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起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可汗”这个称呼有点意思,以前因为元朝的原因,大汉与蒙古一直处于半敌对状态,战争是经常发生的事,双方在不断的强弱互换中保持着危险的平衡,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消灭了金国,大汉在武力上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周边民族至少在短时间内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也就是说大汉完全有能力征伐四方。在这种情况下,东蒙古人因为与大汉的积怨,一直心惊胆战的担心大汉出兵彻底解决他们,然而却没有一个妥善的对策,也只有听天由命的份。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大汉灭了金国以后,几年间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是把精力全部投入了对内的建设之中。相对于大汉的平静,东蒙古人更是担心,生怕大汉这是积聚力量一举灭亡蒙古。
当然了,在古代人看来,征服与控制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他们难以理解陈鑫的民族融合政策,当看到大汉朝没有一点犹豫便给予了他们援助时,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要知道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宴席,然而大汉这次却是在援助的同时没有提任何附加条件,这意味着什么?大汉真的天恩浩荡还是另有企图。在无法猜测对方意图,并且没有与对方抗衡的情况下,自觉向对方靠拢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东蒙古诸部便拍马屁似的献上了“天可汗”的称号,这是一种臣属关系地认可。同时也是对大汉的一次试探。
东蒙古人主动归顺,多米诺骨牌似的影响了西蒙古各部落,西蒙古这次并没有受太大的旱情,但他们却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多年来因为教派之争(深层原因是土地之争)引发的冲突,以卫拉特和喀尔喀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相互之间打了这么多年地仗,受的损失都不小。所以都有停战休养地想法,然而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这事也只能大家都想停却又不敢先妥协了。
东蒙古对大汉的归顺给了卫拉特和喀尔喀各部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们完全可以借助大汉这个外力使没完没了的战争停下来,所以当东蒙古的王公向陈鑫献上“天可汗”称号没多久,卫拉特和喀尔喀也先后上了同样内容的折子,并称“举蒙古各部共尊天可汗,大汉江山一统,万民归心”。
对于西蒙古地“归顺”。陈鑫继续按七王“多说少做”的办法应付,等隆重接待了西蒙古使臣后,一纸责备卫拉特和喀尔喀不顾同族之情的圣旨便发了下去。
挨了骂的卫拉特汗和喀尔喀汗这回总算可以心安理得的坐在一起了。本来嘛,皇上已经对咱们的“不义”行为进行了斥责,要是再打下去,不但是不尊圣旨,更是对部众的不负责任。结果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后,各自退回了固有的势力范围。一场旷日持久地战争竟然以这种喜剧性的方式划上了句号,这也许是曾经杀红眼的蒙古勇士们从来没想到过的吧。
蒙古的解决问题现在仅仅是个开始,但毕竟大汉已经把主动权抓到了手里,下一步的行动完全可以慢着性子去与蒙古人磨合,已达到最终融合地目的,战争是霸道。不可能维持长久的优势,要想永远的将蒙古人捆在大汉的身上,最好的办法还是融合的王道,既然要融合,那就需要文化和经济上的联系,这种做法虽然见效比较慢,但却能达到战争所达不到的效果。
虽然选择了融合之道,却并不是说陈鑫只选择经济和文化,兵力必要的时候该用还是要用地,在把甘青地区草场借给东蒙古人使用地同时。大汉朝廷很自然的以维护稳定地名义。将西北镇的驻防范围扩大到了甘青以西统属权并不太明确的西域广大地区,并且具备了向中亚地区出兵的条件。这样一来,大汉与西方的陆上商道的保护向西延伸了许多,相应的刺激了陆上对外贸易的发展,丝绸之路在唐朝结束几百年后第一次有了安全的保障。
西边的陆上商路以一种比较迅速的方式发展着,与此相比,东边海上的商路发展要平缓的多,从大汉解禁禁海令后,由于南洋一带已经被欧洲新兴的大吕宋和尼德兰控制,再加上海盗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从一开始,大汉新的对外海上贸易就是以军商结合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当海上商队出海进行贸易时,水师都要派相应的战舰跟随保护。
说起来这种方式是大汉无奈的选择,但什么事都得分两面说。大汉兴了上百年的海禁,水师一直处于近海防御的尴尬境地,不要说比较远的印度洋、非洲,就连“眼皮之下”的南洋群岛也已经很久没有到过了。国家既然要发展海上力量,就要有海上的第一手资料,在这方面单靠水师门路不熟的去摸索是不行的。然而海商就不一样了。

说句丢脸面的话,虽然大汉原来一直禁海,可海商们依然可以依靠海盗形式与南洋进行贸易,虽说这是违反大汉律条的,但他们却掌握了海上最精确的情况。有了这个保障,大汉要发展水上力量就事半功倍了,水师出航名曰保护海商,其实也有以海商为向导实地探察水道的意图。如此一来,海商的安全得到保障了,而水师也亲自获得了宝贵的海上资料,为以后大汉的势力向海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与尼德兰、大吕宋的斗争和妥协后,大汉的闽粤水师已经可以畅通无阻的在南洋海域进行巡航,并且将前进的触角抵到了槟榔屿、但马锡(马六甲海峡)一带,虽然因为补给线长,大汉水师还不能完全控制槟榔屿,然而从军力上来说,大汉在这个从古到今都是最便捷的东西方水上交通要道上已经与大吕宋、尼德兰平分秋色。
打破欧洲人对海峡的控制,这不但是军事上的发展,同时也是海商继续向前延伸的保障,从此以后大汉的海商就不必拿货物与大吕宋、尼德兰进行交易,让他们独占与西方贸易的暴利了。
为了长期控制槟榔屿,大汉水陆两线并进,依靠控制安南狭长海岸线的优势将尼德兰人和大吕宋人在槟榔屿一带的据点拔除了,整个战争过程仅仅进行了不到五天,在闽粤水师从海上对据点发起进攻的同时,安南镇成万成万的大汉陆军源源不断的包围了据点,这样水陆两面夹攻,再加上人马的悬殊差距,尼德兰人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放弃据点,退回婆利(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整个战争过程中暹罗(泰国古称)和缅甸都采取了明确支持大汉的态度,这也是大汉能够迅速从安南调军的原因。同时也说明暹罗和缅甸进一步确认了自己与大汉的臣属关系。
但马锡的据点欧洲人经营多年,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设施齐备,大汉夺到手里以后,仅仅进行了适度的改造,便变成了大汉最南端的军商港,如此一来,从大汉本部经由安南沿海过海峡的水路便算彻底打通了。
当南洋大胜的消息传回大汉以后,沿海一带顿时沸腾,海商们奔走相告,很快由大量海商申请的越过海峡与印度洋沿海欧亚国家进行直接贸易的名单便报进了御书房。
此时因为闽粤水师夺取海峡地带,造成了水师力量的严重不足,陈鑫正在想办法筹钱扩大水师,看到海商们这么“及时”的折子不觉乐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水师夺下但马锡,得益最多的就是他们这些海商,朕看他们要没点表示,实在对不起朕对他们的照顾。”
“皇上说的是,夺下但马锡,受益最大的是海商,朝廷可以按几年前在东夷岛和安南的做法让海商自己捐钱,这事不必朝廷亲自出面,只要授意沿海官府在咨议司吹吹风,海商们自然踊跃捐献。”商部尚书徐光启必恭必敬的禀道,因为大汉的兴商,徐光启的商部从原来附属与户部的地位一跃成为整个朝廷机构中经济管理权限最大的部门,徐光启本人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陈鑫点了点头,向徐光启招了招手道:“这样最好,徐爱卿,你替朕拟道旨,噢,也算不上正式的旨意,你知会沿海官府,就说告诉海商们,这次水师扩建,朝廷特恩准海商捐资,朝廷将按他们捐资的数额分配此次下西洋商运的份额。”
徐光启领旨走了,陈鑫刚才的说法实在是无限诱人,沿海的海商们为了确立自己以后远洋商运界的地位,以便长期谋取暴利,纷纷争先恐后的向官府认捐认缴,有了这些财力雄厚的商人的支持,扩大海军的事很顺利的进行了起来,沿海甚至内地大量青年纷纷涌向水师征兵点,希望成为新兴水上力量的一员。
与此同时,大汉第一次赴南洋的军商混合舰队也在紧张的筹备之中,这一次出海,所要到达的距离之远,携带货物之多,人员数量之巨大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只等着条件具备以后,大汉对西洋的新探索就要开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