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第二章 天地变色风云涌(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正是《南华真经》,《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此书是蜀山弟子入门的必读书物,人人皆烂熟于心,司空见惯。然而,此时白如衣听来,脑海中电光火石间闪过一缕火花,他追逐着那缕火花,渐成燎原之势。那一瞬间,白如衣顿悟了:天地有形,万法自然。无所羁绊,无所依待,不拘泥于形骸,以入无为无待,遨游天下而无所羁绊,是为逍遥游。
一念及此,白如衣的剑势立刻为之一变,凝滞的剑势消弥,渐渐流畅起来。到得后来,剑法如同行云流水,兴致所至,剑之所至,潇洒随意,似乎全无招式,然而剑意又无处不在。白如衣只觉得心中激荡,忍不住仰天长啸。清亮绵长的啸声回荡在山林之中,啸声不绝。
天空之中一道乌云不知从何处而来,遮蔽了天空的月亮,原本尚还明亮的天空,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天空中的星星竟显得异常明亮,甚为妖冶。白如衣望向变幻不定的天空,那一缕啸声在风中,渐渐消散了。

蜀山摩天崖。
百尺之高的摘星楼上立着一个清瘦老人,须发浩然,衣袂飘飘,正仰头看向深邃的夜空,手可摘星辰。他迎风而立,似乎已经站了很久。
星月满天,乾坤朗朗。天空平静得如同一轮明镜,并无丝毫波澜。逍遥子深沉的脸上有隐隐的担忧,良久,他低下头准备下楼,突然,原本平静的天空,风云乍起,月光晦暗,一片浓重的乌云遮蔽了漫天皓月光辉;天空中云流奔涌,形成一道巨大的漩涡,如同一道龙卷风,直贯天地。

岁星光芒大盛,猩红的光芒闪耀在夜空之中,给人以妖冶之感。岁星越星宿格局,缓缓而动,片刻之后,竟是从原来的岁星之上,分离出另外一个岁星。分离出的岁星移动得越来越快,最终凌空而过,直冲紫薇星。照耀九州大地的紫薇星,渐渐黯淡了下来,只有熹微的光芒闪动,几乎泯没在漆黑的夜色之中,肉眼已然难以辨识。岁星横跨天际,向着西北方继续坠落,那光芒划破长空,拖着长长的光尾,轰轰烈烈地坠下,没入地平线后渐渐消失。
岁星从天空降落,火球从天空急剧降落,竟然是直接坠向蜀山而来。那颗天外陨石迅速逼近,熊熊烈火紧随其后,带起的热风令草木向着一旁倾倒而下。
立在高楼之上的逍遥子一挥宽大的衣袖,向着后方倒飞而去,他枯皱的面目被漫天的火光映红,须发飞扬。灼灼的热浪扑面而来,天空一片红光。蜀山人人都被惊醒,惊疑不定地看向空中。逍遥子叱道,妖星!手捏剑诀,一脚跨出楼外,他凌虚而行,斜走七步,口中念动剑诀:十方大地,化为加护。天下灵力,我身引之。
这风水吟天诀,乃是以自身为媒,引接风水山地的灵力为己所用,一旦发动,可以炼虚化剑,挟天地之威,当者披靡。
蜀山四周的山峰射出道道光柱,投射在逍遥子身上。天空中忽然出现无数雪花,在他虚握的手掌上聚集,最终汇聚成一把剑,剑身上下,风雪缭绕,宛如身处暴风雪中央。而那火球不偏不倚地逼近,竟是要将这蜀山焚烧在烈火之中一样。
逍遥子厉声喝道,疾!长剑脱手飞去,磅礴的剑气拖着长长的雪尾撞向妖星。冰雪携着冰寒之气,撕裂火焰,冰剑外围被烈火炙烤,蒸腾成热气,然后迅速消失。集合了山野之力的冰剑,撞击在火球上,妖星急降的趋势渐渐慢了下来,最终静止,与冰剑陷了僵持状态,冰火交接处,蓬勃的水汽和涌动的红莲形成奇异的景象。逍遥子骈指指出,汇聚的内力源源不断地支撑着冰剑,最终,静止的妖星缓缓后退,渐渐偏离方向;冰剑也在这一霎那完全被气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