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杨氏氐族政权的兴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世镇仇池的杨氏政权。它作为一支独立力量活跃了较长的时期。
杨千万死后,他的孙子杨飞龙带领部族逐渐强盛起来,于是又重新迁回略阳。由于膝下无子,便将外甥令狐茂搜过继来,并改姓杨。
元康六年(296年),秦雍两地的氐羌族人造反,共立氐族首领齐万年为帝。
杨茂搜担心自己的族人受到牵连,于是又带领四千家族人迁回了仇池,并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由于远离战乱中的中原土地,关中人士为躲避祸乱,多数依附于他。杨茂搜抚旧纳新,领着族人,过着耕种马牧、捕鱼打猎的悠哉游哉的日子。
西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杨茂搜之子杨难敌带着自己的养子来到梁州,偷偷地做着贩卖人口的交易。
有一次他的养子误抓了一个自由民,并把他当作奴隶专卖给了另一个人。正巧被巡城的刺史大人张光发现,于是将他捉住,活活地鞭杀在集市上。
等到杨难敌赶到时,他的养子已经血肉模糊,惨死在街心了。杨难敌气愤交加,冲到张光的马前,质问道:“为什么,为什么打死他?”
张光斜眯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是谁?”
“我是仇池杨难敌,杨茂搜的长子。”
“哦,杨公子啊,他强抢百姓的东西,还将对方贩卖作奴隶。所以本大人按律法将他就地正法。”
杨难敌一听,自知理亏,但眼看着养子暴尸街头,仍然郁结在心,便恨恨地对张光说到:“现在各州各县兵荒马乱之余,谁还能分辨地这么清楚。使君初来乍到,还不知道梁州的军民靠我氐人纳税养活吧。如今氐人略有小错,难道不能用钱赎罪吗?不问任何情由,便下杀手。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张光听了,也大怒道:“你还敢威胁我啊,我告诉你,看在你老子的份上,我今天不为难你,但你若再不滚蛋,当心我连你一起抓了。”
杨难敌知道现在在他的地盘上,奈何不了他,只好恨恨地离去。
梁州不是净土,不久,从巴蜀流窜过来的王如余党杨虎,就和张光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张光派人向杨茂搜求援。
杨茂搜接到刺史大人的求救信,便派杨难敌带人前去驰援。
杨难敌带着族人武装赶到梁州,拜会了冤家张光,提出来以货易兵,趁机狮子大开口,进行要挟。
张光气愤不已,自然是一口回绝。双方不欢而散。
杨虎打探到两人不合后,立即派人偷偷潜入城内,给杨难敌送去一份厚礼,并游说道:“流民和珍宝货物,全在梁州。你帮张光打我,不如我们一起灭了张光,然后抢光梁州的财宝,这样不是更好吗?”
杨难敌大喜,本来就对张光心生仇恨,有这样好的买卖不做,更待何时。于是两人商量好计策。
九月,杨虎来城外挑战。张光派自己的长子张孟苌为前锋,让杨难敌殿后掩护,出城迎敌。
杨虎佯装害怕,带队逃跑,张孟苌紧追不舍,再追出几十里地后,杨虎突然回马冲杀过来,张孟苌刚想布阵接战,后防杨难敌开始发难,率领族人对着张孟苌的部队一通乱杀。张孟苌猝不及防,被杨虎和杨难敌前后夹击,与随行的弟弟张援壮烈战死。
挣扎着逃回来的残兵向张光诉说了杨难敌的反水。
张光听到这个噩耗,悲愤不已,气极成疾。
属下晋邈劝他保存实力,退守魏兴。
张光左手按着佩剑,慨然泪下,说道:“我受国重任,不能讨贼,今得一死,如同登仙,何退之有?”言讫而卒。
部下共推他的小儿子张迈代领州职,不久也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

杨虎、杨难敌连兵,最后夺取了梁州。
杨难敌在火并掉杨虎后,自称梁州刺史。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氐王杨茂搜病死,杨难敌继位。他与弟弟杨坚头分领部众。杨难敌号左贤王,屯下辨(甘肃成县西),杨坚头号右贤王,屯河池(甘肃徽县北)。
永昌元年(322年),前赵皇帝刘曜征讨杨难敌。二月,杨难敌自知抵挡不住,与原西晋南阳王司马保的部将杨韬、陇西太守梁勋等人一起投降刘曜。刘曜封他为上大将军、武都王、都督益、宁、南秦、梁、凉、巴六州、陇上、西域诸军事,益、宁、南秦三州牧。
在战乱频仍的硝烟里,杨难敌就如风中的墙头草,在前、后赵、四川李氏成朝和东晋等政权之间摇摆,只要与己有利,他便向谁投诚,牢牢地把守着仇池这份家业。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杨难敌病死,他的儿子杨毅继位,自称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辨公,拜叔父杨坚头的儿子杨盘为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对晋称臣。
咸康二年,族兄杨初刺杀了杨毅,自立为仇池公,又附于石赵。
永和二年,再次倒向东晋,晋穆帝拜杨初为征南将军、雍州刺史、仇池公。
十一年,原仇池公杨毅的弟弟杨佛奴和他姑姑的儿子梁式王又刺杀了杨初,杨初之子杨国率兵诛杀了杨佛奴和梁式王,自立为仇池公。
次年,杨国的叔父杨俊又杀了杨国自立。杨国之子杨安逃奔到了苻氏秦国。
晋穆帝升平四年,杨俊病死,长子杨世继位。晋封杨世为秦州刺史,其弟杨统为武都太守;秦国则封杨世为南秦州刺史。
东晋海西公太和五年,杨世死,长子杨纂继立,与秦国断交,叔父杨统与之争权,叔侄两人攻伐不已。
晋文帝咸公元年,秦国出兵,与杨纂大战于鹫峡。四月,杨纂被迫投降,秦国留下杨安为梁州刺史,镇守仇池。
东晋武帝宁康元年,秦王苻坚改封杨安为益州牧,镇守成都。
历史上到这里称其为前仇池。
仇池杨家的另一个人—杨佛奴之孙杨定也和杨安在秦国任职,由于骁勇善战,深受苻坚喜爱,并将他招为女婿,官拜领军将军。
385年,第九代仇池公杨定叛后秦奔上邦,收复仇池故地,建后仇池国。
386年,杨定称龙襄将军、平羌校尉、仇池公,定都历城(今甘肃西和北川及西峪坪),称藩于东晋。
390年,杨定北占上邽、武兴、陇城、冀城,称陇西王。
394年,杨定被乞伏乾归所杀,叔子杨盛继位。
398年,北魏封杨盛为仇池王。
404年,杨盛曾战胜西秦。
405年。杨盛降后秦被封为武都侯,退保仇池骆谷城。
422年,刘宋代晋后封盛为武都王。
425年,杨盛卒,子玄立;次年玄卒,子保宗立,但在429年被玄弟难当废,难当自立为武都王,称臣于刘宋。杨保宗与二弟保显密谋夺位,被杨难当识破,兄弟俩逃往北魏,北魏封杨保宗为征西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
433年,杨难当在北魏的支持下与刘宋争夺汉中,次年失败退建安城(古名建威,位今西和城北侧)。
436年,难当在骆谷城称大秦王,置百官,建元建义,树天子仪,仇池始有年号。
442年,南朝刘宋军攻占仇池,难当奔上邽(今天水),443年被北魏诱骗执送平城(今大同),当起了寓公。后仇池国亡。
杨家后人后来一度占据葭芦城,可惜已经势微,无力坚守,只能两附魏宋,苟延残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