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回 政治谈判(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叶知非也是战败的将领,不过他并不负主要的责任,同时他也是叶知秋的哥哥,李成明考虑到叶知秋在战场上所立下的功劳,李成明同时为了拉拢叶知秋对他的忠诚,他不得不将叶知非调到禁卫军中任职,至于叶少堠,李成明只是让其再次担任帝国镇北侯一职,并没有给他什么实权。李成明也怕叶氏一门三将会笼占帝国并不多的军权。至于叶知秋的大舅哥夏昌羽,自从嘉峪关战败后,几乎是销声匿迹了,虽然夏丝蝶也曾多次要求叶知秋动用暗夜分队的力量调查夏昌羽的踪迹,不过叶知秋并没有那么多的力量调查,因而夏昌羽的踪迹成为了一个历史之密。不过中平镇一战有了这两名大将的加入,中平镇一战才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虎磐王朝的军队在战争初期的确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战果,甚至已经将中平镇的三分之二的城池都已经控制在手了,但战争的最终结局并不是同战争过程相相一致的,虽然虎磐王朝在战争初期取得他们想要的结果,但正因为战争后期出现了两个变化因素才增添了这场战争最终命运的变化:首先叶知非在非常关键的时刻率领盛京城中禁卫军及时赶到,虽然禁卫军的整体战斗力并不怎么强大,但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华文帝国抗战的信心或者说是士气都大为高涨,毕竟叶知非是帝国镇北侯的大公子,他也曾多次追随叶少堠作战;第二个变化因素则是有了夏昌羽的加入。夏昌羽自从上次一战失败后率领所部残兵不知躲在什么地方长达五个月之久,如今在帝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了。虽然他本部人马并不多,但从虎磐王朝的身后给敌人的士兵带来一次别样的厮杀,换句话说,虽然夏昌羽手上的兵力并不多,但他的作战策略则是要在敌人的背后冲杀出一道裂口来,而为了这一目的,夏昌羽所部损失了一大半兵力。不过整体结果还算让人能感到满意,至于李成林所部的近十万人马,在虎磐王朝攻打中平镇时,相是销声匿迹了,或许是李成林心中再也没有了那份争强好胜的雄心,或许是李成林为了保存他手上的兵力,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过也正是李成林的消极避战,中平镇一战的前期才会打的那么的悲惨。
中平镇一战虽然很惊险,但正是中平镇一战的影响,才让九方谈判国家决定再次走到谈判桌上重新谈判。同时也正是这一战才让其他国家的代表觉得在政治谈判桌上谈判的安全系数远远大于军事作战,当然了,这个安全系数必须要牢牢的控制在他们的手上,也就是说,虽然战争打的并不怎么理想,但政治谈判上他们绝对不可以放弃对华文帝国的打压。虽然其他两路作战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这两场战果最终的影响并没有中平镇一战的影响大(这是华文帝国皇帝李成明心中的想法),真正影响和制约着中平镇一战,或者说能再次将其他国家的代表重新拉到政治谈判桌上来谈判,叶知秋指挥的另两场战役的影响更是绝对的,如果没有这两场战争胜利的影响,即使中平镇一战取得了胜利,但华文帝国在政治谈判桌上也失去了先机,甚至谈判的主动权。
大陆公历1099年2月12日,今天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但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特殊,是因为百姓们仍然过着他们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同时今天也并不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他不特殊;而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因为今天是神方大陆上九个国家第三次谈判的日子,所以今天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经过上次的军事打压行动,今天的这场政治谈判,九个国家基本上能坐到一起共同探讨有关大陆和平的问题和建设。
因为军事打压计划失败了,所以虎磐王朝等三个国家的政治谈判代表的脸上显得有点不正常,但他们毕竟还是政客,即使有再不正常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看来也是十分正常的,虽然他们内心中并不满意,不过他们的脸上还是挂了政客独有的虚伪笑容进行这次谈判,所以他们还是能饱含热情来参加今天的政治谈判,但同时,他们对华文帝国的恨意是更加的深沉,这一切都是在他们虚伪的外表下隐藏起来的,而且隐藏的更为深刻。
正因为军事打压计划的流产,华文帝国的谈判代表第一次以一种高姿态出现在其他代表的面前,虽然柳筱冉并不是一个得志的小人,但此时的他又与得志的小人有着多大的区别呢?柳筱冉这次谈判的筹码比前几次更加的雄厚了,所以他对其他代表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就表现在语言的刻薄上,严格来说,按柳筱冉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经验,他的身上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一个“错误”,但一个胜利就摆在他面前时,什么样的人都会有失态的那一刻,也许此时的柳筱冉的一切表现正是印证了这个道理吧。“各位,我们之间的商谈已经进行了两次,而这两次都是以不欢而散结束的,为了各国的利益以及大陆的和平,本人想今天的谈判应该会有个结束了吧。本人很荣幸能几次代表本国参加这样的政治会谈,而本国的宗旨还是那句老话,各国必须从本国境内撤兵,同时追究挑起这场战争的国家某些责任,同时入侵本国的三个国家必须对本国造成的一切损失进行必要的经济赔偿。”
柳筱冉的强硬态度基本都在参加这次会谈的各国老狐狸的预料之中,是的,当谈判过程中,某一个国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时,他的态度肯定是非常的强硬,这就是利益所驱使的结果,但柳筱冉有这种强硬的态度,并不就此意味着其他参加会谈的代表会完全接受柳筱冉所开出的一切条件,否则,他们还有谈判的必要吗?
果然,柳筱冉的政治主张一抛出来就遭受到了各国代表的强烈反对。这不,首先站出来反对柳筱冉政治主张的并不是虎磐王朝等三国的代表,而是文齐帝国的杨思翰,杨思翰站出来反对或者说驳斥柳筱冉所开出的谈判要求,一下子就完全可以看出杨思翰话语中那种明显的意图。是的,杨思翰一听到三国进行军事打压计划失败后,杨思翰心中就知道了在这次谈判过程中,华文帝国绝对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而杨思翰却没有想到柳筱冉会有这样的强硬态度,柳筱冉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到了文齐帝国的政治立场,所以,杨思翰必须站在虎磐王朝等三国的立场干预这次会谈。“柳老宰相,虽然本国对这次的谈判也抱有了强大的热情,但如果完全按照柳老宰相所开出的条件进行谈判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再坐在这里的必要了,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军事手段来进行干预,要知道,你们华文帝国虽然出了一个不世统帅叶知秋,但叶知秋毕竟是一个人,即使他有天大的军事能耐和素养,他手下的兵团有着天大的战斗力,如果他遇到了大陆上其他国家一致的军事干预,你们英明的叶知秋统帅还能取得战争的完胜吗?本人代表文齐帝国对这个观点所表怀疑。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完全把这场谈判拉到战场上去谈,也许那个时候,本人就可以看到叶统帅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指挥雄风了,不过在这之前嘛,本人还是希望柳老宰相能站在一些客观的角度来进行这场谈判,否则,到时真的发生一些什么情况,本人也不好说呀,柳老宰相意下如何呀?”

威胁,**裸的威胁,杨思翰的威胁之语,不但柳筱冉听出来了,其他代表又有哪个没有听出来呢?尤其是虎磐王朝等三国的代表听到杨思翰的话语后,心中那种得意的微笑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不是吗?当这些国家联手共同打压华文帝国时,即使华文帝国的态度再怎么强硬,华文帝国必须要屈服在这些代表的眼皮和意志之下,不得不接受各国所开出的一些条件,最终在大陆和平会谈上签下他们的名字。他们十分期待出现这个结果。
柳筱冉从杨思翰的话语中也听出了这种意图,但柳筱冉并不能轻易的向他们认输,否则,不要说事后李氏兄弟会找他的麻烦,就连柳筱冉也过不他自己道德良心这一关的谴责,虽然柳筱冉并不站在李成明治国的立场上,但柳筱冉还是站在华文帝国立场上的。柳筱冉心中虽然对杨思翰充满了恨意,但柳筱冉必须要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柳筱冉知道,杨思翰既然站出来强烈反对自己所开出的谈判条件,那就意味着杨思翰是站在虎磐王朝等三国的立场上,甚至是这几个国家已经联合到一起共同打压自己了,而其他代表并没有出言反对,那也就意味着其他代表也很有可能已经站到虎磐王朝等三国的立场上,最起码他们并不赞成华文帝国所开出的条件。
在其他国家强烈干预的态势下,华文帝国很无奈的接受了这一事实,不过,可能是,文齐帝国等国家也并不想过分削弱华文帝国,或者说,并不想看到虎磐王朝等三国的强大,其他代表基本上还是能基本站在某种公平的角度上对待这次的会谈,虽然,这公平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意图,柳筱冉的心中虽然有所猜测,但苦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而陷入了某种无奈。
经过几番的讨价还价以及其他代表的强势干预,九方和谈最终在第三次会谈中取得了相应的效果,虽然这个结果并不能让每个国家都感到满意,但起码还是差强人意的,起码各国都在大陆和平公约上签了字,保证了这份和平公约具有相应的法律性。当然了,事后谁要是反对这份公约,也很正常的,毕竟,这份公约对某些国家来说,就像处女膜那样的脆弱,稍微用力就弄破了,不过目前来说,这份公约还是具有一定约束力量的。在短期内,各国也不会公然撕破这份公约,但到了一定的时间后,各国代表是否还会坚持这份公约,现在还真的不好说。
叶知秋一直都没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谈,但叶知秋并没有不去关注这次会谈的过程,虽然叶知秋在赤霞山游玩,但暗夜分队却时刻将会谈的内容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叶知秋的案头。叶知秋这次似乎是彻底卸下了肩膀上的重担,九方会谈的代表虽然由李成明圣裁决定由柳筱冉出面进行商谈,其实叶知秋也知道李成明不让他参加的动机,虽然叶知秋是华文帝国的英雄,但叶知秋现在身上的功劳已经超越了前人,身上的职位也已经超越了前人,李成明对叶知秋的态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李成明的确很需要叶知秋,需要叶知秋多打一些胜战,但李成明现在却非常害怕叶知秋再取得一些功劳,李成明对叶知秋的心态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以前的信任到今天的制约。虽然帝国目前并没有完全取得军事方面的胜利,但九方会谈的举行,也就意味着各国之间的态度由原来的军事战场的交锋较量已经转移到了政治谈判桌上。李成明虽然并没有任何政治谈判的经验,但李成明却深信柳筱冉会代表华文帝国的政治立场,虽然李成明心中也十分清楚柳筱冉是站在王弟李成林那一边的阵营中,但柳筱冉的内心中还是十分爱国的,既然爱国,那柳筱冉一定会在这次政治谈判上据理力争的,这点,李成明对柳筱冉还是很放心的。另外,李成明也吩咐李道群做柳筱冉的助手,这些综合因素的考究,李成明完全可以将叶知秋暂时抛开。
叶知秋也知道李成明心中的打算,所以叶知秋才会借着这次机会好好的出外散心,但叶知秋没有想到是,叶知秋这次却遇到了神月王国的女皇帝倪依静,更没有想到倪依静对叶知秋有这样的一种态度。叶知秋更没有想到最疼爱的小妹对倪依静似乎有种天生的排斥,虽然个中具体原由叶知秋不得而知,但叶知秋一向对叶若心疼爱有加,叶若心要天上的星星,叶知秋绝对不会摘下天上的月亮给叶若心的,当然,叶知秋虽然十分疼爱叶若心,但一旦涉及一些军国大事,叶知秋并不因此毫不保留的宠爱叶若心。
正是因为叶若心对倪依静的先天排斥,虽然倪依静能和叶知秋一道游玩赤霞山,但倪依静的内心中却总感觉到一种说不清楚的失落,也许是倪依静对叶知秋由好奇还产生了另一类的情愫吧,这点连倪依静自己也说不一个名堂来。虽然倪依静并不清楚,但身为过来人的夏丝蝶和郝连妙真却从倪依静对叶知秋的态度上看得很明白,不过夏、郝连两人并没有说出来,因为她俩都觉得这个时候说出来并不能影响到大局,甚至还可能会挑翻叶知秋后院中的醋坛子。聪明的女人,在适当的时候总是会保持一份沉默,等待事情的真实发生。
虽然倪依静觉得和叶知秋的偶遇游玩并不尽兴,不过总体上说来,倪依静还是感到十分的满意,首先她此次偷着来华文帝国宗旨和目的就是想要一睹叶知秋的风采,这点不但让倪依静得到了满足,甚至还超出了倪依静的预期之外,而且十分难得的同叶知秋一行人共同游玩了赤霞山,而且一玩就是十几天,虽然这十几天的时间都是在一个景致中度过的,但总比什么也没有发生强呀,不是吗?
叶知秋此时虽然静下心来一直呆在赤霞山上,但说句实话,叶知秋此举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叶知秋的内心中又何尝不想在政治谈判中多学点东西呢,虽然叶知秋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但政治谈判有时和他之前所经历的商业谈判又有多大区别呢?叶知秋还有一个苦衷就是李成明现在对叶知秋的态度,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李成明已经有渐渐疏远叶知秋的打算了。叶知秋的苦衷用一句经典的话可以概括:理智与情感的碰撞,是叶知秋和李成明两人都有的理智与情感的碰撞。所以叶知秋对敌人展开的军事打压计划根本就没有亲自下达任何的作战指令,这其中有叶知秋对他手下军事将领的信任,又何尝没有叶知秋的赌气呢?或许叶知秋此时已经萌生了退意,或许算是激流勇退吧。
PS:未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请到起点网站来阅读。支持原创,拉票,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