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新的抉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事情的大致方针已经定了下来,下面就要看个方面的全力配合和支持了,这些,叶知秋到不怎么过于担心,虽然叶知秋并不敢说已经在某种真正意义上完全掌握了他麾下任何一名将领,乃至士兵的心,但在目前状态下,只要叶知秋有任何一道命令,叶知秋麾下的一干将士们决定会全力以赴,毫不保留,这点自信,叶知秋还是有的。
事情发展的态势与叶知秋所猜想的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李成明回盛京城的路上并不安全,不过幸好,无论是虎磐王朝的野狐榇和铁真以及东泰王国的司徒龙都没有派出大量的兵力搜捕李成明,这就给了暗夜分队一个机会,可以暗中保护好李成明,并成功护送李成明回盛京城,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叶知秋只要将李成明成功的护送到中平镇,也就意味着李成明的安全得到了全面的保障。所以,李成明只是有惊无险的回到了盛京城,当然了,这一切还得归纳于叶知秋事先的安排,换句话说,如果叶知秋没有调动暗夜分队、叶郓的冷锋兵团和袁世生的枪骑兵在背后暗中策应,李成明的回程道路并不太平,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叶知秋为了吸引住境内其他敌人的眼球,叶知秋对他们也进行适当的军事攻击,而这个也基本保证了李成明能获得一路平安。当然了,叶知秋身为臣子,这些都是叶知秋的分内之事,所以叶知秋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因此而向李成明邀功。相反,叶知秋从这些蛛丝马迹中看到了压力和不太平的环境,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改变的,不过叶知秋也从中观察到了机会,起码敌人并没有足够的斥候力量在帝国境内四处打探消息,这对叶知秋来说,难道不正是个机会?
虎磐王朝和东泰王国的主帅这次虽然并没有派出大部的兵力,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两国的主帅知道,如果一旦动用大部分的兵力,而没有发现李成明的踪迹,这其中的浪费和损耗不是这两个国家暂时能承受住的,再说了,这两人并没有获得李成明行踪的确切消息,毕竟,两国现在都在境外作战,大部分作战物资还得靠他们自己获得;而另一方面,也是叶知秋的策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叶知秋为了保障李成明能成功的回盛京城,叶知秋几乎动用了手上所有的兵力,除了汤恩来的飞龙兵团要镇守嘉峪关没有调动外,以及许成宗本部魔狮兵团需要调整和补充士兵兵员外,叶知秋则命令段兴辉率领本部的黑豹兵团和陆青鹰的巨蝎兵团,吸引东泰王国的司徒龙所部,随军作战参谋则为袁世风;至于另一路的统帅,叶知秋则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华政成这个老将,华政成除了率领他的本部雄鹰兵团外,叶知秋还把冷剑秋的猛虎兵团划归到华政成的麾下“听用”,华政成面对的作战对象则是华磐王朝的铁真和野狐榇两位统帅,随军作战参谋则是后起之秀霍天行,所以客观上说,华政成直接面对的压力要远大于许段兴辉所部;叶知秋的第三道命令则是调遣叶风率领手上的天狼兵团和陆青鹰所部的巨蝎兵团作为这两支作战兵团的第二梯队,当然,这第二梯队还包括了护送李成明回盛京城的叶郓所部冷锋兵团和袁世生手上的枪骑兵所部,叶知秋的作战命令则是:当叶、袁两人完成护送任务后,立即率军回袭虎磐王朝,这个回袭的前提则是华政成已经和虎磐王朝的军队交锋了,如果还没有交锋,叶、袁两人则在华政成麾下听用。至于叶风的作战任务则是很随意的,无论是段兴辉所部还是华政成所部的一部,一旦遭受到他们无法承受战争压力的时刻,就是叶风动手的时刻,叶风的作战参谋则还是范崇文这个老作战参谋了。可以说,叶知秋现在管辖的甘宁郡内再也没有可用的正规军,要有,只剩下一支还在休整,确切的说,还没有足够战斗力的许成宗所部的魔狮兵团。当然,叶知秋敢做出这样的一个安排,也是因为叶知秋相信,在甘宁郡内虽然还有一部分潜藏的势力还没有向叶知秋低头,但在这个时刻,无论是谁也不敢明着站出来反对叶知秋,尤其是李成明亲自封叶知秋为甘宁郡总督兼西路大军的军事统帅,这个既有政务大权又掌握军事实力的人,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明着站出来反对的。更何况,郡内还有许成宗这支兵团,虽然这支兵团在休整,但对付那些毫无实力的顽固分子,魔狮兵团还是绰绰有余的。
叶知秋之所以这次没有安排许成宗出战,出来魔狮兵团需要休整外,叶知秋还有三层考虑:一是,叶知秋不可能长久让一名兵团长担任统帅之职,这到不是叶知秋不相信这名兵团长,而是叶知秋有着他自身的考虑,他如果老是让这名兵团长担任统帅一职,那其他兵团长心中肯定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情,这也是叶知秋的制衡策略;二是,一旦前线战事出现了什么差错,叶知秋手上还有其他可用之兵,也有着一名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兵团长前去解救,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也绝对不可能会完全排除在外;三是,叶知秋多少还是要防备郡内那些顽固分子乘着这个机会出来捣乱,不过,这只是叶知秋的附带考量。
其实,叶知秋下达这样的一个作战命令,也是叶知秋面对政治权力上的一次工作任务的调整,叶知秋现在可以说,完全把手上的兵权下放到他手下的几个将领的头上,当然,这其中也是有很大的弊端,如果叶知秋手下的将领一旦遭遇战争失败的局面,他是否还有勇气重新站起来,以及其他兵团的兵团长是否还会听从他的作战命令都是一个很大问题,而另一个弊端则是,假如这个将领是个对权力充满向往和憧憬的人,那叶知秋又何尝不是“引狼入室”呢?叶知秋说不完全担心那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不过叶知秋并不是一个“神人”,什么都什么的擅长,所谓术业有专攻,叶知秋这个代表叶氏权力群体的领头羊必须懂得要适当放权,这样,叶知秋完全可以把他的精力用在他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上,同时也能调动他手下一干下属的热情,能充分让叶知秋手下的一干下属得到锻炼。这也是叶知秋知道做一个上位者的优势,因为上位者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亲历亲为的,这样不累死,那才叫怪呢?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诸葛亮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叶知秋做好这些军事的工作调整后,叶知秋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到了甘宁郡的建设上来,叶知秋虽然并不是政治的合适人员,但叶知秋毕竟是做销售出身的,如何的招商引资还是有点心得的,而如今的甘宁郡正急需要一大批的工商入住,这也算是叶知秋物尽所用、人尽其才吧!同时,叶知秋也知道,甘宁郡的建设虽然有军师袁天佐全权负责,但袁天佐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做人与待事上总是讲究一些中庸之道,这是叶知秋眼前不能“容忍”的,同时,袁天佐虽然是神方大陆上的神,但并不因此就意味着袁天佐什么都会。叶知秋现在需要的是:无论甘宁郡的政务官员是出身何处,不能为叶知秋所用,叶知秋就要全力的给予最严厉的铲除,而这一点,袁天佐暂时并不能做到,同时,叶知秋也需要袁天佐在自己做的稍微过分时,他好出来收拾局面。这叫着相辅相成,政治不是一个说了算的,虽然有时很需要,但几人相互协作,总比一言堂要好上许多。

叶知秋在甘宁郡的建设问题上,刚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叶知秋的知识超越了这个时代N+1年,而叶知秋手下的一大批政务官员并不能完全的理解叶知秋针对甘宁郡的政务改革和经济建设,也不能跟上叶知秋改革和建设的步伐。
叶知秋首先面对的难题则是:甘宁兵工暂时陷入了困境,而这个困境则是受到技术上的挑战,而叶知秋毕竟是出身于文科,对理工科上的专业知识,叶知秋可以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而叶知秋知道,一个外行领导内行则会出很大的问题,所以叶知秋虽然知道了甘宁兵工暂时的困境,但叶知秋还是把这个攻克技术的绝活完全的交给了杜仲去打理。叶知秋可以再等上一段时间,他绝对不会因此就怪罪杜仲,也不会因此就插手兵工厂的任何事务。
叶知秋在甘宁郡建设上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则是,甘宁郡的政务官员虽然一大批已经“诚心”投靠于叶知秋的门下,但也正是叶知秋的经济建设理论超越这个时代很久,所以他们在短期之内并不能领悟叶知秋的政策和理论,这让叶知秋很是头疼,这些人是骂又骂不得,打又打不得。毕竟人家已经投靠他了,所以叶知秋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的开导他们,并让他们自行领悟自己改革和建设的步伐和相关政策,这样一来,就严重耽误了叶知秋加快甘宁郡建设的速度,要知道,速度就是决胜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过幸好,经过叶知秋的耐心讲解和开导之后,总算有一小部分的政务官员明白了叶知秋的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一来,成效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取得,但总算聊胜于无吗?不过,总的来说,甘宁郡的政治改革的步伐还是教快的,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经济建设。不过,叶知秋心中也很清楚,要想多、快、好的建设甘宁郡对眼前的这批政务官员来说,这个挑战度不亚于让这批文官率军出征。
叶知秋在进行甘宁郡建设时,同时,他还遇到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则是来自外部因素,确切的说,来自叶知秋身边人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则是龙腾帝**事统帅郝连苍穹的宝贝女儿郝连妙真了,当然,这也是郝连妙真“强加给”叶知秋的压力。
郝连苍穹自从被龙腾帝国的主宰关在天牢后,龙腾帝国的皇帝似乎真的忘记了帝国内还有这个一个曾经叱诧风云的军事统帅,直到某一天,这个曾经叱诧风云人物“不成器”的儿子郝连天在龙腾帝国的王都—圣龙城中闯了一个他无法收拾的祸,龙腾帝国的皇帝,赤古耳才想起龙腾帝国内还曾经有这样的一名叱诧风云的军事统帅还在等着他的审判,赤古耳原本正为第二次东征的军事统帅头疼着,毕竟郝连苍穹在龙腾帝国的军事统帅能力已经算是榜上有名的人物了,连他这样的人物都会败于一个毫不知名的毛头小伙手上,这不仅是他郝连苍穹的耻辱,更是龙腾帝国的耻辱。不过话说话来,赤古耳这次也学乖了点,他这次在准备东征之前做好了另一手准备,就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华文帝国施加政治和军事上的压力,但没有想到,这个外交官却嘉峪关被汤恩来生硬的扣押住了,这也是叶知秋从暗夜分队和汤恩来的军事密报上得知。说实话,叶知秋这个时候的确很需要通过外交途径来舒缓一下军事上的压力,毕竟叶知秋要面对的军事对手实在太多了,叶知秋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应付眼前的局面,不过,叶知秋也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外交途径虽然和销售谈判在性质上不是一回事,但两者也相差不是很远,两者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气势和谈判技巧,叶知秋现在需要的就是要为他自己造势,在气焰和气势上,叶知秋首先给龙腾帝国的外交官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叶知秋是软硬不吃,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叶知秋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动机:叶知秋一旦把这个龙腾帝国的外交官放到了盛京城中,那些整天吃着饭没事可干的人一定会向李成明鼓吹或者怂恿,说外交途径是多么多么好的一个方法,虽然帝国眼前是吃了一些亏,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是利大于弊的。虽然李成明也曾向叶知秋吐露过“心声”:他李成明身为华文帝国的主宰,是绝对不会将华文帝国的先皇们打下来的这片基业毁在他的手上,但李成明还有一个弱点:就是身在皇宫中的皇太后和领兵在外的雍亲王,一旦这两人联手向李成明施加压力,他李成明还能抵挡的住这股强势风暴?叶知秋身为臣子,一方面在为帝国效忠,另一方面也要为他自己和他的家族考虑,一旦他叶知秋失去了领兵在外作战的这个机会,叶知秋必定要回盛京城清闲起来,虽然叶知秋最终的梦想也是这个,但叶知秋现在的基础并没有打牢,叶知秋也就不能轻易的冒这个险,这也算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吧!
汤恩来扣押龙腾帝国的外交官算是叶知秋进行甘宁郡建设的一个小插曲吧,但叶知秋身为甘宁郡的最高统帅,他必须要把这个问题十分妥当的解决,但天底下又有什么办法是最稳妥的呢?任何一个办法总是要分两面来分析的,关键要看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叶知秋的策略可谓有点激进,叶知秋下令汤恩来,让汤恩来押解龙腾帝国的外交官来兴安府,而当叶知秋看到这个外交官后,叶知秋什么话也没有和这个来自龙腾帝国的外交官谈,而是直接下令三十护卫,将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关押起来,这算不算是叶知秋侵犯了这名外交官的“人权”呢?这又算不算这名外交官的“悲哀”呢?又或者是他叶知秋的悲哀?
叶知秋在甘宁郡的建设步伐上虽然还没有做到如火如荼,风声水起的境界,但甘宁郡的建设却朝着良好态势发展。相对应政治途径的是军事途径,而叶知秋在军事的局面并不是朝着顺风顺水的态势发展,也许叶知秋已经意识到,也许叶知秋还没有意识到,叶知秋的作战指令下达后,两支军事统帅率军“出征”后,这场牵引敌国势力眼球的战争顿时引发了整个华文帝国的全面战争爆发,这或许是真的是叶知秋没有预想到的。叶知秋到了这个关键时刻,叶知秋在军事上的策略又当该做出如何的抉择,叶知秋对甘宁郡的建设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呢?这些都是他叶知秋身为甘宁郡的最高统帅急需要做出的最新抉择。还有,叶知秋的这次军事行动虽然引爆了大战的全部爆发,但那些一直观看华文帝国战事的其他势力是否会借此而介入这场战争呢?如果他们想要介入,会采取哪种途径呢?是政治谈判,还是军事打压?又或者是经济封锁?
如果叶知秋知道了这些情报,他又将如何面对这些变化的因素呢?他的军事策略是否会做出部分调整呢?他是否还会那么放心将许成宗这名他最看到的兵团长放在自己的身边,让魔狮兵团继续调整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