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窥视下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停留了三天,申从就跟随吕光水军一起出发了。两人并肩站在吕光座舰的舰尾,伴随着河道的蜿蜒曲折,海州城一点点地被眼前的锦屏山遮挡住,最后还是从大家的视线里消失了。这次的海州之行,两人都有喜有憾。
四十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组成了船队。载满了以稻谷、腌鲸肉、鱼油、食盐为主的贡品,正小心翼翼地顺流而下。
两人都不开口,自管自想着心思。申从本来对这趟差使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的。这次向海州送眷属,就是他向秦宗权建言的。有些担心秦隽扬不满。海州也算外围战区,把人家眷都撵过去。连秦宗权也觉的有点太那个啥了。一咬牙,把孙儒刚贡来的两匹混血大食马都砸了出来,外带山南进献的十几名不算太丑的宫女,一并赐给了秦隽扬。
蔡州哪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家伙什啊,秦宗权这皇帝当的,穷的叮当乱响。连申从都替他发愁,感情“大蔡天子”不过是穷开心罢了。
结果没想到,一到海州被秦隽扬大为称赞。再三叮嘱,以后遇事,可以当机决断。有什么搬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这世上没有他不要的东西。海州的付出总是需要点回报的。
这次在海州的三天所见,申从很有番感慨。这才几个月,二郎变化也忒大了。自己都感觉有点陌生了,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沉稳、冷静的骁骑突将了。现在简直成了个庸俗的商人。整天算计着和人怎么交换,那以后手里的刀枪还会用吗?
不过这次二郎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收获之大,远远超出原先的估计。自己都有点替他心疼。回到蔡州,大家的褒奖,那是跑不掉的。自己的宁远将军衔,怎么也得升一升了。
想到这上,不由得一股酸意涌了上来。岳星明这小白脸,以前一直都比他低个半级的。现在都是从三品的宣威将军了,足足比他高二级。如果当初来海州的是他而不是岳星明,那。。。。。。
不过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蔡州和海州两头都不会答应。他在蔡州的作用,不是岳星明能代替得了的。想到这,那股酸意顿无踪影。二郎再怎么变,那份大气丝毫不减。自己要是真的哪天去海州效力,那是决计不会亏待的。不禁对自己能两边取巧,有几分沾沾自喜。
吕光虽然和申从站在一起,但想法“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对于回去后能不能受到褒奖,并不是很在意。失去老巢的他,能更好地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他那天进城参加完宴会后,就给秦隽扬拖住了。第二天就带他去了匠户营。秦隽扬指着一大堆军械,大手一挥,说道:“某一直仰慕吕君的豪迈。前次来,海州穷困,没拿得出手的东西。如今这里现有弓箭30000支、六石弩箭5000支、硬弓300张外加横刀300把。就当某补上的见面礼吧。”
震撼!如果不是边上这么多人,他会毫不迟疑地抽自己几嘴巴子,或者就抽秦隽扬好了。这能是真的吗?这点东西,换一年前,他还真就抱拳一礼,哈哈大笑地收下。这点能算什么。纵横江淮的“九头蛟”受得起。
但如今的他是丧家之犬。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份礼对如今的他来说太重了,实在有些烫手。隐藏在这些东西背后的代价,他付得起吗?扯什么狗屁仰慕。豪迈?他一向用刀子做买卖的。拿别人的东西时候是很豪迈的。可“大蔡天子”给不了的东西,秦隽扬砸了过来,他敢随便接吗?
可他没有开口拒绝的勇气,水军交锋,首重弓弩。蔡州制作箭支的材料奇缺,每月能给他的补充连一半的消耗量都不到。这跑来跑去的,不少河段也有敌军的巡船哨卡。儿郎们冒着箭雨去接舷战,实在太亏了。
有十几年的抢劫工龄的他,自然不乏决断力。索性就明言了,询问有什么能让水军效力之处。秦隽扬这才轻描淡写地向他开口,说借两艘战船,当然是要连船带人的。二艘船,他没什么舍不得的。可那两船的水手,是不能随便凑点人数敷衍的,那还不如不借。
有了能向蔡州解释的理由。那两船水手水军的代价倒是小事了。这批礼物他收的心安理得。以后还得多仰仗海州的,秦隽扬说过,以后箭支补充的数量没法说个准数。但弓弩箭支和战船的保养、维修,海州一力承担。江淮气候湿润,特别是黄梅期。木质的弓弩、箭支的维修和保养可一直是他的心病。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一咬牙,他把自己的得力助手,堂弟吕晃和200名较为老练的水手押在了海州。吕家是水寇世家,他自己也啸傲江湖十来年了。缺什么,也不缺心眼。扔下的这些人,基本上是肉包子打饿狗了。想开了,就当在海州留点种子吧。
如果没有海州的扶持,自己这支水军,照“大蔡天子“这么玩下去,天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正在回城路上的秦隽扬可没想这么多。又得逞了,他的心情很愉悦。一边的吕晃,虽说出来做“买卖”也有五、六年了。可毕竟才十七岁。和一镇的节帅离的这么近,总还有点拘束。
秦隽扬也觉察到了,停下了脚步,又细细地打量了一番他。方才开口说道:“吕将军将尔等留在了海州,尔等就是某的部下了。尔等可愿意啊?”
“诺!愿为节帅效死力!”吕晃抖擞精神回答道。
“哈哈哈哈!好!某只是想让海州的那帮儿郎,在空闲时,跟随尔等习练水战。尔等可愿意啊?”
“某等自当竭力!”
“恩!好!尔也不必进城了。现在就出发,去灌河水寨和捕鲸队汇合吧。某已让人知会过他们了,尔等一去,那边自有安排。”秦隽扬原本要带他进城,就是怕他态度不端正,想让岳星明给他洗脑的。现在看他这么懂事也就改变了主意,就不用进城去浪费粮食了。
他刚建捕鲸队时就打算好了,要在吕光那儿挖些人过来。光凭那些宗族提供的水手,开什么玩笑,那些人压根就是些渔民。懂什么水战。
虽说那些二杆子水手长年在海上讨生活,灌河的下游入海口倒是时常去,基本上还能混混。可那些尖底的海船根本进不了内河,让他们驾内河船,保不齐就把船开到岸上去。至于摆弄海船的和摆弄内河船的能不能玩到一块去,他真的心里没底。也只有让他们自己去试试了。
对于挖老舅秦宗权墙角的愧疚,秦隽扬已经慢慢地有了免疫力。他不否认蔡州是一面替他遮风挡雨的墙。可爹妈都不能依靠一辈子,何况是舅舅。那堵墙他不去挖,也迟早会被别人推倒在地的。他自认为挖得还是属于比较有技术含量的。
至于让申从带话,撺掇老舅去攻击时溥。自称愿为前驱,那是有点扯。军议司早就计算过。海州的粮食储备虽然有所增加,那也只能维持短距离的内线作战。出兵徐州一旦行成对峙。以海州军、民壮、义勇的超高标准供给和路上的损耗。超过15天就必须主动撤军。超过25天,很有可能引起兵变。
晚唐的军人特有契约精神的。吃粮拿饷天经地义。可谁要少了他们的粮饷,平日说的再好,做的再好,全不顶用。千万甭提往日的情分。那就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再重新推举一个能给大伙开支的头领。
军议司根据秦隽扬的要求,一直在对敌我实力进行数据化对比。也对己身的定位,做了很形象的比喻:灶台上的鸡蛋,真要有人使点劲,那就能捏出黄来。
为此,他严厉地驳斥了军议司的右倾保守主义思想。警告他们离右倾投降主义只剩一百步了。他认为军议司走入了“纯数据化”的误区。单纯地相信数据,那海州以前的两战根本就没必要打。大家捧着数据表坐下来谈谈。喝完茶,海州直接宣布投降就可以了。
正所谓小马奋蹄嫌路窄,雏鹰展翅恨天低。先前的两战两捷使他踌躇满志。他严正地指出:做为一个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军阀,怎么可以没有开疆辟地的决心?夫战,勇气也!
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现在就看能不能成功地忽悠住秦宗权了。只要蔡州一出兵吸引住时溥。海州军就当豪不犹豫地从背后敲闷棍,出兵泗州。
近来,秦隽扬一直在看泗州的地图,发现下邳居然不在徐州,而是在泗州。那可是刘备的发家之地啊。
大儿贼无能,失徐州而鼠窜西蜀,希图自保。人家抢了灶台,你抢碗筷。要饭去吧你!
三国英雄雨打风吹去。俱往矣,且看今朝秦郎手段如何。
每每想到这些,秦隽扬都有点亢奋不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