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待价而沽的叶知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成明整个人虽然像是瘫痪了一样,但他心中还是很清楚的,如果自己现在不采取李道群的这个建议,不重新重用叶知秋,那帝国面临的情况将会更加的严重,同时,那些在外征战的将领也会寒了心。
李成明虽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他也知道,帝国现在很多的将领都向叶知秋看齐,都将叶知秋当成了崇拜的偶像。
但说句心里话,李成明现在还真的不太愿意给叶知秋那么大的一个兵权,毕竟叶知秋手中的权力已经够大了,而且叶知秋的心意到底如何,李成明心中不是很清楚,虽然叶家是先皇一手提拔的军事将领,但毕竟人心隔肚皮。
现在叶知秋对李成明来说,已经像是有刺在喉一样,如果这个时候再给叶知秋一个更大的空间与兵权,李成明真的有点担心自己是否还能驾控的住叶知秋这个新崛起的统帅。一旦自己无法架控叶知秋,那帝国内的其他将领又会做出哪些选择呢?但李成明心中同样也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起用叶知秋的话,其他的将领也会寒了心,自己**下面的龙椅就不再属于自己了,就会改姓了,自己也会成为帝国的罪人,自己更没有脸面见自己的老祖宗。
李成明还有一件事也很生气,那就是自己的皇弟,帝国的雍亲王李成林一直想要与自己争夺帝位,哪怕是自己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难道这个位置真的有那么好吗?
李成明同时也知道自己王弟心中的那份“雄心壮志”,李成明内心中也十分担心自己就要做一名亡国之君了,那样的话,自己再也没有什么脸面去见自己的列祖列宗,尤其是先皇了。所以,李成明在经过短暂的犹豫后,决定还是重用叶知秋。再给叶知秋更大的军权。
这样一来,自己也许控制不了叶知秋,但总比自己做亡国之君要好,亡国之人的日子可并不好过呀!
说实话,李成明此时心中的念头可谓十分的混乱不堪,也十分的犹豫。不过,一旦李成明确定了要起用叶知秋,他的心已经完全定了下来。
李成明有这样的心思,一方面他并不太愿意自己**下的皇位被自己的弟弟抢走,所以他这次采用的是赌的方式,想用叶知秋来压制或者牵制自己的皇弟,因为别的不敢说,叶知秋是绝对不会投入到自己皇弟的阵营中去,和皇弟同流合污的。
但李成明现在要思考的问题是,自己这次要给叶知秋一个多大的权力,叶知秋才会真心实意的为帝国效力,重新投入到自己的怀抱中为自己效力。如果突破这个底线,自己又应该采取怎样的一个措施去补救呢?
可以说,此时李成明的心中是充满了犹豫和不甘,既不甘让自己皇弟坐上自己的位置,也不甘让叶知秋就此坐大,这也许就是一个上位者心中的悲哀吧!
叶知秋现在可没有李成明那么多的烦恼,自从李成明拒绝叶知秋乘胜追击铁真的要求失败、以及李成明赏赐叶知秋手下一干将领之后,叶知秋彻底的把手上的兵权交给了手下的各大将领去打理,自己则是每天带着心爱的妻子夏丝蝶与最为疼爱的妹妹叶若心不是在中平镇闲逛,就是到中平镇外面的地方“东游西荡”,过着不问世事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生活过的是非常的惬意、舒心,差点都让叶知秋忘记了自己还承担着的“使命”。
这也是叶知秋自从来到神方大陆过的最为惬意的时光,因为他不必每天要去研究整个大陆的形势发展,尤其是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也不用为着自己的病情担心,更不用为着自己手下士兵们的一些情况而操心,也不用整天玩些阴谋诡计,因为这一切自从叶知秋放手后,他下面的一干将领都为叶知秋做好了,他完全做着甩手掌柜般的生活。
叶知秋过着惬意生活的同时,也知道帝国迟早会有一天再下达圣旨到自己的手上,重新叫自己领兵征战,因为整个帝国的形势已经变得非常的糟糕,而能挽救帝国危难形势的人,叶知秋虽不敢说,整个华文帝国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或许还有其他的人,但他们是否真心去承担这份风险,现在还不好说。
叶知秋还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的,这不仅是叶知秋已经用战功来为自己说话,更重要的是,整个华文帝国的百姓都知道,只有他叶知秋在战场上能取得胜利,也成为了新一代“战神”,所以帝国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重新起用自己上战场征战敌人,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把自己局限在盛京城附近,只做一个小小的盛京城防御使。
自己应该还有更大的空间发展,一个更大的舞台在等着自己去发挥。
叶知秋同时也明白一点,那就是这次也正是他要求帝国答应他一些权力的时候,虽然这样做有那么一点不怎么道德,但道德能值几个钱呢?
叶知秋经过这么几次经验教训后,他深深明白一点,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自己手上必须要掌握适当的、或者是更多的权力,否则的话,即使自己想忠心为帝国效力,但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他们能看到的是自己手上的兵权与士兵的战斗力,而不会真正的思考自己的心。
这也是他们只看到了自己风光的一面,而忽视了自己流血、流汗的一面,人是否都是这样呢?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卑劣面吧。
叶知秋现在各个方面虽然还不怎么成熟,但他正向成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着,同时叶知秋也明白,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是不会将自己的个人喜好与感**彩放在自己脸面上的。
这一点,叶知秋正在不断的成长着、学习着的知识。叶知秋对这方面的知识,犹如海绵吸收水般的感觉。
但叶知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现在,最起码是目前,自己还不是一个合适的政治家,自己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有点出息的军事指挥家,或者说是军事策划家。
目前状态还离他期望的目标还有着相当长远的距离,不过,叶知秋并不担心这些,因为他相信,过不了多久,帝国就会给他适当的兵权,那时,才是自己起点的开始。
叶知秋也明白就会在几天之内,帝国就会有圣旨要下达他手上来的,尤其是叶知秋得知李道群率领整个华文帝国的军队象征的皇家近卫军追击铁真失利的消息后,帝国的上层就会对皇家近卫军大失所望的,他们也会有新的动作,而这次动作的“主旋风”就会转到自己身上来,这也是整个华文帝国的大势所趋了,也是帝国目前唯一的选择。
因为现在整个华文帝国的百姓已经是哗然一片了,帝**队的象征也被敌人打的这么的惨,今后叫百姓们再去相信谁去呢?而前面一直以打胜战出现在百姓们视线中的叶知秋,就是一个最好的正面形象,他们不相信叶知秋,还能相信谁呢?
是皇家的颜面,还是他们的父母官,又或者是其他的人?这一点,叶知秋也已经考虑到了。
这不,这天,叶知秋带着自己身边的亲人想去野外野炊时,帝国皇帝李成明的圣旨就下达到了中平镇叶知秋的手中。
叶知秋虽然把这一切都已经算计到了,但有一点,他还是没有算计到,那就是他没有想到圣旨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下达到他的手上。在叶知秋的预计中,李成明虽然最终还是会下达圣旨,但肯定会拖上一段时间的。
其实在李成明的心中,他又何尝不想拖上一段时间呢,甚至他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想给叶知秋下达这道圣旨的,因为圣旨一下,那也就意味着李成明前期针对叶知秋所做的一切都成空了,甚至还有点是皇帝向臣下认错的“嫌疑”,以李成明那样高傲的性格又怎么能做的出来呢。
但李成明这么半年来他也成熟了许多,他想问题不再局限在自己的角度了,有的时候他也会从整个大局来考量一番的,虽然有的时候并不怎么成熟,但起码,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李成明绝对不想做一名亡国之君。

虽然叶知秋的脸面上没有丝毫表情迎接着圣旨,但叶知秋的心中还是有点“火大”,因为他刚把野炊的工具准备好,而正在这个时候,李成明的圣旨就下达到了叶知秋的手上,再说,李成明的圣旨内容根本就不符合叶知秋内心中的期望。
是谁在这个时候都会有点那么不痛快的,毕竟对于叶知秋来说,有这样的机会(野炊)实在是很难得的,就连站在叶知秋身后的叶若心和夏丝蝶她们俩心中都有那么一点不痛快,只是一个表现出来了,一个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当然表情出来的肯定是叶若心了,没有表现的则是夏丝蝶了)。
如果换作了是一心要为帝国效力的将领,他们定当会放下一切的。但叶知秋是叶知秋,他并不是别的将领所能比拟或者代替的叶知秋,尤其是叶知秋如今树立了他的追求梦想和目标。
叶知秋内心中虽然期待着李成明圣旨,但叶知秋绝对不想是这个时候接圣旨,在得知圣旨的内容后,叶知秋心中是更加的火大。
“柱国将军叶知秋接旨。”
宫廷内监一看到叶知秋的身影后,就大声喊了出来,他可没有去管叶知秋现在打算要去做什么,在他的概念中,向来都是横着走的,怎么会考虑接圣旨的人想着什么,不过,这名内监却有着其他的动机,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要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见上一面,然后想再和他能说上那么几句就更理想了。
如果那个时候流行签名的话,那这个小太监肯定是要叶知秋在他的脸上签下叶知秋这三个大字的。
李成明最终还是向“现实”低头了,因为他已经想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叶知秋不再会像是叶少堠对父皇那样忠诚的对待他,而他只能选择这样去做,只要李成明还不想做亡国之君。但他也知道这次只是想要试探一下叶知秋到底有着怎样的野心,或者说是想试探一下叶知秋对帝国的忠诚度到底有多少,这次也能很好的检验一下。
这也是李成明交代给叶知秋宣旨的小太监的一个使命,当然,李成明这么叮嘱小太监也是他自己的用意,甚至李成明还给了一些适当的“权力”给这个小太监,比如说,只要他叶知秋的要求不是很过分,李成明就示意小太监可以口头给予叶知秋一个肯定的答应。
但事后在事情有为的时候,李成明会用另外的方法去处理这个小太监的。
但有一点是李成明没有想到的,或许是想到了,但他没有意识到有那么严重,那就是现在不要说整个华文帝国的百姓都已经“认识”了叶知秋,最起码,盛京城内的百姓都知道了叶知秋是帝国新一代的英雄,新一代的战神,甚至有些人不但把叶知秋当成了偶像,更有甚者,有的人还对叶知秋的私生活非常的感兴趣,就连叶知秋的某些私生活还能说上一二的。
叶知秋深深知道舆论的作用,所以他自从暗夜分队成立后,暗夜分队也顺带的肩负着为叶知秋做正面的宣传或者造势,只要对叶知秋有利的消息,暗夜分队都会用力的帮叶知秋宣传。
“臣叶知秋接旨,祝我皇帝万载千秋。”
叶知秋虽然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丁点不怎么高兴,但他还是去跪接圣旨。同时,叶知秋的心中有这样的一个声音,先看看李成明到底给了我一个怎样的权力再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经过一段时间认真考量后,才知道爱卿是一位忠心体国的不世良臣,朕已经错失了一次重用爱卿的机会,这次朕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如今正值帝国多事之秋,希望爱卿能暂时抛开一时己见,忠心为帝国效力,帮朕与帝国的百姓们把入侵帝国的敌人驱出帝国的境内。同时,朕也为补偿爱卿在前面作战的战功,朕今特封爱卿为帝国西路大军招讨使,帝国三等威武侯爵、帝国柱国将军。望爱卿能率领手下几大兵团全力为帝国效力,同时,朕也允许爱卿再扩招两个兵团的兵力,兵团的命名就交由爱卿,钦此!”
小太监用那太监独特的声音在中平镇的镇守府上缓缓念着李成明下给叶知秋的圣旨。
叶知秋虽然觉得这样的条件对他来说,已经相对足够了,毕竟这样一来,帝国给自己的兵权已经达到了七个兵团了,也就是说,他麾下能指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一万了,虽然和前期李成明给的兵权还有着差距,但自己也足以和铁真一战了。
不过,叶知秋也知道,新兵还是不可以真正能上战场的,也就是说,新兵上战场只会坏事,尤其是目前阶段来说。但叶知秋还是觉得先把圣旨接了再说,同时,也要尽量试探一下帝国皇帝的想法与底线到底是在什么程度。
“微臣叶知秋接旨。”
叶知秋说完后,从宣读圣旨的小太监手上很“恭敬”的接过圣旨。
“这位公公辛苦了,知秋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公公的,希望公公能体谅一些。”
叶知秋在跪接完圣旨后,站起来,走到小太监的面前轻声的向小太监说道。
“来人,带这位公公下去好好的休息一下。”
叶知秋还没有等小太监有什么反应,就立即吩咐三十护卫中的一位把小太监带下去先休息。
因为叶知秋知道自己不主动说话,小太监肯定会和自己说一些什么话,因为叶知秋从小太监那炽热的眼神中看到了些什么,当然,叶知秋这样的安排也是别有动机的。
如果叶知秋没有想错的话,李成明肯定会叫小太监叫自己早点出兵,但叶知秋要先好好招待一下小太监,即使小太监还想说什么,那语气多少会不一样了。
这一点,也说明了叶知秋的成长与心计已经渐渐的成熟了起来,也能将心中所想不再表现在脸面上。
叶知秋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他现在还不想急着出兵,因为他已经收到了消息,铁真现在正想要和虎磐王朝国内的援军会合一处,但虎磐王朝的援军此时正在娘子关附近和卢筒王国的军队混战一处,而叶知秋此时出兵也不是上上之计,毕竟铁真手上还有足够的兵力,还有相当多的物资,如果叶知秋此时出兵的话,那他的损失就会相当的严重,而这些正是叶知秋不想看到的。
叶知秋不想此时出兵,还有另一层动机,虽然皇帝李成明已经给了叶知秋足够大的兵权,但李成明并没有在圣旨中对叶家的人进行安排,尤其是对叶少堠的安排,这些是叶知秋急想知道的答案。
叶知秋真正不想此时出兵的原因则是,李成明虽然给了叶知秋足够大的兵权,但并没有给叶知秋足够多的粮饷物资和军备。
这些都是叶知秋急想要知道的答案,只有将军备物资全部控制在手,那整个军事部署才不会出现任何危机。
虽然李成明已经加了叶知秋的官职,升到了帝国的柱国将军,但叶知秋并不仅仅想要一个军职,虽然军职很重要,但率兵出征并非仅仅是军职就能完全取代,关键的还要看军队的一些物资和军备,甚至还要延伸到政治领域。
其实叶知秋心中也明白柱国将军已经是帝国的高级将领了,但这并不仅仅是叶知秋想要获得的权力。
李成明以为自己给叶知秋的权限完全可以打动叶知秋,让叶知秋出兵了。是的,如果是一般将领听到李成明的这道圣旨,他们立即会率领士兵出征。但叶知秋是叶知秋,叶知秋有叶知秋的想法,尤其是叶知秋如今树立了他今后所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