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巅峰决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迪加尔 北部战区司令部 8月22日 21:00
拉格诺中将强打精神在主持司令部会议,今天他是第一次领教了对手狠辣的作风,也是初次对普拉德尔中将的忠告有了体会。3名美军高级顾问也被邀请参加,虽说中将也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主要还是想让他们到国防部说些好话。
由于这里贴近新德里,我军发起猛攻的消息引起了印度朝野的震惊,尽管实施新闻管制,消息还是在不断散布。9:00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中国发动新一轮的侵略。同时表示前方将士有能力击退中**队的进犯…。军方发表消息,指出中方地面部队最大的推进深度达140公里。声明发表后引起了民众的惊慌,因为前些日子军方和媒体一直在宣传印军获得了大批先进装备,在全线各处发起了反击,并取得了胜利。现在怎么又说敌军“推进”了?媒体则又在鼓噪要与**,展开全面决战。
北京时间12:00我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我军的作战行动完全是对前阶段印军继续挑衅的反击,攻击的全部是印军的前沿出击阵地。我们认为只有和平谈判才是解决中印冲突的唯一出路,印度政府试图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以武力压服我国的图谋注定要破产的。
不久我军撤回了自己的阵地,战斗虽然平息下来。印国防部非常关心这场大规模的战斗对“阿格拉”行动有什么影响。拉格诺中将乘直升机巡视了了一圈,整个前沿阵地如同被犁了一遍,野战机场、出击基地和公路简直是惨不忍睹。下午的一场大雨算是把火都熄灭了。
美军帮助改建后的战区战术网络果然不同凡响,此时已把汇集的损失情况显示在墙上的大屏幕上:损失最大的是空军,3架昂贵的预警指挥机,其中1架还是租借的E-767被击落;184架战机,其中有6架米格-31重型截击机、17架苏-30、28架苏-27新锐战机,被击落;47架遭重创。人员的损失更惨重,3组预警机人员丧命,31名飞行员阵亡,24名重伤,144人失踪(基本上是被俘的代名词)。居然有2架C-130J、2架超级美洲虎、1架苏-30连同飞行员被劫持,又创下空战史的新记录。
陆航集团军的损失也不小:在空战中损失了98架直升机,地面被摧毁27架,还有45架遭重创,更惨的是有180多架,包括阿帕奇、基沃瓦勇士、虎式、卡-60在内的被敌军夺取。人员损失至为惨重,除了37名飞行员阵亡,28名重伤以外,有240多人失踪,1名旅参谋长、1名旅副参谋长,3名营长和2个营部被俘。
前沿的28处野战机场,63处直升机出击基地,58个防空导弹阵地,14个炮兵阵地、11个团级指挥部、4个师级指挥部和前沿的公路系统基本被摧毁。损失了180辆自行火炮,230门重炮、700辆军车。各师的人员死伤2300多人。
战区参谋部情报局史戈明上校报告,招致如此损失的原因也基本查明,帕戈特基地被敌军特种兵夺取后,敌我识别码就落入敌手,只有一点疑问,当时在该基地只有直升机、防空导弹系统,敌军是无法得到战机的询问-应答码的,可是第一波敌机居然安装了我军的应答码。后来的新应答码自然是战区司令部发给他们的。基地的人员,包括6名美军的技师,库中的备件、维修设备,防空系统,甚至油库的近600吨燃油都被洗劫一空。
敌军出动了5个波次的混合机群,后3波几乎都是攻击机和轰炸机,初步统计他们投掷了11000吨弹药,是开战以来最猛烈的空中打击。各地报告称击落了43架敌机、39架直升机,尽管作战空域在我军控制区域,可是仅俘虏了3个受伤的飞行员,在敌机残骸中也只找到4具尸体。
在场的人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难道是下面谎报了战果。因为打下战机可以多报,抓获飞行员可不能瞎报的。
史戈明上校解释道,由于敌军掌握了制空权,他们强大的营救突击队不但把飞行员都救回去了,而且把我军跳伞的飞行员也抓去了。甚至出动重型直升机把双方迫降的直升机都吊运回去了。
拉格诺中将大感脸上无光,在自己的阵地上敌军如入无人之境,仗打成这个样子,司令官当得也太没有味道了。我们的对手太强横了,得到一点机会就狠命利用,竟然一口气投下了11000吨弹药,简直就是扔了颗原子弹。再加上战机的燃油消耗,这要多少运输机来运啊!这位中国上将出手够狠的。
“开战以来,已多次发生野战机场被偷袭,敌我识别码遭盗用,以致遭受重大损失的战例。为什么至今没有有效措施呢?”中将话丝毫不带责备的口气。
“敌军偷袭的都是边沿的小机场,或者是很远处偏僻的基地。陆军参谋部已制订方案,所有此类基地都将派驻一个特别小组24小时秘密值勤,以独立的通讯手段与战区司令部联系,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参谋长甘吉罗报告。
“由情报局负责实施,24小时后人员全部到位。”拉格诺命令道。
“对阿格拉战役有什么影响呢?”中将是问参谋长的。
“离前线250公里的出击基地几乎都被摧毁,由于直升机的作战半径只有300公里左右,至少需要修复38个出击基地,才可能发起第一波攻击。公路系统破坏也很严重,修复工程难度很大。后勤部门的专家估计要14天才能完成初步的修复。还必须修复和重新部署大批的防空阵地、炮兵阵地和师团级指挥部。按此进度,D日至少要推迟半个月。那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雨季提前结束,不但会影响后期的作战,东北战区的大反击更是困难。”
“霍克中将,您有什么看法?”拉格诺问道。
“装备的补充问题不大,人员损失是严重问题。好在事先已经按双套人员培训的,现在还要加紧培训备用飞行员。D日绝对不能推迟半个月,实际上阿格拉计划的安排本身已经很紧张了。还有一个问题我重提一下,我方的电子战专家查证,在2周内贵军的战术网络的连级终端有12处在深夜非法访问了战区的主数据库,下载了不少机密资料,但是只有3处连队事后上报遭到袭击。4天前他们已提出了方案,要求在各团设立人工转接控制站,以监控连级终端的上网访问。希望尽快实施。”其实霍克心里也够烦的,前些天2个冒失鬼驾机深入中方阵地被俘,今天又有6名技师被抓去,这些人当然不会有危险,但要把他们弄回来肯定要费一番周折的。
拉格诺中将最后决定,从各处抽调人手,立即设立网络监控站。后勤部门必须调集足够的工兵和设备、物资,在7天内初步修复公路系统和40个最重要的出击基地,可以请求总部支援。D日推迟4天,至9月2日。美军顾问表示立即报告华盛顿,要求追加军援,并先行加速运送补充的装备。不过北部战区印军的如虹士气已荡然无存,这是7天甚至70天也恢复不了的。再说,对手能允许他们这么“加班加点”地工作吗?
楚舒勒 空军基地 8月24日8:30
今天的指挥中心不但有空4师的首长和指挥人员,而且有南昌飞机厂歼-12M设计组的工程师。他们都在关注首次参加战斗的12架新型的歼-12M的战绩,还有12架在基地待命。如前所述,这是款超轻型战机正常起飞重量是45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才5400公斤,可搭载2枚PL-11导弹,双管23毫米机炮的备弹量250发,其最大的改进是换装了DS-1电动压气喷气机,战斗半径达600公里,转场航程3000公里。它对中印边境战争的特殊意义在于一次出击只需800公斤左右的燃油(而歼-11则需要10000公斤);其次是它极为轻巧的机体非常适于在野战机场起降和隐蔽;它没有尾翼,体型又小雷达截面就小,在高山地区作战隐形性能较好。
“8.21”大捷我军的收获至巨:14架CH-47支努干人很珍贵,可以作为我军研制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的参考。28架OH-58D的机顶侦察仪器舱包含了不少先进技术,只要换上电动旋翼肯定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36架阿帕奇,其中8架基本上只有机身和旋翼,也可配上电动旋翼。18架是完好的,其余的也很快能修复。俘虏来的技师中有一位叫帕顿的,他是查里斯中校的老朋友,也是铁杆阿帕奇迷,是他打的保票。它们的作用更大。其一,虽不能马上派用场,但可以作为兰军供我军演练对付阿帕奇的技战术。其二是,导弹专家利用这些阿帕奇、OH-58D、CH-47和C-130J为PL-12D导弹制作它们的各个角度的精确的红外图象,这比远处观察得到图象准确多了。
更有趣的是,在喀拉昆仑山的峻岭中当着美国技师和大批中国飞行员的面,查里斯中校和助手考斯曼驾驶阿帕奇与董启星和助手驾驶的WZ-10M进行了一场“单打独斗”的决斗。最后根据摄影枪和机载雷达的记录,当然还有观众的评判算是打了个平手。不过查里斯中校心中有数,在实战中他必败无疑,他的红外导弹没有用,WZ-10M的机体也小得多,那位董中校也未尽全力,有几次完全可以用高过载的机动躲开他的攻击。事后查里斯对帕顿说,电力驱动肯定是直升机技术的一项革命。一听说中方要为阿帕奇配置电力驱动系统,他们大为兴奋愿意为此尽力。
我军对这8个美国人极为客气,甚至允许他们与家人秘密通话。美**方指使波音公司(阿帕奇是麦道公司研制生产的,后麦道被波音吞并)出面,秘密派员来华协商,声称他们不是作战人员,请求放他们回去。我方指出美方的2名飞行员直接参加作战还多次击落、击伤我军直升机,而6名技师则在前线基地维修战损的直升机让它们再次升空作战,因此都是直接参战人员。不过双方还是很快转入了正题,我方开出的条件很宽松:波音提供阿帕奇、OH-58D的全**纸、维修资料和培训资料,以及武器系统的接口;按我方的清单平价提供一批包括旋翼、长弓雷达在内的部件;这8名人员作为波音公司的雇员在华工作3个月。双方对外界保密。波音公司当然同意,就怕军方不同意。
美**方倒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就怕中方把查里斯和考斯曼他们作为参战人员扣押,国会和媒体追究起来很麻烦。至于长弓阿帕奇和OH-58D都是美军退役封存的装备,运到印度的这批主控电脑中都有“暗门”,美军可从远程秘密干扰它们,不怕中国人改进后用来对付美军及其盟军。他们当然不相信中国的电脑专家能破译其秘密。协议很快签订并加以实施了。后来,我军组建了阿帕奇项目组,秘密招募了当年阿帕奇的电气和电脑设计人员,还得到了查里斯和帕顿他们的支持,首先改造了它的电气、供电和驱动系统(当然保留了8架,没有改驱动系统,作为正宗的阿帕奇编在兰军),电动机就使用2500千瓦的,电动米-8用的直流电机,只是运行参数作了调整;改装了半导体空调系统、热成象仪和雷达告警接收机,还能挂载我军的各型空射导弹。那倒是只化了3亿多元,性能有了跳跃性的提高。但是真正的难题还是破解其主控电脑的软件,总共耗资4亿元(其中650万美元是美国专家的报酬),历时3个月才完成了任务。然后以国产电脑装上去掉了陷阱的软件换下了原来的综控电脑系统。至此缴获来的阿帕奇才成为我军手中的利器。我军为何一开始就决定耗费巨资来破译阿帕奇等的电脑软件呢,就为这么几架直升机值得吗?请看下文。
却说,印军遭受了“8.22”的打击后,不甘心受挫,反而加强各处的短促突击。今天一早,印军第5整编山地师的一支强大突击分队约1000多人,在12架ALH和12架卡-50的火力支持下,以BMD伞兵战车、“鼬鼠”2战车和“潘哈德”火力突击车为前锋,向楚舒勒西边32公里处,我军守卫的3170高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试图夺取这一战略要地。印空军不但出动了12架苏-27和12架LCA担任制空任务,而且出动了12架苏-30和12架超级美洲虎实施对地攻击,压制我防空阵地的火力。
我军的防御部队是空4师,出动了12架歼-12M和36架歼-10迎战印军战机。24架歼-10去迎战苏-27和LCA,12架歼-12M 和12架歼-10则去攻击苏-30和超级美洲虎。却说歼-12M中队的中队长符寅生少校,在预警机的指挥下率队直扑那12架超级美洲虎,符少校原来是歼-6的特级飞行员,转飞歼-12M并没有多久,立即就爱上了这款小战机,它有优良的夜视装备,热成象仪也是一流的,头锥内的雷达虽然小了一些,作用距离也有40公里呢,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也够用了。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发动机的电磁矢量推力控制,响应速度极高,不但可以去掉尾翼,而且在电传系统的控制下具有超机动性,在不改变飞机轴线的方向的情况下,就可上升、下降或左右侧移。他指挥队友攻击各自的目标后,发现2架美洲虎企图转到2架歼-10的侧后偷袭,他立即率僚机迎面扑过去,并招呼友机注意。
那2架超级美洲虎单座攻击机是法国和英国两家公司合作在原“美洲虎”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攻击机基础上开发的改进型。它承继了美洲虎坚固耐用,可耐高过载飞行的特点,主要是改进了机载雷达,改用电传操纵,增强了机腹装甲,加大了机内油箱。机头2侧仍是2门30毫米机炮,5个挂架,外挂量近5000公斤,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但也有很强的空战能力,可挂载新型的“响尾蛇”空空导弹和“魔术”空空导弹等。那架长机一见有一架没有尾翼的小飞机迎头撞来,大吃一惊。但又不敢转向,那将把机身横向暴露在对方的炮口下。那么为什么不发射导弹呢?所有空空导弹的手册都指出,迎面发射的效果不佳,由于导弹与敌机的相对速度过大,除非正面击中(几率太小了!),近炸引信只要相差一点就不起作用了。不过这位印军中校只坚持了2秒针就受不了啦,尽管他的战机比对方大得多,但任何飞机也经不起一架再小的飞机的撞击,不像在地面上,大车不怕小车撞。在双方相距500米时,他拉起了机头想逃跑。符少校就等着这个机会,在拉机头的同时按下了炮钮,一个短点射击中了敌机的尾部,整个美洲虎的尾翼掀上了天。
此时,他耳机中响起了僚机秦洪的声音:“中队长,掩护我!”只见左侧一个黑影一掠而过。符少校立即转到了秦洪的左后方,担任警戒。原来秦洪看到中队长击落了敌军的长机后,僚机想溜了。他一开加力,小战机如同流星般直扑过去,一下子占据了侧后方的有利位置,他动作极为利索地用头盔瞄准具套住了敌机发射了一枚霹雳导弹,同时加速靠上去。那个印军飞行员是个老油子,听到报警器的蜂鸣声并未马上机动,等到蜂鸣声变成了尖叫声才一个左转下滑,摆脱了导弹的追踪,可是他没料到正好撞到了符少校的枪口上,少校一带机头一个切半径转到了他的侧后30度的最佳攻击位置,立即发射了一枚霹雳-11导弹,由于距离近,这架美洲虎再也无能逃逸了。这时符少校的耳机中再次响起了秦洪的呼叫:“176、176,7点钟方向有狼!”
刹那间雷达告警接收机发出了尖叫,1架LCA发射的新型的“阿斯特拉”格斗导弹已经锁定了他。这款是印度研制的双导引头的空空导弹,有主动雷达导引头,还有红外导引头。他立即弹射出干扰箔条和红外诱饵弹,然后一个右急转下滑,再关闭油门,几个动作一气呵成,足见他功底的深厚。本来导弹的双频红外探头不会受骗,可是在它的宽大的视野中,再也没有别的红外源了,2秒钟后,导弹只好奔诱饵而去。LCA的飞行员怒火中烧,跟着一个右转下滑追了下去,令他惊讶不已的是那架无尾小飞机居然“无动力”滑行了那么长时间,他虽然怀疑对方是发动机启动不了(单发飞机的致命伤),但还是决心追上去开炮把它击落。于是一开加力如流星般地追去。
符少校由于战机急剧减速,全靠飞行服的背带梆在座椅上,人才没有撞上座舱玻璃,接着急速转弯的离心力又把他压在座椅上,折腾得他眼冒金星,刚缓过劲来,告警机又尖叫起来,这次是一架敌机把他锁定了,距离只有1200米了,他知道敌机要开炮了。在瞬间就重新点火喷射后,立即又是一个右急转。读者都知道,歼-12D的压气机是一直开着的,那个印度人可是吓了一大跳,哪有这么容易点火的?只好跟着右转。可是我机是在300公里/小时的低速,LCA可是已加速到将近1000公里的时速,转弯半径就差得远了。符少校摆脱了敌机的追踪。他的中队首战就以6:2获胜。
开战刚半小时,空4师指挥部的警报声大作,警戒雷达显示屏上闪现了8个光点,一会儿就被干扰条纹覆盖了。A-50U上的指挥官报告,有8架LCA借雷雨云的掩护企图偷袭基地。师长沈国栋大校命令8架待命的歼-12D升空迎敌,基地的防空系统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又命令另4架歼-12D注满燃油升空警戒。歼-12D的又一个优异性能是内部油箱大,最多可以灌注1400公斤燃油,转场航程可达3000公里,如果再满载导弹和炮弹的话,虽然飞不了那么远,但以最大起飞重量能升空,可以延长巡航时间。马连升上尉率领他的小队迅即升到16000米的上空以0。7马赫的速度巡航。20分钟后,接到指令,来偷袭的LCA被击落了2架,其余的四下逃窜,有3架居然转到基地方向来了,命令他们前往拦截。
5分钟后机载雷达上出现了那3架LCA,它们的后面还有4架歼-12D在追击呢。马上尉命令2架进行单机阻截,自己攻击最右侧的1架,并命令僚机从侧面助攻。从这些简短的命令可以看出我军的战术极为实用,一般空战都采用双机协同的模式,长机主攻,僚机护卫。但当前是阻截零星的敌机,数量占绝对优势,就可以采用单机截击的战术。只见马上尉左转下压,在2000米的距离上凌空就是一个长点射,吓得印军飞行员一压机头左转下滑,企图利用其低空机动优势来接战。LCA虽说是一款轻型战机,其净重5500千克,就比歼-12D的最大起飞重量还大,最大起飞重量12500千克更是后者的2倍,最大外挂重量(包括副油箱)有4000千克是后者的4倍。飞机升限15000米,最大速度1.8马赫,航程3706公里。最大角盘旋速度13-17度/秒,最大允许过载为8G。固定武器为1门双管23毫米航炮,备弹220发。射速3000发/分,LCA机翼下有6个挂架,机腹部一个挂架,最大外挂重量约4000千克。可挂各型空空导弹,印制的中距空空导弹“阿斯特拉”采用雷达制导,可“发射后不管”,其最新改进型加装了红外导引头。空战能力相当不错。可是歼-12D比它还轻,又有电磁矢量推力机动性远胜过它。挂载的导弹虽少,可是只要能击中对方,1颗也就够了。此时,只见马上尉和他的僚机同时压下去,立即改平,双机正好在LCA左右30度的位置,不约而同地各自发射一枚霹雳-11,在1300米的距离内敌机根本无从摆脱导弹的夹击。
今天,2个中队的歼-12D首战就以10:4的优异战果取胜,而且符少校连续击落2架超级美洲虎。实战证明超轻型战机可以利用野战机场靠前部署,虽然只能挂载2枚导弹,带250发炮弹,也能与敌机战2-3个回合。一次空战,一般也就2-3个回合。飞行员也强烈要求研制出轻型导弹,能挂载4枚的话,战术就灵活多了。总之,歼-12D在实战中证明研制是成功的。
我军利用“8.22”大捷的战果,趁印军尚未在前沿恢复有效的空防体系的时机,也组织了多次对印军工程兵的空中打击,以迟滞印军的修复工程。
美国 华盛顿 白宫 9月1日10:00
今天的国家安全会议的主题是“评估中**事力量发展对美国的威胁”,总统将据此向国会提出大幅度增加军费的报告。这么吓人的大题目居然是由1架歼-12D引起的,想来也是让人难以置信。
8.23中印在西线发生的空战规模并不大,首次投入实战的歼-12D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其实与印军飞行员不熟悉它的性能有关,说到底一款新型超轻型战机至多也只是一件战术上的小事。巧的是,空战进行时印度时报的记者贾鲁纳正巧在前沿阵地采访,这场空战是大白天进行的,他与阵地上的印军都对中国出动的“无尾巴”的小战机大感兴趣,躲在安全处观看,他还取出相机拍照。扫兴的是印军“大战机”有好几架被小飞机打下来了。突然我军的一架歼-12D当着贾鲁纳的面被击落了,他高兴极了连连照相。随后就去团部问了一位空军联络官(为了给攻击机指示目标,陆军前沿部队都配备空军联络官)。这位空军上尉强充老练地分析道:“敌军缺乏后勤支持只好以这种小飞机来充数了。”居然还信口开河地告诉贾鲁纳:“由于飞机小,只要靠机翼上副翼的动作就可以控制方向了。你看三角伞翼滑翔机根本就不用尾翼的。”
贾鲁纳就以“中国丑小鸭失风记为题”写了一篇战地报道,叙述了“空中勇士把中国人无奈下搞出来的省油小飞机打得落花流水。…”并配了1张歼-12D的飞行照片,1张是其坠毁中的照片。照片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可以清晰地看出无尾的歼-12D的轻盈的身姿。当时印度已实施新闻管制,稿子自然要经过国防部新闻局审稿的,审稿官一看就觉得是“鼓舞人心”的报道,文中还引用了空军上尉的“分析”相当有专业水平。于是第二天就见报了。其实一般民众根本也不太在意,印度的媒体天天在宣传印军打胜仗,可是与互联网上以及国外媒体的消息大相径庭。当然更不会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只有一些专业报刊引用后,作了一些评论。
可是印军空军司令部的参谋见报后却气得发昏,昨天虽然击落了4架这种小飞机,可是已经证实的就有10架超级美洲虎和LCA被这些小飞机击落。幸好抢到了一架小飞机的残骸,准备秘密研究其特点。这一下美国顾问团自然施加压力要求派专家参加研究,国防部已经同意了,参谋们想起来就窝火,美国人凭什么坐享其成?而那个空军上尉的胡说八道,已经在国际航空界引起了对印度空军军官素质的嘲笑。国际上只有法国的幻影战机做到无尾,它的三角翼一直延伸到尾部这才能做到,那也只是无水平尾翼,垂尾还是有的。这架小飞机是经典的后掠翼布局,居然能把水平和垂直尾翼都去掉,那是极为先进的。
通过对印军收集的歼-12D(美国专家提议为它取个名字“红蜂鸟”)残骸和当时空战的资料,并借助里贾斯的照片,专家在电脑中制作了“红蜂鸟”的模型,其直观的形象令美国专家十分震撼,按理说这些专家见识过几百吨的重型轰炸机、30-40吨的重型战机,怎么会对这款5吨级的红蜂鸟如此重视呢?经印美专家组2天的测试、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十分惊人:――如前所述,超级美洲虎不但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而且可耐高过载飞行,空中格斗性能也相当优异。LCA也是优秀的战机。可是在旗鼓相当的空战中,对“红蜂鸟”竟然以4:10的大比分落败。
――超轻型战机的航程一般很短,携带的武器少,只能在有限的场合使用,这也是各国停止发展超轻型战机的原因。可是印军飞行员看到好几架“红蜂鸟”全程参加了空战,根据雷达资料的推测其航程不低于1300公里,更惊人的是预警机居然记录到有4架“红蜂鸟”,在中方基地的上空实施空中警戒,这可是超出一般常识的,说明它满载燃油时航程更要长得多。
――它的喷气机去除了涡轮,使用电动压气机,这就不用限制燃烧室的出口温度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将大幅度提高,而且发动机寿命也得以大幅度提高。而美国的普惠公司计划用十年时间把涡轮前温度从F100-129的1456度(苏-27的AL-31F的才1392度)提高250度,现在证明也是难以完成的。
――发动机喷管上贴着的的大量电极进一步证明,中国人已掌握了喷气机的磁流体发电和电磁控制矢量推力技术。
――去除尾翼可降低15%的阻力,尾翼及其控制机构的重量基本可以抵销电动机的增重。
――其主要的结构材料镁钠合金,比铝锂合金还轻得多,可是强度比后者高50%以上,而且焊接性能极佳。美军实验室以完全相同的成份比例,虽然能把这2种危险的金属熔合成合金,可是强度极低。在金相显微镜和隧道扫瞄显微镜中两者完全相同(美国检验人员一个小小的疏忽,没有发现它们的原子间距有1%的差异。直到1年后才有人察觉了这一点)。
专家组的结论是这款超轻型战机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不过这些技术肯定是为大型战机打基础的。中国将完全摆脱俄国对其涡轮供应的控制。
本来这篇初步报告是仅供二**方参考,并推进进一步的专题研究。毛病又出在印军网络上,由于这篇报告本身并不含印军的秘密,又有民间研究所的专家参与,密级就不高。在网上传输时又被一个神通广大的美国黑客截获后卖给了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的老总雷明德是个右翼的**斗士,他可不愿意平淡地作一下报道,决心“惊醒沉睡的美国人”。美国的媒体一向善于制造轰动**件,雷明德更是此道高手。他出手不凡,重金聘请了航空专家、战略研究的教授们、写评论文章的高手,包租了华盛顿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一层楼面,整整忙了3天。为了制造悬念,还故作高深,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
8月31日,华盛顿邮报头版以套红的通栏大标题“中国的威胁迫在眉睫”刊登了一组文章。基础是美印专家组的报告,还附有8张里贾斯拍摄的歼-12D的照片。第一篇是著名军事专栏作家的评论,题为“我们的空军怎么啦?”,作者以哗众取宠的笔调论述:“中国的隐形小战机在激烈得多的空中格斗中取得了远远超出F-117隐形战机的战绩。以电动机推进的强-6攻击机性能也远远超出美军的 ‘雷电’。现在又以全新的技术搞出了无尾小战机‘红蜂鸟’,一出手就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中国人在航空领域飞速进步着。”文章接着猛烈抨击美国空军由于“缺少”经费,简直是停滞不前,根本没有“革命性”的技术手段。
波音公司专家的文章更是耸人听闻地指出,如果中国人把这些技术全部用于重型战机上,美国空军将遭受“灭顶之灾”。他分析道:“把镁钠合金用于重型战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战机的结构重量可降低15-30%,并可以去除大量的减重措施、简化工艺,而大幅度降低成本。电动压气喷气机一旦大型化装上了重型战机,由于它没有后燃加力燃烧室,那么超音速巡航将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更能发挥其节油效果,可以完全抵销电动机的增重,净得去除尾翼的好处。中国人将把金龙电池的威力延伸到喷气机上去了。
兰德公司的专家另辟蹊径,列举了统计数据后指出,这2年来有5000多名资深的旅美华裔、华侨专家回国工作,涉及电脑、材料、航空发动机、空气动力学、激光、超导、宇航等尖端科技,还有不少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业人士;来美留学的有85%选择了回国效力。这一切导致美国研究力量的惨重损失,而中国却借助这批力量屡屡在国防科技上获得突破。另据调查至少有250名美国的武器专家,不少是退职的,在中国为军方工作。作者尽管没有提出对策,文章却很是轰动。
为这组文章撰写的社论则认为,美**方是自高自大、麻木不仁;国会则是埋头沙漠的鸵鸟;民主党总统的“罪孽”最大,属“刻意蒙蔽沉醉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的民众”。结论自然是呼吁国会大幅度追加国防科研的经费,以急起直追。
美国媒体的想象力实在是丰富,美国空军的经费比中国的整个国防经费都多得多,居然还“缺少”经费。按照他们的说法,那么中国和俄国的空军简直是“乞丐”了。那个考克斯先生还可以指责中国人“窃取”了美国的核机密,到底是美国人先搞出了原子弹。现在总不能说中国“窃取”美国的电池技术、发动机技术了吧,甚至中国隐形飞机的技术与美国也完全是2条路线的。他就转个弯说是美国培养的专家起了作用。其实有识之士都知道,美国的发展才真正是建筑在别国人才的基础上的。不过无论如何,美国媒体的实力决不是印度时报这类小脚色所能比拟的。这组文章立即在美国媒体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一架小小的歼-12D能办到的,自有其深刻的背景。连续几年美国的经济都是高速增长,到8月份,GPT增长的年率已达5.1%的惊人高位,以美国庞大的基数而言确实惊人。政府的税入自然也大幅度上升,大众自然希望扩大福利,因为统计数字同时显示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也在增长,贫富差距进一步在扩大。可是那些军火商想的却是扩大武器生产,那个利润比任何行业都要高得多。无奈放眼世界哪里找得到美军的对手呢?所以国会屡屡否决耗资巨大的各种新型武器的发展计划。现在有了这个总算说得过去的理由,在各大军工集团的合力支持下,美国媒体,当然也有日本加上其他西方媒体的助威,立即掀起了“中国迫在眉睫的威胁”论(这可比单纯的“中国威胁”论生动多了)的歇斯底里的叫嚣。
里达尔总统作为美国最高级的政客对此心领神会,而且中央情报局局长马克勒尔博士报告说,情报局组织的专家对“红蜂鸟”的进一步分析指出,它的发动机没有加力燃烧室,可是印军飞行员肯定它的最大速度超过了1.5马赫,难道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超音速巡航技术(一般的战机只有开加力才能作超音速飞行,只有美国的F-22“猛禽”和俄国的S-37“金雕”才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它没有尾翼却能机动飞行,肯定是依靠喷管的矢量推力技术,可是丝毫不见有喷管转向的装置,而且F-22战机的喷管也只能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一定的角度,只能增加机动性,绝对不能代替尾翼的,君不见它那二片斜长在尾部的巨大垂尾吗。只能认为中国人是掌握了电磁控制喷流技术,专家分析,燃料中的添加剂中的金属成份在高温中很容易形成等离子体,既可以通过磁流体发电,获得巨大的电能以驱动压气机的电动机,而电磁控制又可以快速改变等离子喷流的方向。这都是些极为尖端的技术,更惊人的是一向落后的中国工艺加工能力能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成功的产品。
会议的结论是不言而喻的:提请国会增拨巨额经费加速战机的研制和生产。不过总统更关心的是印度在即将展开的阿格拉战役中胜算如何。“8.22”大战中中**队展示的打击力量,令美军极为震惊。
“进入雨季已2个月了,现在正值高峰期,中国怎么能展开这么猛烈的攻势呢?他们的后勤怎么能支持这种强度的消耗呢?”总统问道。
马克勒尔说道:“他们的年立青副总理在那里指挥大后勤系统。西线的陆上主通道新藏公路以前一到雨季就得时时中断运输,它有二类陷阱,一类是山崩区,他们通过挖掘隧道或修建跨越山坳的桥梁避开;一类是地下水形成的烂泥塘区,他们采用打钢管桩建矮桥来通过。13个卡口,到现在已消除了9个,另4处也在加紧施工,完工后新藏公路将成为全天候公路。目前,他们在二个山崩区的两端设立直升机转运场,重型直升机直接把集装箱吊运越过山崩区到另一端再装上拖车,或把标准托盘从车上卸下装上中型直升机运到另一端,再装上卡车运输。在烂泥塘区可以用履带式运输车把集装箱渡运过去。这样大致能达到旱季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运能。现在中方的运输主要靠空运,专家研究证明,一架电动运-8,载货量相当于C-130J,由于维护量极小,在航率很高,1架可顶2架C-130。而运输成本至少可降到三分之一,其制造成本也只是二分之一。电动伊尔-76的效率更高。更要命的是印度人把5个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和斗拴特别里奥地和久舒尔(楚舒勒)都完整地留给了中国人,那里都可以起降这2款运输机。中国与乌克兰的安东诺夫集团达成了协议以引进超大型的安-124运输机,并改进为电动推进。印度又留下了良好的公路网和不少小农牧场,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后勤困难。”
“上将认为这次战役印度能达成目标吗?”总统问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小克利富兰海军上将。
“把握很大。据统计中国人在 ‘8.22’ 反击中投掷了1万多吨弹药,说明他们很怕印度在西线发动攻势。他们缴获的阿帕奇、OH-58D等是不能用于战斗的。被破坏的基地凭借印度庞大的工兵团和良好的后勤系统,很快就能修复的。我们已经展开了高强度的空运抢运大批的直升机,保证 ‘阿格拉’ 战役开始时的装备不低于原计划。国会已经批准了追加的20亿美元军援。只要印度人肯打,能打赢,就大大削弱了中国的力量。”
“中国人怎么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在老挝同越南打起来了,你们怎么看?”
马克勒尔博士答道:“我们的专家也很迷惑,中国至少在老挝投入了1个主力集团军,在边界上又靠上去2个主力集团军。冲突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一种不成熟的意见认为,王刚在锻炼他的部队。”
空军参谋长接着说道:“我同意。霍克他们研究了中印开战以来的绝大多数空战战例,结论是,在战争初期除了突然袭击的优势外,在空战中,中方基本上与印军打个平手,他们战机的性能还占优呢。但后来中方的优势越来越大,他们几乎能把跳伞的飞行员都营救回去,所以技战术提高很快。王刚甚至把舰载机联队拉到高山之巅投入激战,即使损失不少昂贵的舰载机也在所不惜。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在山谷中他们搭起了滑跃式跳板让舰载机仿照在航母上起飞呢。实战是最能提高军队实力的。”
总统叹了一口气。与会者都在祈祷印度能夺取阿格拉战役的胜利。
注:安—124重型运输机,1987年投产,至1997年已生产三十多架。外形酷似美国C—5“银河”,梨形截面粗大机身和后掠上单翼,4×23400千克推力涡扇发动机。机头、机尾均设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可向上或向左右打开,机腹紧贴地面,前三点起落架。常规机尾。拥有先进的气象雷达、导航/地图雷达、卫星导航仪、4套惯导装置、大型移动地图显示器及大型雷达屏。机组定员7人。上层舱室可载88人,主货舱载重150吨(为C—5的1.25倍)。起飞重量405吨,翼展73.30米。
拉萨 前指 9月2日
下面的叙述除特别说明都采用新德里时间,因为这更接近西线的当地时间。
5:05 西线还是一片漆黑,东线已是露出黎明的曙光,中印边境战区的东西跨度可正大。睡了不久的曾司令员被唤醒到了指挥室,值勤的参谋长史宏钧中将报告:“潜伏在西段边境南端和北端的‘猫头鹰’特种侦察小组,在7:20(北京时间)左右都发现印军异常活动。‘飞天’超高空无人机的电子侦察仪也发现印军后方空军基地的异常活动。昨天深夜,一个特种兵分队在印军后方拦截了一辆货车,满载高能量的食品,印军司机说,上司命令必须在凌晨4点前运到前沿阵地。我们分析印军要动手了。”
由于印军采取了异常的保密措施,我军没有能搞到“阿格拉”战役的发起日和发起时刻的情报。“神农”行动的发起时刻始终定不下来,只能分别按凌晨、白天、傍晚等预设进行图上作业。现在已经临近雨季末期,我军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但任何高级指挥员都不应该让大部队始终处于临战状态。弓弦长期处于绷紧的状态,射箭时就不灵了。下达全线临战的命令确实应该慎之又慎。
“前沿观察所发现异常了吗?”司令员问道。
“没有。”
“报告,司令员,我有一个分析。”
“请讲。”
“印军会在今天我军早餐前一刻钟发起攻势。我军采用北京时间,西线部队在9:00早餐,相当于新德里时间6:30。印军则是在新德里时间7:00早餐,比我们晚半小时。现在的迹象表明他们会提前1个半小时早餐,饱餐后于6:15发起攻击,此时天已亮了,一般都认为凌晨适合突击的时刻已过,夜间值勤的也放松了警惕。而大部队则准备去早餐。东线的印军也将同时行动。”
曾司令员与参谋长交换了一下眼色,下达命令:“立即启动‘神农’作战行动,参谋部按照印军6:00发起攻击作相应调整。全线部队提前1小时早餐,行动要隐蔽。一定要让指战员吃饱吃好。当地6:00进入迎战状态。”
整个中印边境的我军40万将士顿时忙开了,不过从阵地的表面看不出异样。在西线,东方的太阳已经缓缓升起,我军阵地一如往常,开始有了活动的迹象。这里如同火山爆发前夕,地下的岩浆在翻滚,人们对它每天冒出的轻烟已经习以为常,不知它何时会惊天动地的爆发。
6:05司令部警报声响,侦察卫星和30000米高处的“飞天”几乎同时报告,300多架印军战机从西线各山谷中钻出,200多架制空战机急速升空,其余100多架攻击机则在低空(实际上也有5000米的海拔高度)飞扑我各前沿阵地,同时印军的远程炮火万炮齐鸣,开始炮火准备。阿格拉战役拉开了激战的序幕。东线的印军也展开了攻势。
激战总是从空中展开的,我军的2架YJ-14M连同警戒的战机立即后撤到距战线200公里的东方空域,在10000米高空指挥空战。6架“飞天”无人机(3架是通讯转播站,3架电子侦察机)也后撤到战线东方50公里的空域。从我野战机场如同弹射般地升起了96架以“红蜂鸟”著称于世的歼-12D、24架歼-7M,二线基地则有24架歼-8IIM、64架、歼-10M和64架歼-11M升空,他们构成了我军的第一波截击阵营,在制空战机的数量上占了优势。
印军的2架E-3和1架E-767预警机这次也在距战线250公里的远处担任预警指挥,指挥官发现中方战机以轻型为主,而且并不急于前出阻截,预计空战将在战线以东50公里处进行,虽然能收内线作战之利,可是将不能阻止攻击机雷霆般的对地攻击。
这里再交待一下西线的地形及其对作战的限制,整个中印西段边界的总长为1050公里,尽管我军已占领了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战线的长度也差不多,这里绝大多数地方是荒无人烟的雪山和深谷,否则即使印军真能部署万门大炮,每公里正面也摊不上10门,与一般激战时动辄平均每公里120门大炮的火力密度可差远了。“平均”这个概念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谁也不会向那些高耸入云的雪山或深不见底的深谷发射一枚炮弹的,双方的军队只能在山口、台地和河谷等要地作战,所以炮火的相对密度还是很大的。可是就有许多我军的伪装部队的战斗组披着防红外辐射的雪白的或斑驳色的伪装服在雪峰上进行特殊的战斗,他们的武器是手中的遥控器和无线电话,他们控制了1000多个第三代的“微波炉雷达”,将与印机首先开战。
印军的112架苏-24、苏-30和超级美洲虎攻击机即将对预定攻击目标发起攻击时,突然遭到了大批防空雷达的照射,每架攻击机和战斗机至少被2-3座雷达跟踪锁定,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全都发出了尖叫,在每架苏-30和超级美洲虎的显示屏上都标示了好几座雷达的方位。
这里要解释一下,告警机并不是一接收到雷达波就告警的,那样的话,敌军的远程预警雷达、预警机和战机的机载雷达无时无刻不在发射雷达波,战机一升空告警机就会叫个不停了。原来雷达在搜索时发射的雷达波的脉冲间隔大,因为雷达必须在大范围内搜索是否有敌对目标;当搜索到敌对目标,对它进行跟踪时,脉冲就密得多了,这是为了确定目标的方位、距离和高度所必须的;在引导己方的战机或导弹攻击某一目标时对它必须更密集地发射雷达波脉冲(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导弹进入主动段时,发射的雷达波也是如此工作的),因为此时还要收集目标参数的变化,如速度、运动方向等。告警机就是根据雷达波的这个特点发出告警的,当然,还要借助平时电子侦察收集到的敌方的各型雷达、机载雷达和导弹的主动雷达的参数,才能准确地发出告警信息。高级的雷达告警接收机能根据雷达威胁的程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其方位、距离等信息。
不过印机这次接收到的绝大多数是我军伪装部队部署的新一代“微波炉雷达”,它们可不顾什么雷达工作原理,也不指望它引导战机或导弹,所以一刻不停地发射密集的雷达波,搞得印机一片混乱。那些假雷达大多部署在雪山上,并作了一定的伪装,可是边上有红外发热元件模拟雷达主机的发热,更绝的是还有不少闪光的红外发光管在模拟高射炮口的闪光,至少有一半攻击机去消灭这些“防空阵地”去了,它们纷纷发射昂贵的反辐射导弹去攻击那些“雷达站”,然后扑过去用火箭弹或导弹去攻击那些高射炮或防空导弹发射架。它们可都有方位记忆装置的,雷达关机也是没有用的,可惜那些反辐射导弹大多数并没有击中目标。
1架超级美洲虎按预警机的指示向一处“雷达站”发射了1枚改进型的英制“阿拉姆”反辐射导弹,导弹很快锁定了目标,并沿着雷达波束飞奔而去,它的记忆装置自然记下了目标的方位。可惜这座“雷达站”是有人在远处操作的,当“阿拉姆”接近到2000米时,它突然关机了。“阿拉姆”可不怕这一套,继续奔目标而去,可是突然在离原目标500米处,那座“雷达”又活了,弹上计算机立即控制导弹改变方向追踪而去,不料转瞬间“雷达”又跑了500米,计算机自然又控制导弹转向,可惜这次“阿拉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转向时撞上了一块山岩。这类导弹是“发射后不管”的,当美洲虎的飞行员又满意地用齐射的火箭弹打掉了一处“高射炮”回来后,发现那座“雷达”又开始工作时,简直要惊呆了,无奈那座“雷达”又“锁定”了他的战机,只好再发射1枚“阿拉姆”。苏-30发射的新型俄制“飞镖”反辐射导弹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军的伪装部队的战斗组之所以能得知反辐射导弹的行踪,要归功于隐秘部署的几座“冷眼”被动雷达,那些微波炉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脉冲成了它们的照射源,1座“冷眼”可以跟踪240个目标呢,一旦测定1枚导弹奔向某“诱饵”到2000米时,就向操纵它的战斗组报警,这都是自动的,至于战斗组如何引诱反辐射导弹,那就看他们的水平了。说到底,即使“微波炉雷达”被打掉了,也不过损失几千元而已。而“冷眼”本身并不发射波束又使用不发热的金龙电池供电,敌机根本不能发现它们。
“冷眼”当然不是只为战斗组指示反辐射导弹的动向,它们也将探测到的敌机参数提供给部署在各处严密伪装的防空阵地。我军在西线部署了可称为世界级的高密度防空导弹和高炮系统,共有120套按许可证制造的“道尔”中低空防空导弹系统,140套HQ-17,24套SA-17“灰熊”。180座“双37”密集阵自行高炮系统。24个连的96辆PGZ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更是低空防空的主力,每辆装有一部单炮搜索雷达,有独立的火控系统,有比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它既可在连指挥车的统一指挥下联合作战,但也可独立作战。PGZ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炮车内只有3名乘员:驾驶员负责驾驶与维修;车长负责作战指挥和通信联络;炮手负责搜索跟踪目标以及射击。
其单炮搜索雷达采用了多普勒体制和频率捷变技术,具备了低空、超低空、对悬停直升机的探测能力,可完成一定范围的空情搜索、敌我识别、威胁判断、确定攻击对象等任务。光电火控分系统由电视、红外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仪等组成,白天采用电视自动跟踪,夜间采用红外热成像跟踪,具备昼夜作战能力。炮塔两边各有2门25毫米自动炮,炮弹初速1050米/秒,有效斜距3200米,射高5000米,实际射速3000发/分左右。炮塔两边还各有2枚“前卫”防空导弹,被动红外制导,全向攻击,目标最大速度300米秒,作战高度30-4000米,作战斜距可达5000米,战斗部重1.42公斤,为目前世界单兵防空导弹中最重。采用弹炮合一,扩大了作战空域,增加了对目标的毁歼概率,实现了所谓对一个目标的“三次拦截”,即对于较远的目标,导弹可进行攻击;目标进入火炮射程范围,临近飞行时,用火炮打击;如还未命中,目标过了航路捷径点,处于离远飞行,那么再用导弹攻击。由于导弹本身具有较高的命中概率,再加上火炮的功能,使得整个系统对目标的毁歼概率大大增加。
1995年定型生产装备部队的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二个独立研制、生产和装备自行履带式“弹炮合一”系统的国家。这二年来采用金龙电池、电力驱动、“探针”热成象仪改进,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重量减轻后可由卡-32、黑鹰,当然还有Z-14M可以把它们吊运到高山上的各个预设阵地。
当印军的战斗机群掠过战线向我军战机发起追击时,顿时遭到大批防空导弹的攻击,第一波导弹就击落了46架印军战机。这要归功于防空旅采取的战术,首先是高强度的密集发射,但更重要的是制导雷达先不开机,“冷眼”被动雷达把目标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灌输到导弹发射系统,向导弹的主控计算机设定,直到导弹接近目标时,火控雷达才开机进行精确制导。印军的战机上当然都有雷达告警机和导弹告警机,但二者的作用距离可差远了。在猝不及防之下印军损失惨重,印预警机自然指挥攻击机群去攻击那些防空导弹阵地,可是那些被“微波炉雷达”搞得晕头转向的攻击机刚向那些防空导弹阵地扑去,一来我军的防空导弹阵地大都隐蔽在山坡的反斜面,二来那些火控雷达开机时间极短,印军预警机并未能精确测定目标位置。印军攻击机的攻击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更要命的是它们遭到了我军PGZ95式25毫米弹炮合一系统的猛烈打击,一下子被击落击伤了36架。
不久印军机群又遭到第二波防空导弹的更猛烈的打击,虽然这次有了准备损失小得多了,可是队形已经大乱。就在此时我军的庞大战斗机群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它们分组追逐四处逃窜的印机,并先追击那些战斗机,逐走它们后再反身扑下来攻击那些攻击机。等印机的第二波机群提前出动来增援时,我军已击落87架印机,击伤31架,初战告捷。接下来陆航的营救队又忙乎起来,先是营救自己的飞行员,再抽空抓俘虏。印军在没有掌握制空权之前是不敢派直升机到我军阵地上来的。
再说地面的战斗,印军的炮火准备十分猛烈打得我军前沿阵地成了一片火海,不过我军早已从正面的防御阵地撤走,躲入反斜面坚固的防炮洞内。为了监视印军突击部队的动静,我军的侦察兵早就在印军前沿阵地的进攻通道上设置了大批的拟物传感器,它们有的像石块,有的像枯枝,此时才被无线电编码脉冲激活。印军只要经过它们边上,它们就发出信息。远处的雪峰上还有侦察兵用高倍望远镜在监视印军的动静。印军第一波攻击部队出击时,遭到我军远程炮火的猛烈打击,在传感器和侦察兵的指示下,炮弹准确地落在印军的头上,那些高爆榴弹大批杀伤冲击的步兵,冲在前头的印军BMD-3伞兵战车和轻型步兵战车也经受不起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打击,这里的地形不允许重型坦克参战。最后只有少量的战车突破了弹幕的封锁,由于没有伴随步兵的保护迅即被我钻出防炮洞的战士用火箭弹或反装甲导弹摧毁。我军的远程火炮和火箭炮都设置在大后方,印军的重炮的射程也够不着,印军只得动用射程达150公里的“普里特维”地地战术导弹实施打击。

美国人向印军提供了二套测定炮位的系统,一种是根据毫米波雷达测定的炮弹轨迹来推算炮位,可是在这险峻的山区,设置在后方的雷达根本无法探测到落在己方阵地前方的炮弹的全部轨迹,因此推算的精度很低。在这种崎岖的山地,方位只要差一点,那么导弹不是掉入深谷就是撞上山崖。另一套系统是根据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地震波来测定炮位,在这种山区就更不准了,而且对无后座力的火箭炮是丝毫没有用的。再加上我军炮兵采取了高度机动的战术,一组火炮和火箭炮打不了几炮就立即转移阵地,另一组炮接着打。印军浪费了不少珍贵的战术导弹却收效甚微。
昌迪加尔 印军北部战区司令部 9月2日7:20
前线第一波攻击失利的消息并没有动摇拉格诺中将的决心,他命令计划稍作调整,加大第二波的突击力度。印军把一部分苏-30、超级美洲虎装备空战武器,出动了320架制空战机,决心夺取战场的制空权。由64架苏-30、美洲虎和米格-23组成的攻击机群,得到了102架长弓阿帕奇和12架卡-50的低空支持。当这些突击火力扫清了敌军的防空力量后,其后的24架米-24改进型,它们不但可以搭载8名突击队员,而且拥有强大的火力,24架CH-47则搭载了大批的陆航兵团的轻型战车和战士,他们将突进到敌军的后方。另一方面集中兵力突击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二处,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等地的攻势则作为辅助方向。
印军的进攻以更大的强度展开,自然损失也在直线上升。整个上午也没有什么显著的进展,在主攻方向不过占领了敌军的一线阵地,在南部的助攻方向倒是推进了10-12公里。但是中将极力保持了对敌军的强大压力,驱使地面部队不断发动攻击,保留陆航集团军的主力,他在等待机会。
13:30前线传来了好消息,中方的炮兵火力明显减弱,空军的防线也在明显退缩,主攻方向的地面部队已经在向敌军的第三道防线突击,在很多地方这是最后一道防线了。中将下决心全力出击了,动用陆航集团军的主力,在420架制空战机-印军能出动的最大机群-的掩护下冒险向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实施垂直突击。于是双方展开了今天最激烈的搏杀,印军的战机、直升机的损失再次飙升,在OH-58D的制导下,印军几乎消耗了一半的“普里特维”战术导弹为突击队开路。
15:30主攻方向再传好消息,敌军开始全面败退。印军缴获了大批的155毫米榴弹炮,当然瞄准具和炮栓被拆走,重机枪也有不少,一些中**队的前线指挥所还有不少烧文件的灰烬。不久印军开始向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城区突击,几乎没有受到抵抗,因此城市也没有遭受破坏。时间是16:50。
中将至此总算松了一口气,对参谋长提醒的战机和直升机的惨重损失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进展比阿格拉计划预定的还快了一些,这是最令他满意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北端的重镇斗拴特别里奥地已收复,城南的直升机突击基地也基本完好地夺回,当然通讯指挥设备全被拆除,油库也滴油全无,但道路、机库等基本设施完好无损。可是奇普恰普河畔的前第五整编山地师的基地还有一半在敌军手中,双方还在激战。中部的楚舒勒已完整收复,更重要的是北郊的野战机场和西郊山谷中的直升机基地都夺了回来。阿格拉行动中最重要的突击基地终于夺到手了。
拉格诺中将要吸取东线失败的教训,命令:-占领了斗拴特别里奥地地区的陆航集团军第1旅、恢复建制的第五整编山地师和35装甲步兵师,首先要加强防御阵地,并组建突击力量歼灭原第五整编山地师基地上的残余敌军。127步兵师在列城作他们的预备队。
-占领了楚舒勒的陆航集团军第2旅、第3旅的2个营、137步兵师和73轻步兵师同样要加强构建纵深防御阵地。作为预备队的49步兵师也在列城。
-战区的工兵部队全力清理那2个直升机基地和1个野战机场,务必于夜间使基地能投入使用。由作战部队加强基地的防务。
-作为助攻方向的南部集群:陆航3旅率剩余的3个营、第11快速旅、36装甲步兵师和38步兵师,他们的预备队51步兵师在恰莫利。要加速向扎达推进,尽速夺回原第四整编山地师基地。
斗拴特别里奥地 9月3日23:00
夏克雪少将是陆航第1旅、35装甲步兵师和第五整编山地师为主组成的北部集群司令官,他在列城还有127师这支预备队,另有2个后勤旅、2个工兵团、2个重炮团、1个团的“灰熊”SA-17、1个团的“道尔”SA-15的防空导弹和1个团的“阿达茨”反装甲/反直升机导弹系统。这些装备经过后勤和工兵部队一整天的拼死努力总算就位了。经过2个白天1夜的浴血搏杀,他的部队损失惨重,为了保持一线部队的战斗力,几乎把127师的兵力抽空了。
北部战区司令部给了他这么强大的力量,任务可不轻,明天凌晨就要展开第二阶段的行动-攻占阿克赛钦地区,并在那里建立突击基地。少将认为这是阿格拉行动最精彩的部分,中国人肯定以为印军将全力收复以前的据点,这出其不意的打击胜算极大,将彻底扭转印军的被动局面。在楚舒勒的中部集群也将重兵突击班公湖谷地,一旦控制了这二个重要的谷地,不但彻底截断了新藏公路,这二处建成出击基地后,庞大的印军集群将沿冈底斯山麓下的新藏公路滚滚东进。这将为西**立跨出第一步,把西藏分割为前藏和后藏。中国人必将为他们对印度的入侵付出代价。印度人“思想高于能力”的本性似乎是于生俱来的,想象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对战区发来的截至21:00人员、装备损失的通报:-183架战机被击落,94架被重创(指短期难以修复)。
-148架直升机被击毁,56架被重创。
-步兵战车损失171辆。
-人员伤亡31500余人。
他自己的集群损失就极为惨重,虽经及时补充,各作战部队缺员还是不少。但这是在这么险峻的山区进行反击作战,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前段时间接连的惨败举国上下意志消沉,在这个时候胜利才是最重要的。国内舆论现在是一片叫好声,军方受到了新一轮的吹捧,那些资深的军事评论员们又飘飘然起来,认为依靠“世界上最强大的陆航集团军”把入侵者赶回去已经指日可待。美军顾问团对印军这次运用陆航集团军大纵深突破敌军防线评价很高,认为是地空协同作战的范例。
夏克雪少将对后勤部队和工兵的效率很满意,利用运距短、公路条件好的条件,不但迅速修复了南郊的直升机基地的通讯、指挥系统,储存了大批的燃油和弹药,而且扩大了基地的容量,原来最多只能容纳70架直升机,现在已能容纳104架。不过即使这样对于突击阿克赛钦还是不够的,美军顾问为此设计了“蛙跳”方案:当第一波陆航攻击部队的第一梯队从这里出发时,第二梯队就从列城飞抵这里进行加油,运输直升机再搭载先期抵达的突击队员,立即投入突击。当然这一作业实施起来相当复杂,刚才经过图上作业总算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了。不过工兵和后勤部队在基地上至今仍忙得不亦乐乎,在作最后的努力。
少将最不满意的是第五整编山地师至今仍未能全部夺回原整编师基地,这也难怪,这个师的兵员大都是新补充的,总体实力大不如以前。好在被压缩在基地一角的敌军也无法干扰阿格拉行动,不过少将严令第五师明天中午前必须完整地夺回基地,他知道在夜间攻击是无法取得战果的,中国人的夜战能力实在太强了。少将已经二天没有睡过觉了,现在得补睡片刻。
斗拴特别里奥地 南郊直升机基地 9月4日 2:00
在这人员最昏昏欲睡的时刻,在基地上拼命努力的工兵和后勤兵们终于拖着疲惫的步伐返回营地睡觉去了。第35装甲步兵师的各警卫和防空分队的值勤人员也在换班,这一班人将值班到6:00 ,等第二梯队的突击队员出发后才能休息。由于防空基地实施***管制,各处的***十分昏暗。等那些等待换岗的印军发现不对时,已悉数被制服或击毙,基地四周的SA-17防空导弹阵地的发射车、指挥车等都在“换班”时落入了我军手中。指挥塔台的值班人员是陆航1旅的,5个值班人员准时在1:50看到大门被打开,塔台的灯光更暗,以免影响向外观察,所以他们也没有觉察异样,转瞬间就被制服。我军的2名电子战士,熟练地打开电脑,调出了凌晨的二个突击梯队的运作指令书。现在的突击直升机群的空勤指挥已经不能依靠书面命令或指挥官脑袋的记忆来执行的了。尤其是这次控制二个梯队的混合机群连续起降的作业,将全部在电脑的指挥下进行。不久这些信息全部呈现在第15空降军和前指的参谋部的电脑显示屏上了。
这是15空降军和54军特种兵突击行动的第一步。他们的成功不是依靠侥幸,而是经过2个月的不懈苦干加上各方参谋人员的精心策划的结果。尤其是近1个多月来,前指的曾司令员决心按中央的部署给反扑的印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参谋部精心策划了“诱敌深入,全歼西线印军主力”的“同步加速器”行动计划。前指任命第15空降军司令员冯胜灵少将为我北部集群司令员,54军的162师也交给他指挥。在45师参谋长杜靖上校(原特种兵团团长)的指挥下,15军和54军两军的特种兵团在工程兵团的帮助下在斗拴特别里奥地的城防司令部和直升机基地下了大功夫,构建了一系列的暗道、密室,和大批用光纤连接的窃听器。
昨天夜里就有二个特种兵小组潜入印军城防司令部和直升机基地的电脑和战术网络的主机房,电子战技师在密如蛛网的线路中接入了一条通往密室的线路。于是印军集群的秘密源源不绝地送入了15军和前指的参谋部,曾司令员会同冯少将策划了一个打击力度更大的行动。他们立即调整了在阿克赛钦湖区周围的军力部署,以迎击印军的偷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采用“黑虎掏心”的绝招拔除印军的出击基地。冯少将派遣了最得力的特种兵团团长周齐平上校亲自率领15军、54军混合组成的200名特种兵,潜入直升机基地,其中有不少是直升机的空勤指挥和地勤人员。在外围还有300名特种兵隐蔽待命,随时可以增援他们。
这第一步行动很顺利,他们成功地控制了塔台、地勤和维修库、防空导弹阵地、基地的警卫。由于当时印军的备战十分紧张,人员在频繁调动,营房里对上一班的人为什么未回来休息也不在意。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战考验,这些特种兵装扮印度兵简直是维妙维肖,模仿印军的印地语、英语甚至可以加上某个邦的“土音”。不久基地上“35师”的巡逻警卫人员大增,陆航1旅的飞行员登机时还认为是加强警卫的措施呢。
4:30陆航1旅的84架阿帕奇、卡-50、OH-58D簇拥着20架CH-47直升机搭载着1个加强营700多名突击队和先后腾空而起,它们立即顺着山谷转向东南直奔阿克赛钦的铁隆滩而去。只有旅长费克特罗上校的1架卡-60指挥直升机未动,他注视着南方的天空。不久天空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列城飞来的第二梯队的104架直升机相继抵达,这是基地作业最繁忙的时刻。为了安全,在大批直升机快速加油的时候,飞行员全部下机暂休片刻,然后再驾机升空。为了同步,首先是20架CH-47加油,然后滑行到先期抵达的突击队那里,搭载他们后率先升空,然后是旅长的指挥直升机,再后是那些武装直升机群。
不过费克特罗上校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些从休息室出来的飞行员已经是我军的特种兵了。CH-47也被做了手脚,当突击营的印军官兵进入机舱一关上舱门,立即闻到了一股清香的气味,他们还以为是新发明的空气清醒剂呢。不过一会儿他们就不清醒了,都沉入了深深的睡眠中了。好在为了保密,一路上都保持无线电静默,旅长根本就不知道此事。在转过一个山口上,似乎是受气流的影响,2架从后面赶上来的阿帕奇突然向旅长的卡-60直升机撞了过来,吓得飞行员赶紧回避,总算没有出事,那2个冒失鬼把直升机幌了一下似乎是表示歉意。不过旅长与CH-47被隔开了,大批武装直升机超到了前面。
这时上校看到第一梯队的CH-47已经返航,居然1架都没有少。第1营营长在简短的密电中,认为突击完全成功,阿克赛钦根本没有象样的守卫部队。等他们这支第二梯队到达铁隆滩附近时,第一梯队的武装直升机群已经开始返航,后到的武装直升机群迅即向在远处逃窜的敌军扑去。旅长这时才发现那20架CH-47至今也没有赶上来,突然旁边的2架阿帕奇的机炮向他猛烈射击,当他瞪着眼睛去见他的大神前,他们根本来不及发出任何呼叫。
此时返航到基地的CH-47的飞行员兴高彩烈地下机前往休息室,不过再出来的戴着头盔的飞行员已经又是我军的特种兵了。他们又把进入机舱的1营印军麻醉后送入了天鹰一号基地。等第一梯队武装直升机群返航后,我军已经把印军陆航1旅的全部208架印军直升机完整地夺了过来。
冯少将看到第一阶段的进程如同火车时刻表一般的准确,命令立即实施第2阶段打击。只见40架CH-47搭载了45师A团的2个营的突击队员,率先扑向守卫列城到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的公路岔路口的二个印军防御阵地。印军在这个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据点部署了2个营的守军,大都部署谷地的高坡上,还有2个营的防空导弹和高炮部队,构筑了严密的防空阵地。那些防空阵地上的印军突然发现大批陆航集团军的运输直升机降落在阵地,正感到莫名其妙,只见机降的大批人员蜂拥而来。山顶上则遭到“自己的”阿帕奇的火箭弹狂射。只是经过25分钟的激战就夺取了这个重要的阵地。A团在高坡上构筑了超轻型105毫米榴弹炮和60、82、120毫米迫击炮的阵地。
这里的战斗尚在进行的时候,整个西线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巨变。
昌迪加尔 北部战区司令部 9月4日8:15
拉格诺中将对今天的突击行动还是满意的,凌晨时分,二支突击阿克赛钦地区和班公湖地区的部队,进展还是顺利的。中国人根本没有防备,武装直升机群很快摧毁了防卫部队的指挥所和少量的防空导弹阵地。机降也很顺利,在班公湖地区是2个加强营分别从这个长条型的高原湖泊的南北两岸实施追击的。中将觉得遗憾的是阿格拉计划把中**队的实力夸大了,否则机降部队应该把他们围歼的。现在新藏公路已经在二处被切断了,据最新的卫星和高空侦察机传来的图象显示,有一支庞大的车队被堵截中间。已经指令陆航旅派遣突击队去夺取它们了。空军已基本上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尽管代价不小。
中将已经命令81师和92师快速加入预备队行列,准备不失时机地扩大战果。5个后勤旅则不惜代价地向一线抢运物资。
就在此时,各个参谋的电话铃声大作,不久一名空军参谋匆匆过来报告,敌军突然出动了380多架制空战机,我军在空中的200多架战机猝不及防,一下子损失了30多架,并被迫后撤。
“预警机怎么啦?”中将质问道。
“5分钟前,敌军在我军防线后方的许多地方开动了强大的干扰机,大大降低了预警机的效率。”
中将也知道由于推进太快,不可能仔细搜索每块地方,中国人依靠金龙电池很容易开动功率强大的干扰机。E-3的雷达功率尽管已经相当强大了,但是也无法与这些地面设备抗衡。
“命令空中的战机不准后撤,各基地立即增援制空战机。”中将下令。
在这关键的时刻,必须确保制空权。可是更大的问题接踵而来。
“中将阁下,前线报来,似乎久舒尔(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的直升机基地和野战机场已被敌军的特种兵团夺取。”参谋长的话差点没让中将背过气。
“…真实情况究竟怎样?”拉格诺好不容易说出了这句话。
“二个集群司令急报,与这三个基地的通讯已经不通,但基地方向还有枪炮声传来。与阿克赛钦地区的3个加强营(实际上只有1个,2个早已到我军的战俘营了),以及班公湖地区的4个加强营(实际上只有2个营),由于敌军的强烈干扰无法联系上。”
“命令他们立即夺回这三个基地。”
又一个参谋赶过来报告:“4号据点(指列城到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的公路叉口的那个阵地)已被敌军夺占,据撤回列城的官兵说,敌军使用的是我军的直升机群。”
又一盆冰水倒在了中将的头上,如何扩大“战果”的考虑,已经被如何挽回败局的思考取代了。
“中国人显然想吃掉北部集群,必须把4号据点夺回来。我认为应该出动81师,那个127师为了给前线补充兵员,老兵几乎被抽空了,都是些新兵。”参谋长建议道。
“可以,但让127师把自行火炮和一部分BMD伞兵战车交给81师,加强突击力量,务必在2小时内把4号据点夺回来。然后就去加入北部集群。据点交127师加强守卫。”
拉萨 前指 9月4日10:00
曾司令员在审视着电子沙盘是敌我双方的态势和动向。西线的印军完全落入了我军精心构筑的陷阱中了。铁隆滩的那个印军加强营孤军奋战了不一会就被四面包围投降了。机降到班公湖的那2个营,被“自己”的阿帕奇的火箭弹扫射了一通,又得不到后续部队的信息,被四面包围不久也投降了。
空降军和中央突击师设计的奇袭获得成功,总共夺取了500多架直升机和24架战机,简直是空前的胜利。仅使用2个营的突击队就夺取那个“三叉口”,截断了二处印军的退路。
此时印军被进一步调动,空军出动了340架制空战机,地面上出动了1个师的兵力来打通后勤线。我军扩大战果的机会再次降临。
在曾司令员的示意下,参谋长下达了展开“藏羚羊”战役的第二阶段作战的指令。战场上顿时狂飙再起。
首先是空中,我军的320架战机都是精锐部队,他们都安装了印军战机的敌我应答码,但在一开始并没有打开,他们是利用山区地形隐蔽接敌,依靠突然袭击和数量优势首战告捷。这也使印军下决心夺回制空权。双方机群主要将在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空域接战,在扎达方向双方只会有100多架战机搏杀。当印军的后援机群接近到80公里时,他们立即发射了大批的远程空空导弹来为被我军优势兵力包围的120多架印机解围。由于导弹有敌我识别器并不会误伤自己人。
令印军预警机指挥官大为惊讶的是,只见对方除了留下100多架战机继续攻击包围圈中的印机,其余200架敌机分为3个机群对着空空导弹直扑而来,迅速与印后援机群接近。当他们与导弹大致相距1000米时,已经与后援印机接近到20公里,之前印机又以交叉发射的方式向每架敌机发射了二枚导弹,以求保险。在印军预警机指挥官看来,中国的飞行员简直是疯了,面对这么多的导弹夹击,什么“眼镜蛇”动作也是不管用的。不过对方并未作“眼镜蛇”或其他规避动作,只是在发射出印军的敌我识别应答码的同时向印机发射了大批的中近程空空导弹。
那些指挥官顿时倒吸了口凉气,只见那些己方的导弹纷纷规避对方的战机,然后因为找不到目标而纷纷自毁。可是对方的导弹由于距离近,印军又猝不及防,一下子损失了60多架战机。更要命的是那些逃脱了导弹攻击的战机队形已经混乱,对方早已占领了最佳的阵位,再次发射那些致命的导弹,由于距离拉近,印机又处于最不利于机动的时刻,第二波导弹的效果更好,又损失了70多架战机。而且处于无法还手的危险境地。北部空域的预警机指挥官贾古拉姆中校尚未想出解救办法,已经要为自己的生存想办法了。
已经有4架歼-8在24000米的高空向他扑过来了。当时印军有3架E-3预警机分别在西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上空,实施预警指挥任务。本来E-3的预警距离可以达到400公里,可是在这险峻的山区,只得移到战线的后方250公里处值勤,就这样还是漏掉了这些歼-8。印空军除了派遣苏-27在空中警戒外,接受以前的教训,每架E-3还有2架米格-31在22000米的超高空警戒专门对付新型歼-8的超高空偷袭。印度总共只有12架米格-31了,还有6架在基地待命。而且它们挂载的导弹可以随时关闭敌我识别器,在这样的超高空是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空战的,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印度空军对敌我识别码被盗的恶果印象太深刻了。这样一来可说是万无一失了。
贾古拉姆中校命令2架米格-31迎战,他们是在250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歼-8的,以它2.4马赫的速度,只要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接近到发起攻击的位置。中校一看对方的阵势就有点冒汗了。在24000米的高空,2架歼-8绕到了正北方向,1架绕到了正南方向,1架从正东方向对预警机实施向心攻击。幸亏米格-31发射增程型R-27的离轴角可以达到60度,于是当双方接近到120公里时,2架米格-31分别向3个方向发射了5枚R-27增程弹,只有中间的1架遭受了交叉攻击。此时天空上十分有趣,米格-31只能向没有飞机的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飞行,他们必须为尚未进入主动状态的导弹实施制导,所谓的“发射后不管”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那些不大的空射导弹上的雷达你还能指望它有多大的功率呢。只有当它距离目标20公里时,载机才能真正的不管。当然,导弹上的小雷达和小计算机能否对抗敌机的大功率干扰,或智能式的欺骗干扰也就管不着了。
贾古拉姆中校发现当R-27逼近歼-8时,北方的2架歼-8、南方的1架,都开始高速向西作螺旋线航线逼近E-3,这就更大幅度地拉开了角度,1架米格-31根本无法再为二个方向的R-27制导了。中校总算明白“1架米格-31战斗力强过10架歼-8”是有条件的,必须10架歼-8都在这架米格-31的前面,等着他攻击,可惜中国人不肯这样。他只好命令暂时放弃对南方的那架歼-8的攻击,全力击落另3架歼-8,然后再合力对付它,1枚R-27增程弹被白白浪费了,由于得不到制导指令,弹上雷达又找不到目标,不久就自行爆炸了。而米格-31的飞行员更是感到别扭,他们受到的训练是远程截击,现在却只能围着E-3转,根本不能放手去对付敌机,否则即使击落了所有的4架敌机,只要E-3被击落,他们也得被送上军事法庭。为了保险起见,2架米格-31又向那3架歼-8交叉发射了5枚R-77,使他们每架都受到3枚导弹的交叉攻击。
我军的3架歼-8开始作蛇行机动,拉开角度,并开动了强大的雷达干扰机。当导弹告警机发出尖叫时,他们以一个漂亮的“普加乔夫眼镜蛇”动作,摆脱了R-27的攻击。又以大角度的机动摆脱了R-77的交叉攻击,他们这些顶尖高手已经在模拟器上,以及面对兰军时练过上百次了。中远程空空导弹的效果始终不太理想,是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弹头上的雷达功率太小,弹上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也太小,难于抗拒敌机的干扰。导弹的抗过载能力虽然远高于有人驾驶的战机,可是一旦目标作出有针对性的复杂轨迹的动作时,它就无所适从了。
此时米格-31已经逼近,趁对方处于被动地位时又以交叉角度发射了6枚红外凝视寻的的近程导弹,认为绝对可以击落对方了。他们立即反身夹击,那架原在南方的歼-8,此时已经很危急了。以米格-31 的庞大机身,转向是很不容易的,等他们转到夹击位置时,那架歼-8在西南方向距离E-3只有45公里了,他们却隔着E-3距离它有65公里。他们在0.9马赫的高速中各发射了最后的1枚R-77,他们只剩下近程导弹了。
“注意你们的后面!”他们的耳机里突然响起了中校的呼叫。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些歼-8根本不怕那些红外寻的导弹。我军飞行员的战术很简单,但有效:他们迎着交叉而来的导弹毫不减速,接近到1000米时,立即停止喷油,弹射出红外诱饵。由于战机只有微弱的推力,自然急剧减速,机体的红外特征急速消失。在导弹的红外图象上战机消失了,只有一个很大的红外光点,坚持了1秒钟,只好奔诱饵而去。被巨大的过载折腾得两眼发黑的飞行员,听到导弹报警声终于消失了。挣扎着再次按下喷油按钮,战机猛然加速,飞行员又被压在座椅上。他们还是分三个方向直扑E-3。
面对四方扑来的歼-8,中校感到了恐惧。看到2架米格-31已经无所适从,他命令E-3急速下降后撤,试图靠下面的苏-27组成阻截网。可是相对于2.4马赫的歼-8,庞大的E-3简直像一辆牛车。2架歼-8突破了米格-31的拦截飞到了E-3的上空,还是以垂直攻顶战术,以2枚PL-12D攻击E-3。苏-27并不能阻截那小小的空空导弹,歼-8重新又拉上去同米格-31搏杀去了。可是米格-31已经力不从心了,每架原来挂载12枚导弹,为了拦截已经消耗掉18枚,现在总共只有6枚近程导弹了。歼-8就在外围向他们交叉发射R-77中程导弹,迫使他们实施规避飞行,打乱了他们的双机编队,一下子抢回了主动。米格-31既不能来“眼镜蛇”动作,盘旋半径又大,一旦陷入被动的空战格斗就不是数量上占优势的歼-8的对手了。结果1架被击落,1架被重创后狼狈逃窜。
空战至此已是一边倒的局面,在击落了180多架印机后,我军重新夺回了战场制空权。我军的战略轰炸机开始出场了,他们投掷的重磅炸弹在被围印军中立即掀起了恐惧的旋风。在随后的日子里,它们从喀什、格尔木起飞,并不需要前线的后勤支持,只要有歼-17或Q-6以激光枪或雷达照射器给“飞蛇”照射目标就可以了,发挥了最大的打击力量。
低空更是我军直升机的天下了,营救队忙着抢救飞行员,更忙的是抢抓俘虏。不过最忙的是那200多架改造好的电动米-8、米-17,加上卡-32、Z-14,他们正在抢运大批的突击队员直扑列城。
列城 城防司令部 9月4日10:20
列城位于印度河上游的一处比较宽阔的河谷,以印度国名命名的这条大河,源自森格藏布河,现在正是雨季,汹涌的河水从城南绕城而过。列城比楚舒勒和斗拴特别里奥地可要大得多了,在这片地势险峻的超级高原,人们自然会聚集在这个宽大的谷地。列城有几十万人口,一向是中印边境西线北部的重要后勤基地,有一条公路向西可以绕道抵达昌迪加尔,也可进入印控克什米尔的首府斯里那加。西线北部的物资大都通过这条公路运来。向东南则有一条穿越险峻的峡谷的山区公路通往楚舒勒,向东北原来只有一条山间小路通往斗拴特别里奥地,为了向阿克赛钦扩张的需要,印军工程兵化了极大的代价把它整修为一条山间公路,不过在不少地段只能单向行车,为此设置了不少的交通管制站来调度车辆的运行。
古辛格尔少将虽然名为城防司令官,实际上并不部署列城的防御,他的职责在于城东的巨大的后勤基地,在于组织对前线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在这世界屋脊上作战的双方都知道后勤的份量。军方为了支持阿格拉战役,加固扩建了飞机跑道,修筑了不少的洞库,在这里储存了大批的物资,并扩建了直升机基地,加强了直升机的维修力量。为了防范我军的空中打击,保卫这个重要的基地,部署了强大的防空力量,有SA-17、SA-15各1个团负责中高空的防空;2个营的俄制“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最近又部署了12套固定式的“阿达茨”负责低空防空,主要是对付武装直升机的袭击。少将直接管辖着2个后勤旅,拥有庞大的运输车队。也有一支由6架米-17、6架CH-47组成的直升机运输队,直升机这么少,主要是各个快速旅、作战师和陆航集团军都把直升机瓜分了。战区规定它们的任务主要是抢运伤员,其次才是运送直升机或飞机维修用的急件。不过大医院都在城里,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对于地面的防御阵地少将并不很重视,他有112步兵师作为守卫力量,其中有2个营配备了SA-18系列的肩射导弹,也是为了防空。有1个重炮团,部署来控制谷地的东部入口。少将和战区也不相信中国人会派地面部队来攻打这里,所以并没有配置纵深的防御工事。在基地的谷地与列城所在的谷地之间有一条400多米宽的峡谷,只有1公里长,并不险峻。峡谷一侧相对高度100米处是相当宽阔的台地,上面树木花草十分繁茂。原来是公众花园,是市民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另一侧是印度河。不过现在这个花园已经关闭,里面部署了一个高炮营,实际上只占了一个角。
今天的出击很顺利,凌晨二支突击队3百多架直升机连续升空的景象真是壮观,居然一个事故都没有出,那些娇贵的阿帕奇一一顺利升空,少将为印军的后勤工作效率感到骄傲。接下来基地的后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当4号据点丢失的消息传来时古辛格尔少将确实有点紧张,战区司令部也下达命令,让他们全力戒备,还得准备修改武器系统的敌我识别码。可是不久就有受创的印机在这里迫降,在空中怎么改识别码?好在暂时还不用改。不久驻在这里的127师机械化步兵团向4号据点进发,去协助81师夺回4号据点。暂驻这里的49师也在准备,一旦打通了公路就将开拔到楚舒勒去。这些部队的紧急调动,让少将忙了一通。此时已有12架战机迫降下来,机场的运输作业受到严重影响,机场来电请示,少将也没有办法,他得到通报,预警机已被击落,空军已处于危急的境地,总不能让受伤的战机掉到山谷中去。
此时,又有7架战机冒着浓烟向机场摇摇晃晃地飞来,应答码显示是自己人的飞机,另有5架阿帕奇也冒着浓烟向不远处的直升机基地飞去。地勤人员和救护人员全力以赴地做好抢救的准备,飞近后可以看出是7架苏-30。不过这些飞机一接近机场就不冒烟了,飞快地扑向各个防空导弹阵地,发射火箭弹和导弹。阿帕奇也参与了猛攻。印军尚未从混乱中清醒过来时,大批的战机越过了东南方的各处山口,立即向谷地中的目标发起猛攻。40架Q-6把大批重磅炸弹和火箭弹投向印军的结集地。那些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都被锁定发射,因为应答码显示对方是“自己人”。
守卫在连接城市和基地的峡谷北侧台地上的印军高炮营,刚听到远处机场传来的爆炸声,就见一队直升机无声无息地沿着北部的山坡“滑”了下来,炮瞄雷达虽然发现了目标,由于接收到了正确的应答码,并没有作出反应。而值班的操作人员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那些降落在草地上的直升机里已冲出了大批突击队员,以枪榴弹和枪弹边扫射边冲锋。10分钟就结束战斗,除了毙伤的印军,一大半丧魂失魄印军成了俘虏。来的是15军44师A团的先遣部队,他们控制了这块台地后,在4片大草地上布置了直升机导航指挥设备,从直升机中卸下的4门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已经架设好,并作了标定。在1架WZ-11的指挥下开始向印军基地炮击。空出来的直升机正好把印军俘虏押走。
不久落续飞来的Z-14M、电动卡-32、“黑鹰”、米-8,运来了120门超轻型155榴弹炮和105榴弹炮,当然还有大批的各型炮弹,这个台地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炮台。大批的空炸榴弹和穿甲弹落入印军基地中的各个目标,以火炮来精确地投射弹药当然要比空中打击的成本要低得多。此时我军的武装直升机群开始转为攻击印军的装甲车和步兵战车等机动目标。Q-6则投掷500公斤的重磅炸弹,摧毁印军指挥所和坚固的工事。
在攻占台地的同时,另一支54军162师的加强营由40架CH-47机降在机场,他们以12辆“电甲虫”为前锋,很快控制了机场。印军的这个机场是贴着东北侧的一列山崖修建的,而在西南边还有4个小山包,跑道足以供伊尔-76起降,而在山崖中修建了大批的洞库,那4个小山包的内部也几乎被掏空了,作为油库、维修库和弹药库等。在以前的多次空袭中,这个基地的损失并不大。不久又由60架电动米-8送来了2个营加强对机场的控制。
对列城基地东南部的直升机基地的争夺战打得最为惨烈,当时印军127师的1个机械化步兵团被抽调去支援收复4号据点的,还有2个步兵团和师部驻守在这里,本来准备一部分由直升机空运,大部分由公路前往斗拴特别里奥地去的。在遭受打击的混乱中镇静下来后,接到古辛格尔少将的命令,协助112师的1个营守卫直升机基地。当15空降军44师B团的1个营在一个巨大的停机坪机降下来后,遭到了残剩的印军重炮的轰击,1架CH-47、2辆“电甲虫” 被击毁。在空中的1架WZ-15(电动卡-60)实施空中指挥的44师参谋长钟奇正上校,立即命令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群和Q-6攻击机进行压制。印军的炮火随即被压制,他们的地面冲击则遭到突击营的阻截,他们初步控制了这个停机坪。
随着我军大批部队的机降成功,到14:30时44师的A团控制了列城基地西部的峡谷,162师的A团控制了机场,44师B团和C团则占领了直升机基地,并封锁了东部的通道。最关键的是在谷地东北侧的高坡上机降了大批的超轻型火炮和各型迫击炮,居高临下地以强大的炮火覆盖了整个谷地中的印军阵地。印军储存在洞库中大批的炮弹大大减轻了我军运输的压力,猛烈的炮火把古辛格尔少将指挥的112师、49师和127师的大部,总计3万余名印军压缩在印度河边的条型阵地上。
当古辛格尔得到战区已经派遣92师和原驻守克什米尔的第11快速旅前来支援的消息后,命令112师组织突击队,强攻连接列城的峡谷,以打开西部的通道。可是他们既无强大的炮火支持,更无空中打击力量的配合,难以取得进展。台地上的几门155榴弹炮还掉转炮口,以空炸榴弹向列城的近郊和城中无人的地带轰击。在城里引起了极大的混乱,大批居民驾驶着各种能弄到手的车辆,载着家人和贵重的财物向西面逃窜,他们以为我军要进攻列城了。当这支庞大的五花八门的车队行进到离城30多公里处与飞速驶来的11旅前锋部队遭遇了,在这种狭窄的山区公路上,交通秩序立即大乱。后面的逃命大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压过来,顿时把公路堵得死死的。要想让堵塞的民用车辆倒回去,形成双向的车流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旅长当机立断命令自己的自行高炮、装甲车、步兵战车和运输车全部靠边停下,让居民尽快通过。于是自东向西形成了一列壮观的车龙,我军的高空侦察机发现了这一良机,招来了攻击机群几乎像点名一样逐个摧毁这些根本无法机动的战车。那些民车刚想过来,一看前面的军车纷纷爆炸起火,更是乱成一团。增援的印军短期内根本无法使用这条公路了。
北京 国务院新闻中心 19:00
今天向全球实况转播的关于中印边境冲突的新闻发布会肯定将创造新的收视率记录。这倒不全是中央电视台的魅力造成的。西方的媒体从9月2日起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印边境战争的消息,他们绘声绘色地展示了阿帕奇、“基沃瓦勇士”、“休伊”直升机的优良性能,声色俱全地报道印军陆航集团军的庞大的武装直升机群的壮观的出击场面和出色战绩。仅以2天的猛烈攻势就收复了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两大重镇,并“基本”(西方媒体以往总是讽刺我国媒体说“基本”实现了××,就是表示××没有实现,现在终于也明白了“基本”这个词汇的妙用)夺回了原第五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当然也少不了印军缴获大批重型火炮的录像,我军坠毁直升机和毁伤的战车的镜头。不少资深专家指出:印度在西方支持下组建的陆航集团军拥有近千架重型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是在世界屋脊上进攻的利器,改变了高原险峻地区作战的模式。中国虽然有性能优越的电动直升机,但数量上完全不敷使用,而且后勤方面也不容许部署如此众多直升机。专家们断言,中印边境战争的结束将比人们预料的快得多。
而中国的媒体只是简单地报道:9月2日报道“前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抗击印军的反扑。在大量消灭印军的有生力量后,我军转移到更有利于防御的阵地。”
9月3日宣布了“为了保护城区的建筑设施,暂时退出了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
今天的早新闻广播了“印军的突击队深入我国境内,对阿克赛钦地区和班公湖东部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我国边防部队正在抗击印军的入侵。”
我国政府发表了严正声明,警告印度政府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决不会有好下场,试图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压服中国人民的罪恶阴谋必将破产。我国边防部队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神圣领土。
印度政府则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声称“自古以来”阿克赛钦地区和整个班公湖地区就是印度的“神圣领土”,收复这些地区是印度边防部队的责任。印度边防部队还将以强有力的行动将入侵我国“阿鲁那恰尔邦”和“锡金邦”的中**队驱逐出去。
不过到了下午就不再有印度媒体兴高彩烈的“胜利消息”的报道了。西方媒体也察觉了这个微妙的变化。到下午16:30时印度政府突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中国入侵军“深入”入侵印度领土,向列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这条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是由于中印双方严密的**,得不到丝毫的第一手详细消息。西方公众被吊起了胃口,自然急于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中国的公众更是焦急万分,自从东部大捷后,大家已经习惯于前线接连不断的胜利消息。这二天官方突然不再公布具体的战区新闻了,从国外网站上和卫星电视上看到的都是不利的消息,印军竟然一下子得到了1000多架高性能的美制直升机。而且在战役发起的第1天我军就连丢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两大重镇。今天居然让印军突击到阿克赛钦和班公湖的东部,从地图上一看就知道新藏公路已经被拦腰切断。这个仗怎么再打下去啊。不过那些军事专家的分析总算让大家安心些了,首先印度并未报道歼灭了哪些师级、团级单位,陆航集团军的特点是以长途奔袭来围歼对方有生力量的,这算什么大胜呢;其次也没有报道印空军以多大比分击落敌机。印度政府的“谴责”声明总算让大家放心了一些,我军的突击比印军的似乎还远了一些呢。不过实情如何还是不得而知。今晚总算可以揭晓谜底了。不过大家都预测一定是好消息。
一见到满脸笑容的章部长和何副部长坐上发言人位置,大家就知道有大把的好消息了。首先由章部长宣读了政府声明,然后说:“我们是说到做到的,印度政府试图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依靠大量的新式武器来扭转败局,这完全是徒劳的。只有和平谈判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下面请何上将来介绍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情况。”
会场一阵骚动,摄影记者都在抢最好的角度,文字记者则准备记下最精彩的语句,好抢先发出生动的报道。
何上将的话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在攻占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两大重镇后,印军今天凌晨大规模出动陆航集团军入侵我阿克赛钦和班公湖地区,企图依靠外部势力提供的先进武器,通过扩大冲突范围来挽回败局。这完全是徒劳的,到12:00这二股入侵的印军陆航部队被我边防部队全部歼灭…”
会场上响起的热烈掌声打断了他的话。只见他做了个手势,会场顿时静了下来,大屏幕上展示了大批印军战俘走向集中地点的镜头,还有我军战士登上缴获的步兵战车挥舞军旗的镜头。
何上将接下来的话更令全场震惊:“细致的观众肯定会发现在战场上没有发现一架毁损的直升机,陆航突击队怎么会没有武装直升机呢?告诉大家,我军神勇的特种兵团,已经把印军陆航集团军第一波突击部队的500多架各型直升机完整地夺到手了。”大家都愣住了,会场一下子静了下来。马上响起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全国民众如痴如醉地看着电视屏幕上展示的大批阿帕奇、OH-58D和CH-47腾空而起的壮观场面,那些前两天看着还十分憎恨的直升机,现在似乎十分可爱了。画外音:“特种兵团缴获的这些直升机在完成了奇袭任务后,正在撤往后方基地,它们将进行技术改造。”
画面又切换到一个机场只见4架C-130J和一批米格-21先后升空,画外音:“我军特种兵团在收复楚舒勒野战机场时还缴获了4架美制C-130运输机和20架战斗机。”
记者们与电视观众一样看得如痴如醉,以致何上将的下列报告不再能让他们再激动起来了:“我军已歼灭了攻入 ‘天鹰一号’基地-原印军第五整编山地师基地-的印军,已经包围了斗拴特别里奥地地区的印陆航集团军第1旅的残部、35装甲步兵师、第五整编山地师余部和西线北部集群司令部。向楚舒勒反扑的印军中部集群的重要后勤通道已被切断,它的陆航第2旅残部、第73轻步兵师和137步兵师已落入包围圈。在西线南部入侵我国的印军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被阻截在巨哇、波林三多、扎达一线。
“从喀拉昆仑山到冈底斯山的千余公里的战线上我军的反击作战阻遏了开战以来印军最大规模的攻势作战。我军初战告捷。”
不过接下来的战绩再次引起了轰动:“西线我空军在凌晨第一波的反击中就击落了270多架印军战机,包括3架美制E-3预警机,截至北京时间18:00,总共击落了320架。涌现了22名新的 ‘空中英雄’,超级空中英雄王希成创下了击落17架敌机,击伤12架的最新记录。”何上将的报告再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
“我军的空中勇士们牢牢地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有力地保障了地面反击战的顺利展开。东线印军的大规模反扑也被我军阻遏。前方目前仍在激战,我军反击战的胜利是指日可待的。”
乖乖,320架!世界上也没有多少国家拥有这么多的战斗机呢。一天就被干掉了。在举世闻名的“六天战争”中以色列在第一天的二轮空中突击中也不过摧毁304架埃及战机。我军真是神了。
主持人请大家提问题。
“你们又入侵列城,还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中**队到底要占领多少印度的领土呢?”会场上又响起了印度记者斯黛丽尖利的声音。
不过鉴于印度人遭受了那么惨重的损失,在场的中国记者都很大度地笑着看她。何上将更是神定气闲地答道:“印度政府的声明是颠倒是非的杰作,我军根本没有攻击列城市区,打击的是列城东南方的印军后勤基地。攻击我国阿克赛钦地区和班公湖地区的印度侵略军就是从这里出发的,这有我军缴获的印军文件和俘虏的证词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至于列城的居民为逃避战火,在混乱中造成的伤亡,则完全是印度政府的责任。”
新闻发布会在在场中国记者和全国电视观众,以及全世界华人的欢笑声中结束。
3天后,“藏羚羊”战役也以我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取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胜利。缴获了524架各型直升机,还从战场上吊运回来49架轻伤坠落的阿帕奇和OH-58,只要换上电动旋翼,稍事修理就能恢复飞行的。印军损失了489架各型战机,约占印军军机总数的五分之二。成建制地歼灭了刚恢复的第五整编山地师、35装甲步兵师、127师、137师、73轻步兵师、112师。被吹嘘为世界第一的陆航集团军,栽人栽到家了,居然被对手缴走了500多架直升机,作战部队被歼灭了三分之二,第2陆航旅被全歼。
战线又恢复到了战役前的原状。当我军从列城撤退时,几乎动员了战区的所有运输机和运输直升机,把列城基地庞大的物资储存搬运一空。由于我军也有同型的防空导弹,所以技师们把那些SA-15、SA-17和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分解后装上了运-14。油库的燃油就让加油机和专用运油机的飞行员忙得两眼发黑。24小时的连续起降作业,对我军的战术空运力量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事后的统计,空运作业的强度超过了著名的“柏林空运”。基地中储存的大批炸药,派了大用处,被工兵用来彻底炸毁了这个基地的洞库、跑道、停机坪、塔台和上下水道等设施,从列城到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的公路也被彻底摧毁。至少在半年内印军别想利用这些设施。
这次战役对印军士气的打击是空前的,在完全占据后勤优势、兵员优势、武器的数量优势,雨季又是在高强度的期间,居然败得如此的惨。拉格诺中将立即提出了辞呈,陆军参谋部还没有批准。关键是下一步怎么办?
此战在国际上的反响是巨大的,由于西方媒体的努力,几乎世界每个角落都知道印度的全面胜利,中国遭受滑铁卢式的失败已是“指日可待”了。可是“指日”后,印度却遭受了惨重的失败。那些“资深”军事专家只得另给说法了。
不过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退役美国将军的分析还算客观:“…对印军的所谓兵员上的‘优势’必须有客观的评价,从开战以来,印军损失了大批有经验的战机和直升机飞行员,陆军的12个精锐的整编山地师被歼,虽然通过人员的紧急培训,战机和直升机飞了起来,第五整编山地师也恢复了建制。可是他们怎么能与那些身经百战的中**人抗衡呢。
“当然,中国陆军一向以战术灵活,敢于深入敌后穿插,围歼敌军而著称于世,看来他们保持了这一传统。当年在朝鲜战争中,不少美军的师、团级单位都是凭借绝对优势的空中打击力量才突出重围的。印军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旦被包围,就很惨了。这次战役再次显示了中国陆军在世界上不可动摇的强势地位。印军与他们根本不处于同一级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