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胜耶败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一分投入一分收获,海州对细作方面的投入明显不够。在晚上海州派去求见李师锐的使者回来后才知道,李师锐将军已经被任命为大唐的泗州防御使了。至于是大唐朝廷还是时郡王任命的,这并不值得关心。
李防御使,也派出了他的幕僚随同海州的使者一起返回,表达了李防御使希望能和海州睦邻友好的愿望。秦节度使对此也非常重视,特地在军中召开酒宴招待回访的使者。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天的“磨擦”实在令人痛心。有误会并不要紧,这更加能证明双方现在进行的沟通、交流是多么的伟大与正确。
由于两位近邻都非常有诚意地进行伟大正确的沟通与交流,在双方使者的穿梭奔波了二天后,达成了谅解和协议。其实大多数的睦邻条件在第一天就达成了。一直困扰双方的是涟水县的历史遗留问题。泗州治临淮。领6县:临淮、徐城、虹县、宿预、下邳、涟水。高骈在任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的时候就顺便把涟水县收入了囊中,划归楚州临时管辖。“厚道”的武宁军节度使支详自然没什么表示。“兵谏”上台的时郡王自然也不好意思为个小小的涟水县,去打扰“高半仙”的清修。
问题是秦隽扬这大俗人是不鸟什么神不神仙的。海州的捕鲸队在灌河口建了水寨,这夏季灌河没鲸,就那些小破船和二杆子水军也不敢入海去追赶鲸群,就顺着几条小的运盐河向南折腾,有几次以打鱼和为盐商护航的名义都流窜到离涟水县城四、五里的地方了。要说带队的吕晃匪性难改。对于来交涉的涟水县小吏,态度婉转点的就塞上几条鱼,语气不和善的把牙都拍掉。
吕用之生意做的很大,自然也是很有头脑的。他当然不会听信那些地方官的一面之词。在他的映象里海州绝对是个重合同守信用的大客户,通过那些盐商的来回协调。把那个因为贪渎而挑起边界事端的涟水县令撤了,换了个有贡献的盐商子弟担任。这样半个涟水变成了海州的治安责任区和渔猎区。
李防御使为了不给“高半仙”留下不友好的映象及屏障徐州,都已经决定把治所安在了下邳。自然不敢去接收涟水,但并不妨碍他在出示了海州水军实际控制半个涟水的证据后,在法理把涟水租借给秦隽扬。这年头有**、抢劫、强买、强卖。怎么还有“强租”的?他不敢侮辱李防御使的智慧,没本事再这样耗下去。
双方尊重历史边界(涟水县除外)、双方在边界三十里内的军事部署和调动都必须互相知会、解除军事对峙状态,沐水上的浮桥由海州方面加固予以保留,但两岸的营寨必须拆除、开放商道(如果有民间商人的话)、在任何情况下海州必须优先向泗州出售食盐,价格为市场价的九成。
签完了密约,秦隽扬就把丁仕亮照来臭骂一顿。优先出售食盐,还市场价的九成。一年的损失,足以再建几个满员的军情司了。秦隽扬发现“特务头子”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全海州他也只敢点着丁仕亮的鼻子破口大骂。丁仕亮不是没脾气的人,可他干的活,本来就是给扣屎盆子的活。
仗没打好,手下的细作还损失过半,如今又折了老大一笔钱财。偌大个汉子也蔫了。
“某和下面的兄弟都是些厮杀汉,干不了军情司。还是请节帅让某等去‘跳荡都’冲锋陷阵吧!”丁仕亮垂头丧气地请求道。
“不行!军情司虽然出了不少纰漏,再换人?你那些兄弟岂不是白死了?军情司人员的待遇再加二成!人数扩编一倍,六百人!回海州后,某给你签份手令,要什么人,只管挑,哪怕是内卫镇的也可以!砸锅卖铁,你也得把军情司撑出个样子来!拿出点男儿的样子来给某瞧瞧,到那时候再请辞也不迟!”秦隽扬拍案喝道。

“喏!”丁仕亮眼圈发红,回答的倒是斩钉截铁。
。。。。。。。。。。。。。。。。。。。。。。
出击泗州,海州军阵亡八百,轻重伤员一千二百余人,失踪九十一人。粮秣辎重的库存消耗过半,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枪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此攻之灾也!
在石磨镇大营的中军帐里,秦隽扬坐在那。看着主案上放着的战损报告一言不发。底下坐着的众将也作出一副凝重神态,却眼神呆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都说说吧,都在这坐等开饭吗?”秦隽扬脸上还是没有丝毫表情地催促道。
众将的目光,齐齐指向坐在左首第一的岳星明,甚至有的人的嘴角隐约挂着一丝笑意。
“XXX,张国梁你个杀才,居然还笑!”岳星明腹中咒骂,白净的脸上却慢慢地挂上一层笑容。环视了四周,确认自己是“众望所归”后。才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开口道:“某以为,此战我军可谓胜矣!先锋慕容将军扬威有功!”
“哦?说说理由。”秦隽扬淡淡地说了一句。
一看秦隽扬没有驳斥,岳星明知道有门了。再看看众将,一个个的表情明显松弛下来,张国梁一脸肃然,却极其隐蔽地向岳星明翘了下拇指。
岳星明连忙收回目光,凝神聚智地圆自己前面的话:“慕容将军沐水河畔,二千对四千连破两阵,阵斩敌先锋邓宠。追亡逐北,伏尸过千。大功矣!”
众将随着他的话频频点头,原本最为不安的慕容呈更是一脸感激。
“恩,那骆马湖怎么说?”秦隽扬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问道。
岳星明继续编:“骆马湖一战!尉迟将军引所部突敌阵,夺帜三面斩将两员。慕容将军率‘归节都’,奋战不懈。苦战近一日,溃敌重围,毙敌近千。二位将军大扬我军威矣!”
慕容、尉迟二人洋洋得意地看着众将,顾盼自雄。
秦隽扬也不禁点了点头。
岳星明舔了舔嘴唇,趁胜追击:“某大军至,节帅披坚执锐,引军突阵。五千将士,人人奋勇。李师悦胆寒而走,弃尸近三千。愚以为我军大胜矣!某等恭贺节帅!海州军威武!”
说到后面几句,已是声音拔高几度,最后一句,更是声嘶力竭地呼喊了。引得众将也坐不住,一齐起身附和。
秦隽扬也给他喊的耷然动容,站起身来,鼓掌以贺。
这下众将更是来劲了。拢肩挽袖、唾沫横飞地吹嘘起骆马湖一战,自己是如何地勇猛了得。仿佛李师锐正锁在后帐。
秦隽扬很是郁闷,他原本在离城十五里的石磨镇大营驻扎,召集此次随同出战的众将会议。是想让众人自今养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习惯的。孰料岳星明却会错了意,凭借着一张利嘴,倒成了一场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大会。
这一战光看双方的战损,海州伤亡二千,李师悦所部光扔下的尸首就达四千,最后还是海州军控制了战场。似乎是海州军胜了。
衡量一次战役胜败的标准,看它是否达成事先制定的战略目标。军议司的战略目标是“先发制人、拒敌境外”。现在看来目的是达到了。可目标太高,代价自然也高了。
看着帐里兴奋着的众将,秦隽扬无语。他们都没责任,是他对自己一力组建的军情司和军议司的期望过高了。这两个新锐部门只能简单、机械地执行命令。它们并不象旧有的那些官僚机构一样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伴随着效率低下的代价,但拥有强烈的大局观。
原来无论是改革或改良都不是他这么一个毫无经验的二杆子可以玩的。想到同样也是新折腾出来的参政府,他头都大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