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僵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释迦牟尼见道门中人已经分进四位,举步身摇,也进了坎位。他昔日道号多宝,确实也蒙通天教主赐了不少法宝,但入释之后都已经弃去不用,此时双手空空。佛门讲究修性不修命,于法宝一道素来不甚看重,便如接引导师,身为佛门教主,也不过执掌十二品莲台和青莲宝色旗两件法宝。十二品莲台是教义所化,青莲宝色旗是五行灵气自然诞生的先天防御至宝,恰好落在接引手中,也不是自己祭炼的。准提兼通佛道,素来喜好道家神通,他在菩提树下成道,便将一支菩提枝炼成了七宝妙树,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法宝。
释迦进了坎位,刹那间置身汪洋大海之上,浩瀚无际,波涛汹涌,极目望去不见陆地,唯有沉沉海天一线,间或有海鸥清鸣飞过,却不见敌手。释迦临波站定不动,双手合十,微微行礼道:“小僧已经前来,施主何不现身一见。”
就听得呵呵大笑,清锐震耳,海面上现出一人来。长身挺立,碧虬紫髯,锦甲白袍,气度雍容,俨然一方皇者,正是昔日的龙族大圣应龙,手中也是空空,不持兵刃法宝。
如今这八大神明之中,唯有应龙昔日不是女娲旧部。便是后来神妖大战,女娲被尊为妖族领袖,万妖之主,应龙依然也只率领龙族深居汪洋,不奉号令。这也可见应龙的神通修为,虽然未曾证得混元,却也只差一线,所以女娲都容让三分。后来轩辕崛起,与龙族结盟,应龙潜伏数千年,终究也心有不甘,于是乘势而起,和人族联手诛杀天庭神明,在东海上杀了天帝之女精卫。后来却被轩辕所杀,龙族复被镇压,功亏一篑。如今三界劫运如潮,龙族势力微薄,首当其冲,四海龙王、泾河龙王先后身死,洞庭龙王和钱塘君归顺女娲,如今正在不周山周围听命,此战完结不知是否还有命在。应龙默念至此,也不禁怅然,只是如今自己是借了八卦阵才暂时复生,一旦出了八卦阵,立刻便是消泯无迹,也是爱莫能助了。
见释迦进阵来,应龙虽然不识,但看其气度沉稳,宝华内蕴,便知道是遇上了劲敌。他是借敖吉为引招来,有几分敖吉的记忆,还知道面前这人是个和尚,并非秃子。当下现出身来,抱拳行礼道:“敢问法师法号。”
释迦合十道:“小僧释迦牟尼,久闻应龙大圣威名,今日得见,幸何如哉。”应龙呵呵笑道:“法师客气了,已死之人,尚有何威名。今日之事,大势难逆,法师既然进我阵来,说不得,只好冒犯了。”释迦道:“施主先请。”
应龙双手一拍,刹那间云生西北,雾锁东南,淅淅沥沥,天上下起雨来,薄雾霏霏,丝丝片片,幂幂交织,如烟如幕。这雨虽看似不大,其实凶险无比,乃是三昧真水所化,若被沾上,轻则修为折损,重则魂飞魄散。释迦站立不动,周身宝光自然盛起,一切雨珠均不得近身。应龙微微点头,道:“佛门神通,果然别有玄妙。”又轻轻打了个响指,碧海之上波涛翻起,一层一层地缓缓往释迦涌来,无数细小的黑色漩涡悄然现出,彼此激荡鼓动,重重叠叠密密匝匝,仿佛一颗又一颗稍触即发的暗雷。应龙身形飘忽,在蝉翼般的轻纱烟雨中游走不定,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隐忽现,一条条鳞爪舒张的银白色水龙从海中钻出,扑向释迦。释迦盘膝端坐,双手结根本不动印,稳稳抵御。
应龙虽是上古神明,却和其他诸人不同。如玄冥、奢比、天吴等辈,素来喜好肉搏,不爱研习法术,应龙却是例外。当下见释迦守得严密,也不上前,依然只是诵咒做法,那雨哗啦哗啦,便下得越发大了。
大日如来也进了离位,见周遭一片茫茫火海升腾,犹如炼狱。有一神明人首蛇身,赤须披散,独目微闭,重重鳞甲徐徐开合,幽幽绿火从鳞下飘出,漾入虚空,乃是烛龙,正盘旋缠绕在火海之中,半睡半醒。见大日如来进阵来,蓦然张开竖目,长天空明,低头一口气长长呼出,刹那间劫火腾燃,熔岩奔流,滚滚而出千百万里,朝大日如来汹涌而来。
大日如来双掌一合,显出四首两臂的毗卢遮那佛法身来,头上现出一轮红日烈烈高照,以火御火,挡住了烛龙吐出的熔岩烈焰。烛龙低低冷笑,长身腾起,怕不有几千万里,绵延无际,往大日如来绞来。大日如来先现变化身,成不动明王,持金刚索、着龙剑战了数合,又化等流身,成巨大孔雀之形,高近千丈许,利爪尖嘴,便来啄抓烛龙。这一神一佛各现妖形,翻滚相斗,惨烈异常。
燃灯见释迦、大日如来都已进阵,正待也进艮位,接引突然道:“且慢,惧留孙去破艮位。”燃灯虽然不解何意,却也止步,惧留孙领了法旨,持青莲宝色旗进了艮位。甫一踏入,便见身处高山崇岭之中,绵延如龙,苍莽无尽,远处一座极高山峰顶上,正蹲踞着一只怪物,人面虎身,项生八首,八足八尾,重重累叠,周身做青黄色,乃是天吴。
天吴见惧留孙进阵来,虎啸一声,顿时山林中狂风大作,一个虎跳便从高峰上跃下来,直扑惧留孙。惧留孙连忙展开青莲宝色旗,旗上浮出万朵青莲,每朵莲花中都有舍利照耀,佛光闪烁,挡住天吴,又自怀中取出捆仙绳,祭在空中,化作无数大大小小的金色圈子,便要来捆对手。这捆仙绳是他昔日在玉虚门下时,元始所赐的镇洞之宝,入佛后依然带在身边,再加佛法锤炼,威能更增。只是天吴果然是上古神明,凶悍无比,八首八足八尾连环扑击,捆仙绳化成的金圈也套之不住。惧留孙谨记准提昨日嘱咐,持青莲宝色旗只守不攻,犹觉呼吸艰难,连忙右足一踏,没入地中,他有土行之术,在这群山绵延中更加如鱼得水,神出鬼没,天吴虽是八极虎身,山岳之王,却无这等本事,只能长声怒啸,连连扑击追赶。惧留孙每觉不敌,便借土行术逃遁,虽然落败,却还无性命之忧。
燃灯持黎杖,缓缓步入兑位。行了几步,景象流转,便到了一条小河边,燃灯扶杖徐行,那河流越来越宽,越来越急,渐渐变成浩荡长江,注入巨大湖泊之中。湖泊之上,烟波浩淼,碧水无垠,当中高居一位神明,九首八臂,赤发獠牙,手执玄蛇,足踏黑龙,正是水神共工。见燃灯到了,九张巨口齐齐怪笑,八只手臂同时挥动,掀起滔天巨浪砸下,燃灯屈指虚空一点,现出无边光、无尽意灯来,火焰腾飞,中有一只火鸟盘旋绕匝,仿佛朱雀。灯光分七色,七方有七道奇光,垂下倒卷,每道光顶上又有七枝青莲,每朵青莲上方有又有一颗纯青色琉璃如意珠,共七七四十九枝青莲,四十九颗如意珠,灯光如水幕一般灯头上泻下,将燃灯倒扣在下,七丈方圆之内,虚空中俱有青色水焰隐隐燃烧,似火非火,似水非水,敌住了共工掀起的巨浪。共工驱黑龙,执玄蛇上来厮打,燃灯持黎杖相迎,稳稳固守。
进阵八人被阵法所限,眼中只能见到自己所在一方幻化出的情景,看不到其他同门。五位教主在阵外观战,慧眼如炬,却都看得清清楚楚。斗了多时,见广成子、惧留孙修为最低,借玉虚杏黄旗、青莲宝色旗翼护,又有法宝、奇技相助,虽然狼狈,一时还能支撑;太乙天尊、南极仙翁、燃灯佛和云中子胜上一筹,能和对手斗个旗鼓相当,不落下风;大日如来略胜半筹,和烛龙相斗稍稍占了上风,但要击杀对手破阵,看来却是无望。
唯有释迦在八人之中修为最深,又与准提一般学兼佛道,见多识广。他昔日是碧游大弟子,截教最擅奇门阵法,释迦自然也精通此道,虽然不识这八卦阵,与应龙斗了片刻,渐渐也看出些门道。猛然吐气开声,梵音如雷,虚空中宝焰缤纷,结成一座九色莲台,释迦盘膝坐定,垂金色臂,结金刚无畏印,顶上放出百宝光华,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每朵莲花之中皆有千佛端坐。莲花之上再现出四十二道白虹,横贯南北,遍照虚空。应龙招来的大雨、海浪、水龙被这宝华佛光所慑,渐渐便有平息之势。

五位教主正自观战,见释迦现出宝莲白虹,无量佛光,隐隐透出阵外,不由得也都暗暗点头赞叹。元始对准提笑道:“多宝师侄千年苦修,果然非比往昔,虽是教主指点有方,也有通天师弟精心栽培的功劳。”通天在旁面色木然,仿佛全然不曾听见。准提哈哈一笑,正要说话,陡然间听得八卦阵内琴声铮铮响起,激越杀伐之意浩浩而来,只见伏羲在大阵中央端坐,剑眉斜挑,长发飞扬,双手抚琴连奏,八卦炉都仿佛受琴声感应一般,炉中光焰更盛。
正在阵中的八人陡然觉得天旋地转,只觉眼前景象疾速幻化,对手也接连变动,往往前一合还在和烛龙交手,后一合便又接上了奢比的利爪,稍一凝神,又见身在洪荒星空之中,金母挥动虎齿豹尾鞭,正化出道道银河奔袭而来。诸人心中皆是大惊,凝心定神,各现云气、佛光,持定法宝紧紧守护自身,不敢进攻。
释迦亦心中暗惊,宝莲白虹全力现开,护定周身,正要再观察阵法,却见那大海之上,除了应龙之外,又奔来一位神明,九首八臂,赤发獠牙,却是共工,大步上前来厮打;刚接得几合,虚空中又现出一位神明,高冠帝服,发如金丝,碧目重瞳,乃是天帝,提青色扶桑木上前夹击;应龙又连连施法,驱动三昧真水涌来。释迦以一敌三,已经异常吃力,陡地平地又是一声雷响,重重乌云电光之中,跳出玄冥,挥舞白骨巨剑赶来,大呼酣战。
伏羲这八卦阵法,有不可思议之玄妙,一旦运转,便能以一化二,化三,化四,直至以一化八,以八化六十四。初时只是八大神明各守一方,阵法运转起来,相互呼应,彼此联通,只消再过片刻,每个方位便都能渐渐化出八大神明来。
释迦如今已经对上应龙、共工、天帝、玄冥四大神明,总算修为最深,勉强还能支撑。大日如来、太乙天尊、南极仙翁、燃灯佛、云中子都已经落了下风,眼看就要落败;广成子和惧留孙已经险象环生,几次都在生死千钧一发中躲过。
五位教主在阵外见了,齐齐骇然,叹道:“不想八卦阵法,居然有如斯奥妙。”元始道:“各位道兄,事已至此,我等须得速速进阵,否则众门人皆有杀身之厄。”一拍四不相,当先进了大阵,老君跨青牛,通天跨奎牛,接引、准提两人脚下现出莲花托住,齐齐都进阵来。
伏羲正在主控大阵,运转八卦,见五位教主进阵,清啸一声,伸手往八卦炉上一拍,刹那间大阵中烈焰腾起,无穷无量无尽演化。天帝在乾位看见,也运转混沌钟,金铁交鸣,云光如水,浩浩流淌,自无极穹顶笼罩下来,化作茫茫混沌,微芒星尘,杳然布满阵中。
老君见状,取出太极图来,抖手展开,毫光瑞气如潮奔涌;接引也将座下十二品莲台一拍,刹那间虚空中朵朵莲花怒放盛开,光华十色。七圣立在大阵中,便见无量地水火风由无生有,自虚空混沌中纷纷诞生;随即交织演变,化作世间万物,种种光怪陆离,一切不可思议之景象;再又化作莲花怒放,随即渐渐枯萎,渐渐凋零;再又一声清响,消散无形,归于无尽混沌之中,再行演化地水火风,循环往复。
太极图肇始,八卦炉流变,十二品莲台崩坏,混沌钟终结,这四大灵宝演化成、住、坏、空四相,循环相生,流转不息。
元始见老君、接引用太极图、十二品莲台敌住了八卦炉、混沌钟,长笑一声,提四不相上前来。女娲冷笑,掌中幻出太素玄妙剑,便向元始劈去,元始持三宝玉如意相迎,老君、通天、接引、准提也都上前,伏羲停琴不抚,掌中也幻出八卦流光剑来,七位圣人团团大战,都现出玲珑塔、虚皇灯、六白炁、摩尼轮、伽蓝钟等诸般云气,伏羲女娲也各现护体庆云,足踏八卦,战得十分激烈。
五位教主入阵,以太极图、十二品莲台敌住八卦炉、混沌钟,又围住伏羲、女娲大战。伏羲不能主控大阵,作为阵眼的八卦炉又被敌住,阵法威能顿时削弱,依旧又恢复到初时情形,各方位依然只有一位神明镇守,只是互相交错,忽而天帝改占坤位,忽而烛龙改占兑位,忽而共工出现在离位,变幻不息。太乙天尊等八人压力一轻,默默调息,又复鏖战。
元始见了,长笑一声,透出阵外。赤精子、道德清虚真君、道行天尊和灵宝法师四人在阵外听见,连忙各持诛仙、戮仙、绝仙、陷仙四剑,布成诛仙剑阵,反过来将八卦阵笼入其中。四位真人齐声清啸,四剑剑身都是一震,四道剑影飞出,在阵中回绕盘旋,再一震,又是四道剑影飞出,一生二,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霎时间阵内剑气纵横,重重叠叠,无穷无尽,直欲破阵而出,突然间铮然一响,天地间万籁都寂,四位真人手中长剑忽然不见,唯见七彩光华充满诛仙阵中,四道清光夭矫如龙,盘绕来去,流转不休。
此诛仙剑阵乃先天第一杀阵,实含无穷煞气威能。四位真人各守方位,剑气重重冲撞绞杀,往八卦阵中侵袭而去,要相助众人破阵。女娲在阵中见了,也冷笑一声,发声长啸,就见得顶上星光大作,璀璨生辉,随即满空中银线交错,漫天曜斗齐齐坠落下来,化作二十八位金甲战将,个个也是形貌怪异,凶狠可怖,正是周天二十八部星宿。为首的一个龙首人身,额头上生一只金色独角,正是亢金龙。
这二十八部星宿,原本也都是洪荒巨妖,于混沌初开天地方辟之时诞生,后来被天帝收服,执掌周天星宿。当年轩辕诛杀天神时,因要留着他们执掌星辰,故此逃过一劫,如今也都是有数千年修为的大妖怪了。
二十八宿落下,各占方位,也布成一个四维七政之阵来,敌住诛仙剑阵。若论阵法精奥,诛仙剑阵自然更胜一筹,但赤精子等四真人修为不足,虽然持了诛仙四剑,却发挥不出全部的阵法威力,二十八宿论单人修为都和赤精子等相若,又是以七敌一,倒也旗鼓相当,不落下风。
不周山周遭万妖群至,道佛弟子毕集,见各大教主已经动手,也都齐声呐喊,混战一团。妖族虽然人数众多,却到底是乌合之众,不如道佛弟子精锐,原本不敌,但八卦阵上,瑶姬持莲花宝灯四方照耀,那阴冷灯光对妖怪有强固疗伤的奇效,所有妖怪只要不是被一击毙命,还有口气在,立时便能痊愈,越发精神倍长。道佛弟子却无这等待遇,此消彼长之下,渐渐窘迫。
玄都法师正率领玄元九子围攻天蓬元始、姑射仙子和钱塘君等人,见此情形,木杖一挥,退出圈外,招呼了玉鼎真人、黄龙真人和哪吒过来,道:“须得灭了那盏妖灯。”四人腾空而起,朝瑶姬奔来。尚未近前,就听得帝鸿尖声大笑,现出身来,嫦娥随之现身,两人联手作法,燃起熊熊太阳、太阴两脉真火,又持玄武皂雕旗、云界素色旗遮护,稳稳敌住玄都法师等四人。
七位教主在阵中鏖战多时,伏羲女娲终究是以二敌五,有些艰难。女娲抖手祭起山河社稷图来,倏忽延展,无边无垠,将整个天地悉数湮没,反化出一片新的世界来。这山河社稷图是当年女娲炼石补天后所炼,其中自成大千世界,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无不具备,皆能随女娲心意流转改变,实有无穷玄妙。老君的金刚琢、准提的七宝妙树,虽然也是与山河社稷图相当的法宝,但却都无这等再造乾坤的妙用。
伏羲女娲身在山河社稷图中,顿时意态从容,精神倍长。女娲长发飞舞,手发清雷,虚空中便奔涌出无量雷火刀兵来,纷纷朝五位教主攒射。老君忙取金刚琢在手,掷在空中,响亮一声,化作千万个白森森的圈子,将所有雷火刀兵都套去了。只是这山河社稷图乃是女娲之宝,只要身在其中,她便能招来无穷无尽的雷火刀兵,诸般异兽,此消彼来,连绵不绝。伏羲足踏八卦,六十四相重重化生,借着山河社稷图之力,八卦大阵又再度运转。借阵法之力,以二敌五,不稍退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