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可以开宗立派?(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可以开宗立派?(求票)
逐浪首发。
“这位大人刚才所言显然对在下的话有些误会,我购入酒是为了酿酒,我购入粮食也是为了酿酒,这两者并没有冲突,何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的疑问?在下实在不明白。”你当我是好欺负的么,我这人向来遵循马的教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家伙仗着比我大两数,比我多吃两年粮食,就对我冷嘲热讽的,是个人都受不了。当然我也不与你去争吵,那种弄得面红脖子粗的事咱不干,咱不轻不慢就顶死你。
“老夫姓颜,”可能是对于我那句‘这位大人’的叫法弄得很不爽,那老头自报了家门,“那就请子云帮忙解释下为何你购粮也是为了酿酒,想必这个说词子云也已经准备好了吧,”人老成精一点不假,这就挖坑让我往里跳呢。只不知他这个颜是否就是颜平的宗亲,看情形有点象,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好理解了,这是在为魏王出头打压我呢。
“购粮本就是为了酿酒,这何来说词这一说?倒是颜大想必早就准备好了说词吧,难道颜大人不知道酒是由粮食酿出的吗?不然这次朝廷为何要禁酒呢?不就是为节约粮食吗?”我好似很疑惑地问颜大人。
我这一说,倒把颜大人给说得愣住了。上面圣上也是笑了笑,想是没有想到这颜大人会吃瘪。这下就更令这位颜大人受不了,盯着我看,有些恼羞成怒的样子。
“恕老夫愚钝,老夫是真的很难接受这购酒与购粮都为酿酒的说词,要么就是购酒用作原料,要么就是购食用作原料,哪有将事情复杂化的道理,将两者合在一起似乎有些冲突。”颜大人已经有些火气。
“这很好理解,在我的想法中,先是用酒作原料来酿酒,所以就购入了不少酒水,这是前提,但是颜大人你想必也知道,这酒是我购入的,也就是说这些原酒是别人酿的,如果我用原酒酿出的新酒很成功,收益还不错的话,必然冲击原酒原来的销售,买新酒的人多了,这原酒卖的就少了,当然就算是没有这点,这原酒的作坊看到我酒坊红火,他会怎么做呢?他肯定也想分点好处,于是必然依各种借口涨价,而我自己没有酿原酒的作坊,只能被这些原酒作坊卡住脖子,他们说涨多少就涨多少,我还不能还价,否则我这酿新酒的作坊就得关门。要想不让他们卡脖子,就得有我自己酿原酒的作坊,所以,我就得准备粮食、为自己将来酿原酒的作坊做准备,我不能等到他们卡脖子的时候再着手准备吧,那时候就已经晚了。颜大人可以去打听打听,在下购入的粮食中,很大部分是可以用作酿酒的粟。不知我这么解释,颜大人是否还认为在下是找说词。”我不卑不亢说出自己的理由,说得颜大人也没了话说。
“圣上,微臣购入酒与粮,原本就是开酿酒作坊的,如果说因为这此次水灾,让别人对微臣的举动产动了某种误解,那只能说是巧合,如果我能预见到水灾,能预见到禁酒,我先前还新建酿酒作坊干什么呢?这不是白忙活一场吗?现在朝廷禁酒,微臣的酿酒作坊还没开张就关门了。当然,圣上关于禁酒省粮的旨意,微臣也认为是万分正确的,微臣也全力支持。”没有理会颜大人,我也说出自己的苦衷。
“不知子云想酿的是种什么酒呢?倒让本官很想见识一下。”颜大人还不想放弃,又找我这个酒说事。
“这新酒酒名我叫它‘杏花村’,还没有在大的酿酒作坊生产,不过,在禁酒之前,在下曾在家中少制了几瓶,上次在户部,还赠送晋王与崔侍郞各两瓶。”为了不孤军作战,我只好拉入老崔和晋王,老崔喝了我的酒,替我挡一下理所当然,至于晋王,他树大,在他这树下好乘凉。
“禀父皇,那日小侯爷赠我两瓶,此次儿臣来前带了一小瓶给父皇,以证明刘小侯爷所言非虚,”说完从袖中拿出个小瓶,不过不是我设计的‘杏花村’的瓶子,显然来时进行了重新灌装,晋王的瓶子比我先前的华贵不少。

立即有侍奉在圣上前面的公公,将晋王呈上的酒送到了圣上面前,圣上打开瓶塞,顿时一股浓烈的酒香弥漫在大殿之上。
看到圣上有喝的意思,旁边公公立即拿出银针准备验毒,不过被圣上给制止了。就着瓶子小抿了一口,然后就如同吃了辣椒一样,咧着嘴长长地吸了口气。
“果然是好酒,只怕比宫中的酒还容易醉人。”圣上看了一眼瓶子后点头道。
“回圣上,微臣这酒浓度很高,三碗之内,不醉倒的少之又少,所以又有俗名叫‘三碗不过岗’,意思即是说喝这样三碗酒,走不过一个小山岗多半就醉了。”听见圣上都夸我的酒,赶紧广告宣传下,虽然现在禁酒了,但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就解禁了,到时候,被圣上夸过的酒,那可卖大发了,广告词可设计为,“圣上用了都说好。”呵呵…….只不知圣上到时是收我广告代言费呢,还是砍我脑袋。
既然这事是个误会,呵呵一笑也就过了,只有颜大人一系似乎有些失落。事办完了,圣上许几位大臣中途退出,不过颜大人留了下来。
“听治儿说,刘爱卿对明算一道十分擅长?”圣上说起了另一个话题。
“回圣上,明算一途,微臣只能说有点心得,算不得擅长。”不知这圣上说这些究竟是何意图,所以还是低调点好,弄不好到时被人当了枪使都不自知。只是这晋王也是的,这事何必跟皇上说呢?当时也只是私下乐呵乐呵,何必弄得这么大动静?这可不是害我吗?
“刘爱卿客气了,你所算的米先生的那个题目,朕也令弘文馆算过,虽然他们也得出答案,可是却是整个弘文馆全体努力的结果,即便如此,也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治儿拿来你算题的纸,这弘文馆这么多老先生也看不明白,不知有个什么说法没有?”圣上显然对这个话题比先前酒什么的要更关心,可能也是认为我不至于窥得天机而事先存酒。
“禀圣上,那纸上算题的符号和算法,是微臣从西域一名僧人那里听到,再加上自己总结得来的,胡乱之作,让圣上及各位大人见笑了。”这个时候,我是能骗就骗,不能说自己是九年义务教育加上大学学来的。
皇上听我说的谦恭,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然后宣门外几位弘文馆的明算大家进得殿来。这些一看就是那种德高望重之人,雪白的胡子老长,我担心他们多走两步路会要借助拐棍。
行礼之后,一听圣上说,我就是那纸和算法的作者,几位大家眼放绿光,只差没有当场向我“讨教”了。
当然,适当切磋是必然的,因为“大家”中,有些人还是不怎么相信一个年轻后生能超过他们,想他们浸淫明算半个多世纪,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娃娃(我在他们眼中就是个娃娃),许多人相当不服气。
圣上很乐意他们向我“讨教”,可能他也想借此机会见识一下我的明算能力,因为按李治的说法,我用了很短的时间完成了整修弘文馆全体人花了多倍时间才完成的事,这么说,我比这些老学究加起来还利害?李锅锅有些不大相信,认为李治有夸大的嫌疑。
切磋过程并不是很有趣味,整个过程中,就是这么多“大家”考我,我只有被考的份,为了不让他们过于难堪,我故意拖长了算题的时间。
可即便如此,在他们看来这也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到最后,得出结论,告圣上说,虽说这刘家小侯爷没有先前所说的那样厉害,但就其对明算的理解和掌握,可说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在明算方面,可以开宗立派。
这一下,将圣上给唬住了,如果先前仅晋王李治说这样的话,圣上还有些疑问,但现在弘文馆资格最老的几位大学究都如此说,这刘小侯爷想必在明算方面是真有本事了。
下一章节[第四十四章、明算十三太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