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上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实验场门口,心情舒畅的秦隽扬,感觉守卫在门口的四个警卫特别有精神,一声喝令:“赏他们一人一碗酒。”
其实也就是米酒。可就这米酒在海州也是稀罕物,还是前几天有个大盐商来,献了八坛。来时为了给“火器组”的六名高级工匠庆功才带了一坛来。当下只命了秦翼跟随。其他的亲卫都派在实验场四周巡查。
一进去,孟敬见过礼便回到:“防御使所说的炸弹,某等试验了三十多次。现挑了威力最大的一种,请防御使来看看是否满意。”
秦隽扬宽容地一笑:“差一点也没关系,且试来让某看看。”边上有人答了一声,跳进实验屋内点燃炸弹,然后翻出来。所谓的实验屋也就是在空地砌了四座厚2尺高3尺的土墙围起来。好一会儿,方听的轰一声,墙里一阵烟雾飘起,等了半晌,也没见空中有东西掉下。
秦隽扬心里不禁大骇,这时候的硫磺、硝石应该纯度不高,居然这么厉害,那些石子,碎瓦居然崩的无影无踪了?还好早先就吩咐他们少放材料,每次只能放2盏。不然不知道出多少人命了。哼哼咱好歹也是穿越众,竞争优势明显啊。这会儿可是“炸弹在手,天下我有”。现在哪怕是天下武勇尽其半的李存孝来了,老子也一弹撂倒他。
意淫之时不失谨慎,方显英雄本色。让秦翼再去确认了墙内唯一一颗炸弹已经完全引爆,秦隽扬方才强忍着兴奋,努力做庄重状,缓步走向石墙,去查看墙体的受损情况。
“火器组”的6人众和孟敬都是世袭的匠户。唐代的匠户都是依附于豪门达官,如同部曲、奴隶一般,哪去考虑什么自由、尊严。全凭主上的一时高兴才能混个温饱,甚至出人头地弄个一官半职的也不是没可能。
这察颜观色的本领和他们的手艺一样是自小家传的。个个都明白,手艺固然是重要。可手艺好架不住心思巧、心思巧挡不住运气到啊!他们几个运气好那是没说的。进海州匠户营的运气个个都好。防御使平日是挺严苛的,可对匠户营的人一向都很慷慨。忙活了一个多月,才报个信去就5斗粟,还搬来坛酒。本来还担心做的东西不合防御使的意,可刚才他看着天,看着烟雾的眼神,傻子都知道这回算是撞上了,祖宗有灵啊!可算是撞上了大运了。一会儿的赏赐。。。。。。
大胆假设,还需小心求证.七人心有灵犀地互视一眼,再一起瞄向站在边上一直看着他们的秦翼,来进行最后确认和求证.
秦翼是个武夫可并不代表他迟钝.侍奉了近十年的郎君现在已经成年,会掩饰自己的神情了.可是怎么可能瞒得过自己呢?他理解那七个可怜虫的心情.所以给了他们答案.他的眼神是和善的.表情是轻松的.
这下几个匠户眼中的狂喜再也掩饰不住,随即转变为意淫状态下的失神。
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止,人间的幸福总是那么的短暂。
某位匠户突然在失神状态下,敏锐的第六感觉捕捉到了一丝异常,下意识地望向秦翼的右手:一直握着刀柄的手指关节已经发白。
虽然他没听说过“时间就是生命”这句名言,可他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几乎在第一时间,他在同时完成三个常规动作。双膝点地、扫视一眼秦隽扬、磕头如捣蒜。其余几个在跪地的速度上输给了他,只能在捣蒜的频率上超越他了。
愤怒的秦使君,满脸的狰狞。他刚才经历了从人升格为神,又从神堕落为人的过程。实验墙的内壁还是那么的平整,填满火药苹果般大小的陶罐碎成大小不等的6片。所规定作为弹丸的,手指大小的5块石子和5块瓷片一个都不少地静静地散落在地上。毕竟他的自我鉴定智力是79,再加上穿越给自己加的10分。他告诉自己:89的智力型人物怎么可以被情绪所左右呢?
秦隽扬心里默念:深呼吸,深呼吸可以缓解情绪。大笑,放声大笑,哪怕是假装狂笑也可以迷惑别人的心智,同时可以赢得思考的时间。
他再看看边上众人,成功了!所有听到笑声的人都停止了动作,很茫然,
很好!继续!他们在等待我揭晓答案。快想!快想!他告诉自己。
笑到脸部都快抽筋了,秦隽扬才确定了对策:让他们知道我很高兴,话越少越好,让他们去猜,下达最严格的封口令,再增加赏赐,让所有知道详情的人明白这次实验获得巨大的成功。让所有知道这计划的人感到神秘莫测。

回到书房就下了命令:申时前除紧急军报外一概不见人。走近书房20步内,有错杀,没放过。一关门,就软倒在床上。再仔细回想了下整件事自己的应对举止,应该没什么破绽。实在有些后怕,如果让自己部下那些丘八知道自己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去做这么可耻失败的实验。那对自己的威信必然是致命的打击,浪费人力物力也就是有点微词不满罢了,毕竟自己是上位者。可是让他们知道了自己为不可能成功的事去努力,那就会认为自己是整个海州最愚蠢的人,而且在指挥他们。那叛乱随时会发生。在如今这个乱世,所有的人都愿意在一个强者的麾下搭顺风车。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生命和前途放在一个傻瓜手里。那解决这种不幸的办法只有两个,离开或者取而代之。
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可是教科书上写着的。咱也是把它碾成颗粒状的。别的穿越众,客气点的整出个手榴弹。往人堆一扔,杀伤半径二、三十米的,杀人如割草。炸药包啥的往墙角一堆,甭管啥墙都带人一起飞上天。牛叉点的就捣鼓枪炮,一不小心还开发出后膛燧发枪那可是火器划时代的革命,用日本人的词来形容就是“雨击”啊。直接把冷兵器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自己憋了十几年才玩黑火药,让那帮废材整个炸弹倒象焰火,只是带响冒烟,还不如二踢腿能往空中蹦个几丈的。偌说材料不纯,别的穿越众都是茅坑里刮的山寨硝,咱是扬州老字号买的行货啊。
其实在唐末,火药技术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准了。百年后的北宋火药已经大规模用于实战了,到了南宋,火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前的最高水平了。蒙古人只管使用,不管研制。再加上战乱,使火药技术衰退,还由于战败使技术逐渐流到了欧洲。
到了明朝中叶研制出了火药的直击和横击、“神火飞鸦”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烧性能的雏形飞弹。火药技术即将有新的突破。但明朝前期的屡屡北征,中后期的天灾再加上对内过于疲软,内贼降而复叛。对外奉行武力至上论,外敌杀而不绝。所以它倒下了。
大清的“圣主”们来了,从北到南杀一遍。把火药技术杀回“天骄”时代了。圣主一个比一个聪明,他们知道却不会去宣扬“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两句话。想再活500年的圣主可以玩玩天文,学学外语。那些知识呀科技拉咱都有就可以了。奴才,小民的要什么知识、科技的来增加力量、生产力的做什么啊?想造反啊?不识样的,整你个“文字狱”。
那位十全大佬见识又高了祖宗一层。“文字狱”治标不治本,那就编部“四库全书”。编一部书毁了天下其他所有的书。真是大手笔。
始皇焚书是毁民间书,朝廷各官府的书还保留着。坑儒460人。活埋了跑到皇帝那骗吃骗喝号称能与神灵相通,还能整长生药的神棍。可“文字狱”杀的可是搞学术的文化人,当然包括他们的老师、学生和家人。邻居也不能排除,谁能保证他们没上那些罪犯家抄过什么知识、科技的偷藏着。
所以后代记载火药技术方面的,只有宋人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奉宋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时间编成“武经总要”一部书。可后来传世的“武经总要”还是阉割版的。很多地方有删除过的痕迹。好家伙~这下火药技术直接给揍回唐朝了。中国的烟火,爆竹史倒是世界最长的。
秦使君不是“圣主”,不过他知道火器的使用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他是一个已经定了性的反贼。强烈希望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放弃是不可能的。反而要跑步进入火器时代。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以别人的生命做代价,他又何必在乎呢?他给了自己一个很崇高的理由:牺牲一部分人是为了拯救无数的人。历史毕竟是由是胜利者书写的。
在离开前,秦隽扬吩咐了,“火器组”只保留四个人的编制,就当养了四位爷。四人分成两组,分别不断调整材料的比例。还告诉这四个倒霉鬼,每次做实验前写下新的配方。他不能透露自己期望的效果,只是要求装火药的的容器,改用酒坛大小的陶罐。还说以后每月去看一次实验。
这就意味着他知道成功消息时,多半是闹出人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