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交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梁铸率领百官一直将刘晔、贾诩一行送出城东五里。一路上贾诩与梁铸同乘一车,两人神色从容不停地低声交谈。
官道旁的知君亭上,喝完送行之酒,梁铸从身后侍从手中接过一把用黑色长布套包裹的长剑,双手递给贾诩:“贾公,给曹公的回函铸就偷懒了,这把剑委托贾公转交曹公,曹公看后自然明白。”
贾诩接过长剑点点头,又与梁铸交谈一番之后才挥别众人依依离去。看着使臣的车队消失在远方,张任靠近梁铸轻声问道:“镇宇送剑定有深意?”
梁铸摇头苦笑:“我一说彝陵兄就会明白,但请彝陵兄千万不要泄露出去——那把剑的名字叫‘青釭’”
张任震惊之下楞在当场,直到梁铸登车而去这才低声长叹:“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回到州牧府,军情处送来急报:东吴使臣顾雍一行三十六人已经越过德阳,预计第三日中午到达成都。梁铸随即召集中书监众臣商议对策,根据情报最后决定以暗中援助的方式换取荆南的零陵、湘东、桂阳三郡,其他的衡阳、长沙等郡视代价而定。
那晚宴中张任所说的“益东数郡江东籍百姓自发返回故土拒敌”一事,实际上是对刘晔和贾诩的一个试探,至今仍然处在计划之中。但是中书监已经作出了初步决定,毕竟鹬蚌相争得利的还是渔翁,这对益州来说是极为愿意看到的事情。自从打开了交州、西域、吐番和云岭南北的商路之后,益州的贸易有了较大的增长,尽可弥补东吴和曹操地区购买力下滑的贸易损失,再加上雍凉二州已能自给自足,一年多来的休养生息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特别是减免税政策对当地的经济刺激很大,估计再有一年时间一切就会走向正轨。
援助东吴的兵力不是问题,只要略加宣传再用金钱刺激,估计组织个半军半民的三、五万援军并非难事,益东各地祖籍江东的数十万百姓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故乡沦陷。粮草援助就委托交州士燮家族办理,由益州出资直接在交州购买之后发往江东各地,这样一来也能尽最大可能减轻曹营的怨恨。
不几日,顾雍一行风尘仆仆进入成都,略作洗漱就前往州牧府拜访梁铸。顾雍一行受到梁铸和中书监众臣的热情接待,并根据顾雍的要求省去许多繁文缛节直接进入实质性商谈。
顾雍早有益州不愿出兵的思想准备,但真正听到黄权说出之后还是感到十分失望,无奈之下顾雍匆匆亮出了底牌:用荆州南部数郡作为交易的资本,换取益州向曹军发起全线攻击。顾雍说完,和他预料中的一样,益州众人表示要召开中书监会议商讨之后才能答复。顾雍无奈之下只能暂时返回住处,焦急等待益州中书监的最后决定。
连续两天的会议之后,双方重新坐到一起展开谈判。
黄权首先向顾雍介绍益州的现状,接下来也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益州由于受到停战协议的约束,不能首先背信引来天下人的声讨和唾弃,但益州决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给予东吴尽可能多的援助。”
顾雍一听也不生气,只是微微点头问道:“如此说来,是否我等可以理解为益州对荆州数郡毫无兴趣?”
“正是如此。”黄权也摆出了毫不动心的姿态,肃容正座将理由细细说来:“益州自从雍凉二州归附后,几乎耗费全部积蓄用于恢复农桑疏通商道之上,连续两年倾力投入到如今方才看到复苏之迹象,然而我主仁慈免去雍凉二州百万子民三年赋税杂役,一心只望百姓能获此良机自给自足,虽然初步达到预期之目的,但明年之大笔投入实在不可缺少,否则极有可能功败垂成啊!”
顾雍此时已无所持,深知有求于人只能低声下气了,想到益州富裕以及数月来听到的雍凉二州恢复生机的消息,他清楚地知道益州在没有看到具体利益之前绝不会主动亮出底牌,反而会做出一副不骄不躁彬彬有礼的样子安心等候自己降低条件。

想到这顾雍暗暗叹了口气,提议暂且休息半天,待各自商议之后再作接洽。三天后,使臣全体人员在看到实在无法说服益州的情况下,终于退后一步,同意益州对外宣布保持中立、暗地里与支持援助东吴并加强全方位合作的提议。第四天下午,顾雍和陆绩代表东吴签订如下协定:
一、东吴以零陵、桂阳、湘东三郡的永久归属权向益州换取数额达七十万金的粮食、兵器、棉布、药品、运输工具、军用机械、战船、战马、耕牛、皮革等物资。
二、益州承诺不向曹营出售战船、兵器、战马、粮食、军用机械等战略物资和运输工具。
三、自协定签署之日起,益州立刻停止接收东吴流民,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零陵、湘东、桂阳三郡现有居民迁移东吴各地。
四、东吴享有对益州所有商品的优先采购权。
在关于兵力援助的问题上,益州立场鲜明地拒绝将提供三万青壮的条款写入协定,这引起顾雍等使臣的极大不满。在黄权和王谋等人的耐心解释和再三保证下,归心似箭的东吴使团不得不接受了益州的要求,于协议签订之后的当天晚上就乘快船离开成都返回东吴。
第二天,由益州书院出版的《民生报》刊登了三位东吴学子投笔从戎、誓死保卫家乡故土的文章,报纸一经发行就在益州境内引起巨大反响,特别是江东移民定居最多的武陵、涪陵、巴东和宜都这些地方,民间回乡拒敌的呼声不断高涨。二十天后,由江东巨商陆家商行和朱家商行出面招募的“义勇军”人数达到三万二千多人,益州兵部武陵武库所有的一万八千套汉制武器装备全部被清空,数百名经过益州兵部静心挑选的精锐无声无息混入义勇军中。
为保证按质按量达到江东两家巨商的“需求”,设在武陵的糜家兵甲工坊和巴东铁器工坊,立刻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东吴制式的武器装备,设在临江城的大型船舶工坊也扩大生产日夜赶工,为江东制造各式战船。
益州中书监在此次谈判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出色的后续工作让梁铸赞赏不已:在七十万金的付款中,益州只需在一年内分期支付现金二十五万金,其他的四十五万金全都以物资相抵,益州中书监和工部、户部联合成立临时性的“采购局”,紧急召集益州境内相关行业的五十多家大型工商业主一起商议,并邀请民生钱庄三名股东列席,一个下午就将数十万金的物资采购契约发包出去。
五十多家工商业主在民生钱庄的扶持下,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与采购当中,使得本来就稳步发展的益州经济再次迎来一个巨大契机,此举极大刺激了益州各行各业的兴旺,使得整个工商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技术革新上都上升了一个台阶。
同时,益州户部通过收取二成保证金的方式,十五天之内就收回了十一万金,再以百分之十五的交易税测算,一年之内还能收回六万金左右的税赋,粗粗一算民间获利就更为喜人,获利数额远远超出官府数倍,正好实现益州高层“藏富于民”的发展要求。中书监众臣为此欣喜和自豪不已,而在其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户部左丞钱穆,得到了所有文武大臣的一致赞扬和推崇,梁铸也为自己有个如此优秀的弟子而深感骄傲。
此后,梁铸将手中的公务交给年轻的助手董允处理,自己悠闲地进入益州书院讲课。然而,看到梁铸与学院中数位著名博士频频展开交流和密谈,熟悉内情的大臣们隐隐约约感觉到,或许一个大的行动即将到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