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流言的力量(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流言的力量(第二更)
昨晚睡得太晚,体力有点透支,加之长时间进进出出,着了凉了。第二天早上就感觉头昏眼花,再加上可能水土不服,这就病倒了。
一个小小感冒,要是隔了后世一般算不了什么大事。可放在唐朝就了不得,这时的医疗条件远远无法同后世相比,因为着凉而丧命也不是稀奇事。
加上我起先根本没太在意,这点小病没放在心上,二十一世纪这情况多了,没有病得起不了床,大多数人不去医院,花不起那钱耗不起那时间精力。这种习惯让我初来唐朝吃了大亏,没到下午,果真就起不来床了,然后就昏了过去,人事不知。
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我昏倒后的第五天上午了,我头昏,口渴的利害,我刚睁开眼睛,旁边就响起两声轻呼,“醒过来了,终于醒过来了。”
旁边包括紫烟在内有六七个人,另外三人看其打扮多半是医生。不过我有些疑惑,听说古代医生的待遇也不高,只比商人稍好,不过看这三人打扮,衣着都不简单,甚至超过我小侯爷,什么时候医生的待遇这么好了?莫非史书所记与历史不符?要是这样我要不要改行去当医生呢?困惑啊。
紫烟见我醒来,也是一脸惊喜,只是眼睛红肿,显然哭过。
“水,我要喝水”,渴得喉咙冒烟,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喝水,大喝特喝。
环儿连忙从屋外端来冷茶,兑了下热水,交给紫烟,紫烟拿在手中放在嘴下试了试水温,这才交给我。
喝够水,长长吐了口气,总算没有被渴死,真的好险。
“刘小侯爷能醒过来,下官真是太高兴了,太高兴。”旁边那位先前最先叫我醒来的那位老伯待我喝过水之后,终于开腔。
下官?我什么时候惹上官司了?看他的样子不是个医生么?我一脸不解,几天的昏迷,让脸部肌肉也变得僵硬了,一时还没能力露出一个亲和的笑容。
“这几位是宫里的太医,”见我不解,猜出了我的疑惑,紫烟连忙解释。
原来,我昏迷的这几天,外面可并不平静。
这事还得从当日的比诗说起。
那天比诗,我赢了颜平,虽然在魏王的强力干预下最后反悔,可是在场的人太多,哪能堵住这许多人的嘴?第二天我着凉生病,一病不起,于是不少人就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这一琢磨,就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什么的都有。
。。。。。。。。
“你听说了吗?”街边一间小酒馆中,一名年青才子小声问旁边同伴,“听说刘家小侯被逼退婚回家后,气得昏了过去,到现在还人事不知呢?”青年一脸八卦表情,小心翼翼的神情像说着什么惊天的大秘密。
“切,这谁不知道啊,这满长安都传遍了,那纨绔子弟大发神威,竟然战败了颜公子,事后据说有大人物介入,强行拆散了刘子云的姻缘,刘子云气得当场吐血,人事不知,据说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呢?”另一个不屑先前那名才子所说。
“我可是听说因为刘子云赢了颜公子,上面那人不服,派人打了刘家小侯爷一顿,人被打得当场就不行了,抬到家里就咽了气。”另有不同意见。
“年兄这话从何而来?我可是听说刘家小侯爷是回家后被气死的,听他府上我二舅妈的四姐夫说,当夜回府之后,刘家小侯爷就对白天的事气不过,一个人喝闷酒,越喝越气,越气越喝,最后吐血数升而亡。唉,可惜了一名才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真真是无上意境啊,听了这句,当天回去之后,我真真在杏花下吹了一夜长笛,真真是好意境。不过,就是晚上有点冷。”有人惋惜的摇摇头。
“就是,本公子也觉得那纨绔一向不学无术,怎么临场突然就变得这么利害了呢?真真想不明白。”有疑惑。
“这你就不懂了吧,告诉你,当时我就在现场,知道不,刘公子离我才几步之遥,据他说,才华一途是相当复杂的,作几首诗未必就是真有才学,听他的口气似乎是不屑为之。”有人大曝内幕,很是得意。

“才学不就是诗词歌赋吗?难道还有其它东东也可叫才学?这本人可就弄不懂了。”有人思索道。
“你当然不懂,你就只记得小明月你那相好,你要是都懂了,那你不就成了刘子云了?”有不满的声音调笑先前的才子。
“照你这样说,刘子云不屑作诗,那这次怎么又出头了呢?我看不尽然,最多也就是沽名钓誉之辈而已。”另有不屑者道。
“切,这你就无知了吧,当时,刘子云未过门的老婆都要被人抢走了,他一急之下不拿出点真本事,怎能应付得过去?大伙说是不是,要是被人在那场合下抢走老婆,那还是个男人吗?拿块石头碰死算了。”有人不以为然。
“可是我听说,刘子云还是没有抢回他夫人啊。”有人根据结果反驳。
“你懂什么,那是因为魏王硬是…….”说到这里,那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立即闭嘴,一脸惊恐“喝酒喝酒。”立即端起杯掩饰自已的窘迫。
“这位仁兄刚才说什么魏王…….”还有反应迟钝者追着话题不放,似乎意犹未尽。
“今天天气不错,呵呵……..”周边多数人反应过来,连忙避开那可能令自己掉脑袋的话题。
“是极是极,天气确实不错,你们听说了吗?怡红楼又来了位南国佳人,啧啧,那长相,真真是祸水啊,是个男人都把持不住。”有人连忙转移话题,露出一脸猪哥相,好似无限神往。
“别是道听途说吧,你能见得到,听说见一面都要上万贯,还卖艺不卖身…….”男人就是这点好,听见有美女立即就转移了话题。
。。。。。。。
就这样,这事越传越猛,越传越邪乎,最后弄得几乎人人皆知了,虽然不敢点魏王之名,但矛头直指李泰。传到最后就成了魏王依皇家威仪强行拆散一个名千古少有万年难遇的纨绔才子的婚事,令得才子受辱哭诉无门,被活活气死在家中。
当然,连同一起传播的还有我当时的几首诗歌,还有我最后所唱我那“淫词艳语”,虽然这首歌没有才子公开传唱,但私下里还是流传很广。看来、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才子们表面抵毁暗中还是喜欢这点调调的。
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事想瞒也瞒不住了,这些突如其来的流言也令监察御史们为之一怔,大部分人都怕死,可不怕死的也大有人在。何况在魏王的强势之下,其它各王活得别提多窝囊憋屈了,连同其它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也是度日如年,战战惊惊。虽然多数时候这些人各自为伍,不屑或是不愿拉帮结派,可这次老天凭空送下一份大礼,那真是不要白不要。虽然不可能一下就扳道他魏王,可不管怎么说,这会令李泰在太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这日积月累的,说不定就会有什么转机也说不定,甚至可能从量变到质变拉他李泰下马也说不定。
于是,这些平日各为其主各有算盘者不知怎么就达成了默契,而且空前团结,目的就是一个,将这事闹得越大越好。
起先这事只限于民间流传,可经监察御史这么一上折子,经各位官员将领这么一对质,于是庙堂之上的李世民也知道了,还掀起喧然大波;虽然先前的流言太宗他并不全信,可事情闹到如今这个地步,他太宗再不出面显然是不行了。
如是魏王李泰被当庭斥责,且被禁足王府半年,如此一来,这李泰就相当于被软禁了,周围那些原来的敌对势力这下高兴得了不得。
肇事者是处理了,这受害人还在家躺着,生死未卜呢?有好心人提醒。
是啊,这可是个难题,想我大唐开国至今,也没有出现这种事情,这是要是处理不好,对皇家的威严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有损天家颜面。再说受害人是开国功勋之后,人家祖上就是跟你李世民混的,看看,你李世民还没死呢,这些人的后代就被人欺负成这样了,一个字,惨啊。
这下,全大唐,所有人这下都盯着圣上李世民,看他怎么处理这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