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有余可能确实是姓姜,但是未必真的叫“有余”,因为他鱼钓得神乎其神,大家就都叫他姜有余,在南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他骑着个大凤凰自行车,后面驮着他的筐子和鱼竿晃过去了,大家就喊:“姜有余,有没鱼哦?”——姜有余就笑眯眯地拍拍自己的筐子,说:“多哦!”
姜有余都去清溪河边钓鱼,那个时候,我们的河里面还满是黄辣丁和沙旺子,鲫鱼鲤鱼也是一翻水就起来了,特别是每年五六月桃花开的时候,满河里都是桃花鱼,经常可以看见浩浩荡荡十多个人跟着姜有余去清溪河边钓鱼。
我们这些小娃娃也跟在队伍后面,盼着看个稀奇,到了清溪河边,姜有余早就看好地方了,他们摆开家伙,一字排来,阵势甚为壮观,姜有余第一个甩竿子下去了,不到十秒钟,第一条桃花鱼就上钩了。
那情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中,桃花鱼们红艳艳地跃出水面了,它们的鱼泡构造奇特,一出水就死,姜有余一钓起来就随手把它们甩在地上,过不了半分钟,鱼身上鲜红的血水就挂出来了,挂在它五颜六色的鳞片上,阳光照上去,色彩斑斓的一大片,满园落英缤纷。
过了一下午,钓手们钓完了,装好了大鱼,剩下的还有一地的桃花鱼,小娃娃们终于等到了时候,奔上去就捡。他们再手忙脚乱上好一阵,留下的就只有被踩烂的鱼了,糊在河边的泥巴地里,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南街的几个老街坊都会不时收到姜有余顺路来送的鱼,有时候是沙旺子,有时候是鲤鱼,有时候是黄辣丁——我最喜欢沙旺子,一条条烧个一盆,麻麻辣辣地,一口下去,吐出来一条整骨头,肉就化了——但是沙旺子再好吃,也比不上鲇鱼好吃,在那个时候,我们镇上的人都说“闭门吃肉,锁门吃鱼”——这个鱼说的就是鲇鱼。

而鲇鱼不给钱是吃不到的。姜有余总是在晚上去钓鲇鱼,但是没有人确切知道他在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以及他找到的那个回水凼到底在哪里。只是隔天早上,买菜的人在菜市场看见卖鲇鱼了,大家就知道姜有余昨天去钓夜鱼了,主妇们就把口袋里面垫底的钱都拿出来买了这鱼,一边买一边羡慕姜有余的婆娘。
越是这样,越有人想知道他到底在哪里钓,好事的人又是旁敲侧击地问,又是半夜跟踪他,甚至沿着清溪河走了个遍,都是无功而返,据说姜有余晚上去钓夜鱼,都要先绕着大坟包骑好几圈,来来回回,走些弯路,“说不在就不在了!真的是有鬼了!”——那些跟不着他的人回来抱怨。
话是这样说,那时候的平乐人都知道这就是姜有余吃饭的绝技了,大家抱怨过了,就把钱给了。
那些好时光终于过去了,南门上的泥巴路变成了柏油路,清溪河的鱼少了又少,鲇鱼难得一见,价格翻了几翻。
到了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我跟我同学抱怨说:“唉呀,好想吃鲇鱼哦!”他说:“有啥吃头嘛,我知道在哪钓的!”
我白了他一眼,说:“就凭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