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祸起萧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逆先说几句:
首先,老逆在这里要衷心的感谢各位书友们的支持,谢谢各位书友们对老逆这本小说的关心,尤其是要感谢书友任我风行小哥的热心书评
其次,昨天我看了一下书评,除了对书友任我风行及其他各位书友的意见表示感谢外,我着重要对小说中开头关于丁原倒底是荆州刺史还是并州刺史的事表述一下。在陈寿的《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中开头一段这么写道: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在这段文字中的确是表明丁原是并州刺史。
但我在我的这本小说中将丁原写成了荆州刺史,原因何在?罗大爷的《三国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这章中罗大爷将丁原就写成了荆州刺史(引书--……卓视之,荆州刺史丁原……)。原本丁原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过场人物而已,我将丁原写成了荆州刺史也算不得什么大错吧?但各位书友请看书评区当中一位书友的评论,居然有:“我靠”“一点责任心都没”这样的字眼。
其实老逆对于这个问题早就知道的,这本小说在一年前刚推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书友提出来了,而且一般每个一二个月就有书友重新提起。老逆手懒一直没有修改,只是在我这本小说的第一章,第四章的最后备注的地方向大家解释过,虽然后期有书友可能未看到我章节中的备注所以不断的提醒老逆,但老逆认为是小事,所以就没改。但没有想到昨天居然被骂……既然大家都对这个丁原的出身这么注重,那老逆这几天有时间就把相关的章节改过来好了。
同时,老逆本人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跟大家交流,不管是说这本书是好的,还是不太满意的,我都真心的感谢大家,因为只有大家对老逆这本小说真的感兴趣才会跟老逆提意见,但请大家批评老逆的时候,请注意一下言辞,不要过于激进,老逆会虚心接受的。
再有,任我风行小哥提出的关于高顺等将的问题,其实大家有没有发觉我这本小说里武将们几乎都没有出彩的地方,只是单纯的战斗机器而已,为什么?呵呵,主要是现在还只不过是小说的一小小小小段而已,后来会越来越突出这些文胆武威的。至于那些极品武将,超级谋士,老逆不会让主人公随便就得到的,毕竟不能让主人公将虎躯一振,超强的“王八”之气就让那些超级文武哭着喊着拜为主公吧?
最后,老逆的小说现在主人公不突出的问题也请大家耐心看下去,再有不出十章左右,大家就会明白了。请大家支持老逆吧,投不投票无所谓,大家多点击,多出书评吧。
吕布既得了广陵,便使人休整士卒清点府库,于城内张贴榜文安抚民众,又寻得了陈珪的尸首,命人悬于城楼示众。至于陈珪家人按常例也俱都应当灭族,不想那吕布虽是恨极陈氏父子,但却仍是不肯祸及其家人老幼,只是将其家财抄没,陈氏中人俱都驱逐出了徐州。
又在城内休整了数日,吕布便命侯成统五千兵马驻守城池,自己则与刘鹏、陈宫诸将引军返往彭城。
吕布等人因除去了自己心腹大患,俱都欣喜不已,虽是道路泥泞,但大军一路所行仍是甚速。这日眼看已是将要出了广陵地界,忽见得前方驿道之上有数骑不顾道路泥泞,正急催座骑直朝广陵驰来,人马俱都满是泥水狼狈不堪。
前军先锋郝萌见状,当下便喝令士卒上前将此数人截下,带到近前时见这几人身上衣饰却都是自家徐州兵马打扮,急忙喝问。那为首之人乃是一曲长,见是自家兵马大喜过望,连忙禀道有紧急军报与吕布郝萌闻言不敢怠慢,忙将这几人带往中军去见吕布。
待见到吕布众人,那曲长报说自己乃下蔡城中军士,特奉臧霸军令前来告急,并自贴身处取出书信呈与吕布。
吕布闻听臧霸使人前来告急,当下便已是心中一惊,待等急忙展开书信匆匆看过之后,更是如坠冰窖,手中书信滑落,呆若木鸡。刘鹏等人见状俱都心知不妙,急忙自地上拾起书信来看。
原来,那曹操纳郭嘉之言不顾如今道路泥泞,兵马行走艰难,已于数日前出奇兵亲统大军二十万来攻徐州,兵马一路直奔萧关。
萧关守将魏续、宋宪二将关上虽有万余兵马驻守,但因见如今曹军兵势浩大,未战已是心怯。魏续则更是因其昔日因私奉吕妻严氏之命欲送小姐前往淮南与袁术结亲而被刘鹏当众责以军棍,吕布又削去其军职,心中暗暗记恨,今见曹操亲提数十万大军前来攻打,便与宋宪私议欲献关归降。
那宋宪也素来不愤张辽、高顺、华雄、臧霸等人同是吕布旧将,但却屡得吕布重用俱都业已升做校尉,而自己却仍只是区区一都尉而已与那淮南降将身份相若,故而与张辽等将不合,也自然是与同为都尉的魏续、侯成二人交情莫逆,今见魏续欲降,当下也是答应。于是二人待曹操兵到,不等来攻,便已献关归降。
曹操此时正因萧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而苦思破关良计,今见魏续、宋宪二人不战而降,自然大喜过望,将二人俱都封做列侯。宋宪、魏续二人得曹操如此厚待,更是死心塌地,当下魏续便献取小沛、彭城之计与曹操。曹操得计更是大喜,随即便吩咐众将各自依计行事。
是夜二更时分,萧关关外四处忽得燃起大火,喊杀之声铺天盖地,数十里外也俱都是看得极为真切。
小沛守将高顺当晚于营中忽听得士卒前来报说萧关有警,忽忙披挂整齐登上城头了望。果然见那萧关已然起大火,隐有杀声传来,正欲使探马前去哨探,却骤见一小队人马自萧关方向急奔而来。
待到了城下,高顺望去,隐约见为首之人却正是魏续。那魏续满身血污,衣甲散乱,朝城头高顺急呼道:“曹贼今引军前来攻打,关内士卒死伤无数,萧关危矣,特来告急!”
高顺眼见是魏续亲来,不虞有诈,急忙尽起城中士卒,打开城门亲率大军与魏续前去救援,小沛只留下少许人马守城。
一路急行了三十余里,正在急行间却骤然听得一声炮响,左右路旁各有无数人马自暗处涌出杀来,急忙再去寻魏续,已是不见。当下高顺心知中计,急忙引军欲往来路退去,怎奈曹操早已伏下重兵,退路已断,不仅小沛回去不得,就连欲往彭城也是被阻。混战了半夜,最后高顺侥幸脱出重围,引数百败军朝细阳逃去,其余兵马尽都折损于曹操伏兵之手。
待等到了细阳见得守将曹性,不等高顺细说如何兵败中伏,曹操已使夏侯兄弟、李典、乐进四将引军五万杀到。曹性军中只有八千兵马,且细阳又城池狭小不利坚守,故而高顺、曹性二人也只得弃了城池来投臧霸。
臧霸闻知宋宪、魏续二人不战而降,萧关、小沛、细阳俱都失守,心知形势危急,连忙使人前往广陵去与正引兵攻打陈珪的吕布报信。至于彭城因那小沛与彭城相距仅不过才三十余里,此时报信已是太晚,恐怕曹操早已引军正在攻打,只盼张辽、杨大将等人可及早发觉曹军前来,守住城池。
刘鹏等人看罢书信,俱都是心中骇然,不想那曹操竟也出奇兵于此等时节前来攻打,完全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更是心中暗恨宋宪、魏续二人,若此二人倘若真心守关,凭借萧关地势及在后接应的高顺数万人马,纵那曹操此回出得奇兵来攻,也是望关兴叹欲进不能。
陈宫见众人俱都已是慌乱毫无对策,急忙上前与吕布道:“萧关乃徐州门户此番失守,则事危矣。今温侯当速返广陵,探听曹军虚实,再图破曹良计。”吕布也心知如今形势危急,曹操随时都有可能分军前来攻打,倘若撞上却是进退不得。于是,便又打起精神喝令全军调头退回广陵。

陈宫此时再又想到一事,使吕布于众将中选出一人领军前往下蔡相助臧霸守城,若能守得住城池自然更好,如若守不住也能再多拖延上一段时日使吕布等人于广陵城内多做准备。
刘鹏闻听陈宫此言,当下上前讨令,吕布不许。最后刘鹏奋然道:“此乃兄长徐州生死存亡之际,弟今若畏战避险善身惜命,安复为军师将军、温侯义弟乎?”只是决意要去。最后吕布无法,只得分兵一万交由刘鹏统领前往下蔡去援臧霸,更又密嘱赵云引一千飞卫随行护持,务必要保得刘鹏周全。
刘鹏、赵云二人当下便辞了吕布,引兵马急往下蔡赶去。待等到了下蔡,却是恰逢夏侯兄等人既是已占得了细阳后,复又引军杀至下蔡。
众人商议,此番曹军前来连战皆胜,如今已是气焰正炽,理当应先灭去其锐气,然后方能守住城池,于是众将引兵出城迎战。
当下两军于城下排开阵势,曹军大将夏侯惇出马挑战。此时自然已是军中主帅的刘鹏,闻听阵前挑战之人却是三国时有数的悍将夏侯惇,急忙仔细打量。
见那夏侯惇虽是果真威风凛凛身材魁梧,远胜于常人,但却并非自己先前印象里的那副独眼模样,心中暗自奇怪。随即便正欲使赵云上前迎战时,忽听得身旁有人高声断喝道:“贼将休得猖狂,看某家前来擒你!”转头看去,却正见一人自阵中急驰而出,迎上夏侯惇与其战至一处。
此人却正是高顺。那高顺因前番被魏续设计而失了小沛,自然心中羞愧难当,今又见那夏侯惇于军前叫阵,神色得意之极,更是怒不可遏,于是当下便拍马而出去斗夏侯惇。
刘鹏见是高顺出阵迎战,虽知其也是武艺高强,枪法精妙,但毕竟其对手是《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的猛将夏侯惇,惟恐高顺有失,折却了一员良将,急忙吩咐身边众将小心留意,但见高顺倘若不敌,便都上前接应。
眨眼间二人于阵前各逞武艺已是急斗了约有数十个回合,按说高顺武艺委实是略逊上夏侯惇一筹,初时原本凭着一股怒意与夏侯惇斗得还是旗鼓相当,但等斗到五十余个回合时,却已然是气力有些不济,枪法微乱落至下风。
当下高顺咬牙与那夏侯惇死战,好歹也要拼得个两败俱伤时,忽听得身后阵中鸣金,却不敢不退。急忙虚晃一枪,将夏侯惇稍稍逼退,自己拨马便朝自家阵内败去。
夏侯惇此时已是占得上风,眼看再有一二十个回合便可将对手挑于马下,忽却见对手败走,却又如何哪里肯放?不理身后李典等呼喊,催马在后急追,定是非要取那高顺性命不可。
高顺听得蹄声紧随自己身后,便知是那夏侯惇在后追赶,当下不敢直接败回阵中冲乱了自家军阵,于是急忙拨马绕阵而走。不想,那夏侯惇在身后仍紧随不舍,不肯甘休,手中长枪紧锁高顺后心不放。刘鹏阵中士卒见状俱都不敢乱箭来射,惟恐又伤了高顺,只是高声喝骂。
夏侯惇见敌阵不敢放箭,心中更是暗自得意,眼看就要自后将将赶上,一枪便可取了对手性命,而就在此时,忽却又真真听得一声箭响,一支冷箭自敌阵前射出,直奔夏侯惇而来!
夏侯惇此时手中的长枪正欲刺出,心神俱都放在了眼前将死的对手身上,不曾提防,待到听得箭响,那箭早已射至面门,扑的一声正中左眼!
原来,那刘鹏于阵前眼见高顺枪法微乱将要不支,惟恐折却了一员大将,故而急忙使人鸣金招回高顺。却不想那夏侯惇竟如此大胆竟是定要取了高顺的性命,在后绕阵急追,分明已是不将刘鹏等人放在眼里。
登时一旁恼起了曹性,摘下画弓搭箭便朝夏侯惇射去。曹性素来箭法不弱,那一箭直奔夏侯惇面门而来却是正中了左眼!只是因其欲救高顺射得匆忙,急忙间箭上力道不足,仅是将那夏侯惇的左眼刺瞎,并未贯入脑中。
夏侯惇左眼中箭,当场便痛叫了一声,左眼鲜血直流,急忙用手去拔眼上箭矢。不想却是连带将眼珠拔出,鲜血更是随箭喷射而出,流得满脸。
睁着一只独眼,望着箭头上自己的那只眼珠,夏侯惇微愣了少顷,忽又咬牙怒喝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言罢,猛得将那箭上眼珠送入口中,狠嚼了几记,吞入腹中。阵前刘鹏等人见状,俱都惊骇不已。
夏侯惇待将那眼珠吞入口中,丢了手中的箭矢,转头朝发箭处望去,却正见那曹性手提画弓正瞧着自己发愣,料定方才必是此人射瞎了自己的左眼,当下便咆哮一声,不理高顺,骤马挺枪直奔曹性,欲报此夺目之仇。
周遭左右军士原见那夏侯惇拔睛啖目便已是惊骇莫名,今又见那夏侯惇独目圆睁,脸上鲜血迸流,神情狰狞,犹若厉鬼一般杀来,俱都是惊不能动,就连一旁胆识过人的赵云、臧霸等将也是因不想此人生性竟如此悍勇而稍稍失神。
眼看夏侯惇已骤马杀到,长枪直取曹性面门,众将俱都已是措手不及,以为曹性此番必是性命难保。不想,自曹性身侧忽猛得爆出一团紫芒来,竟将那夏侯惇刺来的长枪荡来了开去!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急忙看去,见那方才救下曹性性命之人却是刘鹏。
原来,刘鹏对那夏侯惇拔睛啖目之事早已知晓,只是不记得在小说里倒底是何时、何地、何人所为而已,加上自小便也是颇有胆量,今见夏侯惇拔睛啖目,虽是心惊,但也还算反应及时,匆忙间拔出身侧佩刀救下了曹性的性命。不过,因不敌夏侯惇狂怒之下的神力,左手早已是虎口迸裂鲜血直流,手臂几欲折去,身子在马背上狂晃了一下,忽的仰首喷出一口血来,至于那口救下曹性命来的佩刀‘平虏’更是早已飞得不知去向。
夏侯惇被那刘鹏方才刀上的紫芒电得浑身突得一战,铁枪上未能使足十分的力道来,被刘鹏救下了曹性。连番受挫下,更是直气得夏侯惇仅存的那只独目登时也变得血红,头上须发俱都根根倒竖而起,手中的长枪竟是当做了棍使,劈面便朝刘鹏砸去。
刘鹏此时手中已无兵刃,加之方才更是被夏侯惇震得口喷鲜血,手足俱麻,尚未回过气来,故而再待夏侯惇使枪砸来时已是无力相抗,只得闭目等死。不想自己此番竟是死在了三国时代的猛将夏侯惇手上,世事竟会如此的荒谬。
正在胡思乱想间,忽听得头顶处一声巨响,直震刘鹏双耳欲聋,急忙睁眼看去,却正是赵云、臧霸、曹性三人合力架住了夏侯惇的长枪,救下刘鹏的命来。
不过,夏侯惇的这一记却是在绝顶暴怒之下所发,那枪上所携的力道,却又何止千斤?故而虽是赵云等三人合力,却仍被那夏侯惇震得各自连人带马朝后微退了几步,手心暗暗发麻。
此时夏侯惇手中的那条浑铁大枪早已变得不成形状,飞出了老远,而那夏侯惇本人则也是因在重伤之下却使出生平未有的神力来与人拼斗,伤势更重,当下便被赵云三人震得口喷鲜血自马背上倒飞而出摔落地上。
引军自后赶来接应夏侯渊、李典、乐进三将见状,急忙催马上前来救。那夏侯渊与夏侯惇本是兄弟,今见其伤重喷血倒地,早已是顾不得其他,急忙抢前救起后自顾拨马便走。
身后的曹军原本便因见主帅坠马生死不明,军心暗怯,待等再见夏侯渊败走,登时便已再无战意,加之李典、乐进二将敌不过赵云等人,全军大败而走,被刘鹏众人自后引军追赶了近一日,折损了兵马无数,最后只引得不过万余残部退守细阳,刘鹏等人则乘势将城池围住,准备克日攻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