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初学者有关静坐的要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学者有关静坐的要诀
对于初学者,初次尝试静坐的时候,往往很困惑,要怎样入门。很多人越坐越是烦恼,到最后不得不放弃。
静坐的要诀要说简单,是很简单,不过就是“不昏沉”和“不散乱”。第一步不要去想什么修“心”的问题,能够不昏沉、不散乱的坐着,日子久了,功夫自然会慢慢上来。
如果不能够达到这两者,也就应该先持戒。持戒就是说不喝酒、不乱来,照着五戒十善这些戒律去做。现下如果有烦恼的事情,就应该先去处理一下。
如果觉得自己昏沉了,那就用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来对治;如果觉得自己散乱了,就用除、舍、定这三觉支来对治。然后用念觉支,让自己的精神不昏沉、不浮动。这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
--------------------------------------------------------------------------------
如果要深入了解何谓七觉支的话,以下是七觉支的描述(引用自这里):
(1)念觉支:念是忆念,即修诸道法时,能觉了、能忆念而令定慧均等,不昏沈、不浮动。
(2)择法觉支:择即拣择,以智慧观察诸法时,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虚伪法故。
(3)精进觉支:精谓不杂,进谓无间。即对于所修法,努力精进不懈。也就是修诸道法时,能觉了且息止无益的苦行,而于真正法中,专心一意,无有间歇。
(4)喜觉支:喜谓欢喜,心契悟于真法而得欢喜时,能觉了此法是否从颠倒法生,因此而住于真正的法喜。
(5)除觉支(轻安觉支):除谓断除,即断除诸见、烦恼时,能觉了、能除弃虚伪法,并增长真正之善根。

(6)定觉支:定指禅定,即发禅定时,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
(7)舍觉支:舍是舍离,即舍离所见与所念着之境时,能觉了且永不追忆虚伪不实法。
--------------------------------------------------------------------------------
根据巴利《相应部》这部经典,出家人修习七觉支的秩序如下:
“比丘出家,于静居中,忆念思量所闻佛法,即是初入念住觉支。尔后比丘,无间修习念住觉支。迨念住觉支,修习圆满,身具无上念根,运其智慧力,观照分别,抉择胜法。尔时如是……以其慧力,(当修习圆满)即入择法觉支。……以其慧力,勤修精进,势无退转。于彼时中,比丘入于精进觉支。已获精进觉支者,身内起感官喜……然后入喜觉支。……身心具喜觉支者,获得轻安。……然后入于轻安觉支。……身具轻安者,心得入定……尔时即入定觉支。……已入定者,一切舍离……尔时即入舍觉支。”
--------------------------------------------------------------------------------
简单来说,是以念住、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这个过程来循序渐进的。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的七资粮,可以资助这七觉支的修行。
我觉得这些都是静坐的要诀,只是能不能坚持下去的问题。如果刚坐下去,就在追求种种气感、成就。这样反而欲速而不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