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入主益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中会议确立了梁铸接任刘璋益州牧的职务,成为益州最高的统治者。
千万别忽视“接任”二字,由老臣刘巴率先提出的这两个字向天下人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刘璋是退位让贤而不是被暴力或反叛赶下宝座。这对益州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值得庆幸的一件大事,对其他势力来说就更具意义。
十月十九日,梁铸在一万五千嫡系部队的护卫下,与黄权、吴懿等三十多名益州文武官员经阳平关、葭萌关一路向南,通过剑门回到成都,早已得到消息的刘璋带领府中亲信在城门前肃立等待。
看到梁铸在数十个益州文武官员的簇拥下向自己走来,刘璋用一个银盘盛着州牧大印走到梁铸面前双腿跪下,双手将银盘高高举起。
梁铸示意黄权收下大印,随即扶起刘璋和声劝慰:“季玉兄顺应天意体恤民情,梁铸在此代数百万益州百姓致礼了!”说完恭恭敬敬给刘璋行了一礼。
刘璋满眼泪水不住地摇头,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感谢镇宇的宽宏大度,璋自知才疏学浅德行欠缺,有负镇宇的一片苦心,有负百官的长久追随,更有负益州百万黎民的重托,今日镇宇回来接任州牧一职,正可谓得道多助天意使然,璋……镇宇的仁德璋以及全家老小定会铭感肺腑时时缅怀。”
梁铸听完感叹不已,扶着刘璋一起坐上马车进入城门。杨怀的副将高沛和小将程方在捕风营的协助下,早已斩杀欲逃出成都的陈震以及军中数名敌对将校,全盘接管了成都的防务,此时已调集大军将汹涌而出举城欢迎的百姓隔离在街道两侧,韩离的捕风营五百多精锐身穿便衣混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暗中保护。梁铸不停向道旁百姓微笑示意,身边的刘璋也强打精神挤出勉强的笑容,这一切落在欢欣鼓舞的百姓眼里,却成就了刘璋深明大义主动让贤的一段佳话。
将刘璋送到州牧府,梁铸不顾刘璋的再三礼让坚持回到资政府居住,并一再向刘璋声明:一个月内自己不会进入州牧府,以便让刘璋能够从容做好搬迁的准备事项,同时也让百姓安心。刘璋知道梁铸已是给自己留下了天大的面子,心中对梁铸的宽容十分感激,当即表示五日内定会前往益南。
梁铸并没有立刻返回驻地,而是带着庞德以及黄权等人一起前往张任府第看望受伤的张任。梁铸恭请张任伤愈后出来主理兵部,庞德则是诚心诚意向张任致歉,这一切让心怀忐忑的张任彻底放下了包袱。
回到资政府,梁铸新的行政班子立刻高效地运转起来,一份份公告一张张法令接踵而出,恢复新政重设各级衙门,调出军队安定民心……短短五天就将整个成都内外恢复到梁铸在位时的安定景象。
在降低工商税率、免除一年农业赋税和杂役的惠民政策刺激下,成都各地的作坊重新恢复了繁忙的生产,百姓感恩戴德齐声歌颂梁铸的仁德功绩,因动乱而停顿半年之久的成都经济,重新启动展现出勃勃生机。
白天,梁铸走街串巷进入作坊田间,了解民意询问百姓对新政的意见,鼓励农民垦荒增收,告诉工商业主们要抛开顾虑大胆发展,梁铸向所有人承诺:各级衙门将会给百姓尽可能多的优惠条件,保证百姓有个长期稳定的政策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一套在一千多年后司空见惯的做派,却在如今这个落后的农耕时代产生巨大的效应,人们顶礼膜拜感激不尽,激动万分奔走相告,百姓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空前高涨。

晚上,中书台临时设置的议政堂里灯火通明,一个连着一个的军政会议紧张而有序,兵部的设置与完善、作战部队与内务部队之间的权责关系、兵力分配和调动等问题,经过一次次深入细致的紧张讨论终于拿出章程,最终以法令的形式得以通过,并迅速在全益州范围内实施。
中书监对各级资政、监察、司隶、司法、内务部等衙门的官员进行统一的筛选、调配和任免,在一道道文书的推动下,数百名中青年官员纷纷奔赴各地任职,成都各大城门外每天都有一批批送别的人群和踌躇满志的外任官员在依依惜别;各地年轻的学子又纷纷返回成都进入焕然一新的益州书院学习深造,被关押的学子均在梁铸的慰问和勉励下信心百倍回到校园;商贾们的各种货运车辆和马帮日渐增多,日夜穿梭在连结益州各地的道路上。
十一月初,从许都传来消息:献帝刘协和伏皇后以及国丈伏完密谋除掉曹操,事情败露之后曹操将伏皇后以及国丈伏完一家老小诛杀殆尽,牵连入狱的官员达一百四十多人。
梁铸授意新任中书监中书令黄权、中书监左右丞李恢、刘巴三人向益州百姓通报噩耗谴责曹操等人的恶行,向人民表达益州各级官员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让韩离在汉中广泛散布消息:在收复汉中的过程中发现刘备及其手下的踪迹,由于惧怕益州军队的报复,刘备主从近千人已向北方潜逃!
私底下,梁铸派出辅政大夫来敏带上孝敬朝廷的丰厚贡品,以及梁铸请封州牧的表章前往许都觐见献帝,并将梁铸写给曹操的亲笔信一并带去。
同时,梁铸请出王谋出使江东,向江东通报益州政权的变化情况,表明益州十分珍惜与江东之间密切的协作关系,梁铸在写给孙权的信中对江东的发展十分推崇,同时隐晦地提醒孙权某地重要的军事意义,并表示自己愿意把益州和江东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年底,州牧府终于整修完毕,这个比益州资政府还要宽阔几倍的府第变成了益州最高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原本刘璋用来宴请各方的中院大堂变成中书台议政大堂,宽阔的左右别院分别被资政府衙、监察府衙、司隶府衙和司法府衙所占据。
梁铸不顾众人的反对和劝阻,坚持住进后院中狭小的四合院式的东苑,把后院的大部分院子和房屋整修一新,腾出来供四大府衙年轻的低级官员居住。
原来的资政衙门则改成益州军事学院,梁铸兼任名誉院长,任命伤愈的新晋镇军将军、左都督张任为祭酒,十多名益州名将担任或挂职学院博士,学院分一年制和三年制数个系科,一年制为军中将校带职进修科目,三年制则在全军范围内超收什长以上的学员就读,学业完成即可获得提级晋升。第一批两百名学员的招收工作正在各军中紧张进行,一年之后学员亦可从益州书院的学子中择优录取。
为此,新的益州军法作出特别规定:三年后,除突出军功外,凡军候及军候以上级别的官员,必须具有半年以上在书院进修的经历方能评议晋升。
梁铸的举措得到军方将领的大力拥护,各军将校更是以获得军事学院的一个博士资格为荣。此举大大刺激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使益州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威名远扬,无论是军纪军备还是指挥水平,益州军队始终走在其他各军的前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