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济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尽九彩的光华穿彻云海。
李无忧并不知道自已身在何处,此时,在他的视野里,唯有这番绚烂景观。
忽然,一阵幽婉的琴声传入耳中。琴音极美,宛如天籁,似在送别故人,浓浓的相思中,却又粘着淡淡的哀愁。
李无忧的心神被吸引,他迫切想去往琴声传来的地方。令他惊喜的是,在这一刻,周围的景物仿佛有了灵性般,暖风托着他的身子,开始朝他神往的那个方向翱行。
云雾渐渐散开,唯美的琴声越来越清晰,正当李无忧要达到琴声的源头时,突然……
—————————————————————————————————————
“啊!”李无忧惊叫一声,从昏睡中清醒过来。他立起身子坐在床上,不由擦拭了下额上溢出的冷汗。
守候在一旁的唐嫣然见状,连忙走上前,关切问道:“李公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李无忧定了定神说道,随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再道:“唐姑娘,我昏迷多久了?”
唐嫣然道:“算起来,应该有三日了吧。”
听完,李无忧摸了摸后脑勺,还有些余疼。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不由面露感激对唐嫣然说道:“多谢唐姑娘救命之恩。”
唐嫣然面容泛出几分疑惑,道:“李公子何出此言?”
李无忧道:“前夕我追踪妖魔到达树林,因遭偷袭,便晕了过去,难道不是唐姑娘及时赶来出手相救?”
唐嫣然轻摆了一下头,道:“我赶到时,你虽然昏迷不醒,但并没有身陷险境,反倒一颗内丹自行飞入你的口中,那应该是妖魔神形俱灭时遗留的。”
李无忧听后心生惊奇,不经意间,他感觉到自己手中正握着一样东西,不由低头望去,发现小刀一动不动的安躺在他手上。
唐嫣然解释道:“李公子,这把刀可算世间奇物,你昏迷的时候,它一直与你寸步不离。原本将你抬回来时,我打算先将它取下,却不知为何,它重如泰山,无法从你手上移动分毫。即使后来姜大哥带领人马赶来,也无济于事。最后,我们只得让你一手执刀,将你抬回。”
李无忧听后,望向小刀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情义,毕竟,若不是这个朋友伴在身边,他已不知死了多少回。忽然,李无忧想起了什么,转头望向唐嫣然,道:“唐姑娘,知府大人和那些百姓可好?”
唐嫣然面容流露几缕忧色,道:“百姓们虽然魂归本体,但灵识未通,目前仍旧在昏迷中。至于爹……”说到这,唐嫣然欲言又止,她缓和了下情绪,道:“李公子,你昏迷时里面的衣物我已经交待下人换过了,至于随身物品就放在你的枕边。嫣然先不打扰你梳洗,先行告辞了。”
声落,伊人转过身,背影显得有些萧瑟,步出了房间。
李无忧叹了口气,走下床来,清洗完手脸后,在一旁的高架上,看到了一件青色的锦衣。李无忧走上前去,小心触摸了一下。这件锦衣看似绸缎,触手却如细棉般柔和,想必绝非凡品。
李无忧将衣物取下,穿在了身上,正好合身。对于从小与粗衣麻裤相伴的他来说,今朝如此穿着,心中不禁涌出了一份道不明的感触。
整理好床铺,将一些随身物品收拾完毕,李无忧推开门,走出了房间。和煦的阳光照耀在身上,一缕清风迎面卷来,李无忧不由感到一阵神清气爽。
唐嫣然一直在门外等候,见到李无忧出来,双眸为之一亮,道:“李公子,衣服可否合身?”
李无忧道:“多谢唐姑娘细心照料,这身衣物我十分喜欢。”
刚说完,忽然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李公子。”
李无忧转头望去,见到姜楚走了过来。
李无忧问道:“姜捕头身体可好?”
姜楚面露感激之色,道:“多谢李公子那日灵药相助,我的伤势已经好多了。”说到这,姜楚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无忧,再道:“李公子今日与初次相见时可是大有不同,穿上这身衣服,已是翩翩公子。”
“姜捕头见笑了。”李无忧淡笑说着,随后问道:“姜捕头,请问那日遭受妖魔侵害的百姓,现在安置何处?”
姜楚听完,面色多了一分凝重,道:“由于受害百姓众多,我们将他们全数转移到府前的广场上,并请城中多位名医日夜诊治,虽然目前他们性命无忧,但依旧昏迷不醒,此事恐怕不宜再拖。”
李无忧略有所思点了下头,道:“我略懂些医术,姜捕头能否带路,让我去看看。”
“李公子谦虚了,那天光是给我的药丹便是不可多得的奇物,百姓们若得李公子出手医治,定有生机。”说完,姜楚转过身,再道:“李公子,请随我来。”
三人前行一会儿,便到达府前。广场就在不远处,外围站满了民众,多为妇孺,想必他们正在守望自家的亲人。多名官兵把守着入口,至于广场里面,搭建了几十顶大帐篷,密密麻麻的人影躺在地上。
姜楚走上前去,守卫入口的官兵连忙让开道路。
姜楚问道:“里面情况怎么样了?”
其中一名官兵回答道:“几名医师昨晚一夜没睡,探讨新的药方,但今日把新熬出的药给百姓服下后,依然没见起色。”
姜楚听后,叹了口气,随后带着李无忧和唐嫣然走了进去。
三人来到广场中部的一顶帐篷内,里面药味弥漫,摆放着大大小小上百个火炉,几十名药童坐在板凳上盯着火候,用心熬着良药。
李无忧径自走到一张长形木桌前,边望着上面的药材,边细声念道:“桂心……麻黄……甘草……杏仁……”
一位目慈面善的老者走上来,问道:“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只用眼力便能分辨出这些药物,不简单啊。”
“略懂一些。”李无忧回来神来,道:“桂心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这些药材应该是用来熬制复生散的吧。”
老者目光转为惊奇,道:“对,一点没错。小兄弟,请问你师从何处?竟有如此见识。”
李无忧眼中闪过一点回忆之色,道:“我的医术都是爷爷教的。”
老者兴致上涌,道:“如此看你,你的爷爷定是医术高绝之人,请问他的姓氏?”
李无忧道:“我爷爷本名华奚。”
声音落下,老者的面目突然涌现出莫名的激动,道:“华奚……可是医仙华奚?!”
李无忧带着一点感伤道:“爷爷的事我知道得很少,一些事情也是后来才告诉我的,只知道他早年在长安做过宫中御医,后来离开长安,四处行医。”

老者的神色越渐激昂,道:“对,是他,正是恩公啊!想当年我本是一名落榜书生,又不幸染上长安城正在爆发的瘟疫,已是心灰意冷。在寻死之际,因机缘遇上了恩公,恩公不仅将我医治好,并且传我医术,我仅学皮毛,却已受益终生,但可惜……”说到这,老者停顿了一下,叹息道:“可惜造化弄人,那场瘟疫中恩公救活了全城的百姓,却唯独他的小儿没能幸免。不过今日见你把恩公叫做爷爷,想必是上天怜悯好人,让恩公有后。请问恩公现在身在何处?这十几年来我一直打探他的消息,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在恩公面前叩首谢恩。”
李无忧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道:“爷爷……爷爷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了。”
“啊!”老者听后哀呼一声,面生悲色,道:“恩公一生济世为怀,不知种下了多少功德,上天却为何要如此对他。作孽!天作孽啊!”
此时,不远处的姜楚与唐嫣然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形,两人走了过来。
姜楚问道:“张医师,发生什么事了?”
张养生回过神来,道:“唉,尘世万千事故,终需一叹,老朽无碍。”说完,张养生望向李无忧,眼中闪出一份神采,道:“今朝医仙后人在此,安阳城的百姓有救了!”
姜楚听完面色一惊,将目光转向李无忧,道:“原来李公子乃医仙之后,以往失敬。”
李无忧苦笑一声,道:“虚名只不过是一道枷锁罢了,姜捕头不必如此拘礼。”
“请问李公子可否知道百姓们为何一直昏迷不醒?”一直少语的唐嫣然忽然问道。
李无忧点了点头,随后望了一眼木桌上的药材,道:“这里的配药并没有差错,只不过百姓们如今所患之症,并不是汤石所能救治的。”
张养生接话道:“此话怎讲?”
李无忧一边回忆《济世相水》里面的记载,一边道:“相传地府十殿阎王第一殿的秦广王手中有一面宝镜,名叫‘虚魂界’。每当阳世有生人魂离本体时,虚魂界就会投射出一道弥光依附在那人魂魄上,秦广王会根据弥光带回来的信息,将人三魂七魄的离合记录下来。如今百姓们虽然魂归本体,但依旧不见清醒,便是受到‘虚魂界’所投弥光的阻隔。”
张养生听后,言语多了一份无奈,道:“按照这种说法,莫非是百姓们阳寿已尽?”
李无忧摆了一下头,道:“决定人寿的是生死簿,一直为第十殿的转轮王所掌管。百姓们已经昏迷一段时日,但依旧不见阴差前来勾魂,可见他们阳寿未尽。多半是秦广王没有撤回虚魂界投出的弥光,将百姓们的阳寿扣了下来。”
姜楚听后,皱了下眉头,问道:“秦广王为何要这么做?”
由于爷爷的过世,李无忧对地府一直存在某种偏执,不由道:“躺在这里的上千条性命,对于秦广王来说,是上千条新魂。秦广王若心生贪念,自然会一直将百姓们的阳寿扣下,待到他们过完七天无息之日,即使命不该绝,地府也会派遣阴差前来拘魂。”
姜楚为性情中人,听完此言,语气生怒道:“地府乃为众生轮回之所,秦广王位居司职,怎么可以如此儿戏!”
此话正入李无忧的心坎,无忧心中亦有火气,便冷哼一声,道:“正是如此,地府竟是糊涂之辈!”
“李公子!言重了……”一旁的唐嫣然连忙提醒说道,随后,她忽闪了一下美目,问道:“李公子,可否想到救治之法?”
李无忧回过神来,道:“办法还是有的。‘虚魂界’虽然为地府至宝,但由于投入人间的弥光太多,又过于分散,如此一来,法力便大为削减。如今附在百姓魂魄上的虚魂弥光,则能‘以法制法’来驱除。”说完,李无忧从衣襟中取出一个长形木盒。
木盒打开,里面放着一支墨色毛笔,一旁有少许朱砂和几张符纸。
李无忧将笔执起,点了半寸朱砂,随后拿出五张黄灵符纸抛向半空,同时口中默默念起:“五星镇彩,光照玄冥……”
一边念着,五张符纸的灵性被引动,它们泛出淡金光芒,自行在空中环绕一圈,随后前角两两相对,组成了一个内八卦型。
李无忧气定神凝,提起朱砂笔依次在符纸上写下五道符文,既而将笔点向符圈中部的真空八卦,喝道:“……太上敕令,逐魅庇神,叱!”
一声念完,五张符纸表面唯见一阵金红光芒闪过,最终缩成一团,落入了下方的碗中。
众人连忙朝碗里望去,只见里面多了一叠符灰。
李无忧将碗拿起,递给张养生,道:“张医师,这是灵符药引,你将它们在每剂复生散中洒下半克,然后给百姓们服用即可。”
张养生连忙接过,一脸感激的说道:“老朽先替安阳城的百姓谢过李少侠大恩。”
李无忧淡淡一笑,道:“行医救人是我份内之事,反倒是张医师为了城中百姓,日夜在这里操劳,比起我来,更加令人敬佩。”
“李少侠年纪轻轻,不仅医术精绝,为人处事又如此谦厚,他日定是人中龙凤。”张养生感慨说道,而后看了一眼手中的药碗,道:“老朽这就去将药配好,先行告辞了。”
半个时辰后。
帐篷内轻烟四起,新药已经熬制出来,药童们开始端着药碗来回奔波,很快,广场上千余名百姓都已服下灵药,一缕缕乌青色的烟雾陆续从百姓体内窜出,继而“嗖”的一声钻入了地下。
在场众人都屏息观望,此刻,谁都不愿意弄出一丝声响。
“咳咳!”忽然,广场上一阵轻微的咳嗽声传出,随后响起了各种动静,躺在地上的百姓相继睁开双眼,一个个的站了起来!
与此同时,广场内外响起了震耳的欢呼声,一直守候着的人们第一时间将心中的喜悦宣泄了出来。这一刻,不知多少人饱含泪水。
李无忧望着这一幕,眼中流淌的唯有无尽的欣慰。他的心里更加确定,爷爷当年行医救人,济世为怀并没错。至于那份忠告,他会留在心里,但仅仅只是为了勾起对爷爷的思念之情。
爷爷,人生在世,如果一件值得去做,又想做的事情摆在面前,而不敢去做的话,那么人生,还有何等趣味?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