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作者引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生无梦,梦只与青春同在.当青春逝去不回,剩下的只是现实与人生……



炎杨呈新
逝去的终归逝去,而今的依旧在变幻。到一切结束时,所要面对的,仍是逝去。或许注定,或许是宿命,那么,究竟有没有永恒?什么才是永恒?……
因为有爱,才有了恨。爱有多深,恨有多深。或许,爱与恨将是一种和谐的永恒。可有些爱你经历过了;有些恨,你永远没有勇气去承受,也找不着理由去追索……
献给年轻的心
引言
再平淡浅薄的语言文字都是自己写出来的,再无聊乏味的故事内容也都是自己编想出来的。对于这些,我已无能为力,因为我已尽全力,剩下的就是面对现实,面对《夏日炎炎》。
很小时候,看到朱自清先生一篇散文结尾写的两句话:青春无怨,往昔无悔。当时我觉得很美。的确,逝去的时光、青春年华,就不要再有什么抱怨;已逝的往事,也不要去追悔。每个人都要成长,都要长大。当我们真正长大以后,却总会变得意犹未尽地怀念美好的青春。也许,我们曾经是多么无知,多么纯真,也多么烂漫。也是因此,我们的未成年生活才充满乐趣与回味。总觉得那些时光美好,却已匆匆离我们而去,并且永不复返。
长大了,所面对的更多的是孤独和烦恼。
我看到逝去的青春,已不能再将她挽回。那过去的时光,在我心中,已成为永恒的追忆。
这些感慨竟挂在嘴边多年,使我不曾淡忘,却已觉得遥远。
其实,我们都是一群纯真的孩子,在生活的道路上,追寻生命最初的温暖和诗意。
我们更多地生活在一种温情与冷漠之间。世界是充满阳光的,但阳光不可能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如今更能体味,也更易感触到的是人情冷暖。有的时候,不由地感觉到,原来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与那么多亲近的人有关。可又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和我周围许多亲近的人都活得那么不快活,那么压抑、痛苦,而又相互不能帮助,无力帮助,而使之解脱。这实在太让人难过了。因而,《夏日炎炎》中便有一个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主题氛围,同样有一种难解的困惑。
有时候,我突然觉得世界很冷漠,就像是一些人的心灵。而我感触到这个冷漠的世界充斥着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一份孤独,一份悲凉。寂寞伴着时光慢慢地穿梭、轮回。我蓦然中,才想起我的青春,我的诗歌,我所有的记忆,以及记忆里的人们。我想念曾经的朋友、伙伴。我也被迫明白,我拥有着美好光阴里的朋友,却没有生命里始终相依的人,没有!那些朋友只是人生阶段中,相互的需要,而相借助,并在一起的。一回头,才发现,真正能够依赖的却只是自己的影子。太阳照在大地上,照出许多可怜的影子,影子很孤单,生命很孤独。
深夜中,常会失眠,清醒的我,总是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周围深黑的空气里,有许多模糊的呐喊与呼唤,像是呼唤世界,呼唤我,呼唤许多熟悉的人。又都像是我在呼唤和呐喊,因为我想到整个世界都已沉睡,每个人也都在自己的梦里。我能听到,并感受到周围都是渗透的声音。窗帘挡住了我买来的温暖和光亮,使得我独自沉浸在温暖之中,而去想象外面的凄冷与寂寞。
年轻的时候,人总渴望一次轰轰烈烈的情感。**过后,便又回归平淡真实的生活。我所构设出的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情的世界;一个梦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一个放任主观的理想化世界。或许,现实中不幸的人才喜欢做梦,梦能让人得到一定程度精神上的解脱。现实中得不到的,那就去梦里寻找,或许还会找到自己终年不遇的爱人,从而告别自己生命的寂寞和情感的压抑。我深有体会的是,我的痛苦皆源自生命的不自由,我的愿望亦源自生命的不自由,所以我写下了这些平淡无华文字,以宣泄内心对生命的感触,亦表示犹然敬畏。
《夏日炎炎》所写的人物,其实一个个都是原本非常健康,也很积极向上的人,可是他们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些变异,或异化。当然,要究其原因,那绝不是他们主观使然,而是其他因素所致。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塑了他们固有的本性状态,使得这一代的年轻人,呈现出这些异化的生存状态呢?留给关心这一代的人们去思考吧!但是若要说这是他们的不幸,那么他们是可怜而无辜的。谁又能拯救他们呢?
最初急于想完成这部小说,是源于自身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很早就喜欢文学,可随着现实种种客观原因所起变化,我愈来愈感到自己的道路将和文学越行越远。我很害怕,毕竟自己骨子里还是对文学异常敏感。倘若将来我真的从事与文学无关的事了,那么趁现在还与其有关,且完成了这部《夏日炎炎》,也就算给了自己一个交待,给了文学一个交待,从此也不再愧责,也不再欠文学的了。
最初只想用最平淡浅易的语言文字,来写出最平淡的常态生活和故事,可写完才发现,这样以来,长篇文字变得无聊乏味,一切都是浅白如溪。我只奢望有耐性的人能阅览完其中的故事,理解里面的人物,惑少地感受我曾经的心情。
我不禁还要感慨:一朝红颜携人老,万叹莫发今窗前!
正文:
青春梦幻般校园生活,叫外面人无不向往,经历过的人也常常会感怀留恋。可这些身处其中的青年学子们,在这样安逸舒适的环境里,自得地生活久了,反倒心生烦腻,走出去的热望,如同夏日般焦躁。
熬过最后一段酷热难耐的考试期,学子们便会迎来被这美丽校园解脱的日子——渴望久已的漫长暑期。此时的大学校园,已在盛夏未临之际,开始躁动了。你听广播中的曲子轻快欢畅,教学楼外哨声飞扬,操场上有人牵手,树荫下什么在轻轻歌唱,抒情的歌曲那么悠扬……
当其他院系学生仍忙于赶考、备考之际,经管学院的考试已提早结束。杨纯已经获知,这一学年就此结束,在校生活也要告一段落。或憧憬,或迷茫,校园大门已敞开,暑假就此开始了。

杨纯用心一回首,才觉得光阴飞快,大二的时光就这么溜完了。眼下的校园有点鼎沸不安的样子,一切都是慌乱的。所有人都在打点最后的行装,没有人静下心来,也都顾不上去思考时间和青春这样深奥的问题。系里的同学们行色有些匆忙,尽管几个星期前,他们都开始收拾行囊。而今,要告别这里,各自离校返乡。
杨纯将行李简单地整理,收拾妥当,放在床前地板上。他神情坦然,又显得坐立不安,不时从三楼的阳台伸出头去,向下探望。同寝室的还剩下两人,一个懒散地将身子靠着床沿,不停地微微摇摆;另一个正对着镜子,陶醉般梳理着自己的头发。
宿舍里正播放音乐,两个大音箱连接着CD机的耳机插孔,音响开到了最大。或许,这样更能满足他们考完试后所要纵情宣泄的身心需求。**的摇滚乐在宿舍里回荡,传进公寓走廊,水房冲凉的男生光着身子,跟音乐节奏一起放荡。公寓楼下经过的女孩,来回侧目仰望。兴奋的男生从窗户里,拿望远镜看她走光。
歌手发声显然不科学,尽管费尽力气,声色沉重,但腔调铿锵,却不高昂,浑厚却不嘹亮,还带有撕心裂肺般的颤音。让人能想象到,歌手浑身都在剧烈震颤,已彻底投入生命。仔细听能感觉到歌手是在用生命的全力歌唱,或是在倾泄生命的血液。那股**和力量,仿佛要冲破体壁,有种欲爆破的危险感和穿透力。
外面的阳光照着法梧桐繁茂的枝叶,被照上的叶面愈发地鲜亮。虽然蝉噪声没有亲临这个城市深处少有的绿荫,但不能预约的盛夏却如约而至,让年轻的人心里充满不安。
一辆深绿色的出租车逆着校园主道两边拖拉行李的离校人流,缓缓驶入生活区。车停在13号公寓楼前,戴着墨镜的女司机缓缓地摇下车窗玻璃,微微伸出头,向公寓楼的阳面仰望了一下,然后轻手按响两声低音喇叭,仍就静静地坐在车里。
在三楼宿舍里的杨纯闻见车声,便从阳台里探出头来。他一眼就认出来,这是来接他回家的车,车号为秦AT325。
这辆车的车主叫杨丽,就是此刻正坐在车里的女人,也就是杨纯的姐姐。她是纯的亲姐,唯一挚亲的人。若是没有她,纯就成了孤儿,也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地上着大学,并且上得还是这所全国重点名牌大学。
这个女人显然是有些不简单。杨丽没有较高的文凭和学历,她仅读过小学,初中未念完就辍学了。那时母亲钟兰还在,但家境极为艰难。到了交不起姐弟两人的学费,母亲只能忍着无尽辛酸的苦水,让女儿丽丽回到家里。丽丽当时很懂事,对于妈妈让她半路退学的决定从无怨言。她很体谅妈妈的难处,还尽量安慰她,又鼓励弟弟好好地读书。
那个时候,母亲大概还没有患胃癌。据她们所知,母亲在得知自己身患胃癌之前,只是时常感到胃疼,腹痛,出虚汗,浑身难受。钟兰老是要隔段时间在床上躺着歇几天,然后挺过一阵子。姐弟俩当时都还小,不太知事,也是因为见惯不怪了,对其不以为然。偶尔,他们也会发现妈妈躺在床上十分痛苦难耐的样子,可做子女的每次关心地问询,母亲的答案总是强颜欢笑。钟兰在孩子面前虚掩着痛苦,装出一幅洒脱和安然。因此,后面再用“母亲是在床上强忍着痛苦,几天后再硬挺起来”描述钟兰那段时日的真实状况,更见得确切一些。
终于有一天,钟兰发病了,实际上是病情恶化。
胃癌的事实令年轻的钟兰难以接受,她想到刚辍学的女儿丽丽,才不过17岁,还不能独立地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丽丽要是再大几岁也许还好些。可一想到儿子阿纯才要上初中,很需要人照顾,钟兰就更忧虑了。阿纯的学习情况叫钟兰感到欣慰,可自己走后,谁又能再去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纯是妈妈的最大企盼,他是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人,甚至唯一希望。母亲总盼着儿子快快长大,长得有出息。钟兰将求学定为儿子的出路,只有让纯读了大学,才可能会变得有出息。钟兰的思维观念是极平凡的,只是众多母亲们相似的想法和企盼。杨丽虽大一些,但终究连自己都不可能照顾周全,再照顾个小弟,这更不能叫钟兰放心,她的忧虑正在于此。但这些忧虑并不能很快地得到解决,反而更加重了钟兰的病情,促进她走向死亡。

对于这对姐弟俩来说,父亲是不存在的,就更谈不上有父爱。若说没有父亲,那是未有人信的,天底下哪个人会没有生身之父母?可是,对于他俩来说,生来就等于是没有父亲。据说,丽丽出生后,父亲从未抱过她。而阿纯还在妈妈已经怀孕9个月的胎腹中时,这个传说中的父亲已和一个在赌馆里服务的女人私奔了。谁也不知去向。有人传说是去了新疆,也有人说是去了四川,总之,纯的生父在他未出生前便从家里消失了,如残冰恶霜般在人间蒸发,再没了音讯。之后,更没有人再去问询。
母亲没有为此难过,只说跑了也好,死在外边也好。钟兰很少再向孩子提起:自己曾有过一个丈夫,孩子们还有过这么一个不像样的爸爸。只是有时候,钟兰会望着这对姐弟俩黯然神伤,默默掉下几颗叫他们看不到的泪水。
后面的日子很辛苦。
母亲是在剧痛中离开人世。她死的很痛苦,就如同她命运之中所常遇到的不幸给她带来之痛苦与折磨,只是一种是身体直接承受到的,而另一种则多是她心力的绞痛和体能支撑极限的至痛。当医生告诉她病因时,她竟很确信医生的诊断。她从事过极其繁重的劳作,她的胃也同整个身体一样,经历过无数的煎熬与折磨。遇有不适症状,钟兰总是忍耐着。这样长期不治,病情累积,使胃的正常机能逐渐丧失,终于导致了癌症。
钟兰开始感到胃不适时,丝毫不在意。后来胃腹开始阵阵疼痛,她就用强忍作为与这病魔的斗争方式。最终,她未能战胜可恶的病魔,而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钟兰带着忧伤与难舍撒手人寰。她可以一走了之,丢掉所有人世间所能遇到的不幸和痛苦,留给生者的却是无限的哀痛与终生缠绵不断的追思。如果这个不幸的家庭一直在演绎悲剧的话,那么到这里也就达到了不幸之**。
丽丽当时还不到17岁,杨纯更小的可怜。好在她们还有一个可依靠的亲戚,钟兰的妹子,也就是她们的姨妈。钟兰走后的几年,这位姨妈因受姐姐临终的嘱托,承担起照顾杨纯姐弟俩的职责。
姨妈不久便给丽丽在她们厂纺织车间找了个临时工作,丽丽踏实地干了有一年半。这段时间里,她凭自己的收入,维持了这个两口之家的正常生计。杨丽辞职纺织厂的工作后,进了一家时装店。她辞工是因为所在的车间是做纺纱,里面充满纤维粉尘,长期工作难免影响身体健康,尤其会给呼吸道造成极大危害。她听姨妈的话,此地不宜久留。
姨妈托熟人介绍,才让丽丽进了一家时装店,当上了营业员。丽丽性格开朗,又善和人交际,因而这样的工作对她再合适不过了。她一进店,表现的相当出色,也很得人缘,许多回头客都冲着她而再次光顾。老板更是器重丽丽,别的员工进店后三五个月才涨工资,而丽丽第二个月薪水就涨了两成。仅干了三个月,就开始拿大工的薪酬,并且月月都有奖金。当然,这些好处都来源于她自身的销售业绩,她为老板创造的更多效益。商人的仁慈也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为准线,所谓对员工的一切额外好处或优待,都是为了促使其更多地为自身去创造利润价值。
似乎杨丽与老板在这种利益关系之外,还有其它更丰富,更叫别人想不透的感情。俩人算是很投缘,老板是个比丽丽年龄稍大的女人,她对杨丽自然有种长者的亲和感。老板了解丽丽过去的不幸,也深知她家里的困难状况。凭借自己曾经创业风雨历程中艰辛的体验,老板能深刻地理解杨丽的困难处境,也很同情她家庭命运的不幸遭遇,因而特别关照她。这一点是这个女商人人性光辉的具体体现。
杨丽刚进店时,她便亲切地称呼杨丽为小妹,她也就像一位大姐那样待丽丽。后来,她们俩便在这种经济利益结成的人身关系之外,结成了姊妹情深。杨丽固然对她忠心一片。做大姐的老板也常常照顾到她工作之外的生活和其它方面。后来,这个女老板要离开这儿,去广东发展。其实也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她的事业,去那的主要原因在于老板的男朋友在广东,并且在那里创建了事业。老板是一个女强人,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她心力憔悴。她日益感受到一种难耐的生命寂寞,和一种无助的身心疲惫。她收获了人生的许多个价值、目标和意义。但她也逐渐觉悟到自身在获得的同时,又有了另一些更为重要的缺失,而这令她感到不安和惶恐。她对这座城市有种深深的、无以言说的情感,这里充满了她的足迹和回忆。这座古城是她创业历程与个人才能的见证。尤其是这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时装店,便是她最终奋斗的成果。因此,她十分舍不下。她离去时,还带着淡淡的忧伤。
一个女人在她的生命之中,最现实的需要无疑是她的另一半——男人。事业往往是自身生命所背负不起的,这是传统,也是现实。是一种合理与不和理之争与和谐。这纠纷的最终结果仍是一个女性理想与现实争斗的妥协,或是破灭。而她却要选择一种相互妥协的完美结局。那么,只有遗弃过去的历史,再去重新面对和开辟另一个新的世界,那里有共同的事业理想,也有自己生命的另一半。“苏珊时装店”的命运也在这转变当中,发生了外人并未觉察的变化。老板苏珊走了,“苏珊时装店”却仍门庭若市地居于西大街最繁华地段。
苏珊万分嘱托之后才离开的。她把一手经营起来的“苏珊时装店”转交给了杨丽,并宽宏大量地容许杨丽先付百分之四十的接手费,所欠的可分期在之后三年内支付。丽丽最初也不敢冒风险接手,她自身并无多少积蓄,哪里有资可投?但苏珊很信爱她,欣赏她,并诚心鼓舞了她。杨丽是个豪爽的女人,终于义气地答应下来,开始筹借钱。丽丽在外面结识的朋友不少,都为她尽了力。最终未能筹够原定要交付的数目,但苏珊还是把店转给了她,谁都清楚是为什么。
苏珊临走之前,请杨丽吃了顿饭,俩人都很伤感。苏珊将自个的想法和心里话都告诉了她。
苏珊说,我这辈子什么苦都吃过了,什么事都经了,什么也都不算缺了。但回过头来,我才明白,过去的一切都是浮华烟云,慢慢地,我感觉到自己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所以,我要去为此而追求,请为我祝福吧!”
杨丽出于感激,始终没有改换过店名。只是她了当老板之后,对店内进行了几次翻修和装潢。杨丽身上也有苏珊当年创业的魄力,只是杨丽要走的路,不像苏珊经历过的那么曲折坎坷。凭自己几年的从业经验,接手后,丽丽得心应手。后来,她还大胆的尝试了一些新的管理举措,收益很好,生意兴旺有甚从前。不到三年,丽丽就还请了所有债务。
又两年后,杨丽在高新区南二环路附近买了一套房子。那时,杨纯已上高三了。时光一天天的流转,杨丽的辛苦换来了他姐弟俩生活一天一天好转。
天无常,人事亦多变。杨丽本以为生活和事业就此稳定,并会更好下去。她每天都带着对将来的憧憬和希望,全身心的投入繁忙的生意中。突然有一天,在西大街离“苏珊时装店”不远处,贴了一张政府公文。紧接着周围的店家都开始议论,杨丽预感到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可能与“苏珊时装店”有关,也与自己有关,更肯定都与那张贴出来的纸有关。她的预感没有出错,女人的直觉时常很灵敏,女商人的直觉就更不乏灵敏度。
西大街将要进行改造,“苏珊时装店”也在拆迁之列。
这个消息让丽丽感到震惊,她从未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因而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本已平静安稳的生活和事业,正处蒸蒸日上,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迈进,可这突如其来的命运变数,如同天灾一样突然降临,让人未及绸缪。
法律是不可抗拒的,接受也是义无返顾的。对于一个法人而言,政府公文也能起到同样的效力。只是,法律是事先就规定好的,不触及法,法也就与己无关。而公文却是在普通人的不经意间诞生,又将你涉及,你无法挣求。
杨丽在规定的日期停业了,“苏珊时装店”也在那天卸下了招牌。那一瞬间,摔落了沉积十余年的厚厚一层尘埃。又过了几天,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苏珊时装店”才彻底被嚣张的尘土湮没。那一瞬的场面很壮美。杨丽像似被拆碎心房,心中无以名状的悲楚与凄凉,令她恍惚了好一阵子。
当然,她也把这个不幸的消息转告给已在广州重开事业的老大姐苏珊,相信苏珊心中也会掠过一阵像丽丽那样的心情。但苏珊同样会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和已经获得幸福而感到欣慰、坦然。
此时,杨纯已考入了该市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开始了他所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高考之前,丽丽曾带着弟弟一起去拜祭母亲,祈求母亲保佑。高考结束,纯深知自己考的不错,不久便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和姐姐又一起去看望妈妈。妈妈墓碑上的遗像是生前拍的一张生活照剪切的,照片里的她微笑着,笑得很温馨、很亲切。而这回,纯觉得妈妈真的笑得很开心,很满足。
杨纯的金榜题名着实让姐姐高兴了很长时间。丽丽的精神重新变得振奋起来,充满激励的斗志,生活和事业的希望仿佛更为明晰。
为事业挫折感伤之后,丽丽开始重整旗鼓,筹划以后的谋生之路。她这几年开时装店也有点积蓄,加之拆迁得到了些政府补贴,合起来虽不多,但做个小本生意也够支使。丽丽向朋友打听谋生的资讯和门路,听取了许多好的建议,经过权衡后,她决定不做老本行,改行跑出租。
这样,杨丽就成了此时停在校园13号公寓楼前,车号为秦AT235的出租车的主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