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可汗的“轮回”(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事大臣们虽然各抒己见,可始终没跳出陈鑫所说的“私产、言论、议事监督”这三条,只是对这三条进行细分,甚至可以说更多的是限制。
陈鑫明白,在大臣们看来,老百姓的权力越大就意味着皇权统治越薄弱,如果无限制扩大民权,与推翻皇权统治无异。
陈鑫可以理解议事大臣们的想法,毕竟他们与皇帝是拴在一条线上的,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说给予老百姓的“私产、言论、议事监督”这三项权力是为了让老百姓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并且实现双方共同的利益,那么还可以接受,但要是再扩大老百姓权力就等同于自毁长城了。
议事大臣们这样想,陈鑫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所谓民权不过是个笼统的概念,用它来概括所有百姓的权力时还比较明确,但老百姓毕竟是千千万万,内中有千差万别,你用一个笼统的“民权”去说事,根本就是文不对题,而且还会用所谓的“民权”坑害了老百姓的实际权力。
这正如秦汉隋唐各个朝代的末年,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地方势力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都会提出许多保护百姓和让老百姓中的能人义士进入统治圈的新政策,这可以算是古典式的“民权”,虽然他们中间或许真有人是这个想法,但等他们强大到足以改朝换代的时候,原来地那种为民的想法便变了。剩下的只有胜利者为自己谋私利。于是老百姓所憧憬的所谓民权便成了新统治者夺取政权的工具,然后中国又进入一个阶级对立的新朝代。
给予老百姓权力是应该地,不过也要有合适的社会环境,要不然便会是个“乱”字,此时地社会环境已经具备给予百姓“私产、言论、议事监督”的条件,至于其他还难说,所以陈鑫也就不再傻二哥似的去追求什么完全的民权社会了。毕竟现在已经开了个好头。如果以后条件成熟,老百姓应有的权力必然瓜熟蒂落的实现。这方面的事没必要多操心,还不知道要等到哪辈子呢。
有了陈鑫地亲自干预,宪律的事很快便定了下来,整部宪律包括皇权和民权两个部分,皇权自然还占着大头,包括任免百官、制定国策、节制军队等等实际权力,民权除了私产、言论、议事监督三条外还明确了议事会考评官员。向皇帝提供任免官员标准和各地咨议司监督官府财政两项权力。其实这两条都是保障皇帝更好的了解官员情况,防止出现贪墨的事,应该算是维护皇权的行为,但是在百姓看来,这却是明明白白给予的民权,于是不管实的也好、虚的也好,反正落了个皆大欢喜,“吾皇圣明”了事。
有了这个好地开端。老百姓可以将自己的诉求说出来要求朝廷去做,所以暴力革命的危险便减小了许多。
大汉在不动声色中进行着“温柔革命”,可周边却有些不太安稳,进入醇佑十七年夏季,一场促不及防的大旱灾迅速席卷了整个东蒙古草原,牛马羊等大牲畜成批成批的死去,一时间本来就经济结构单一的东蒙古各部落陷入了人间地狱之中。牲畜地损失带来的是对整个经济的毁灭性打击,然而这还不算,由于大批牲畜死亡,掩埋成了大问题,随时都有爆发瘟疫的危险。
瘟疫在古代中国一直是毁灭性的灾难,大汉得到这个消息后,迅速禁停了与东蒙古的互市,与此同时,东蒙古各部落王公也辗转递上了请求援助的折子。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大灾,朝廷里顿时出现了两种声音。第一种是完全自保。本来大汉境内以前发生的瘟疫大多起自北方草原,现在大汉已经完全有了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能力。就应该断绝他们与大汉地联系,绝不能为了救他们而将灾祸引到境内。
相对于“自保”说,以方明德为首地另一种说法比较人道,不过依然是从大汉自身利益考虑的,方明德他们认为:草原民族进攻中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原政权力量薄弱,而草原民族地力量具有优势,此时他们的想法是占领中原,另一种情况则是草原上发生了大灾,草原民族没有了活路,只有对中原政权发起进攻,以便夺取生存资源。
现在恰恰是发生了第二种情况,虽然大汉军力完全可以将他们的进攻拦在境外,但如果为了自保而置蒙古人于不顾,却拦不住东蒙古人为保命而引发的掠夺**,到那时两军对战,大汉虽然完全可以胜利,但却会通过军队将瘟疫引进来。所以要避免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东蒙古发生大范围瘟疫之前给予他们援助,使他们安下心来,这才是自保的唯一路子。

两种办法其实都是自保,但孰优孰劣一看即知,然而毕竟是要大汉出钱出物去填北方的无底洞,这个损失也不小,所以朝里还是颇有人赞同“完全自保”说的。
陈鑫在群臣的激烈争辩中宣布了退朝,这样的环境根本不可能尽快定下办法,看来传统的朝会制度应该想法改改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不是一塌糊涂。
午时后,陈鑫把主管军政和民政的大学士都招进了御书房,所谓“都”也不过六个人:全面抓的七王,军界的马树华、郑纪,半军界的史景隆,主管经济的方明德还有不是大学士的徐光启。
这五个人都是支持“援助说”的,由此可见陈鑫心里已经有了准数,下面要吩咐的都是如何援助和如何防止灾祸蔓延进大汉境内。
“朝上方明德说的办法朕以为最为妥当。你不去接触东蒙古,东蒙古也得贴着脸靠上来,大汉好歹是他们的宗主,如果不管他们的死活,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而且也易引起东蒙古的误会,到那时两家闹个不愉快,又是一场大仗,瘟疫一旦起来便难以收拾,大汉要想独善其身想都别想,所以朕的意思还是帮帮他们。”陈鑫面色严肃的说道。
“皇上圣明,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瘟疫兴不起来好控制,可要是兴起来,大汉和东蒙古都别想有好日子过。”方明德见皇上明确支持了他的观点,忙进一步道,“帮东蒙古便是帮大汉自己,臣也不知道朝上的那些大人到底争的什么。”
陈鑫摆手制止了方明德的话,不以为意的说道:“他们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就算帮东蒙古,咱们也得先保住了自己再说。七王,西北互市的禁令还得你这个首席大臣亲自知会一声,免得底下人疲塌,这段时间咱们绝不能让东蒙古的马匹牛羊进中原,价钱再低也不能要,谁知道那些牲畜有没有染病。”
“是,臣下去就以议事处的名义向西北关防行文。马将军,郑将军,史大人,你们武阁和兵部也要行文下去,让西北镇一定巡好关防,绝不可让商贾因为贪图便宜把东蒙古的东西带进来。”七王爷得了令后又吩咐马树华和郑纪。
“臣等遵王爷喻令。黄昭信那里完全可以放心,他心思细的很。”马树华接道。
“你们都知道此事的重要,朕就不多说了。徐光启,商贾的事是你们商部管的,告诉西北互市官员,一定要严查,凡是不知死活,光知道捡便宜的家伙一定要重罚,当官的也一样。”陈鑫见徐光启点了头,转头对方明德道,“西北禁了互市,东蒙古人必然惊慌,大汉既然给他们帮助,那就得先向他们说明以安其心,朝里尽快派出使臣去知会他们,另外应当如何帮助,掏多少银子,你们也合计合计。”
方明德见皇上是冲着他说的,下意识的看了七王一眼才道:“银子是不必给他们的,给了他们也没什么用,朝廷既然帮助他们就应当给东西。东蒙古大旱,若是再过些时候,只怕牲畜便死绝了,所以最缺的一个是吃食,人吃的食物,牲畜吃的草料是必须先给的。还有就是大灾之后易成大疫,所以也当多给予些防病的药材。按皇上的圣意,朝廷不能让百姓吃亏,所以臣想着可由库里出钱购买。既然是大批的买,再加上朝廷向商贾们说明用途,应当花不了太多的银子。”
“这件事你们户部全权去做。西北镇那边除了巡好关防,还得……”陈鑫此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想借这次东蒙古的大灾办点其他事的打算,这件事军界的人应当明白并且有去做的想法,不过还是先不说出来的好,“先这样吧,让他们巡好关防,也不能忘了其他事。”
定下了援助东蒙古的计划,西北镇迅速做好了布防,户部也从国库里取出了银子购买援助物资。商贾们见有大利可赚,自然全力支持。他们虽然表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慷慨陈辞,并且主动压价,但私底下早已因为赚了大便宜而笑的合不拢嘴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