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红花镇遭遇战的完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花镇的遭遇战(红花镇是介于青海府和南冲城之间的一个重要小镇)现在正打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无论是叶知秋手下的华政成将领指挥的雄鹰兵团,还是东泰王国司徒豹手上的士兵们,他们此时正不分敌我的进行着殊死对战厮杀,而两军对战的结果却让世人永远接触不到的那个死神感到大为欣慰。
两军相遇是勇者胜,这个道理无论是华政成,还是司徒豹都十分明白。
但眼前的局势已经不是这两个人想要控制就能给控制住的了,双方的士兵都已经陷入了殊死厮杀中,因为这两支军队在相遇的刹那,就发生了混战。
虽然华政成有着良好的军事指挥和组织能力,但同时司徒豹的个人魅力发挥出足够强大的魅力,他个人的魅力甚至还远在华政成之上,而士兵们为了各自生存、各自对生命价值的向往,他们都已经忘记了要听从指挥官的指挥了,他们能想的事也只有尽他们一切的力量将身边的敌人全部绞杀掉,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多获得一次生存的机会,这就是在敌人面临无奈选择时唯一的选择。
另外更重要的是,司徒豹亲自上战场与敌人厮杀,而司徒豹的勇猛则带动了麾下士兵作战的士气和斗志。华政成一直奉叶知秋的命令,几乎很少上战场与敌人展开厮杀,这些对比,也影响到了雄鹰兵团的士气,不过幸好的是,雄鹰兵团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敢打硬战,尤其是叶知秋进行新安整编后,整个兵团的士气都得到了提升,也确定了军魂,而华政成的才能不但善于防守,也善于进攻。
华政成在战争刚开始时还占据一定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战争规模的升华,雄鹰兵团的综合能力还是不如东泰王国士兵的战斗力,雄鹰兵团毕竟组建的时间较短,训练的强度也不如东泰王国的正规军,按照实力来说,雄鹰兵团的实力也只不过是在东泰王国后备军的实力,但无论是叶知秋麾下的任何一个兵团,他们的实力虽然不如敌人那么强大,但他们彼此之间却有着让敌人羡慕的协调作战能力和兵种的齐全,这些也基本上可以抵挡住敌人对他们发动的混战,尤其是确立了军魂后,整个兵团的实力打增。
虽然战争朝着不利华政成的方向进展着,但华政成还是相当冷静的处理与指挥着这场遭遇战,华政成也相信,只要自己能撕开敌人的一道口子,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就已经站稳了脚跟,也就是有了获胜的机会。
但难就难在这道口子应当要如何的撕开,凭实力,华政成手上的雄鹰兵团的能量也已经发挥的差不多了,但幸亏,华政成在作战思路上也学习了叶知秋一个固有的方法,那就是有所保留自己的兵力,而司徒豹为了快速消灭眼前的敌人,他一下子就把手上的五万名士兵全部派上了战场,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杀出一条血路。
这样一对比,华政成还是有着余量可以发挥的。
华政成也正是按照这些部署操作的,当他看到自己派上战场上的士兵已经不能占据部分优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把那些剩余的士兵全部派到了战场上,虽然只有五千名士兵,但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绝对是股生力军。
华政成的部署就是准备从敌人的包围权圈中杀出一条血路。
说实话,如果这个时候的司徒豹还有后备军的话,那华政成指挥的这场战也就不用打了,因为华政成已经输了。
而事实上却非如此,所以结果正好相反。
当华政成把手上最后的五千名士兵们派到战场上还不到一刻钟,整个局势顿时就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虽然有的时候,在整个战场上,五千人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以逸待劳的五千人在局部战争中却可以发挥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更何况在这个相当混乱的战局中,有生力军的加入,尤其有这十分协调作战精神的士兵加入,这个就具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陆青鹰和霍天行正率领着手上的巨蝎兵团在司徒豹后撤的到路上埋伏着等待着司徒豹的后撤。
许成宗相信华政成定当能将司徒龙的援军生生的击退,就算华政成达不到许成宗的作战计划,许成宗也命令所部一名联队长率领一万名魔狮兵团前去支援华政成。
而华政成并没有让许成宗失望,虽然雄鹰兵团的损失也是相当的大,但相对于整个战局来说,雄鹰兵团的这点损失又算的了什么,这些损失可以说不是什么损失了。
再说,当这名联队长赶到红花镇时,这场遭遇战已经进入了尾声,所以说,这名联队长基本上吃了一个最大的便宜,收拾着暂战场的残余局面,以最快的速度清扫着司徒豹残余的兵力。
埋伏的地点,陆青鹰的心理开始出现了点点的烦躁之感了,幸好,叶知秋的自知之明很不错,叶知秋更知道陆青鹰的脾气性格,所以叶知秋在陆青鹰跟随许成宗身后作战的时候,叶知秋也曾特意交代陆青鹰无能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冷静和平静之心,否则事后必定会以军法处置。
叶知秋的安排虽然没有基本让陆青鹰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和冷静之心,但多少也提醒了陆青鹰。更何况,叶知秋还为陆青鹰安排了一个有着冷静之心的霍天行做他的作战参谋。两人的搭配,虽然不算十分完美,但还是有着一些看点。
正当陆青鹰处在暴走的边缘时,司徒豹就带着手下的惨兵败将赶到了许成宗要陆青鹰设伏的地点,这个时候的陆青鹰就像是浑身充满了气一样,浑身充满了战斗的渴望。
也是,其他的兵团正在前线与敌人厮杀,而自己手下的这支兵团却要在这里设伏,当然,陆青鹰的心中肯定会有那么点不服气的想法了,再说了,陆青鹰加入到叶知秋阵营的时间毕竟不是很长,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想要极力的表现一下,更何况,和自己同一时间被叶知秋发现并重用的人中,冷剑秋的表现一直都在自己之上。
再说,陆青鹰毕竟还很年轻,还需要经历更多的风雨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这次也许就是个机会。
陆青鹰把各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后,所以陆青鹰心中才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也可以说,陆青鹰心中的“**”也是这个想法的滋生地。
人有**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但只要不过分,这个**就是好事,不是吗?
陆青鹰看到司徒豹带领惨兵败将撤退到自己设伏的地点时,巨蝎兵团的士兵只听见兵团长大吼一声,“兄弟们,跟我杀。”
然后一大群士兵都看见了陆青鹰的身躯第一个向东泰王国的士兵当中冲去。
作为陆青鹰的作战参谋,霍天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比陆青鹰成熟了许多,也冷静了许多,这也是就是霍天行从小的境遇所造成的结果吧,但在这个时候的霍天行似乎也被陆青鹰的神情感染了一样,霍天行跟在陆青鹰的身后也向敌人冲了过去。
同时,他的嘴里还大声的喊道,“兄弟们,我们兵团建功的机会来了,兄弟们可不要在杀敌的时候把自己的手也杀软了。”
要知道,此时的司徒豹虽然不敢说是惊弓之鸟,但他也是好不容易率领士兵从雄鹰兵团和一万名魔狮兵团的包围中杀出重围的,这对司徒豹来说,已经是很难可贵的事情了,如果他再遇到这次伏击,就算是司徒豹是勇猛无敌,他也束手无策。
巨蝎兵团本来就是一个新成立的兵团,而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远不如别的兵团,甚至连冷剑秋所部的猛虎兵团,而这个时候的巨蝎兵团的士兵们所需要的正是能鼓舞他们士气的统帅,所以不管是陆青鹰简单大喉一声的一个杀字,还是霍天行用那幽默的话语一致得到了士兵们的真心认可,也正是这样,这些还有待成长的士兵们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的交给了眼前还不是很成熟的两位统帅手中。
司徒豹原本还想大声的呼喊,“敌人的作战并不是十分的高明,如果他的作战指挥真的很高明的话,只要在这里预期埋伏一支兵团,那我们今天很有可能就会把性命丢在这里。”
正当司徒豹想要喊出来的时候,他就听到了一阵喊杀声,司徒豹虽然很勇猛,但他也知道,自己心中的“预想”还是实现了。

十分勇猛的司徒豹现在并没有其他的办法好想了,他唯一能做的也只能带着手下的一群惨兵败将继续与敌人厮杀一番,自己能带多少士兵回去就带多少。
这对司徒豹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
司徒豹在东泰王国在武力上虽然并不是排名第一,但也算是前三甲。而自从他跟在司徒龙身边打战以来的日子,几乎是没有吃过什么败战的,这也在无形之中让司徒豹养成了骄傲的情绪,但他今天他吃了一次败战后,整个人都像是秋天的茄子,耷拉着脑袋。
所以陆青鹰在埋伏的路上给司徒豹再这么来一下,司徒豹要想再恢复原先的勇猛和信心,的确是需要相当的时间让他平息这段刻苦铭心的经历。
而这个时候的司徒豹,说句心里话,他也没有多大的精力再打这场战,可惜的是,司徒豹把巨蝎兵团的战斗力看的过高了一点,他只是从巨蝎兵团的排阵上看,而没有真正去了解巨蝎兵团士兵的战斗力,否则的话,陆青鹰今天的这场埋伏战要想取得完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多也只能是惨胜。
所以说,有的时候一个孬的统帅,即使他率领着一群精兵良将,他也不可能会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而如果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统帅,即使他手下士兵们的战斗力等各个方面都不如敌人,他也有可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按现代的话来说,这也是“榜样”(明星)的效果。
叶知秋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统帅,所以叶知秋才能多次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而叶知秋的手下一干将领在叶知秋的身上多少也学到了这些特色。
司徒豹眼前的困境是:前有堵兵,后有追兵。
所以对司徒豹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突围出去与司徒龙会合,而不是陷入这场对自己已经失去了任何胜利希望的战争。
虽然司徒豹有这样的想法,但身为他的敌人,许成宗可并不是这么想的,因为许成宗现在正在执行叶知秋的作战命令,就是尽一切的可能消灭敌人手上的有生力量,不过,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度,却是要自己自行掌握的,因为很多的时候是物极必反的事。
虽然许成宗并没有亲自指挥这场埋伏战,但无论是华政成的这支追兵,还是陆青鹰的这支堵兵都知道这个度的,所以经过了短暂的厮杀后,陆青鹰就悄悄的将司徒豹的后路“撕开”了一道口子,好让司徒豹以及他手下的士兵觉得有生路可逃,那时他们的作战士气就会大为减低。
而这个时候,两名统帅还可以继续猎杀一批丧失了士气和斗志的敌人,这个时候,他们所花的代价远小于集中围困时的代价。
这边司徒豹的败局已定,那边司徒龙却是占据了战争的绝对主动权,虽然李成林也知道,司徒龙进行分兵政策后,按道理说,自己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机会,但无论是李成林,还是他手下的“三华”将领都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那就是他们只看到胜利的曙光,而忘记了战场上的局势变化。
一旦司徒龙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圈套后,而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在意,自己相反却是“毫不客气”的主动往司徒龙的圈套中钻。所以说,李成林这边的败局也是注定了的。
不过李成林手下的“三华”将领在他们“主动”钻进司徒龙的圈套后,才知道自己等人都犯了这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而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其中的关键,这是否已经晚了那么一丁点呢。
但不管怎么讲,“三华”将领还是有点能耐的人才,虽然自己钻进了敌人的圈套中,但他们还是很勇敢的承担起这个责任,他们想要做的事就是要尽可能的把自己手上的士兵们都**这个圈套。
但司徒龙是否能让自己等人实现这个想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司徒龙看到敌人钻进了自己设置的这个圈套后,就立即下令士兵们开始收拢这个“口袋”。
司徒龙虽然也知道,自己要想一下子就把敌人完全消灭掉的想法,还是有点不切实际的,但司徒龙还是按照这样想法操作的,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是自己尽力了就行。
更何况,能尽量消灭一些敌人,对自己将来的军事行动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李成林站在城墙上,看到“三华”将领带着士兵们走进了这个“死胡同”中,李成林纵使心中有着百般的意见和看法,那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李成林能做的事也只是闭着眼睛,好让自己再也看不到这一悲惨的结局。
但事实毕竟是事实,不是闭上眼睛,就什么也不会看到的。
叶知秋这几天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照顾到或者亲自指挥战争,因为叶知秋知道一点,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势来说,叶知秋手上几大兵团的装备都要完全依靠帝国的供应,而这个情形迟早会有那么一天,帝国的局势变化导致不能再对叶知秋手上的兵员们供应足额的军备物资,甚至是部分军备物资,或者是李成明拒绝叶知秋的请求,那个时候的叶知秋想哭也来不急了。
所以叶知秋现在就想在甘宁郡内自行开发与生产军备装备,这也是因为在甘宁郡有着这样的资源,叶知秋并不想把这个资源生生的浪费了,现在叶知秋要做的事就是要选择好一个地点进行这方面的前期摸索,同时,叶知秋还要招募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毕竟叶知秋不是全能的人,他并不是什么事都懂的全才。
叶知秋知道资源很好开发,但难就难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上,帝国对这方面控制应该说是相当的死,就算是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也出现大量的人员流亡,但这其中是否有叶知秋所需要的人才还是很难说的。
所以,这几天叶知秋一直都在为这方面的事情而苦恼着,他甚至将战争的指挥权彻底的下放到了各个兵团手上了,当然,叶知秋有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兵团的兵团长的确有这样的一个能耐,而另一方面就是叶知秋目前是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时间花在军事指挥上。
没有稳固的大后方,没有充足的军备物资和经济这个基础,战争真的很难打,其实说白了,战争打的就是金钱与人力,叶知秋要想有长足的发展,他就必须要先做好这一点。
这个对叶知秋来说,虽然有相当的难度,但叶知秋眼前必须要解决掉这个问题的,因为叶知秋也知道,现在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自己在以后的战争中会显得更加的被动。
叶知秋吩咐袁世民通知手下所有的暗夜分队的队员们不但要在帝国内,甚至在神方大陆上都要广布的“宣传”自己要招募这方面的人才,叶知秋相信,只要自己愿意给他们一个适当的待遇和稳定安逸的生活环境,那些大陆上这方面的人才,他们还是会主动投入到自己的“怀抱”中来的,为自己效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最终梦想,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过叶知秋也知道一点,自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了,所以,叶知秋才要迫切的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帝国局势已经是越来越糟糕,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全局爆发,除非大陆上各国全都出来干预这场大战,虽然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但这个不是到最关键的时刻,他们是不会主动跑出来,高呼什么和平主义的。
叶知秋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他好要组织好接下来的几场大规模的战争,毕竟,叶知秋现在是兵分三路了,分三路与敌人展开决战。
一路是许成宗为统帅的大军和司徒龙在南冲城附近会战,另一路大军则是以叶风为统帅的大军和铁真对峙,至于第三路则是汤恩来要防御嘉峪关的事务了,虽然嘉峪关暂时还没有发生战争冲突,但龙腾帝国绝对会重新出兵的,那时,也就是汤恩来浴血防御的时刻了。
叶知秋身为最高统帅,他必须要处理好这些事务,绝对不能陷入绝对的被动中。
有时主动出击比被动防守更占据战场的主动权,叶知秋等的也就是这些机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