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但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战后,根据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14点”,协约国同意波兰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但如果完全按照民族分布来划分国界,新成立的波兰只能是一个内陆国家,周围又被强大的敌国所包围,将非常不利于它的生存。波兰人根据地理形势,也根据历史上对但泽的拥有,希望重新得到但泽这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作为波兰天然的出海口。波兰的愿望得到了协约国的支持。然而,毕竟无法忽视这座城市的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德国人的事实,在最终各方妥协的结果——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规定波兰得到通往波罗的海的狭长的波兰走廊(位于但泽以西,包括格丁尼亚在内),而但泽成立自由市,一个在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准国家。但泽自由市于1920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管理内政的权力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占绝对多数的德国居民手中,但自由市的外部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波兰的控制。自由市发行自己的邮票和货币,货币上刻有铭文‘但泽自由市‘,以及该市的东方海运和历史的标志。
1923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在但泽自由市的居民中,超过95%的人口为德意志人,而波兰人的比重只有3%。
但是,无论是波兰还是德国,对这样的安排都并不满意。对于波兰人来说,但泽自由市的存在在事实上阻塞了波兰贸易,加上对定居该市的波兰人的限制,于是波兰政府决定在该市以西波兰走廊的部位新建格丁尼亚港口,不久这个新港口就占据了波兰海运出口总额的大部分份额。而对于德国人来说,失去了但泽和“波兰走廊”地区,就使得德国领土被分成了不相连接的两块,连接德国大部分领土与东普鲁士之间的咽喉被“掐断”,位于“波兰走廊”和但泽自由市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为一片孤岛。当地占多数的德国人甚至无权向其他有争议的地区一样举行公投,决定自己的归属。因此,许多德国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战后的德国引起了许多争议和复仇思想。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获得连接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的通道,这个要求立即遭到波兰的拒绝。4月3日,希特勒秘密制定了白色行动计划,准备不惜用军事手段夺取但泽。7月30日,法国外交部长和英国首相张伯伦分别警告希特勒,他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将导致一场战争。但泽危机日趋严重。当然,有关的各国都很清楚,将要发生的这场战争必然是一场世界大战。
作为一个被人们认为将成为战争策源地的城市,但泽有些名不副实。与柏林人一样,当地民众并不认为会爆发战争。他们对希特勒盲目信任,认为他会使他们成功回归帝国,而不致引发战争。这个自由市正在迅速地军事化,德**用轿车和卡车(挂着但泽的车牌!)在街道上奔驰。外国人住的旅馆“但泽霍夫”里住满了德军军官。通往波兰的公路上用坦克陷阱和原木障碍进行了封锁。这使人想起了一年前的苏台德区。两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头比斯霍夫斯堡(Bischofsberg)和海格尔堡(Hagelberg)已经被堡垒化。德国人趁着夜色由东普鲁士渡过诺加特河(Nogat),将大量武器运到这里,包括机枪、反坦克炮、高射炮和轻型火炮。显然,他们没有运来重型火炮。大多数武器都是捷克制造。
有点像是3月15日之前的苏台德区,这座城市被彻底地纳粹化了。最高领袖是纳粹总督阿尔伯特.福斯特(albertForster),他甚至根本不是但泽人,而是个巴伐利亚人。参议院议长格雷塞(Greiser)先生,是个较为温和的人,但听命于福斯特。普通民众并不像世人预料的那样紧张。人民希望回归德国,但是不能以战争为代价,或是失去作为波兰出海口的地位。没有了后者(尽管自从在西面12英里处建立了波兰新港格丁尼亚(Gdynia)后,其地位已经遭到了削弱)他们便会挨饿,除非德国征服波兰。像所有德国人一样,但泽人两样都要。

很显然,波兰人并不希望失去但泽。尽管他们有了格丁尼亚,但是但泽的特殊地位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为了挽救局面,波兰人甚至不惜与强大的邻国公开对抗。
捷克人的教训给波兰人上了最深刻的一课,意识到历史将要在自己身上重演的时候,波兰人不甘心束手待毙。1938年春,波兰总理访华,与华国签订了《华波军事合作条约》,宣布与这个东方帝国结成盟友,希望借助华国的力量来拯救自己。这大大得罪了他的传统盟友——英国和法国。面对两国政府强烈的反对与指责,波兰人无奈的表示,只要谁能帮助他们保住但泽,他们就和谁结盟。
为了相信盟友展示自己的实力,也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华国人在波兰集结了他在欧洲所有兵力的4/5,其中绝大部分都进驻但泽。尽管这一举措受到来自但泽市议会和德国政府的抵制,但是,华国人比不理会,继续加大并巩固其在当地的军事存在。到了1938年11月,华国人在但泽驻守了7.33万的军队,到了1939年的1月,这一数字达到了7.8万。
尽管受到但泽人的敌视,华国人在但泽的日子依然很逍遥。除了德国人外,但泽的波兰人和其他族群将华国驻军视作自己的保护神。当华国政府因为财政问题试图裁撤当地驻军的时候,一度引发了巨大的恐慌,迫使的华国政府不得不公开表示,将对但泽的安全负全部责任。
直到1939年的7月,华国依然在但泽保留了一个步兵师另一个团共计约1.4万人的驻军,直接隶属于华国西洋—中亚司令部下属的欧洲司令部管辖,装备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包括重型火炮、高射炮、重机枪、反战车炮在内。从性能上看,这远远超过了可能的敌人——德国人的装备。华国人设在南斯拉夫的空军基地,可以迅速的对这座城市提供空中支援。这大大的稳定了当地人的情绪。
德国人激烈的评击华国人的行为,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怒。毫无疑问,华国人的干涉,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但泽的吞并计划。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宣称华国人正在与但泽的犹太人勾结,密谋在欧洲的领地上再成立一个由华国控制和保护的以色列,来进一步将自己的势力渗透欧洲。
华国人对此置若罔闻,也没有理会。在这个德意志人占绝绝大多数的城市,成立一个犹太国家,只能说是戈培尔之流才能想出来的绝妙计策。
英国和法国政府并没有表明态度,只是选择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既反对华国人驻军干涉,又反对德国人对但泽的领土要求。他们不相信会出现新的以色列,那样做的话,无疑会使华国陷入一种极其危险的境地,他将不得不为了保护这个傀儡政权而与全世界作战。而华国人最近的一些举动表明,他们正在实行收缩战略,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打算。
不过但泽的犹太人对此倒满怀信心,虽然这种计划的可行性微乎其微,至少,华国人的保护,可以避免他们遭遇在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那些同胞们所遭遇的的悲惨命运。
但泽的犹太人成立了一个组织,和以色列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求助于以色列,间接的迫使华国人同意保障但泽的安全,至少,不会将它顺利地交给德国人。
华国驻军得到犹太人的热烈欢迎,当1939年9月1日,华国成立50周年国庆日的这天,犹太人还自发的组织起来,与这些华**人一同庆祝,整座城市飘扬着华国的红旗,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让人产生一种来到华国领地上的错觉。尽管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是很显然,这些场面更激起了那些德意志人的愤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