成宗的脑海中。”
叶知秋听完许成宗的话后,虽然没有在脸上有什么表示,但在叶知秋的内心当中,还是感觉到十分的高兴和欣赏,因为叶知秋知道此刻的许成宗已经真正的站在自己的阵营中了,虽然叶知秋并没有把许成宗的话拿过来与叶知秋手下的叶家家将,尤其是与叶郓和叶风做一个对比,但叶知秋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理智上都觉得许成宗这个人不错,应该有更大的空间和舞台等着他去发挥,这一点上,叶知秋也想通过自己手中应有的权力再给许成宗一个更大的舞台。
虽然许成宗有的时候还不是很成熟,但每个人不都是由不成熟变成成熟的嘛,而且每个人都是由什么都不懂变得懂了,甚至变得很精了,这一点上,叶知秋也相信,只要给许成宗一个机会和空间,他的舞台会更大的,不要说什么独挡一面。
这也是叶知秋之后十分重用许成宗的一个根本原因,就算你有天大的能力,但如果你少了对叶知秋的那份忠诚,叶知秋也不会给你多大的空间和舞台发挥,但叶知秋也不会就此而打压你。叶知秋可不想出现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勾当,更不想在自己的身边安插别人的间谍,成为今后制约自己的力量。
叶知秋琢磨着众人所表达的话语中的意思,虽然并没有把众人的话总结归纳出来,也没有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总结,更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在叶知秋的心中,还是有了那么一点打算的,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与打算说给众人听的。
也许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机,但叶知秋相信也要不了多久的时间,他就会与众人说清楚的,因为有的事情并不是说等就能等得到的,叶知秋不断的安慰着自己,也许是自己过于急迫了。
叶知秋心中也明白造成眼前局面的原因:众人的心中此时或许觉得帝国还是能给他们更大的一个空间,但他们忽视了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没有我叶知秋为你们遮风挡雨,大家的舞台也只能是这么大了,不过,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叶知秋相信他们定当会明白自己今天与他们商谈这个决策的用意,还是为了他们着想。
呵呵,到时候,他们还不是求着自己为他们创造一些更大的空间与舞台。叶知秋想到这里,心中就偷偷的乐开了怀,心中不满的情绪也顿时小时了无影无踪。
叶知秋也相信,如果将这些入侵帝国的外来势力驱逐出帝国境内后,帝国的上层会对这些立下战功的将领进行清洗和打压的,这些都是政治的需要,毕竟,皇帝是不可能让他的臣下坐大的,也不想他麾下的将领不听从他的吩咐。
就算这些将领会听从皇帝的命令,但朝中还会有很多的人会因此而忌妒这些将领立下的功劳,会就此打压他们。到了那个时候,叶知秋就会相信他们会遭受一种别样的心境。
不过,叶知秋想要重用他们,叶知秋也就不会给这个机会让他们尝试到这种滋味,不过,适当的滋味,叶知秋还是要他们品尝一下的。
也许真的让这些人品尝到了个中滋味后,他们才会真正明白我叶知秋虽然也在利用他们为自己做事,但自己更多的还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和出路着想,而非仅仅是为了利用他们的才能。
叶知秋心中淡然的笑道:谁说我叶知秋就不会用心机了,就不会对麾下将领用心机了,适当而必要的善良心机还是很需要的。关键要看时机恰不恰当,而非看手段光不光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