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帖上写着的时间是晚上七点,陈宇翔唯恐迟到,提前一个小时上了出租车,结果六点半就到了。他找到会所的门牌号码,看到一个保安站在门口,走上去问,这是不是精英俱乐部的聚会地点,保安点头说是。
陈宇翔接着问:“那我能进去吗?”保安看了看他,说:“先生,还没开始呢,现在里头在准备。”
陈宇翔心想又来早了,他转身出去,在附近慢吞吞地逛了一圈,这一逛,让他发现上海有一些他以前从没注意过的东西。
比如有一些店面,看上去像酒吧,仔细看又不是,门头上不写它的功能,只标上个很模糊的名号,比如有一家叫“兰”,有一家叫“原上”,还有一家叫“东方红”,门口黑漆漆的,只站着两个旗袍打扮的小姐。
他走上前去,根本没人理睬。眼前一辆奥迪停了下来,却不知从哪儿冒出几个保安满面堆笑迎了上去。陈宇翔心里一琢磨,有两个可能,一种可能是自己虽然已经精心修饰,可比起真正的上流社会,还是太寒酸;另一种可能呢,这些店本来就只做熟客的生意,或者熟客介绍的生客的生意。
无论如何,他心中总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这个世界上分成很多很多圈子,可有些圈子是高高在云端上的,从保安们对自己的态度,就说明自己离云端还很远很远。
幸好,街那头还有另一个圈子在等着他。
七点钟,陈宇翔回到原地,渐渐有人来了。门口竖了一块牌子,上面用英语写着“私人聚会,请勿擅入”。
这八个字让陈宇翔心里略微有点温暖,在这儿,他们是欢迎我的,而我们,不欢迎那些草根。
客人们三三两两地交谈,手中有的拿着软饮料,有的拿着香槟,侍者穿梭在其间,时而递上一块毛巾或是小食。
在这里,陈宇翔显得太年轻了,别人时不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刘哥还没到,他一个人都不认识,只能静静站在角落里,躲避着所有人的目光。
几分钟内,他就遭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先是有人走过问他,洗手间在哪儿,显然是把他也当成侍者了,陈宇翔只能尴尬地说不知道,客人“啊”的一声,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搞错了。
接着又有人快步走来,一把握起他的手说:“这位先生面生,是哪家的公子啊?”陈宇翔更加尴尬,说:“不是不是,我是艾利特公司的麦克陈。”对方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然后马上满脸笑容,说幸会幸会。
原来在这里,顶着一个艾利特的名号是远远不够的,陈宇翔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多少年以后,当陈宇翔抚今追昔的时候,这次聚会总是会盘旋在脑海,始终无法忘却。因为在这里,他朦胧地开始懂得为人生树立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只在于他人对他个人的尊敬,这种个人对个人的尊敬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感情基础上,比那些虚无飘渺的公司品牌要有用得多。

刘哥终于来了,陈宇翔正徘徊在角落里茫然失措,看到刘哥仿佛看到了救星,急忙走上去问候。
刘哥看到他,拍了拍肩膀说:“等会儿,我先去招呼一下其他客人。”然后从陈宇翔眼前闪过,一头扎到大厅中央的人堆中去了。
陈宇翔有些失望,不过一张熟悉的面孔总还是让他获得些许勇气,本来他差点想打退堂鼓,这儿的人太傲了,傲得根本懒得搭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白领。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刘哥回来了,身旁还带着一个女孩子。
那女孩梳着披肩长发,穿着一件素色的紧身连衣裙,把身材衬托得十分婀娜,还戴着两只硕大的象牙耳环。
刘哥说:“来来来,我介绍一下,这是艾利特公司的陈宇翔,也叫麦克,艾利特挑人一向很毒,不是千里挑一的人中凤凰,那是绝对进不去的。”
他又说:“这是张凡小姐,刚从美国回来,她们全家在我留学最困难的时侯,帮过很大的忙,我一直非常感激。”
张凡主动伸出手来,说:“很高兴认识你。”陈宇翔握着她的手,觉得小巧盈盈,滑腻柔软,心里噔噔跳了两下。
刘哥说:“我还要去忙着应酬其他朋友,你们先聊。”说罢也不多话,转身就走。
两人找了一个角落处的小圆桌坐了下来。陈宇翔问她喜欢喝什么,张凡说有中国的绿茶吗,陈宇翔马上叫侍者过来点了两壶普洱,一边说在品酒会上点茶还是挺新鲜的。
张凡说:“我从小就喜欢喝茶,以前总是托朋友从中国带茶回去。”陈宇翔脱口说:“那巧了,我也喜欢喝茶,以前读书读困了,一杯袋泡茶,就可以再撑个几小时。”
说完陈宇翔就觉得不对,怎么能在这种场合说“袋泡茶”三个字呢,张凡倒也没在意,话题一转,说很好奇艾利特是什么公司,为什么这么难进?
这个问题让陈宇翔颇为惊讶,他一直以为艾利特在美国无人不晓,没想到面前这个土生土长的ABC对艾利特却一无所知。
他详细地介绍了艾利特的业务性质、工作强度,又特意说明了它的招聘流程,顺便捎带了一些自己如何过五关闯六将的经历。
张凡听了,眼神里竟然带着些许不解,说这么艰难的工作,其实不要也罢。
陈宇翔不禁愕然,自从他进入艾利特以来,听到的都是赞誉声,没想到这个柔弱的女孩子,说出这样惊天动地的话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