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张飞杨彪 酒愁诉苦(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酒啊!”杨彪赞了一句,又干了几杯,“曹丞相也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今日,我就喝个痛快,解去我心中之忧愁。”
“忧愁?”我暗自揣摩,天子近臣,三公之一的太尉大人还能有什么忧愁?
“俺张飞可不知道什么忧愁,天塌下来也就当被盖。俺都没有忧愁,更何况杨大人,你比我高,一、二、三,四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级别,能有什么忧愁。”张飞海碗又喝了一碗,这才问到。
“如今天子暗弱,权臣当道,丞相曹操早已独霸朝野,我这太尉可是一点实权也没有。当初子干、公伟(朱隽,字公伟)在的时候,我这太尉还能管着几万士卒。可如今连太和殿禁军都隶属于尚书令荀攸,我这太尉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兵权。三世太尉,唯独当今天子的太尉最不好当。你可知我有多少忧愁在心?”杨彪似乎多喝了几杯,话不择言,将心头之事顺势说了出来。
“曹操那个家伙俺也不喜,”张飞大声说,“那家伙若不是当初俺们三兄弟在颍川救他,早就被黄巾贼们剁去了头颅。如今得势了,发家了,这家伙倒是夺了俺们的曲部,又夺了俺们的地盘,还把俺们给圈养在这许都的一亩三分地上了。那个忘恩负义的小老头子!俺告诉你,彪大爷,俺大哥对那曹操也是极为…”
“媮麤耆悭,”我说了一句,却发现舌头又大了起来,急忙抽了自己几下,这才恢复正常。到了这时候,我也明白了,原来这酒刚喝下去的时候人最迷糊,过了一段时间喝酒的人就添了一些清明,虽然头晕还有,却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将军,大人,喝多了,注意点言语,小心传到丞相耳朵里。”
“是,是,是,还是你小子说的对。”杨彪眼中神光一闪,瞬间又浑浊了起来。“小…小心隔墙有耳。你提醒的好,我这块玉佩就奖赠你了,若是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话,就拿着这玉佩来找我。我已经喝了半斤杜康了,似乎有些过,两位莫将今日之话外传。我这就告辞了。”
杨彪起身,微微点头,转身就走,均是敏捷得体,潇洒飘逸,哪里有一点喝多了样子。我想了想,又看了看手中的羊脂玉佩,还是想不出他为什么要假装自己喝醉了。
曹操这几日忙着整编手下新军,并未关注朝中动向,于是叫了他手下的几位谋士一起来商量探讨一番。荀彧号称曹操之子房,长脸清俊,青衣方巾,处理后勤政务都是一顶一的能人,在曹操手下又是资历最长,自然首先开口。他先说了天子拜刘备为皇叔的事情。
“天子认刘备为皇叔,恐无益于明公。”荀彧说道,“明公为大汉丞相,虽时时为公,却难免有一手遮天之嫌,如今天子找来刘备做皇叔,其内涵不外乎找机会制衡,想从明公手中分权。不如我们找机会将这刘备除去?”荀攸在一旁也是点头称是。这两人荀彧为尚书令,处理天子一切文书内务,甚至掌管内廷禁军,荀攸为侍中,适逢天子左右,都是曹操安排监视皇族的棋子。曹操视荀彧为张良子房,荀攸为晏平仲善,自然要考虑他们的建议。

曹操沉思之后摇了摇头,“刘备成为皇叔,虽无益于我,亦无害于我。如今大汉政令无不出于相府,天子朝廷亦只是尊养而虚权。刘备如今手中又内无兵外无援,即便天子册封他为摄政王总领大汉政事。我手中的权力他也分不走哪怕一丝一毫。害他不用,以后多加监视就是了。”
接着校事卢洪、赵达站了出来,“明公,昨日晌午,刘备三弟张飞、那个伤了徐晃的秦钟与太尉杨彪会于来春楼,曾言他和他兄都对明公心怀恨意,而杨彪更直言明公乃是当朝权臣,与董卓相比。”
校事的职位也许各位读者还不清楚。校事是曹操设立的特务机构,目的是“广耳目,查群下”,乃是锦衣卫的祖宗。每每商议内部大事的时候,不但谋士能参加,这些校事若是有事需要禀报,也可参加。
校事们提出的第二件事情就让曹操深深的皱眉了,太尉毕竟是三公之一,而杨彪也是声名显赫的长辈元老。这元老要是支持他曹操,曹操当然会很高兴。可这杨彪偏偏是反对他曹操的!那个秦钟,曹操当初在徐州本想招他在麾下,却不成想此人跟消失一般,直到进了许都才以张飞亲卫的身份出现。这个刘备,在拉拢人才上居然又胜了他曹操一筹!
“杨家素来同袁家交好。杨彪与袁术又是亲戚关系,而且对明公不喜,嘉恐其做袁氏内应,依我看,杨彪应除。”白衣郭嘉轻摇羽扇,说道。“至于那个秦钟,既然已经投效了刘备,就由他去吧。”
郭嘉智计过人,乃是戏志才之后,如今曹操阵营中的第一谋士,他说的话分量自然比较重。再说,曹操这个人一向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个性,这杨彪公然称他为权臣,还拿他跟董卓比,听了这话的曹操已经起了杀心,再加上郭嘉的一句话,这抉择就定了下来。
不出三日,卢洪就接道密报,说是杨彪暗通反贼袁术,领了丞相旨意就囚禁了杨彪。通敌叛国,这在任何一个时代的律法之中都是死罪!若是无人求情,杨彪定死无疑。可当时的北海太守孔融正在许都,听说杨彪的事情,便上门劝谏。这才由死罪变为免官,罪名也成了“放浪形骸,饮酒成性,有失仪表”,改判放归田里。倒是议郎赵彦做了出头之鸟,上疏天子弹劾曹操擅收大臣,被曹操以妖言惑众之罪砍了脑袋。一时间,朝野惊惧,即便是风头正旺的左将军刘玄德,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被曹操找着什么借口。
回府的刘备立刻下了禁足令和禁酒令,无论关羽张飞还是亲兵仆人,除了每日买菜的仆人,谁也不能出府,包括买菜的仆人,谁也不能喝酒!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可清楚,那日张飞大人可是一手提着一坛子二十斤重的杜康酒进的房间。这禁足令一下,张飞大人干脆不出屋子,每日只是在屋中“看书”,至于是倒看汉书能看出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他为了看书而喝的醒脑酒,可不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