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几家欢乐几家愁(三更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几家欢乐几家愁(三更求票)
这雨连续下了整整九天,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先前满怀欢喜的庄户们高兴不起来了,满是忧愁。要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就算完了,即便不是颗粒无收,也难有往年的五成。这可如何是好?
先前干涸的小河沟在连续雨水的灌入下已经平得快要看不见两旁的堤岸,那条水位已经见底的河,此刻也是暴涨,再这样下去就洪水泛滥了。
“不用再这样下去,现在已经有地势低处的庄户家里进水了,看这情形,有不少地方今年会遭大灾。”管家肥肥的脸上露出忧色。
“那周围庄上可有庄户家进水?”我关心的是自己家,这些庄户如果家里进水,或是有被淹的危险之前,就要赶紧撤离,不能等到水来之时抓瞎。
可四周除了刘府的庄子外,还有几个其他人家的庄子,当然,这一片就数刘家侯府爵位最高,在大灾面前,侯府有义务、也有责任在朝廷还未来得及处理这些事务之前,尽自己一份力,尽量将灾害减到最小。否则,一旦有大的灾害出现,这四周所有有官职爵位甚至地方上的头脸人物,都有责任。
“我家庄子,有三户人家进水,有一家因地势太低,房子经水一泡已经垮了,幸亏走得及时,没有伤到人。下游周家庄子,因地势比我们庄子低些,受灾比较严重,已经有十多户人家被淹了,有户庄户死抱着家里的东西不放,就是不肯丢掉东西,被水给冲走了。”管家说到这些时,还有些心悸,好似被冲走的人是他。
“所有地势低处的人家,全部搬到高处暂住,待水退后再作打算,没有口粮的,暂由侯府管饭,那些财物啥的、救得出的东西救,救不出的就放弃,总之救人放在首位。同时,将上次前村那个郎中请来,这大水过后,脏东西多,稍不留意就有人生病,要防患于未然,每天进进出出的人,都喝点解毒的汤药,有好处。”我吩咐管家。
“小侯爷放心,这个我已经安排了,还有几家下游的庄户也一并安排到了我们庄上,他们庄主两天前亲自来过,小侯爷不在家,老汉我给接待的。”管家对我的安排没有异议,点头附和,只是对由侯府管饭这点似乎有些不大愿意,“至于这管饭,是不是由侯府先行垫付,事后再由他们归还好些?”
“这雨水太大了,我这地势高些都成了这样,别处不定现在怎么样了,今年这水患不容乐观啊。”我叹了口气,“郑叔(管家)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他们现在显然拿不出,再说我们现在也不缺这点粮食,这些日子那些受灾搬出来的人家,就由府上管饭,至于后面是不是减租,看他们受灾的程度后我们再作决定。”
一听我说到“现在府上也不缺这点粮食”,这郑管家油油的脸上立即笑得象朵花,一扫先前的忧虑。
“就是,还是小侯爷有远见,早就做好了准备,先前老汉和孙老帐房还说起这事,他对小侯爷的远见也是佩服不已的,早先,我和他对前两个月小侯爷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辞,现在看来是未能理解小侯爷的苦心,真真是看走眼了。”郑管家说得开心,一脸得意,就似先前卖礼品买粮的主意是他一手促成一般,对于先前他和孙老帐房公开讨论我“败家”的事情,郑管家做了选择性失忆,呵呵,我也没有追究,虽然他们在不理解我所作所为之时,有时候在劝解无效的情况下气不过说话不怎么好听,但确实是真心为我好,也真心是为这侯府好,他们对侯府的忠心,不是我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所能想象的,我也理解不了这种无条件忠心之后的依据到底是什么,见惯了跳槽如同喝水的人,确实对他们的一些坚持有些不理解,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们的尊敬,说实话,虽然这刘府以我为尊,他们只是刘府的随从甚至下人,但在内心中一直将他们视为长辈,这是真心的,不是表面文章,就为他们对我、对刘府无条件的忠诚,有这一条就足够了。

“呵呵,郑叔过讲了,我那也是瞎折腾,”被郑管家夸了两句,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谦虚道。
“瞎折腾?这可不是瞎折腾,这得多大本事啊,小侯爷您看啊,这么大的水,别处灾荒肯定不小,这粮食还不得涨价?到时候万一粮食短缺,说不定有钱都买不到,小侯爷早作打算,可不是抢了先机么?到粮食价格涨得利害时,我们再这么一卖……….”郑管家说得高兴,仿佛已经看到了卖粮的收益似的,满眼都是火火。
“郑叔这可错了,”我立即打断老郑的美好憧憬,照他这样一说,我就成了个囤积居奇,至天灾不顾、置百姓水深火热不顾、一门心思只想牟取暴利的发天灾财的无良商人了,虽然我是有这个心思,可也别这样明白张胆地说出来啊,弄不好钱没有赚到,落个“无良败德”就恶心了,钱要赚,面子咱也要,“咱堂堂开国臣子之后,怎能做那种无良之事,这次咱府上买粮,纯粹是因为府里需要,事先作准备,与这水灾无干,如果让别人有这个误解,只能说纯属巧合,这不再过两月我就完婚吗?到时候客人多没个准备哪行啊。当然啦,如果地方上确实遭了灾,需要刘府拿出点粮食来,刘府也是原意为国分忧为民角难的,说什么钱不钱,让别人听见笑话。”
“对对,小侯爷说得对,还小侯爷有见地,老汉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呵呵…….”郑管家不是笨人,听我这么一说,立即就明白怎么回事。
这囤积的事,要是被有心人告上一本,“无德”这条恐怕是跑不掉的,虽然有很多人也囤积,但一般都尽量低调,尽量不惹人注意,或是一脸正气来粉饰自己想赚钱的**,哪怕底下拼命捞不义之财,桌面上给别人看到的也是为国为民的正义说辞。
所以,我不能让别人抓住什么把柄。虽然因财力的关系,我囤积得并不多,但小户往往更容易成为各方较力的牺牲品,那些大的囤积户人家背景深啊,到时万一真出现物价飞涨,弄得老百怨声载道,朝廷下狠力气惩治时,那些囤积涨价的无良之人,尤其小户是最先被牺牲的对象。
惩治些无良商人,既可以平民愤,又可以为朝廷赈灾省钱。将那些囤积户抄家了,可不就省钱了么。还可以将天灾**的罪责推给这些人,反正老百姓很盲目,只要有吃的就好办,可不管你处罚的是谁。
朝廷没有受多少损失,百姓没多少东西可以损失,于是损失最大的当然就是囤积户了,这不用脑袋就能想明白,所以,千万不能让别人将囤积无良这条与刘家侯府画上等号,否则,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钱财。
郑管家显然也明白这些,只是刚才一想到赚钱之后的景象,有些激动,忘乎所以了,在我的提醒下,立马就改正过来,于是刘家侯府就成了维护地方稳定,造福一方百姓的正义化身。嗯,对于这个评价,我很满意。
********求票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