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谁比谁更无耻?(今天第三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谁比谁更无耻(今天第三更)
“既然颜公子都认为‘淫’两首诗就是才子,那本公子说不得今天只有当回才子,不过有两点我得事先说明,一是张二小姐本身就与我有婚约,我输了就与她今生无缘了,而如果我侥幸赢了的话,她依然是我未过门的妻子,而颜公子本身就与张二小姐无缘,他输了什么都没有丢失,而他如果赢的话则就抢了我的老婆,这点太不公平,颜公子需要另外拿出点诚意来才行,至于这个诚意的程度,就看张二小姐在你颜公子心里是个什么地位了,还有这第二点嘛,口说无凭,要立字为据,以防大家过后纠緾不清。这两点不知颜公子意下如何?”我提出我的观点。
我的观点对于颜平来说可谓求得不得,虽然第一点要他另外拿出诚意、令他迟疑了片刻,但即使用脚想问题,也没有人认为我能赢,长安城的人都知道,刘家小侯爷吃喝玩乐是把好手,逛逛青楼也还行,但要说到诗词歌赋,那可就真是对牛弹琴了。立字为据这点,也正是自已想说的,我还怕你反悔呢,颜平心里说,至于对张二小姐诚意程度,这点还真不好说,轻了吧,说明对张二小姐没有诚意,这大庭广众之下落个小气之名有负佳人,多了吧,又有点肉痛,不过,反复权衡之后,颜平终于下了决心。
于是,双方反复争论之后,可能是大唐第一份具有开天辟地重大意义的民事协议就这样落成了,一式两份。协议说明依诗为题,决定胜负,若刘家小侯爷胜了,则说明颜公子与张二小姐无缘、颜公子因此不得再纠緾张二小组,并将长安城中两处原颜家的产业交与刘小侯爷并另加白银一千两;但如果颜公子胜出,则刘小侯爷与张二小姐原婚约作废,刘小侯爷不得再纠緾张二小姐、并要写一份退婚书与张家以防事后无凭。
这两份凭据各自画了押,连带担保人一栏也由魏王李泰签字,最后还有双方各自指定的几名亲信画押作见证人。
峰回路转之后,再次进入双方比拼之中,四周众多才子,还有不远处的马车中的诸多莺莺燕燕,都再次陷入狂热之中,虽然所有人,甚至连路边的狗都不相信我能赢,但看别人出丑也是某些人的享受,或者当它是一场肥皂剧看也是不错的选择啊,所以大家都拭目以待。
这里即是杏林苑,就依花为题,各赋诗一首,这是魏王李泰的提议。颜平立即应声题了首五言绝句,看得出还是颇有文彩,只不过后世学子,高考之前不知背了几多唐诗宋词,见惯了大家手笔,怎么又会被颜平的诗惊倒。颜平虽说有才,但也强不过各大名家吧。
所有人都看着刘铭,等着我出丑认输,没有办法,在李泰开口之后,刘铭搜肠刮肚,将记得的全部唐词梳理了一遍,终于勉强找出了一首宋朝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bēi)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虽然有些仓促,但勉强也算应题,只是对不起老王了,我心中感慨,想来老王你大人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不用跟我一般见识,我也是没有办法,要不老婆就得跟别人跑了,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要是将我儿子儿孙算起来(将来会有的),不知救了多少人命啊。我心里安慰自己。
好不容易凑出的盗版诗,让我第一轮终于平安过关,不过当我念出最后一句时,周边不少人眼中闪出小火火,连坐在马车中的不少闺绣都在口中反复念叨着“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显然被诗中的意境所感染。
古人就是好哄啊,用一首盗版诗就使得我在周围不少才子眼中形像得已改变。周围不少人,与其说是愿意张二小姐嫁入颜府,还不如说是替张二小姐这样的才女将要嫁给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感到不平。认为我糟蹋了人家才女(我自己的老婆,糟不糟蹋关他们屁事)。
老王的诗令得周围一片沉寂,好似都融入了诗的氛围之中,就连面色苍白的张二小姐,此刻也是一脸惊疑,她不知道何时她那一无是处的“未婚夫婿”变得如此有才了,还是以前那些传闻只是别人对他的误解?或者他原本就是假装的懒散和一无是处,其真实意图只不过是隐匿自已的才学?想到这些,她苍白的脸色变得血红,而一想到自己先前所作,不禁脸色又变得更白,就在张二小姐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红之际,原本以为我必输无疑的程宇和秦大少,也用一幅见鬼似的神情看着我,仿佛第一次见到我一样,都不明白何时我变得这么有才华,都怀疑是不是找了枪手早就做好诗?不过看看也不象,难不成刘铭能掐会算,早就知道魏王会出杏花诗所以早有准备?

不但我两位损友弄不明白,颜平也弄不明白,我的诗一出,他脸就白了,凭他对诗的鉴赏,当然知道我的诗比他好了不止一个档次,难不成就这样输了?
“呵呵,纵观两位才子的诗词,虽然刘铭刘公子诗词意境稍胜一筹,但颜公子贵在先吟出诗句,时间用的较刘公子少,稍逊一点在所难免,既然各有所持,本王觉得这杏花一诗,两位公子各有千秋,就依平局论,不知两位意下如何?”看出自己支持的一方明显不利,魏王说出了自己的评判。
“魏王殿下英明。”对于这样的结局,早在我意料之中,所以我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倒是我身边的两位、还有不少四周的才子感觉这魏王明显偏坦颜公子一方,可人家是魏王,身世显赫,不是一般人能惹得起的。何况人家当事人都已经表态了,还能有什么办法?不对,对于接下来这两位公子会不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又都有一种隐隐的期待,当然,整个评判当中,最高兴的就属颜平一方了,以为必输无疑的,现在打成平局,那就还有得比,有赌不为输,还有机会。
“两位公子,既然对这杏花如此爱好,不如就依这杏花再赋诗一首吧,两位意下如何?”虽然是讯问,语气中却有让人不容置疑的坚定。
既然魏王都这样说了,还能如何,赶紧想吧。
其实,魏王还是有些不太相依我刘铭能作出如此好诗的(他这点看得还真准),所以,依杏花为题再次赋诗显然有点难度,同一题材同时赋诗两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他刘铭只是借他人之手先准备的一首应急,或是偶然听到别人的诗充门面的话,他不可能作出第二首。
果然,魏王话语一出,周围不少人都倒吸了口凉气,显然有不少人在担心我的反应能力,会不会被这第二首杏花诗一下将死。
好在我对唐诗宋词还有些熟悉,要不真吃了大亏。同时赋诗两首果然有点难度,颜平所想时间较先前明显加长。
在他还没有出声前,我想起了宋朝陈与义的《临江仙?忆昔午桥》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我的词令得颜平不是一般的紧张,就在周围都沉浸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意境中时,颜平终于作出了第二首杏花诗,勉强算是中等,倒也难得,只是与陈与义的意境相比,差了许多。
都以为这下我赢定了,连程宇都是一脸喜气,虽然他是个粗人,但秦大少虽说是纨绔了一点,但对诗词也是有些造诣的,将两人的东东一对比,认定颜文必输无疑,这可高兴坏了程宇。
“两位公子才思敏捷,本王佩服,但本王观刘公子之诗词,虽说长短句有些意境,但现在比试的是诗文,所以,刘公子必需再作一首七言或五言诗方可,不然,本王将判刘公子输。”李泰的话令周围嘘声一片,对于如此明目张胆地偏袒,许多心高气傲的所谓才子还是有所不耻的。但那又如何,人家是魏王,这天下都是他李家的,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赶紧想诗词是正经,不然可真输了。
原以为即使不赢也不会输的,没有想到是这么个结果,我急出一身冷汗。我盗版别人的诗词已经够无耻,没有想到魏王这家伙比我还无耻,睁着眼睛说瞎话竟然也心平气和一脸真诚,顾不得感叹,还是赶紧想办法是正经,各位唐宋才子们,快帮忙我吧,我心里哀嚎。
*********求票求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