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选择封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这件事你们打算怎么追查下去呢?”
闻宇接着问道。看过了那么多平民的惨死,他绝对不想让这件事不了了之。如果他有足够的能力,他一定会亲自追查这件事的始末,让策划此事的幕后黑手得到应有的惩罚。可惜,他现在的实力太渺小了。
“这件事当然不能就这样算了。倘若如此,我白海国的颜面何存!不过现在也只能加派细作,先搞清楚又哪几方势力参与策划了这次袭击,然后才有可能采取响应的行动。不过,在国内,尤其是这一地区附近加强戒备还是必要的,好在这方面的公文昨天已经发出了。”
孙大人这样答道。
众人各怀心思地沉默了一小会儿。然后韩长老打破沉默道:
“小宇,这次我们叫你过来,除了让你认识三位大人外,还有一件事情要与你商量。”
“什么事啊?只要小宇能办到的,一定尽力”
看韩长老如此郑重,闻宇不由有些心中惴惴。
“你也不要紧张,是好事!”
韩长老笑着道:
“你这次不仅仅是救了辰家的人和镇上的近万平民。对白海国而言,也算是立了大功!根据我们今天下午从附近几个城镇得到的消息,我们在各处设置的明、暗路卡总共截获了三十多名携带大量细菌毒药的奸细,还在黑山镇附近发现了几处藏匿了大量细菌毒药的窝点,如果不是你及时识破了吴忆卿等人的真面目,这些细菌毒药足以让周围乡镇的十多万人中毒。而且根据我们最新掌握的情况,染上这种细菌毒药的病人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这种传染没有被即使控制,死的人还会更多!”
闻宇听到这样的消息无比吃惊,更感到这次袭击背后的势力非同寻常。
韩长老接着说道:
“按照白海国的传统,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其它地方,只要立功,必有响应的赏赐,这也是白海国屹立八百年不倒的立国根基之一。”
说到这里,韩长老的神情相当肃穆,显然对这一传统极为认同。而旁边的众人也纷纷点头认可,就连爱挑刺的周玉栋大人也不例外。
“按白海国的律法,从战场上救己方一人,其功劳与杀敌一人相当,而平日救人,其功劳减半。黑山镇平民近万人中毒,若无妥善救治之法,至少会死十之**。就算这事不是你一人所为,但你的救治之法,至少可以占一半的功劳。折合成在战场上杀敌的人数,至少也相当于两千。阻止奸细在周边城镇投毒,至少又救了十万人,即使只把五分之一算到你头上,也是两万人,其功劳相当于在战场上杀敌万人。”
其间,闻宇几次想要张口推辞,但看到众人都是异常认真甚至严肃的神情,只能欲言又止。
南宫林接着说道:
“按白海国的律法,战场杀敌十人者,授百夫长,战场杀敌百人者,授千夫长及贵族身份。万夫长以上军官不纯以军功而授。但战场杀敌千人者,授予男爵,享百户之食邑;战场杀敌万人者,授子爵,享千户之食邑。”
说到这里,韩长老总算放松了刚才一直端着的架子,轻松地对闻宇说:
“这是这里的几位长老商议的结果,阻止周边城镇被投毒的功劳只给你算五分之一其实是算少了,不过你还太年青,又没有武功,还是少算一些容易让别人心服。按规定,子爵以上的爵位要朝廷批准才算数。不过,又几位长老的推荐,朝廷的手续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好牛啊!)。今天叫你过来,是想让你先选好食邑的地点。”
“这食邑就是封地的意思,封地之内的税收由封地的领主占六成,国家占四成。如果封地够大,封地内的地方官员任命也要经过领主的同意。不过税率是朝廷统一规定的。”
说到这里,韩长老看了看旁边辰家的几个人,然后接着道:
“我知道你家住在白鹿镇,不过整个白鹿镇都是温泉山庄的食邑。这黑山镇是离你家最近的镇子之一。你又于他家有大恩,所以他们愿意把这镇上或者附近的任何一处食邑让给你,地方大一些也无妨…。”
说到这里,闻宇总算明白此行的目的了。难怪桌子上摆了这么大的一张地图。原来根本这不是什么作战地图,而是一张食邑图。说白了,就是辰家封地内的‘人口与资源分布图’。
闻宇多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食邑的事。这个大陆的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一种叫做‘采邑制’的封建制度。各大武林门派和各级贵族都拥有或多或少的封地,这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按照律法,多数贵族拥有的封地并非世袭,但他们一般总是千方百计地留住手中的封地。这样经过了很多代之后,国家可以用来分封的、有人口居住的土地已经不多了。致使后来新获封的贵族得到的土地越来越偏远,人口更是稀少。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包括白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规定平民可以自由迁徙。但因为各地的税率是统一的,人们还是不愿去比较偏远的地方。
这次闻宇虽然获得了千户的食邑,但如果朝中没有人替他说话,极有可能获得的是极北极偏之处的封地。而辰家在自身的食邑遭受重创的时候,还能让闻宇在他们的领地内自由挑选食邑,其诚意毋庸置疑。
闻宇根本没有去看那地图,而是皱眉苦思:也许是受了他所接受的异世界知识的影响,闻宇对采邑这样一种‘封建制度’有着天生的抗拒。他直觉地认为正是这样的制度使得社会的中上阶层很少关心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创造。而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即使律法规定了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但一旦采邑中的人员大量流失而影响到其上层的收入,必然还是会引发激烈的矛盾。所以一般来说在这种制度下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总是受到很多限制,这也就制约了在异世界的一种叫‘工业化’的巨大社会进步。
突然,他向辰明智问道:“辰大人,白海国对各行业的税种和税率是怎么设置的?”
辰明智不知闻宇此前所想,听闻宇这样问,也不由暗自称赞此子精明。然后就向闻宇详细解释白海国的税收制度。
白海国主要的税收是田赋和丁赋,这两个说白了就是农田使用税和人头税。商业方面有关税(进城费)和市税(摆摊税)。另有盐、茶、酒、矿产税课或专卖。其它手工业等因为规模很小,各地情况不一,具体纳税办法由地方关于和当地的食邑领主商定,但税率不高于市税。

然后又介绍了详细的税率水平。
闻宇听罢心中暗道:“还好,至少没有对工商业过分歧视。”
其实工商业在白海国的财政收入中占比很小,根本就很少有人重视。
想到这里,闻宇更加坚定了他心中的一个决心。只听他对辰明智说:
“辰大人,闻宇只想要一个没有封地的食邑。”
“没有封地的食邑?”
若不是知道自己内功深厚,连飞花摘叶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辰明智简直要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只要大人能说服朝廷。即使没有封地,小宇也可以有自己的食邑!”
闻宇自信地答道。
辰明智心念急转,疑惑地问道:
“你不会是想要盐或烟酒茶这些东西的专卖吧?”
白海国每年都能从这几样商品的专卖权上收取大量的税收,如果闻宇惦记的是这个,即使是他这个商务大臣恐怕都不好帮忙。可是对方又是辰家的大恩人…。
“不是。不过有类似之处。”
辰明智听了前两个字,不由在心里松了口气,但听完整句,心又被吊了起来。
“你仔细说说吧?”
“好的。我自觉颇有一些奇思妙想,虽然我做过之后别人也不会觉得很难。但如果没有我第一个想到,其他人想破了头也未必能够想得到。”
“嗯,确实是这样。”
这一点在场的各位一致赞同。闻宇发明的这个疫苗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我想让朝廷设立一种叫‘专利’的登记制度,让我可以把我想出来的东西登记为我的专利,任何别人没有我的授权都不可以仿制。当然,其他人如果有了奇思妙想,也可以申请他们的专利。”
以辰明智的精明,立刻就想到了闻宇可以从中获得的潜在的巨大利益。不过闻宇是他们辰家的恩人,而闻宇的这个主意貌似也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他当然不会去挡闻宇的财路。只是他听了闻宇的最后一句,不由好奇地问:
“你是说,你不光要保护你自己的奇思妙想,而且还要保护其它人的?”
“是的,我就是想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来赚取财富。这就是我想要的没有封地的食邑。不过,我并不想从这次制作抗菌疫苗的方法赚钱,如果我想要的那个制度能够设立,我会把这个方法的专利用一个铜板的价格授权给朝廷使用。”
一旁的辰明辉等人也终于明白闻宇的意思了。在他们看来,闻宇的这个‘小小要求’并不是要为他自己赚钱,而只是要国家颁布一种保护所有人发明创造的制度。为了这个制度,闻宇甚至愿意把这个价值巨大的抗菌疫苗的制作方法拿出来做示范。这简直就是在为了这个所谓的制度而倒贴钱。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万一其它地方甚至其它国家被这种细菌毒药(生物武器?)攻击,他们难免还要请闻宇过去制作这种疫苗,而这可是名利双收的好事。而一旦闻宇把这个疫苗的制作方法授权给朝廷,他自己能得到的利益就很有限了。
辰明辉等人今天把闻宇请来,主要就是想借着给闻宇分封食邑的机会报答他对辰家的大恩,结果听到闻宇竟然只要求了一个对他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的什么莫名其妙的制度,不由得有些着急。正如此前所述,对于他这样修炼白道武功的人而言,欠了别人的大恩却无法报答绝对是产生心魔的主要诱因之一。于是他急切地说道:
“小兄弟,你要的那个制度凭着大哥的官职还不是说办就办了。不过这个一时半会儿也当不了饭吃。这次辰家受了你的大恩,不拿些实在的东西报答你可真是说不过去。要不老哥哥帮你选一块良田?”
说罢,伸手在桌子上那张图的某处划了一个圈,说道:
“这几个村子周围都是上好的良田,正常年景每亩可以收而二百多斤粮食。你看怎么样?”
这时,闻宇完全也意识到了对方的急迫心情,从刚才辰明智的介绍中,闻宇清楚地知道田赋才是税收中的绝对大头。而辰明辉张口就要把家中的良田送出,足见其诚。不过闻宇对做个收租子的地主实在是兴趣缺缺,他顺着辰明辉的手指在地图上扫了扫,最终还是婉拒道:
“辰爷爷,谢谢您的好意。不过如果我能有一块土地的话,我更想用它来做些事,而不是种地收租。等晚上我单独请教过辰大人以后我再决定吧!”
看到闻宇如此坚持,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辰明辉早就命人安排了晚餐,为大哥等人接风。见此处事毕,就邀请众人一起用餐。辰明辉还特意派人把宋长老和风玲也请来。席间,众人少不了谈论一些白海国上层的琐事趣闻,闻宇在一旁暗自留意,不必细述。
略微有些意思的是,韩长老早先拿了风玲做的一个玻璃针筒,显然是想要替闻宇在各位大人长老面前炫耀。在听到闻宇讲的那个‘专利’要求后,立刻意识到这玻璃极有可能是能给闻宇带来巨额收益的第一个‘专利’,为免闻宇遭人嫉妒,他就没有将这件东西拿出来,而是在餐后又悄悄的还给了风玲,还叮嘱她和闻宇此事暂时不要声张。
而韩长老如此呵护闻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家族和食邑距离黑山镇也很近,如果不是靠着闻宇的提示及时制止了投毒事件的蔓延,估计他家也会受害不浅。
餐后,闻宇先回临时诊所安排了第二批疫苗的生产。根据今天各个放药点收集的反馈信息,闻宇估计百分之八十的人只需要服用一次疫苗就可以了。不过应该还有不少病人需要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而当天未用完的疫苗也不宜再用了。所以他又安排了当晚的疫苗生产,并根据反馈意见略略调整了火候和配方。然后就依约去了辰明智的住处。
(本书希望走出一条不依靠个人的绝对力量,而依靠智慧、科技、工业乃至各种‘软力量’成长的道路。欢迎书友献计献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