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第二章 天地变色风云涌(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逍遥子闭上了眼睛,艰难地吐出了梦魇般的两个字:天钧。
无道子的神色也是一暗,面有忧色。三千界大大咧咧地说道,老子闲了许多年,早就手痒痒了,管他什么妖魔鬼怪,上去拼就是了。
逍遥子摇头不语,目光深沉地看着白如衣道,我徒,你先去好好养伤。既然你已经得到了切雪,便要好好修炼。
白如衣点头称是,躬身退了出去。霓裳尾随而出。
白如衣沿着山路往下走,转过第一个弯,就看见山路旁的向晚亭中有六个神情各异的人,正是他的六位师兄,白如衣欣喜地迎上去。原来,诸人听说白如衣受了伤,便前来探望,待看见他手中的兵器,啧啧赞叹。大师兄朱点墨身形微胖,脸庞圆圆的,颇为纯厚,他说,七师弟得此神兵,必有大福,其他几人亦连连附和。白如衣笑着谢过众位师兄,兄弟几人便言笑晏晏。
片刻之后,白如衣因心中挂记着青芜的伤势,便与众人告辞。
霓裳本打算跟他一块走,然而其余的师兄都在打趣,七嘴八舌地说,小师妹真是偏心啊,对七师弟真是关心,都不想理我们。
就是,就是。我们八个师兄妹一个多月没见,人家都不打算和我们多亲近一会。
霓裳的脸忽然就红了,那些师兄们起哄得更加厉害了,看看,脸都红了呢!霓裳又急又气,追着他们打闹起来。白如衣渐渐走到山腰,他们七人在那临崖的向晚亭中嬉闹,欢快的笑声散落在山间。阳光洒落,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
那样美好的画面,印在白如衣的心底。许多年后想起,他的心中依然微微疼痛。
白如衣落在临云峰上,快步走向自己的小竹楼。
他慌忙在竹楼四周寻找,哪里看得到蜻蜓小妖的身影呢?一瞬间,心中生出几分担忧--难道,她因伤势过重死了?有了这种念头之后,他便在竹林之中疯狂寻找。直至日渐西斜,找遍山峰竹林的每一个角落,依然不见蜻蜓小妖的踪影,白如衣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竹屋。
白如衣一掀竹帘,却看见一只蜻蜓正伏在琴弦上,扬起一张小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她明丽的面庞在微笑中渐渐透出光亮,穿透了薄暮之色,印在白如衣眼里,他的担忧终于沉寂下来。他小心翼翼地捧出那只蜻蜓,察看她的伤势。蜻蜓嘻嘻一笑,抬起眼睛说,原来你也会担心我?

白如衣转过身子,脸庞隐在渐渐暗下来的夜色中,光与影瞬间覆在他脸上。他淡淡地说,你因我受伤,如果你出了意外,我也于心不安。现在你且安心在此养伤,伤好之后,速速离开。说着,他从怀中取出火石,点了蜡烛,坐在案几前端详着身旁的剑,那把剑在摇曳的烛火下流转着淡淡的光芒。青芜飞落他的肩膀,静静地注视那把剑,剑身有一种雍容的气度,迫人眉睫。
白如衣闭上眼睛,运气疗伤。北溟心法散落于四肢百骸之中,内息缓缓汇聚,便入百川汇海一般,丹田之中内力汇聚,气息澎湃,在如波浪一般的气息中反灌五内。丹田之中有一只拇指大小的内丹,悬浮在气海之中,散发出莹润的光芒,照耀得五蕴通彻。白如衣以一息念想之力,引领内丹沿着任督二脉运转大周天,所经之处,气血流通。周而复始,行经三十个周天之后,内丹缓缓归于丹田,内息再次散入四肢百骸。白如衣只觉得胸前那种淤积之感已然消失,若再如此治疗数次,伤势便可痊愈。只是,奇怪的是,他的内息竟忽然暴涨。
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发现青芜正注视着他。白如衣伸出手,抚摸着她的翅膀,那一对透明而精美的翅膀已然缺失,心念兜转间,手指不小心落在她的断翅处,青芜的身子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一张脸已然紧紧地皱到了一起。白如衣的心中不由地一紧,淡淡地说,只要细心调养,过些日子,你的翅膀还会再长出来。
言毕,白如衣拿起桌上的切雪,走到竹林外。
月华如练,倾倒在山峰上。夜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带着竹叶清凉的气息。白如衣挥剑起舞,月光落在剑刃上,荡开一片粼粼的光华。那把剑握在手中,无比熟悉的感觉浸透身心而来,而剑身上竟传来一种力量,灌注在他体内。白如衣内息源源不绝,忘情地舞剑,剑气纵横,竟是往来不息。只是到得最后,他的剑法显得凝滞起来。原来,以前的剑法相较于现在的功力,已是无法匹配。白如衣心中茫然,深感剑法需要突破,却又寻觅不到出口。他渐渐烦躁起来,剑法舞得竟已是不成章法。一直伏在不远处的竹叶上观看的青芜,忽然伸了伸懒腰,进入竹楼的书桌上,桌上摊开一本书,青芜卧在书页上,歪着脑袋念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