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如果你愿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早一分,没有晚一分。别离的笙箫响起,抑制着恋恋不舍的心绪,控制着在眼中打转的泪水,勉强地挤出一点笑容,挥一挥手,不想带走一片云彩。
踏上驶向各自归宿的班车,没有人言语。似乎所有人都在追忆,在怀念,在惋惜……但车轮依旧在滚动,没有人喊停,仿佛所有人已进入梦乡……
终点站的刹车声使沉睡的人们如梦初醒。
起身,茫然而麻木地表情,茫然而麻木的脚步,行走,流失在人流中……
回忆在耳边,伤感怀旧的歌曲,那些**的风光在这个盛夏的六月尾声中回放。
写同学录,合影。这是次要的,却是在印象里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此之外,我所面对的学生的主业:学习。毕竟,高考已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再说什么“无所谓”已不再令人信服。撕下面具,大家开始为最后一搏蓄积力量,黑暗中光明中都暗暗较上了劲,没有人言语言语,大概是信奉“沉默是金”的人生信条吧!
离别之际,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真是敞开胸怀啊,在那个风急天高,乌云密布的夜晚,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六月八日晚—六月九日凌晨。日记中在六月十三日好像是有记载的……下半夜,我们8个人挤在两张床上,畅谈这一年的风风雨雨。有得有失,有甘有苦。那一刻,我们是毫无杂念的,一群半大的孩子**裸的交流内心的一切,风光无限好!大有指点江山的豪气冲天。
有过小矛盾的人言归于好,握手言和。
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多,最敏感的却是“高考”。大概用“讳莫如深”也不为过。大半夜的,能够毫无倦意的谈了一宿,从漆黑的夜到修日东升……感动。这是相聚的最后一夜,所有人都在淡淡哀伤中强颜挤出一点笑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有人都清新地感受到这滋味,这气味。
说到真诚,我想到了同学录的前言大都这样写,“写下最真诚的话语……”表面上说希望你写出最真心的评价,不管好坏,实际上,心里想的是别人对给他脸上“贴金”,多敷衍、夸奖几句,将无中生有的优点强加给予,或将一些小处放大,或牵强附会一番——
碍于情面嘛,毕竟是三年的老同学了,分别之际,哪能泼冷水呢……
碍于情面。如果是诤友,或许知道该怎么做。曾经听过一句经典的话,“骂你的人对你最好,否则,你根本不值得一骂。”比之后者,前者应该脸红的无地自容了。
其实,虽然同学录上电话号码很多,可是真正经常联系的又有几个呢?寥寥可数。你所能记住的只有两类人:一是知心朋友,一是敌人。
这两类人毕竟少之又少:知心朋友,是这样说的,“得一知己,足矣”。敌人,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但是,一群高中毕业的孩子又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呢?所以大多数一般同学给你留下的印象,也就只是一些空洞的数据,和一些随处可见的祝辞。感到莫名的悲哀一闪而过,不想抓住它……
“悲哀”也并不是让拟合所有的人成为知心朋友,那也是不现实乃至于不可能的。退一万步讲,你只能会让一部分人喜欢你的同时,一部分不对你有好感。一个简单的比喻,你做人做事就像做菜,“炒菜让人吃,唱歌让人听”,但是“众口难调”。又如流星一样,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刺痛了人的眼睛。十全十美,只是神话,或者传说。
能让人稍欣慰的一样东西,合影。
这一张小小的卡片,权当作是对高中生活的纪念。这的却是一份极好的礼物。多年以后,再翻开来看,仔细品味,你会会心的笑的,也会不觉流下泪来。以后会慢慢珍惜,只因失去的难再重来。
人有一个癖好: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谁也不能陪谁走一生”是感伤的,但三年来我们相扶走过,应该很满足了。感谢上苍赐给我们的一切,欢笑、泪水、成功、失败……就让它们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记忆。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离别的痛苦中我们快乐着,喝酒,抽烟,K歌,上网……那些一切高考前的禁忌都抛到九霄云外,我们让自己禁锢已久的**肆意流淌……或许,痛并快乐着,也是一种幸福吧!
朋友是一座座金矿,你能从他们那儿学到很多,因为经历过,所以体会颇丰。生活每天都在现场直播,哪有那么多“如果”的遗憾让你牢骚满腹。有人说,不要抱怨生活对你怎样不公平,你要知道生活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可是,每每遇到挫折,我们还是习惯于怨天尤人,忿忿不平。我是一个俗人,也不会例外。

如果回到2003年那个容易忘却的秋冬,我会珍惜那些纯真的友谊和圣洁的时光,遗憾于那是的年幼无知,不懂得珍惜,有些人的名字已经和照片开始一起模糊。由于缺少经常的回忆,尘土已经尘封了眷恋的死死抓住不肯放手的记忆,却依然没有放手,那些闪闪发亮的岁月也朦胧起来,岁月只是空留心酸给我,不是无情,无关残酷,只是基本的法则,有很多事情在我们年年不忘中还是离我们而去。
那时怀着一份谨慎,一份执着,一份理想,憧憬着干出一番名堂……忽然有一天注意到枫,在一次学校征文比赛中,一篇题为《美丽,从金秋开始》的文章吸引了我,枫在文中说,她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就是因为对这句话的推崇,她成为了一个幻想丰富的女孩……
那时有一首题为《如果你愿意》的小诗流传:
如果你愿意是广漠的天空
我甘心做一只鸟儿
努力展翅飞翔
让我白色的身躯
把你的蔚蓝衬托得更深邃
……
如果你愿意是澎湃的大海
我甘心做一条鱼儿
努力扭动尾巴
让我调皮的身影
把你的血液激起晶莹浪花
……
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反正就是这样清楚的记下来了。因为在这篇文章里出现,所以牢记,因为一直记着关于她的点滴,所以回忆依旧清晰。后来,一直珍藏着她的这篇文章,直到现在它还在抽屉里静静安眠。偶尔我还会翻开看看,让自己回到那年的冬季记忆里缠绵……
鼓起勇气,写了很多信,但终究是没有勇气投出,一次一次地写,又一次一次地撕碎,每次都写的工工整整,无可挑剔,每天重复写着同样的内容,简直是“乐此不疲”。不可否认,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经常写一些东西,记日记的习惯也从那时一直保持到现在。感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忽然怀念起我的同桌阿宁来,那时,我们从军训时就关系很好了,有幸又成为同桌。半年里我们混的太熟了,一起打扫卫生,一起玩游戏,游戏玩完了就开始自责,把自己制作的游戏工具扔掉,并信誓旦旦地互相保证永远都不要再玩了,还内疚一阵子,口中念念有词,“对不起**,对不起社会主义……”
还有一个叫做“玲”的女孩,我们在高二时搭同桌,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她很漂亮,性格很开朗,我们每天有说有笑,可是我却一直淡然中隐隐有些不安,一点点害怕的感觉挥之不去,加之我向来郁郁寡欢,所以在玲面前一直很拘谨,犹豫……甚至是莫名的一种排斥,总之,我是被自己混乱了。
我很丑,也不温柔,但我很真诚。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到。
但我还是在萌动中恐惧着,害怕一旦陷入便不可自拔,害怕人生就这样交代了。于是,冷战持续着,我在玲的询问的眼神下总是不敢抬头对视,我害怕暴露内心的惊慌不安,害怕被目光穿透的感觉……我开始以各种理由换位置坐,于是“询问”开始变成了“愤怒”,量变引起了质变,“你若走了,就再也别回来!”
我怔了一下,但年少的倔强还是击败了理智。晚自习后,我默默地整理课本,和一个同学换了座位。玲一句话也没有说,是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挽留已经没有意义。她的脸色我没看清,因为我没有勇气去面对她的眼神,我就像逃一样逃出了这段时光。
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不属于我的,迟早要飞走,为何不能提前放手呢?闭上眼让自己走,为你祈祷,为你祝福——在心里。毕竟星星还有很多,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星空,月亮不会孤单,每天月亮都会生气,每天都有流星滑落,地球依然旋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改变不了就不再挣扎,不是“宿命观”,只是保护自己。
或许当年的做法确实错了,但现实改变的如此之快,阿宁的电话号码已经找不到了,失去联系很久了,也不知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听同学说,玲已经成为一名护士,去年结婚了,开始了“结婚、生子、上班、做饭”的平凡人的生活,怕是被生活磨平了年轻时代的棱角,**早就在锅碗瓢盆的交响中沦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