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得利的渔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初一,荆州城糜家大院到处呈现一派喜气祥和的气象。
去年一年,糜家吉祥昌顺家业兴旺。在主公刘备不断增加财政摊派的重压下,糜家超额完成分担的任务,家族的内库更是一举扭亏为盈,一年之中获利千万,十五年来第一次重现糜家当年的胜景,并在三个郡县顺利建立了糜家的秘密据点,初步完成家族制定的“规避风险,产业分置”的重要一步。
祭祀完毕,穈氏家族的会议在议事堂举行。这一次糜扬的座位移动了,坐在族长糜竺的左下首,而此刻端坐在右下首是糜家的另一个显赫人物——二代长辈武将糜芳。
糜扬今天能坐上这个位置是无可置疑的,一年来糜扬个人所取得的利润占了整个家族总利润的六成,更重要的贡献是,糜扬为整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因此,为家族做出卓越贡献的糜扬,逐渐得到家族主事成员的认可和推崇,大家都知道从今天开始,糜扬在家族中难以动摇的地位将得到正式确定。
短短一年糜竺又苍老了许多,但此时他脸色红润精神矍铄,微笑着逐一打量堂中的家族主事,最后目光停留在糜扬脸上。
看着这位宠辱不惊的侄子,糜竺心中感慨万千,正是这位侄子去年从临江城满载而归之后跟糜竺说出的一席话,使得行将穷途末路的糜竺有了拨云见日的喜悦和绝处逢生般的顿悟,从而才有了穈氏家族今日的崭新局面。
此时的糜竺心中不禁生出几许歉意,后悔十几年来自己对这个过早失去双亲的孩子缺少应有的关爱,如今,这孩子真正地成熟了,成熟到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期望。
在糜芳的提醒下,糜竺再次展开笑容,看着左右两侧低声谈笑的主事们轻轻击了一声掌:“各位家老和孩子们,过去一年我糜家取得十五年来的首次盈利,这全靠在座各人的不懈努力,在此谨代表家族的五百多老少感谢大家!”
相互致礼完糜竺说道:“去年六月底,扬儿从临江城返回后向我进言,我才知道咱们糜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沿,大家不要以为是危言耸听,只要想想十五年来咱们糜家从富甲天下到最后的入不敷出心里就明白。扬儿不但对我分析当今局势,还拿出了令我相当佩服的对策,他的见解已经远远超过我,作为族长我惭愧之余也欣喜万分,我知道咱们糜家重现往日盛况的希望不会远了。”
说道这糜竺站起来:“今天我向大家宣布,正式确定糜扬为家族首位继承人,大家有何不同意见吗?”
“同意!”所有人异口同声回答。
在糜竺的示意下糜扬站起来,先给糜竺和糜芳两位族叔行礼然后向下面团团行礼致谢。
大家坐下后,糜扬接手主持今天的家族会议:“去年家族赢利基本来自下半年四个月的收益,因为咱们糜家从七月份起才匆匆着手布局,经过四个月的经营证明这条路走对了!如果今年不出现重大变故,糜扬预计今年的赢利将是去年的两倍以上。”
众人一听无比兴奋,糜扬停了一下接着说道:“五天前,糜扬在两位族叔的引领下前去觐见主公,禀报一年来的经营情况,主公对我糜家的贡献给予很高赞誉,当即赐予我糜家五个出仕名额。军师对我糜家的经营策略和取得的成绩也大加赞赏,认为我糜家的经营方式完全正确,既壮大了我荆州又削弱了对手,因此特许我糜家从今年开始,在保证完成负担份额的前提下,自行制定行商线路,自行决定经营方式,自行选择交易对象,所以,大家从今年开始可以放开做。”

糜家主事们沸腾了!
长期以来,主公刘备和诸葛孔明出于战事的考虑,一直对糜家的行商线路和交易对象、范围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粮棉、铜铁、食盐等物资制定了苛刻的规定,诸多限制让众人缩手缩脚无处着力,一年比一年沉重的军需负担却压得糜家直不起腰板。如今,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实现,怎能不让糜家人欣喜若狂?当然,不少人在心中默默盘算那恩赐的五个出仕名额,毕竟当官的吸引力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要比经商大得多。
糜家众人不知道的是,糜竺和糜扬经过反复讨论,已经决定将实力隐藏在益州东部的几个郡县,其中一个大型盔甲作坊和一个新开的陶器作坊,已经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允许正在武陵动工兴建。更不知道早在去年九月,糜扬就已经在糜竺的全力支持下,与“迎客堂”巴东分号联合,通过巴东郡守范铭牵线搭桥,秘密收购巴东仙人山当地土人的一个铁矿山和一个优质石墨(煤炭)矿点,立即改进和扩大原有的冶铁作坊,一个月前已正常出铁开始赢利。
大家一起商议结束,分配和确定了各自的经营地域和线路。得益于去年下半年糜竺和糜扬的艰苦努力,如今江东陆家、北方卫家和甄家、川西彭家、西凉钟家和交州士家都与自己糜家保持着或紧或松的合作关系,因此,从今年开始大部分人的地盘都有所扩大,大家信心百倍地表示:只要能放开手脚,定能打开局面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日胜一日。
受到临江城的启发,糜竺向大家宣布:从今年开始,糜家将改变原来单纯的以商业为主的经营方式,在荆州开办木器、鞋类、粮食加工、榨油等六个作坊,安排更多优秀的糜家子弟进入作坊担任各级主事,让更多的糜家子弟尽快成长起来。
此举得到主事们的大力拥护,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些都是糜扬带来的好处,因此众人心中对糜扬的感激形之于表。
看着众人友善和尊敬的面孔,糜扬心中感慨不已,他知道这一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除了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之外,糜扬心中对梁铸充满感激,是梁铸打消他的顾虑,以堆积如山的商品和独家经销权给他信心,鼓励他打开了北方的商路,使他看到了北方商贾对香皂、药品、机械等奢侈品如饥似渴的眼睛,看到了北方大族和官吏强大的购买力,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对家族复兴的重要性。
同时,糜扬心里也充满遗憾,与梁铸分别的那一天,妹妹糜姮最终还是跟自己回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