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精诚不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天的田野,显得特别的空旷、辽阔。道旁的一棵棵大树在凛冽的寒风中挺直身子,黄黄的落叶给田野增添了萧瑟凄凉的味道,树上仅存的几片黄叶在与风顽强的搏斗中摇摇欲坠。
玉玲珑略为观望,并未多想,依旧加急前行。不多一会,便追上了前面的大批队伍。
寿昌知县一听到起义军直指寿昌的消息,急得慌作一团,急忙派兵死守城门,又觉得兵力薄弱,强征当地的民众守城,搞得民心惶惶,整个县城乱得一团糟,甚至有的百姓要求开城门逃亡,仗还没开始打,城内兵民如同一盘散沙,弄得知县焦头烂额。
起义军赶到城下,立即进攻,不多时就把对方的人马打下阵来,知县领着一队亲信人马仓皇而逃。
寿昌一役大快人心,起义军群情激愤,斗志昂扬。接下来的半个月内,顺风顺水的居然连连攻占了分水、桐庐、遂安、休宁等县。还活捉了休宁知县麴嗣复。连日来的猛冲猛打,将士们的体力渐渐顶不住了,方腊决定让将士们休息一日,当晚,就让部队美餐一顿,喂了战马,好好地休息。
夜晚的月亮低垂圆满,硕大清新,露营的将士们沐浴在月光里,汲月之清辉,吸月之精华,这样美好的夜晚让人如醉如痴。
然而,方腊却是在这样的夜晚失眠了,休宁知县麴嗣复成了他心中的一块大病,他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劝降,他不肯投降,杀了他,又心有不忍。原来方腊早些年就听闻此人治理地方,素有善政。比如,麴嗣复注意农业生产,屡次采取措施以课农桑,很好地解决了粮食问题。别的州县时常有饥荒发生,而休宁县永远是粮食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为此也吸引了不少他乡逃亡的百姓。而且他为官清廉,所得俸禄还常用以资助穷苦百姓,提倡勤俭节约,整顿社会不良风俗,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为休宁的百姓所称道。
一夜无眠,次日早,方腊依旧来劝麴嗣复投降。麴嗣复毅然答道:“拿了朝廷的俸禄,还背叛自己的国家,非大丈夫所为!阁下不必多费唇舌了。要杀要剐痛快一些。”
外面响起一阵打斗声,一会儿郑魔王缚了两个士兵近来了,咬牙切齿地说:“圣公,你说说这两个人怎么处置?“
方腊问:“到底怎么回事?”
随后跟进来的方肥替郑魔王回答说:“他们一大早就游说昨日已降的士兵起来反抗,刚好被我们撞到。”
其中一个士兵头一偏,瞪着方腊说:“我们心里不服,所以降也是假降,今天被你们抓到算我们倒霉。”
郑魔王踹了每人一脚,那两个士兵一下子扑倒在地上。另一个士兵忍着疼痛说:“麴大人,对不起,我们没用,救不了你。”
麴嗣复摇摇头说:“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郑魔王说:“圣公,不宰了他俩恐怕还有人要反,不如来个杀鸡吓猴子吧。”
方腊看了一眼麴嗣复,说:“麴大人,现在就看你的态度了,你愿降,我们便放了他们,否则———”
一个士兵“呸”了一声说:“士可杀不可辱,你以为我们是胆小怕死之辈吗?你看错我们了,也看错我们大人了。”
麴嗣复叹了一口气,嘉许道:“你们是好样的!”
方腊给郑魔王使了个颜色,郑魔王拔出腰间长刀,对准两个人的咽喉划了一刀,霎时一股鲜血从他们的喉间喷射出来,他们迅速仆倒在地,立时咽了气。
方腊恐吓道:“麴大人,你若再不降,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为你白白牺牲!你可考虑清楚了。”
麴嗣复大骂道:“自古以来,妖贼造反都没有长久的。你不知去逆从顺,却在这里劝我投降,真是糊涂!”
方肥反驳道:“我们起义乃是顺应民心之举,圣公义举深受百姓拥戴,哪是大人你口中的妖贼。我们看麴大人不同于其他的贪官污吏,才在此于你论理,想不到你竟也是这么的不明白事理。”
麴嗣复哈哈大笑:“没有国哪有家,抛弃自己的国家,挑起战争,受苦的是百姓,这又怎么能算是义举呢?如果你们真有爱民之心应该归附朝廷,我看你们不是等闲人物,我可以举荐你们当官,到时候还怕不能为百姓做事吗?”
方腊衣袖一挥,狠狠扫了一眼麴嗣复,说:“你只知道为一县百姓谋福利,哪里知道天下百姓的辛苦!道不同不相为谋,先把他给我关起来。”说罢,气冲冲地走出去了,来了县城城楼上,吹着清晨的风,看着“魔教“大旗在风中轻轻飘扬,内心不停地问自己,真的攻下休宁县了吗?

“圣公,我看你忧心忡忡的,是为了麴知县吗?”石彦威上了城楼看到方腊低头冥思,关心地问了一句。
“哦,石兄弟。”方腊转过头来,微笑着说,“是啊,正为他烦心呢!”
石彦威见自己猜得不错,又说:“圣公,自古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攻心,在于先服其心。现在休宁的百姓一颗心全系在麴知县身上,时刻注意观察圣公的言行举动,无形中会将麴知县与圣公进行比较,如果圣公能够实施比麴知县更好的安民政策,则百姓必服。”
方腊点点头,双目炯炯地说:“恩,石兄弟,你说得不错,安抚民心才是最重要的,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见地。”
方腊当下传令召集所有起义军,发布绝对不许扰民,而尽力帮民、助民的命令,特别强调“有害百姓者,严惩不贷”。
周围的群众听到欢呼雀跃,其中有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携了家眷来到方腊面前,“扑通”全家老小一齐跪下说:“圣公,你是个好人啊!可我们的麴大人他也是好人呐,当初我们全家逃难到此,若不是麴大人肯接收并特殊照顾我们,我老头子哪里还有见到圣公的机会啊,好人不杀好人,请求圣公放过麴大人吧。”说完,低头便磕。
方腊连忙扶起老人说:“老人家请起来,不必如此。”
周围的其他群众见老人如此,也纷纷过来跪下说:“圣公,你就放了麴大人吧,他是好官啊!”
这一情形倒是惊住了起义军们,没想到这个麴知县这么深得百姓的心!
看到方腊脸上有些犹豫,汪老佛忙对百姓们说:“乡亲们哪,圣公是晓事理,明大义的人,你们放心,他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大家请先回家吧。”
群众得了此话,似乎放心了不少,渐渐散开。对于如何处理麴知县的问题,方腊内心还是矛盾挣扎。方七佛则认为:“古来做大事者,不存妇人之心,心存仁慈,必定养虎为患,到头来反咬一口。”
青龙寨的李荷通则反对:“圣公,若是杀了麴知县,休宁的百姓必然不服,这样子不仅仅是失去一县百姓的人心问题,传到别处,怕也是有损圣公声誉。”
凌毅帆接口说:“起义军的口号是诛杀朱勔为代表的贪官污吏,既然是清明廉洁的官吏,当然杀不得。”
方百花听到大家意见各不相同,觉得烦躁,就出来说:“哥,你说吧,你说咋办就咋办,我们都听你的!你要是下不了手,就交给我们好了。”
这时,方肥和陈十四过来了,两人均摇摇头,陈十四说:“这个麴知县还真是难缠,好说歹说,任凭我们磨破了嘴皮也不肯松口求饶!”原来他俩一直在游说知县,看来是无功而返了。
玉玲珑赞叹道:“呵,果真有英雄风范呢!富贵不淫,威武不屈,难得!如果这样的人也杀得,我们岂不是黑白不分了吗?”
方肥道:“那麴知县抱了必死之心,只屡次问我们,为何不速速将其杀掉,其他一概不言。”
方腊说:“说来我跟他算是乡人,对他素来仰慕,实在不忍杀之!”
凌毅帆适时说道:“杀他,成全的是他的大义,不杀他,显现出圣公的大仁,两下比较,再加上圣公的意愿,我认为还是早放好啊。”
玉玲珑补充道:“放了之后给他穿好的,吃好的,好好安慰,英雄相惜嘛,说不定他还会感激圣公您呢!”
师兄妹俩的话倒让方腊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心里默默地赞同了他们的观点。当日他就吩咐将麴嗣复放掉,给他安排了住宅,还给他送去粮食、衣物和钱财等,百姓们闻此消息,都拿了家里的好饭好菜来犒劳起义军。麴嗣复对家里人说:“方腊是个有大量的豪杰之士,走的却是叛国逆君的弯道,可惜啊!”
十二月二十日,起义军攻占江南东路重镇歙州,进而攻占了周围的婺源、绩溪、祁门、黟县。接着起义军兵分两路,一路向北,攻占宁国县,向宣州逼近;一路由方腊率领主力移师东路,攻克新城、富阳,直逼杭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