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郅支授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匈奴郅支单于不愿内附,但不深知已不是汉朝的对手,因此,在将自己的小儿子驹于利受送到汉朝长安做人质的同时,转头西向,击破乌孙、乌揭、坚昆、丁令四国,并定都于坚昆。
在控制了上述地方后,郅支国力有所恢复,于是狂态复萌。认为汉朝路途险远,鞭长莫及。于是在请求送还他的儿子时,居然残忍地杀害了护送使者卫司马谷吉。事后,又心生惧怕。正惶恐不安的时候,康居王来信了。
原来被匈奴打败的乌孙,在被迫西迁后,与康居发生领土矛盾,康居屡被侵扰,因此康居王想到了曾经的北方盟主---匈奴,便送来邀请函,想借郅支的力量来对抗乌孙。
郅支大喜,立刻带领族人再次踏上了西徙的路途。
在康居,郅支单于受到了康居王救世主般的款待,两人还互送女儿给对方做妻子,结成奇怪的姻亲。
他在帮助康居王击退乌孙等国的侵略后,便没有了客人的谦退态度。渐渐露出了他的侵略本性。他俨然已经是康居的主人了。
一天,他的新夫人---康居女儿无意中触怒了他,便被他亲自杀死。康居王却敢怒不敢言。郅支见到康居王软弱可欺。越发的肆无忌惮。
他派兵四处抓捕康居青壮劳力为他营建新都城。新都城在都赖水(今塔拉斯河)。
除此之外,他还以武力胁迫周边国大宛等向他进贡,一个复兴中的匈奴王国正在形成。
对于这一切,西域都护府的副校尉陈汤看在眼里。他觉得应该和老大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商量征伐匈奴的事了。
陈汤,山阳人,沉毅果敢,有勇略,好奇功,但为人贪婪。
于是他找到甘延寿,见到这个最高行政长官在花园里晨练,略显发福的肚子和微白的头发都表示了此人的志得意满。
陈汤对他的满足感很是鄙夷,但表面上却装着毕恭毕敬的样子喊道:“甘大人,好雅致了,一大清早就在锻炼。”
甘延寿看到是他,便收功肃立片刻,接过随从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满脸笑容地答道:“是陈大人啊。快来这边坐。”
两人在亭子边坐定。陈汤对甘延寿说道:“不知甘大人听闻过郅支远遁康居后,侵陵旁国的消息吗?”
“略有所闻。”
“那大人有何打算?”
“打算?什么打算?”
“大人身为西域都护府地方长官,难道对此坐视不管?”
“匈奴已经逃得远远的,朝廷也没有命令我们采取行动,我们做臣子的最好不要自作主张。”
甘延寿与陈汤共事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对他的为人略有了解。
陈汤却不以为然,道:“甘大人此言差矣。为人臣子,主动替君分忧,使我们的荣耀。
西域最早本就臣属于匈奴,好不容易归顺我大汉朝。如今郅支残暴,屡屡侵陵乌孙、大宛等国,夷狄之人天性就畏敬强者,郅支剽悍难制,如果我们就不采取行动,只怕时间一长,西域不复为国所有。你我失职事小,汉家威名一朝丧尽才是大事啊。
万一将来圣上问罪下来,你我谁能担此责任?“
甘延寿沉吟了一阵,最后慢吞吞地说出了一句话:“道理是不错,可我们总得上报朝廷,听从皇帝陛下的意思吧。”
陈汤见他还是显得很迟疑,便继续说道:“我以为,郅支恃其险远,多半料不到我们会发兵攻打他。再者依据我们的了解,蛮夷修建的城堡一点也不坚固,又缺乏强弓劲弩得的守御。
只要我们出动大军,联合西域诸属国,直扑康居城下,此狃亡日可待。
千载之功,一朝可成。趁现在郅支和康居有隙,即刻出兵,机不可失啊。“
甘延寿坚持要先汇报朝廷,陈汤无奈,只好说道:“好罢。”便告辞回府了。
不料这段时间甘延寿又恰巧感染风寒,生起病来。
陈汤见事情将要拖延下去了。狠劲一上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马上以甘、陈二人的名义发布军令,命令汉朝屯田的军丁,和各属国部队迅速集合,接受战争号令。
这天甘延寿正在内室卧床休息,忽然听到急促的号角声,吃了一惊,心道:“谁这么大胆,没有他的令牌,敢调动军队?”
于是立即披衣而起,匆匆奔向军营方向。
远远便望见陈汤全副武装,高高站在点将台上,身边还有各国驻地武官,台下密密麻麻站满了赶到的夷、汉多国部队。
甘延寿三步并作二步,跨上将台,把陈汤拉到一边,低声喝道:“你搞什么鬼,也不和我商量,就擅自调兵,当心我要以军法从事。”
陈汤右手按住剑柄,也低喝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大丈夫行世,不建立万世勋业,有何面目去见先人。现在大军已经集结,你如果敢阻止,当心末将的宝剑不认人。”
甘延寿素知他的狠劲,又惧又怒,说道:“事已至此,将来立功封侯由你,败军破家也由你。唉。”

陈汤这才微笑道:“大人敬请放心,此去下官有充足把握成功。我汉夷联军4万多人,郅支和康居加起来兵力也不过一二万人,而且双方貌合神离。我们只要专打匈奴,而对康居采取怀柔手段,一定能瓦解他们的同盟。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赶紧上疏,自劾矫制出兵,但说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苦衷。待班师之后,再回朝廷负荆请罪。“
甘延寿点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两人商定,大军共组成6校(队)人马,兵分两路。南路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穿过大宛王国;北路主力从温宿国,入赤谷,过乌孙界,进入康居,直抵滇池西。合围郅支。
却说陈汤他们抵达赤谷城东时,大军巧遇康居副王抱阗率领的一支小部队出来抢粮。这支康居兵从乌孙抢得人口牲畜无数,正往家赶。居然又看上了汉军的后勤辎重,一哄而上,想抢个精光,结果自然是自己全军覆没。
沿路上,陈汤陆续俘虏了一批康居人,在向他们宣传汉朝的亲边政策和大国威信后,便释放了他们。这当中有个曾被匈奴欺压的贵族叫屠墨,他自愿作向导,引领联军直趋单于都城。
大军在距城三十里处,扎营待命。直到此时,郅支才得知汉军已到眼前。
惊慌失措的郅支赶紧派使者来汉营问难。
甘延寿答道:“单于曾上书朝廷,说:‘所居困厄,希望能够入朝,归顺我大汉。’皇帝陛下可怜单于远弃国土,特派本都护前来迎接单于及其家眷返国。只是怕惊动左右,所以没有直造城下。”
这样几天里双方使节往来数次,反复应答。同时都在积极做着战争的准备。
攻城准备就绪后,甘延寿便对再次来的匈奴使臣发怒道:“我们为了单于远道而来,至今都没有一个名王大人前来拜见,郅支实在无礼之极。我们兵来道远,人畜疲弊,军粮也快吃完了,这样子恐怕回不去了,单于赶紧给本都护一个回话。”
第三天,大军开拔向前,据城三里,立营布阵。向前望去,单于城上遍布五彩旗幡,数百人披甲站立于城上,又有百余骑在城下来往驰骋,以耀兵威。城门口还有百余步兵摆成鱼鳞阵,操练演习。城上人还不停向联军叫喊:“前来进攻啊!”
甘延寿、陈汤及其他几位联军将领正在中军营帐里商议进攻的方法。
陈汤建议道:“我们全军用最快的方法靠近城墙下,这样可以避免城上敌方弓弩对我军的杀伤力,又对城池实现了包围,然后就地填塞堑壕和城墙眼;同时,卤楯车在前,戟弩手埋伏在后面,利用大车的掩护,向上射杀城楼之人。”众人一致同意。
正说话间,匈奴骑兵百余人就朝联军阵前驰来。于是,大家立刻按布置跑回自己的军队方阵中,在打退这帮示威分子后。只听得中军三通鼓起,数十个营栅大门同时被打开,一时间,呐喊声、鼓噪声四起,手舞各种武器的联军将士蜂拥而前。
单于和阏氏等人全部等上了城楼,望见乌压压的联军冲过来了,立刻指挥守城士兵反击,他们也身先士卒,纷纷拿起弓箭朝下射去。联军在盾牌和卤车的掩护下,也不断地向上射箭,双方死伤惨重。
随着越来越多的联军贴近城墙,于是开始撞击城门,无数云梯也迅速架起,匈奴守军开始感到了吃力。这时,一枝流箭射中了郅支的鼻梁,他顿时栽倒在地,众阏氏急忙将他救起,伏起他往内城跑,守城士兵见大王受伤逃跑了,也纷纷跑下城楼,退回内城。
联军也已攻破城门,向里追击,但内城由大量重木围成,匈奴借助地形,从内向外不停地发射弓弩,联军无法靠近。
陈汤略一思索,马上命令士兵搜集干柴木头等易燃物,纵火焚城,大火从晚上烧到第二天上午,烟焰障天,里面的人被呛得支撑不住了,开始向外逃散。
单于见无法坚守,和阏氏等百十号人躲入王宫。
联军在一片惊天动地的钲鼓声中冲了进去,单于在惊惧和伤痛中死去。
率先冲进来的军侯假丞杜勋割下郅支的头颅,向甘、陈二位统领献捷。
最后打扫战场,计斩阏氏、太子、名王及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及投降的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人,搜得汉朝使节节柄和前次谷吉所带来的帛书等物品,其它财物堆积如山。
甘陈二人在随后的献捷奏章中,有一句是现今网络上,很多激进的大汉民族主义者们最喜欢引用的话:“。。。。。。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次年正月,在明媚的春光里,郅支的首级传抵京师。
呼韩邪听到这个消息后,又喜又惧,赶紧请求入朝拜见天子,并提出愿娶汉家女子,从此对汉朝执子婿之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