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回 军事打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方会谈的第一轮政治谈判最终陷入了无果状态而宣告不欢而散,不过虽然这一次九方会谈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但也为下一次的会谈奠定了基础,起码九方会谈的各方代表都已经将自己的底限暴露了出来,只要下次各方势力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共同为了大陆上的平安而努力,那九方会谈就会取得他们预期的目的。但政治之间的会谈真的会这么简单吗?这个答案很明显的,所以,即使还有下次的九方会谈继续,其结果仍然是不言而喻的。各方代表要想在这次和谈中占据上风,除非他们动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比如军事打压,这也许会出现一些变化,但要想进行军事打压,也需要手中握有必要的实力,否则,只能会成为笑话,而贻笑大方。
大会虽然暂时陷入了休会状态,但彼此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没有结束,相反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还会有扩大的趋势和可能,至于会扩大的怎样的一个程度,现在不得而知,但跟随那些代表团而来的后备人员肯定会在彼此的后面做一些暗箱操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则要看各方代表的手段和手腕了,而这些都给叶知秋对甘宁城的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负面影响,不过此时的叶知秋并不在甘宁城内,所以相对来说,对叶知秋并没有造成必要的影响,而至于甘宁城治安的一些事情,叶知秋则完全交给了甘宁城的城守郭敬宏明面上负责和打理,而背后则完全交给了朱聪打理,因为很多事情并不是郭敬宏一个城守大人所能处理的,而至于情报部门的事情,叶知秋也把一直在盛京城负责情报收集工作的韩棋调到了甘宁城,由他全权负责甘宁城的暗夜分队指挥事宜,做好各方代表情报的收集,尤其是那些想要进行暗箱操作人员的动向收集。
果不其然,各国代表团都有着各自的目的而来到甘宁城的,而且他们也都在各自的背后准备做一些暗箱小动作,不过很可惜的是,在他们还没有任何开展之前,叶知秋手下的暗夜分队就已经获得了最重要的情报,可以说,这些人还没有开展任何活动前,暗夜分队就已经掌握了十足的证据,只要他们还想暗中进行一些暗箱操作方面的事宜,暗夜分队必然联合郭敬宏或者朱聪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清洗”。同时叶知秋的近卫军和血仞特别部队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把他们准备做一些背后的活动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不是说叶知秋对这些人有什么好心,而是叶知秋心中明白,如果顺着他们的幕后活动开始,不但各国的代表团会遭受一定的损失,甚至连甘宁城的治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破坏,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他们将事情闹大了,各国首脑肯定是放不开彼此之间的面子,李成明也会将造成这一切后果的责任推卸到叶知秋的头上,即使不推卸到叶知秋的头上,也是甘宁城的郭敬宏头上,身为郭敬宏的直接领导,而且郭敬宏刚投诚叶知秋没多久,叶知秋又怎会让其部下代过呢!再说,叶知秋也不是这样的人。
当这一切的幕后行为都摆放的明面上来的时候,各国代表团心中即使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最终他们也只能把这份果实自己吞到肚子里慢慢消化,而这些幕后的动作,比如:龙腾帝国暗中想与东泰王国和虎磐王朝的代表团在一起商议怎样对付华文帝国的柳筱冉,在他们还没有开始之前,暗夜分队就这些消息公布了出来,如果这三个国家还要暗中走在一起的话,那刚好印证了暗夜分队公布的一些消息,这也算是不打自招的一种表现吧;又比如:华文帝国想要暗中对其他一些代表团进行一些不光明的手段时,暗夜分队也将这些情报公布了出来,这似乎有很大不合理的地方,要知道,柳筱冉采取的这些措施也是为了华文帝国的利益着想,但暗夜分队所服务的人,乃是叶知秋,而不是华文帝国,虽然叶知秋是华文帝国的一份子,但在某种层面上说,这两者还是有着很大区别。在没有得到叶知秋任何指示前,暗夜分队是不允许在他们的情报范围内出现他们不能控制的局面,这也是为了让近卫军能得到迅速成长的一个锻炼机会吧!不是吗?一旦暗夜分队得到什么确切消息后,首先出面处理这些问题就是近卫军和血仞特别部队。又比如,宏圣帝国准备和文齐帝国想要联合起来共同为这次会谈中获得他们想要的政治意图,宏圣帝国虽然和文齐帝国虽然一直处于竞争状态,但他们可以为了一些共同的目的而走到一起的,这点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政治之间不正是这样的一些勾当吗?而杨思翰和顾向阳还没有展开商议之前,暗夜分队再次将这些消息透露了出来,如果顾向阳还要和杨思翰走到一起商议这些事务的话,那结果会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再比如:商周联盟想要乘着这次会谈的源头想要搞些什么经济情报等活动,对不起,其结果又被暗夜分队搅黄了,朱聪甚至不惜动用近卫军想要强行扣押亚里等一行人,最终为了不影响会谈大局,朱聪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将亚里等人释放。这些事情不一而足,总之,不管哪一方势力想要进行一些明争暗斗的活动,如果没有得到叶知秋的许可,其结果都被暗夜分队搅黄,让这些人的计划破于流产而宣告胎死腹中。
大陆公历1099年2月7日,经过几天的休战后,九方会谈的代表再次走到了一起,但很可惜的是,这次会谈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甚至由于休战的几天,各代表势力因为彼此之间一些不愉快的小摩擦而彼此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他们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情或者说情绪再次参加这次会谈的,其结果如果能谈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那才叫着怪事呢。很明显,第二轮的九方会谈又一次陷入了流产状态。
这次会谈虽然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但也给各代表团提了一个醒,纯粹的一场政治谈判,如果在实力远不对称的情况下,还可以谈出一个什么结论来,但这次的九方政治谈判,并不是某一方为主,而是九方各同商谈大陆的和平问题。试想一下,即使华文帝国和其他三国彼此之间可以放下仇恨的因素,但在外人面前,他们又怎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彼此的面子,他们也不会放弃他们心中既定的谈判底限,而其他几方势力都想在这次会谈中分一杯羹,即使他们看到会谈大致有个什么结果,他们也会对这个结果进行强行的干预,所以,纯粹的政治谈判一途是不可能会取得让九方势力都感到满意的答卷。唯一的措施就是强行进行军事干预或者经济制约等手段,但这个也要看九方代表中谁和谁能走到一起共同打压某一方。
由于虎磐王朝、龙腾帝国和东泰王国之间的暗中勾结的活动宣告破产后,他们要想在这场政治谈判中再占据主动权,他们必须要有强硬的外援,而这些外援就是前来参加九方会谈的各方代表了。很明显,其他代表团中,宏圣帝国和文齐帝国都希望能在这次会谈中获得一些别有所图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则是和虎磐王朝等三国的利益一致,所以他们很快就走到了一起;而卢筒王国的根本目的则不希望他身边的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尤其是虎磐王朝的强大会直接影响到卢筒王国的一些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走向,所以,卢筒王国并不希望虎磐王朝等三国能在这次会谈中获得一些更多的利益;而商周联盟被暗夜分队整了一次后,似乎变乖了很多,这只不过是他们将手段变得更加的委婉了,不再那么**裸了,他们内心中的根本目的则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像虎磐王朝等三国要联手进行军事打压的好戏又怎么会少了他们的份呢。最后只剩下神月王国了,不管神月王国的政治主张以及参加这次会谈的宗旨是什么,一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巴掌一样,怎么拍也不拍不响的,这就是所谓的孤掌难鸣吧!至于那些可有可无的公国代表,这些强大的国家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正因为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虎磐王朝等三国明知道这次会谈并不能轻易取得他们想要的政治意图,再加上这三国在暗中获得了大陆上军事实力也相当强大的国家的支持,即使他们和华文帝国闹翻了脸,虎磐王朝等三国也要利用军事打压为这次政治会谈服务。

三国再次约好了共同兴兵作乱,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再次向华文帝国发动军事进攻,不过这次军事进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消灭华文帝国,因为这已经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了,所以他们要利用军事行动给华文帝国的李成明制造一些压力,好为第三次政治谈判奠定更多的筹码,他们要明面上告诉李成明,如果你不答应我们彼此提出的要求,我们会再次兴兵攻打你华文帝国,而这次攻打的效果会是怎样的,现在不得而知,可能我们会再次失败,但我们也可能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三国再次兴兵的军事策略,确实给李成明制造了一定的压力,原本李成明还指望其他参加政治谈判的国家会站出来支持公道,为自己前面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主持正义,但很可惜的是,其他国家并没有站出来,他们似乎像销声匿迹了,对这次的兴兵不闻不问,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李成明,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要打压一下华文帝国谈判的资本,如果华文帝国能将他们的进攻再次打败,那政治谈判的资本,华文帝国不但没有减弱,甚至还会有加大筹码的可能。而这个关键中的关键则是要怎样打好这一战,要知道,三国从不同的地方分兵攻打自己的要塞,李成明也要做好三路联防准备,但这其中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指挥官,否则,一切又将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会让敌人各个击破。就算有叶知秋一支独秀,但涉及到政治谈判,叶知秋的军事胜利也将会成为孤掌难鸣。这也给了李成明一个很难做出的选择,他既希望叶知秋能再次创造军事神话,但他又不想给叶知秋更多的权力和兵力,如果不是为了帝国的存亡,李成明肯定不会给叶知秋这么大的权力。是呀,叶知秋的权力已经打破了帝国的惯例。
敌人三路进攻路线分别是:龙腾帝国从嘉峪关发动对嘉峪关的攻击,虽然政治谈判前暂时停火,但龙腾帝国的军队并没有撤出嘉峪关的外围,也没有放松对嘉峪关的军事围攻打算,这次军事打压计划正是有这些因素在内,所以嘉峪关的战火很快就再次燃烧起来;第二路进攻路线则东泰王国的司徒龙率领所部暂时抛弃成庆府这个城池,选择了对南冲城发动军事进攻,要知道,南冲城自从李成林撤军逃向青海府后,几乎等同于是一个座不设防城池,就算是叶知秋和许成宗都意识到南冲城的重要性,但苦于兵力的不足,叶知秋也只能暂时放弃南冲城。如果司徒龙所部进军速度快一点的话,那东泰王国要想拿下南冲城还真的不在话下;第三路进攻路线还是虎磐王朝对中平镇发动军事进攻,毕竟中平镇就是盛京城外的最后一座城池、最后一座军事防御要塞,一旦虎磐王朝攻破了中平镇,那盛京城就**裸的呈现在虎磐王朝的铁骑之下,谁敢保证,李成明为了参与这次政治谈判。他是否会对中平镇的防务有所放松呢?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战也就不用打了,因为敌人只要发动进攻,中平镇就成为了别人的囊中之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中平镇还可以抵挡一下虎磐王朝军队的进攻。
敌人虽然制定了三路进攻路线,但其中有两路都在叶知秋的防御之内,嘉峪关有汤恩来坐镇,暂时还能保一时平安;而南冲城则离成庆府不是很远,只要许成宗部署得当,南冲城一战的结果还在摸棱两可之间;至于中平镇的防御战,这个答案还真的无法估计,很可能,中平镇一战将会影响到这次政治谈判的最终筹码,也就是说,如果李成明过于自信的话,暂时撤离了中平镇的防御兵力,那这次政治谈判,华文帝国将会处于绝对被动境地。
叶知秋虽然仍在赤霞山游玩,但他在第一时间内就获得了这些情报,因为袁世民会将暗夜分队收集到的一些最新情报呈现到叶知秋的身边,以便叶知秋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到第一手信息。叶知秋虽然知道了敌人要展开怎样的军事行动计划,但叶知秋这次并没有再去提醒李成明,因为在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叶知秋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他分内的工作,不让嘉峪关丢失就可以抵御龙腾帝国的军事进攻,即使虎磐王朝能取得他们想要的军事计划,这已经不在叶知秋所要考虑的范围了,所以,叶知秋在停战之前就提醒汤恩来要做好必要的军事防御准备。当然,叶知秋必须还在第一时间内通知许成宗,不管司徒龙所部会有怎样的军事行动计划,都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司徒龙所部想要打哪,许成宗所部就要跟到哪儿,不能给司徒龙所部一丝一毫的机会。至于中平镇的防务,叶知秋即使有心打理,却也是远水救不了进火,唯能听天由命了。其实叶知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是难能可贵了。毕竟叶知秋只是一方臣子,而非这个国家的主脑,再说,这个国家的主脑还在防备着叶知秋,即使这些事情还没有明朗化,但叶知秋并不是傻瓜,他心中很清楚皇帝对臣子的一些勾当。
战争很快就在各自区域内打响了,由于汤恩来前期做好了军事防御准备工作,所以龙腾帝国的军事进攻并没有取得他们想要的结果,可以说是折戟沉沙,也许是叶知秋前期预料到了这场政治谈判中间会夹带一些军事打压计划,汤恩来这次防御嘉峪关不但被动防御,甚至还主动抽调出一万名飞龙兵团的士兵出来,在胡水火的带领下在嘉峪关外攻打敌人的薄弱之所,当然,汤恩来的主动进攻是属于那种偷袭作战的,不过,不管是偷袭作战,还是光明正大应战也好,只要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权就是理想的,作战不就是为了最终的胜利吗!可能是因为泰阿铜不在军队中指挥,也可能是汤恩来按照叶知秋的主动出击计划打了敌人一次措手不及,总之,嘉峪关一战,龙腾帝国并没有取得他们想要的效果,当然,汤恩来的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士兵的伤亡也到了一定的高度,毕竟主动出击和被动防御不是一个概念,更何况龙腾帝国这次又运用了那些攻城利器抛石机呢!
东泰王国的司徒龙所部虽然安排既定计划,放弃了进攻成庆府计划,而把进攻的对象放在了南冲城,但许成宗似乎也算到了司徒龙所部在没有了司徒龙的统一指挥后,整个军事作战计划变得相当的混乱,虽然他们放弃了进攻成庆府,而把进攻对象放在南冲城是正确的,但正是军中少了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司徒龙所部的将领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谁也镇不住谁,其结果虽然还是去攻打南冲城,却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彼此的争吵上,而忽视了急速行军的重要性。东泰王**队还没有赶到南冲城前,就被许成宗所部的几个兵团追赶上了,彼此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遭遇战。而这场遭遇战的结果很明显,一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另一方却是仓促应战,虽然这方士兵的素质远高于有准备的一方,但他们的士气却一直处于作战的最低谷,他们能有多大的表现真的很难确定,唯一能确定的,东泰王国的士兵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缴械投降。可以说,这两路作战都在叶知秋的军队防御之下,虽然敌人有了充分的准备,但他们的准备工作远不如叶知秋预料的那样,更重要的是,叶知秋脑海中的知识远远超过了他们,所以他们能想到的,叶知秋都已经想到了,甚至他们没有想到的,叶知秋也想到了,像这样的政治布局,谁胜谁负,其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至于中平镇防御站,由于李成明过于迷信政治谈判途径,虽然中平镇防御战打的是相当艰辛,不过幸好的是,中平镇内的居民对帝国生死存亡时的选择是相当明智的,他们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共同防御中平镇。这一战虽然虎磐王朝已经打下了大半个中平镇,但最终的结果是在叶知非率领华文帝国禁卫军赶到,以及消失了五个月的夏昌羽率领所部的参与部队也赶到了中平镇,在这两位年轻将领的联合防御下,中平镇最终还是在华文帝国的手上,不过这个过程却是相当惊险的,至于惊险到什么程度,下回分解吧。
PS:未完,www.cmfu.com中有更多精彩的内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