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出兵甘宁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京城,镇北侯府。
叶知秋坐在书房内还在沉思着文华殿中皇上对自己的任命一事,这对叶知秋来说,虽然是一个契机,但说句实话,现在叶知秋还没有完全做好出征的心理准备,他担心自己离开盛京城后,府上的人交由谁去照顾,现在可是处在乱世,谁也不敢肯定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圣旨一下,自己也不能抗旨,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安排好府上的事。
叶知秋心中也清楚,李成明虽然给自己加官了,不过却招来了更多的“对手”和危机,他们对自己的贸然崛起,虽然明面上说着一些恭喜的话,但他们的内心中,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做大的一个对手。
他们根本就不允许一个贸然崛起的人瓜分他们手中现有的利益,就算是帝国的贵族也不行,更何况,叶知秋只不过是镇北侯的二公子,还从小就是个病歪子。
现在到好,皇帝不但给自己加官为从三品的车骑大将军,但更为重要的还是,皇帝给自己的随时征兵权,这可是无上的权力,这才是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最大敌意的根源。
如果父亲没有战败,这些人或许还会考虑到父亲在军中的影响和威望,但父亲现在可是战败将领,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整个家族的利益,他们不对叶家动手,已经很客气了,他们又如何让叶家再冒起呢?
想到这里,叶知秋走出书房,叫人把府里几个比较忠心的家将都叫到了书房,同时把家里所有的人也都叫到了书房。
叶知秋等这些人到齐后,用一种非常沉重的语气对他们缓缓说道。
“后天,我就要率军出征了,府里的安全就交由你们几个去负责了。记住一点,如果事情不可为时,你们首先想到是要照顾好我母亲、大嫂等人的安全。”
“至于若心,我会把她带在身边,所以若心的安全,你们就不要太担心,虽然我带在身边也不一定安全,如果把若心留在家里,你们也是管不住她的。”
“福伯,今后府上的事情,您就多多的操心了。”叶知秋说完后,对叶家的管家叶福轻声说道。
叶知秋先是吩咐家里几个比较忠心的家将后,转身对自己的母亲黄灵轻声说道。
“娘,知秋以后就不能在您身边尽孝了,娘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大嫂,娘以后就由你多多照顾了。”
叶知秋的话,好象有点生离死别的味道,众人心中虽然都明白,但谁都没有说出来。毕竟叶知秋现在已经是叶家的家主了,叶知秋的话如同圣旨。
叶知秋并没有将父亲战败的消息告诉家人,他不想让家人为父亲等人操心,更不想让自己后天的出征蒙上一层悲欢离合的惨雾。
毕竟能享受短暂的亲情总是一件幸福的事嘛!
“知秋,你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战场上的事是瞬间万变,娘虽然不懂军事,但你还是要多多小心,娘心中也放心不下你呀。要知道你的身体一向不好,如今却要率军出征,唉……”
黄灵其实也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女子,要不然她也不会把叶知非教育成才的,虽然叶知秋是一个“另类”,但今天的叶知秋也让黄灵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是一种“**”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是用语言说不出来的。
叶知秋听到母亲说自己的身体很差时,叶知秋轻轻的笑了一下,还故意做了一个很强壮的动作,示意自己的身体已经很棒了,也减少母亲的关怀。
叶知秋的这个动作惹的母亲和家人一阵轻笑,也消除了家人离别前的那种悲伤心境。
叶知秋的这个动作,更惹得叶若心一阵大笑,似乎她终于找到了她二哥也有那么可爱的一面,再也不是那个整天思考着问题的思想家。这样的二哥才是自己所喜欢的。
大陆公历1098年9月3日清晨。
叶知秋率军出征,他身边的军队不到五千人。
虽然李成明的圣旨是说给叶知秋五千名士兵,但其中很多都是老弱病残,这样的士兵,叶知秋带着他们也不能成就什么,所以他干脆把他们全部放回家了,只有那些少数不愿意回家的老弱残兵,叶知秋也只好让他们做了后勤兵。
虽然叶知秋手上现有的士兵只有四千人,但有两千人是叶知秋亲手训练的天狼兵团,还有五百人是李道群特意调过来的皇家近卫军,剩下的一千五百多名士兵是兵部新征的士兵以及部分盛京城内的热血男儿。
他们知道叶知秋率军出征的消息后,很多人都自愿加入这支人数少的可怜的军队,一是他们同情叶知秋这个统帅。另一个原因,他们都是盛京城内的人,他们多少都知道叶知秋是个怎样的人,盛京城内关于叶知秋的传闻早已经是遍布到百姓的心中,尤其是前段时间在小校场进行的那场模拟战争。
如果拿叶知秋和另两路大军统帅做个对比,他们宁愿选择叶知秋这个手上毫无势力的统帅,选择这个眼前没有任何实力的叶知秋,毕竟能跟在叶知秋的身边,这是这些热血年轻人的向往和目标。
当然了,叶知秋手中还有一支兵团,那就是在盛京城外待命的冷锋兵团。而这支兵团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支奇兵,更重要的是,外人(大部分的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冷锋兵团也是叶知秋的人。
冷锋兵团的人数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名,但他们的战斗力远比一般的士兵要强上许多倍。叶知秋毕竟是将冷锋兵团想打造成雇佣兵团,而雇佣兵团的个体作战能力要远比正规士兵强,如今叶知秋还增加了雇佣兵团没有的纪律,可见冷锋兵团的实际能力到底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虽然还没有正式作战。
叶知秋看着大校场的另一边,那边是雍亲王李成林所统帅的军队,一眼看上去全都是人,武器装备要远比叶知秋这支少的可怜的军队强上许多倍。
那边的士兵也不时的偷看叶知秋这边的士兵,脸上挂满了嘲笑的神情,谁都会这样想,一支只有四千来人的军队要去抵挡二十五万的军队,那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这个道理(结果)谁都清楚。
虽然叶知秋手下的士兵没有这样想,但雍亲王那边的士兵正把这幅神情写在他们的脸上。
叶知秋麾下虽然只有四千人,但有两千名的天狼兵团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他们对叶知秋可是充满了信心,还有那五百名皇家近卫军,他们的实力可是整个帝国最强的兵种,当然,除了皇家护卫军外,就算那剩下的一千多新兵心中有什么情绪,也被这两千多的士兵带着向正常的情绪发展。
叶知秋也看到了那一边士兵的表情,但他没有说任何话,同时,他的脸上表情还是一成不变,只是冷眼看了看台上的雍亲王,还没等雍亲王检查完他手下的军队时,叶知秋已经下令士兵出征,自己率军离开了。
想想也是,只有四千人的军队,还有什么好检查的,即使要检查也要不了多少时间,再加上叶知秋也不想让自己的士兵让人看笑话,所以他就率军先离开了。
大陆公历1098年9月5日。
叶知秋率领麾下四千名士兵经过进行军,终于如期赶到了自己驻军的目的地:帝国西北面的一个行省,甘宁郡。
此时的甘宁郡,已经基本上落入了龙腾帝国的手上,只有甘宁郡的东南面还没有沦陷,不过沦落到龙腾帝国的手中,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叶知秋现在还没有赶到甘宁郡,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不过即使叶知秋赶到了,甘宁郡的沦陷也只不过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试想只有千把人的军队,要对抗二十几万的军队,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结果,白痴都能想得到。
幸好,叶知秋这一路赶过来,一路上还是征集了很多如今无家可归(家园被敌人占领了)的青壮年,这些人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时刻想着怎样为家人报仇,重新夺回那些生他养他的故土。
这些人,只要经过适当训练,就可以上战场杀敌了,而且这些人的士气必定不会差到那里去,毕竟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心中有恨,谁又能抵挡的住?
叶知秋心中想到,士气可用,士兵可用,这场战争还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刻。起码,叶知秋用这些士兵能暂时抵挡敌人的前期进攻。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是叶知秋眼前不得不考虑的,就是士兵们的军事装备从那里来?
靠帝国发放,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从自己麾下士兵的装备和雍亲王麾下士兵的装备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猫腻。
叶知秋虽然没有率领士兵的经验,但他知道,有些时候,他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否则,整个战争都陷入了被动,作战的基本要素,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
叶知秋坐在甘宁郡东南面的一个城池,兴安府府城里,正在思考着眼前这些困境,该如何才能走出眼前这个被动局面,以及军队装备又该从哪里获得?靠敌人的“善心”支援,还是靠帝国发放?叶知秋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古今中外”不同的战争战术,但一直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
叶知秋的脑海中虽然装有很多的经典战例,但没有一个和眼前情形是想吻合的,叶知秋现在也只能靠自己对以前学过的那些战例进行思考了,希望从中能找寻到某些轨迹,不过,叶知秋也知道,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否则,就会落入下乘。
叶知秋也知道这场战争只能靠自己对军事作战的理解,以及对当前局势抵挡把握。只有这样,或许还又一搏之力。
叶若心拉着自己的二嫂夏丝蝶正“静悄悄”走到叶知秋的身边,之所以说是静悄悄,是因为,叶知秋现在的精力都花在思考如何展开军事作战这个问题上,根本不可能会考虑到周遍的一些小事上,再说,叶知秋又不是什么高手,他现在也只不过是一名普通人。
同样,叶知秋这次出征不但把叶若心带在自己的身边,也把夏丝蝶带在自己的身边,这并不是叶知秋有什么“不良企图”,而是叶知秋觉得只有把她们放在自己的身边,自己才能感觉到更安心,毕竟夏丝蝶现在还处在自己“观察期”。虽然叶知秋对夏丝蝶的好感越来越重,但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己可以将感情付出的境界。
叶知秋可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找多少个老婆,起码他现在的心境是这样,至于以后会不会有所改变,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知道最后的结果。
“二哥,你在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连我和二嫂来到你身边,你都没有一丝感觉,这一点都不像我原来的二哥哟。”
叶若心的声音到是真的把叶知秋“吓”了一跳,不过叶知秋很快就明白叶若心这是在担心自己,怕自己太过于劳累,毕竟娘在自己连走前也要若心好好照顾自己。
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自己在就照顾这个惹人疼爱的宝贝妹妹。
“若心,你今天想玩什么呢?二哥好好陪你,今天二哥给自己放一天假。”

叶知秋虽然一直都在为叶家人所“活”,但他还是一个能放得下的人,叶知秋明知道苦思无果的时候,叶知秋深深懂得适当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这也是叶知秋“前世”在工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是呀,适当放松,才能为下一步的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
就像一根紧绷的橡皮筋,如果一直绷着,不让他放松,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这个结果不言而喻。
“哦,二哥,你真的要休息吗?”
叶若心鼓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咂吧咂吧的看着叶知秋,似乎生怕叶知秋会反悔似的。
同样,夏丝蝶也用一副很奇怪的神情看着叶知秋,她虽然没有说话,但她那俏丽的眼神还是出卖了夏丝蝶内心中的想法。
叶知秋看了看两人的表情后,淡淡的说道,似乎又像是对某一个人要解释什么一样。
“当然是真的啦!我苦思都想不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那自己又何必那么累呢!你说是吧,丝蝶。何况军队刚刚过来,他们还要熟悉地形,同时军队也需要调整,既然这样,那何不干脆给他们一个假期,以后他们想要有假期都不太可能了。”
“再说了,军队中的事宜,有时候,还是要放权给下面的将领,否则,我还不累死,同时,我将权力下放给他们手上,他们也有事可做呀,也不至于会偷懒呀。至于我嘛,也可以做回甩手掌柜。”
叶知秋的话语,就像是一个炸弹爆发一样,炸的夏丝蝶久久不语,她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统帅,还可以这样做,身为统帅,不是都要亲历亲为吗?这样,他才能保证身边的事情都在他自己的控制范围。
叶知秋的这个理念还真的是个另类。
不过,叶若心可没有像夏丝蝶想那么多,她听到叶知秋的那些“俏皮话”,早就高兴的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还在乎叶知秋话语中的含义?
就这样,兴安府大街上,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跑路的百姓们都看到了一副非常“奇怪”的现象,远来支援的军队,三五成群走在兴安府的大街小巷中,同时还有几十个士兵走到城外,并不断的向西北方向走去,他们一路走,一路停,还一路观察。
对还敢于留下来的这些百姓来说,这算是他们今天所看到最有趣的现象了,同时,他们对这支军队的这种做法更是好奇,或许是在心中担心些什么也说不定。
同样,城内的百姓还看到了另一个场景:一个脸色还有点那么苍白的少年缓步走在府城里的街道上,而在他的身边则一左一右跟着两个绝色女子,其中一个年纪比较小的女子正轻轻挽着这个少年的胳膊,在这个少年的后面,或明或暗的跟了十几个士兵,还有几个手拿兵器,一副家将打扮模样的人。
跟在这个少年后面的人,神色都很慌张,不,应该都很紧张的样子,这样的一行人更是吸引路人的眼球,虽然现在的兴安府中已经没有多少路人了。
因为更多的人都是选择了远离这个战争的是非之地。重新寻找他们心中的乐土,但世界哪有一片纯净的乐土?
叶知秋一行人走在大街上,虽然受到了不同的人行的“注眼礼”,但叶知秋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又或者是叶知秋根本就没把这些放在心上。
叶知秋晃动着双手,让叶若心挽着自己的胳膊,徐徐走在兴安府的大街上,一路上领略着这个时代不同地方的建筑物,他的心中还是很感慨: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劳动人民,他们的力量都是最伟大的。
忽然,叶知秋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思路:劳动人民的力量既然是伟大的,那人民战争的力量不是更伟大吗?在自己“原来”的那个世界中,新中国成立之前,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伟大的领袖所采取的不正是人民战争吗。
叶知秋已经想到了可用兵力和人员,但自己又应当怎样才能调动这个世界的人民呢?哦,不,应当是百姓呢?又当如何让他们自发热情的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呢?这个可是一个大问题呀?
叶知秋虽然暂时还没有想到一个妥善的解决之道,但办法总是会有的,自己还是下好好陪身边的人逛逛街吧,等回去后再把手下的人叫来好好商量一下,集思广益,思路才会更开阔。
镜头转到叶知秋临时的“办公室”。
叶知秋正坐在椅子上,他的身边站着二十几个各级将领,叶知秋抬起头,缓缓看了众人一眼。
“众位,你们当中有我所熟悉的人,也有才见面不久的人,但不管你们是哪一类型的人,我们必须要面对眼前的现实,我们的敌人有二十五万之众,而我们现在只有不到七千人(叶知秋在一路上也征集了一些青壮年的百姓,也有部分溃败的士兵),这样一个实力对比,我们要想取胜,有点不太可能,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众人能抱成一团,众志成城,我们还是有取得胜利的希望。现在,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叶知秋的话一说完,除了叶知秋自己带过来的将领外,其他的人都纷纷的议论了开来。
当然,对于叶知秋的“建议”,众人是七嘴八舌的,本来众人看到叶知秋那虚弱的体型后,有的人心中已经有点不满意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以做自己的统帅?不要说指望他在前线厮杀,就连敌人进攻到他的面前,他也会被敌人的杀气吓倒的。他不是指望我们在前面浴血厮杀,而最后的功劳则归他吧?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这场战还有什么好打的呢,干脆散伙算了。
总之,抱有这些想法的人都是那些叶知秋不熟悉的将领,也不了解叶知秋智谋与能耐的将领。
听着众人的“漫骂声”,叶知秋并没有把这些声音放在心上,叶知秋前面的话只是他的试路石,想要看看眼前这些人,他们真正的本事在哪里。
既然得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叶知秋就再不会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众位将领,既然大家都暂时还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决策来,那我就说说吧,等我说完后,希望大家多多指点指点。”
叶知秋先是看了看了众人的面部表情,然后他自己的表情也变得非常的严肃。
“这次,蒙皇上器重,派我这样一个文人率军出征。在座的各位都是家世显赫的人,同时又是帝国的各级将领,我不管各位的心中是怎么想的,是怎么看待我叶知秋的,如今我们走到一起来共同为帝国效力,为皇上尽忠,我都希望大家能抱成一团,众志成城,共同抗敌。如果有那些在战场上还三心二意的人,那就不要怪我叶知秋事先没有提醒各位一声。”
叶知秋虽然知道以皇帝的命令来压制众人不是最佳的方法,但眼前自己必须先给他们提一个小小的“警示”,否则的话,叶知秋还真的有点担心这帮心高气傲的人会“飞”上了天。
不过,叶知秋也并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中,既然有皇帝的圣旨,这帮人想跳也不可能跳的多高,再说,别看叶知秋的外表看上去那么文弱,但叶知秋还是知道铁血纪律的必要性,如果真的发生了某些不愉快的场景,叶知秋也不惜动用铁血手腕。
“以我们手上现有的兵力,我也知道是不可能和敌人正面作战。我的想法是:坚壁清野,发动人民战争加游击战。”
叶知秋淡淡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他们是否能听得懂,则要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不过,叶知秋对于手下那些熟悉的(主要是叶家家将)将领,叶知秋事先早就给他们上了一些纪律和军事理论课,虽然他们还不太明白叶知秋口中抵挡人民战争和游击战是什么玩意,但对叶知秋绝对是充满信心。
“大将军,你所说的作战方法我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过,所以我们几个的心中都不太明白?希望大将军能说的详细一点。”
这个声音不是叶知秋的几个亲信,而是另外的将领们在交头接耳后,其中一个是皇家近卫军的将领站出来问道。
“哦,那你们有什么地方还不明白的呢?说出来听听。”
叶知秋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问道。不要说是他们几个不明白,就是跟在叶知秋后面的几个人,又有哪个真正明白叶知秋此番话中的含义呢?就算是叶知秋已经给他们上了那些军事理论课,但理论知识一种理论,和实践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使像夏丝蝶这样聪明的女子,她也不明白叶知秋所说的战术是什么意思。按照帝**法规定,率军出征的将领是不可以携带家眷,更不得让家眷参加这样军事作战会议,但叶知秋根本就没有这样考虑过,因为叶知秋知道,有时候,女人的敏锐度远比男人强的多。这也是叶知秋受过高等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事情的后果。这也是叶知秋将叶若心和夏丝蝶带在身边的一个原因。
叶知秋用一种平和的眼神,看了看众人一眼,把众人的表情都收入眼中。其实叶知秋不用看众人的表情,他也知道众人是不会明白的,这可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最宝贵的军事财富,光凭几句话,他们又岂能明白个中真髓。
叶知秋手里拿着茶盅,再一次喝了一口,把茶盅放在桌子上,缓缓站了起来。
“你们想一下,以我们现有的兵力,能否打的赢龙腾帝国的二十五万大军?这个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不能,那既然不能,那我们应当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来牵制敌人呢?那只能在敌人的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的骚扰敌人的驻军和物资供应部队,让敌人的物资和武器装备跟不上前线作战的步伐。”
“要是敌人出动主力部队追击我们,那我们就后撤,甚至躲起来,等敌人主力撤退时,我们再出来不断骚扰敌人。至于坚壁清野,则是要敌人在我们的百姓身上找不到任何可用的物资,到时候敌人没有粮草,他们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大家请想一下?”
叶知秋很有耐心的告诉大家关于他设想的战术决策。当然,叶知秋还是有一点没有说出来的,那就是要全民皆兵,全民抗敌,武器从敌人手中拿,让敌人成为他们的运输大队长。
叶知秋不说的原因,是怕下面这些人中有个别一两个嘴巴不牢,当然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叶知秋并不想让这些人知道自己心中的“底细”,谁敢保证这些人都听自己的,如果出现一两个不听话的,那自己今天所做的决策不就是透露出去了吗?
所以,叶知秋在做这个决策时才有所保留,在最关键的一个地方,自己选择性的做了保留。
战争的最高机密,就是要最少的人知道,这样,执行起来才会取得最轰动的效果,这个浅薄的道理,叶知秋还是很清楚的至于接下来的这一战该怎么打,叶知秋心中已经有数了,至于战争的结局会如何,那也不是叶知秋现在所要考虑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