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年的十月份,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出现了。京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流星,立刻像一颗巨石,在本以寂静的朝野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并不算什么事儿,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没有什么奇怪的,根本用不着惊慌不安。然而,在十六世纪的明代,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这就是一件大事情了,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来就连伏居与孝闱的张居正都知道。这一自然现象,人们归结张居正违背族制,是老天爷即将惩罚人类的预兆,人们惊恐万分,为大臣们纷纷上奏皇帝,对张居正的改革提出了质疑,把舆论的矛头指向了张居正。
此时的张居正,正在七七之期,还没有入阁办事儿,不过,现在他的神情比起以前轻松了许多,既然皇帝夺情,只好派家人到江陵老家,会同礼部和地方官员办理老爷子的事情,他只是守在父亲的画像前,青灯白烛,默寄哀思罢了,加上没有公事的烦心,每天不用那么的辛苦,身体状况到有了一些改善。
前些时日,张居正已经开始策划,在全国实施清丈土地的事情。在他的任上,虽然已经进行了这三件大事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政治经济空前繁荣,明朝已进入中兴时期。然而,他知道整顿学制,改革驿递,仅仅是治表之策,清丈土地才是治本之举。然而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明朝的气数有限,不容张居正更好的实施,就出现了流星这种现象,不能让他爽快顺利的完成这件事。
最让张居正想不到的是,这件天文现象竟然于自己的改革挂上钩,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更让他想不到的事,上述攻击他的人,竟然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或者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怎能不令他痛心疾首,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第一个上书的是他的得意门生,是他亲自选拔的状元吴中行,这位仁兄在奏章里引用孔夫子的话,对张居正的改革进行了猛烈的攻击;第二个上书的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吏部尚书张显,他的言辞激烈,认为张居正应该回家守制,作为首辅应起到带头作用;在前两封上书呈上去以后,朝野一片哗然,议论纷纷,顿时,就有张四维等人联名上书,直接提出让张居正回家守制,至于什么时候回京由皇帝确定。必须按照族制行事,坚决的维护纲常法理。那些言官们更不肯闲着,开始上蹿下跳,四处活动,或到处煽风点火,非法聚会,或联名上书,三五人,十几个人,联名奏事,于是,官员的奏章像雪片般的送到了万历皇帝的龙案上。面对这些官员的肆无忌惮,年轻的皇帝被激怒了,几乎被气疯了,一把将这些奏章推到了地上,气愤的对立在一旁的小凳子说道:“你说!我是昏君吗?这帮大臣简直气死我了!”吓得小凳子在一旁直打颤,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皇帝的问话。大太监高力宝站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表情严肃,因为皇帝在盛怒之下,是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的,犯不着做这个出气筒,让皇帝在自己身上发泄使自己受到伤害。皇帝就是杀掉这些百官,与他又有什么关系,言官们没少说他的坏话,不断的给他添麻烦,高力宝已经恨透他们了,把他们都杀了也是活该,罪有应得。这些人只会胡说八道,通过这种方式骗取某种荣誉,实数该杀。他们不是不知道,在栗人杰执政时期就已经制定了一项制度,无端攻击首辅大臣的大臣和言官将会受到廷杖的处分,看来这些大臣受到必要的处分是在所难免了。高力宝已经服持万历十六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小皇帝如此的愤怒,简直像一个暴怒的狮子,自从万历登基以来,五年多的时间,他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辱骂,这些人已经把矛头指向已经长大**,要自己主宰江山社稷的小皇帝,如何能受这样的窝囊气,难道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少年皇帝就没有尊严了吗?
万历皇帝坐在龙案旁,手里扔着这些奏章,不停的用脚跺着,白白的脸颊已经气得通红,神色阴沉的有点发青,可以看出他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万历皇帝的脑海里一直翻腾着,已经不是奏章上的事情,而是在琢磨如何处理这些人了。廷杖、罢官、甚至打死他们,这些多不过瘾,万历皇帝浑身发抖,牙关被咬的吱吱响,脑子已经只剩下这些念头。

高力宝心疼小皇帝,看到万历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不由得走到万历身边,温柔的劝说到:“皇上请息怒,不要因为这些混蛋而气坏了身子,保证龙体健康要紧”。小凳子不亏是高力宝的好徒弟,见师父劝说皇帝,赶快捧了一杯热茶送到龙案上,然后默默的退到了一旁。
万历皇帝长出了一口恶气,说道:“这帮奸臣,真是可恶!他们对张居正有意见也就罢了,竟然连朕也妈的狗血喷头,真是岂有此理!不处理几个,难舒我的心头之火”。
高力宝随声附和着:“是!是!”
“大伴!拟旨!”万历恨恨地说道:“拟旨:着刑部立刻用刑,对吴中行、张显廷杖责五十,杖完后罢官回家,永不录用。张四维等人罢去官职,回家修养去吧。以后凡有胡说八道的,决不轻饶。”
就在此时,张居正也没有闲着,在他的帐闱里,集聚着一群他的学生,正在苦口婆心的劝张居正遵守族制,回家守孝。张显、张四维、吴中行等人,坐在张居正的一旁讲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张显说:“先生,近日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京城的天空上,出现了流星,天象不吉利啊!”说完以后,用眼死死的盯着张居正观察他的反应。
张居正听完以后,脸色平静如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天象的变化,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就像每天太阳照常升起,海水潮起潮落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用不着庸人自扰。”
张四维见到张居正并没有什么反应,不由得急了,说道:“学生和大臣们对此事却有不同的看法。”说着,拿出他们的奏章呈给张居正,看到张居正一脸疑惑,吴中行说道:“不瞒先生说,我们已经将这些奏章送到了皇帝的龙案上,不过我们师生一场,情意深重,没有恶意,只不过是为了先生的名声考虑而已,所以大家一起过来劝劝大人。”
张居正并没有仔细看这些奏章,听完他们的话语,愣了半天,然后,长叹一声,有点痛心疾首的说道:“既然你们已经呈报给皇帝,还来找我做什么?!”张居正真的有点心疼,看着眼前的这些人,深深的感到自己用人不明,在这方面不如栗人杰那样的识人,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他的得意门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今天竟这样的对待他,让他怎能不寒心呢?
张显等人看到张居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心里有点发慌,脸上浸出了汗滴,用手帕不停的搽着汗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场面。
时间过的好像十分的慢长,场面变得凝重起来,孝闱里的空气好像被冻住了,人们都不敢大声的喘气,唯恐惊动什么似的。
好久,终于,张居正说话了。
“你们这些人哪!”张居正看着他的这些门生,又生气又心痛,缓缓的说道:“你们这些人,什么时候能够成熟起来,你们知不知道,你们已经惹祸了,恐怕再也没有做官的机会了。什么叫政治敏感性,懂吗?难道我真的贪权吗?难道我真的为了权力就不顾纲常了吗?不过亲情了吗?你们都错了!”
张居正由于激动苍白的脸颊,泛起了红晕,换了一口气,接着说:“明朝的天下姓什么?姓朱!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属于皇帝,与纲常相比,那个重要?是的罪皇帝还是得罪圣贤,这不是明白着的吗?你们为什么如此的糊涂?你们以为你们都是大忠臣,以为你们是为了皇帝好,错了!你们已经得罪了皇帝,不久就会见到分晓,你们的下场将会很惨。为师真的替你们难受哇!嗨!”
张四维有点害怕了:“不会吧?!”
张居正冷笑一声:“好吧!你们就回去吧,等着你们的好运吧。”
张显等几个人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禁心里发慌,急忙说道:“老师,救救我们吧!”
张居正眼含热泪地说道:“晚了!到现在恐怕连神仙都难以救你们了,你们只能回家等着,盼望老天能让皇帝回心转意了。回去吧!”说完,张居正用手帕搽掉眼泪,面对这几个人的苦苦哀求,张居正像一个木头人一样,闭上双眼,坐在那里不再说话了。
这几个人为了纲常而四处奔走,上窜下跳,反复上书。几天后,不出张居正所料他们得到的报酬就是被毒打了一顿,罢官免职灰溜溜回老家学陶渊明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