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好友作品《五代官商》,书号167413,架空历史类,关注亦可,收藏了养肥再杀也行,本人仅做广告,不负全责。简介有链接。
另请继续关注新书《城主》。
《王朝》正文:
对外政策我用的是“勇武”、“融合”四个字,不过这四个字只是总纲领,里面包含很多东西。就拿海商、海军发展这两件事来说,就包含了建军港商港、开学堂、招募水兵水手、移民等等方面。
建商港就不用多说了,自从开了海禁以来,沿海的八大商港在外来巨额资金的支持下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在沿海增开了四个港口,并开始在台湾建立大员等两个商港,这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水师力量加强和收复台湾等事的推动下,沿海走私、海盗等等严重影响发展、威胁百姓生命财产的事也受到了极大遏制。有了这些好的发展,对外的税收自然也以几何形式大大增加,在大臣们喜气洋洋的讨论这些迅猛增加的钱财怎么花的时候,我只说了四个字——专款专用?这专款专用用到哪里呢?当然是发展水师了。
在商港发展的同时,各商港附近都建起了军港,三大水师也从原来的区区十万人,只有两千料以下小型近海战船迅速发展到了二十五万人,超大型、大型、中小型战舰配备齐整,可以进行远航海战的强大水上力量。这个规模在短短的两年内单靠朝廷的财力自然是做不到的,能迅速发展到这个程度更深一层次得宜于海商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主动向海外发展,虽然我刚刚提出军商联合的想法,但他们在此之前就已经这样做了,只不过规模比较小、并没有形成定例而已。水师的强大给海商们带来的是生命的安全保障和利润的巨大增加,这反过来让海商认识到了国家水师力量强大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所以以商人的精明,自然乐意从自己巨大的利润中分出一部分支持水师发展。
现在海商的胃口越来越大,已经有人联名上书朝廷在安南地区增开军港商港,作为南下南洋的基地。
此时的安南尚在大汉的统治之下,因为大汉的复兴和驻安南强大新军的打击,前些年还很严重的分裂势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安南的土著本来就只有百八十万,而且分成很多部落,虽然同属一个民族,但相互之间的矛盾还是很深的,再加上以前移民到安南的汉民已经达到了几十万,这两年朝廷为了解决严重的流民问题,也放宽了移民安南的限制,更多的无地、少地老百姓蜂拥南下,使安南地区的汉民与土著民的比例达到了平衡,甚至汉民人数还要略略超过土著。
面对这种新情况,为了加强统治,朝廷改变了原先在安南松散的统治方式,改而加强州府县的设置,将整个安南地区归并到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之下,分设六府二十九县,让原来就已经比较汉化的土著民走出山来与汉民享受同等的待遇,接受更深一步的汉化教育并从中得到好处。
与此同时,朝廷还有计划的给予土著民优惠,允许他们分散向经济比他们那里发达的云贵、内地迁移,如此一来,很大一批安南土著民为了经济利益开始北迁,假以时日,安南的人口结构自然会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处于人口弱势的安南人也会渐渐融合进汉民族里,不再有其民族性。
有了以上政策、人心和财力的基础,在安南设置南下中转海港的事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在综合了各方面意见后发出了谕令,命令闽粤水师在一百多年前灭亡的占婆国大占海口(今越南会安)建立水师军港和商港。圣谕发下去以后,各地海商顿时欢声雷动,光捐献的银两就达到了朝廷国库拨付数的三倍以上。
看着这股热乎劲儿,我除了高兴外也有几分担心,现在经济是上来了,人心也调动起来了,可这也不完全是好事,至少对我这个“封建皇帝”有几分潜在的威胁。
算算我自己的年龄,不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再活几十年应该不成问题。几十年呐,足够孕育出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了。
虽然现在我在推动经济的发展,但皇权的**统治终究是与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相违背的,在现在经济刚刚起飞的时候,传统的儒家忠君思想还在起着作用,但等资产阶级形成一定规模时,**统治就成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财力和舆论影响力,为了他们自己的发展,必然会对我这个皇帝发起猛烈进攻。

也许我的影响力和威望已经达到了不管资产阶级多强大也不“好意思”来推翻我的程度,但等我死了以后呢?在翠儿怀孕以前,我做的这些事情更多的是使国家强大起来,虽然其中搀杂着保护自己和大汉王朝统治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并不是很浓烈,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幸灾乐祸的希望等我死了以后,让历史的车轮碾碎皇权皇族,结束中国的**时代,而我这个“外来人”也成为最后一个伟大的君主。
然而在这个时候翠儿怀孕了,这个事件对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将我真正与这个世界融合到了一起。
以前我很有些迷茫,因为我的思想和身体不属于同一个人,这使我常常困惑:我到底是原来那个世界的郝建哲还是这个世界的醇佑皇帝?我常常在深夜惊醒,痛苦的感觉到意识游离于身体之外,这虽然只是幻觉,但这种痛苦却是不可为外人道的。
翠儿怀孕了,我更加迷茫,不知道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应该属于郝建哲还是醇佑皇帝,虽然从血缘上来说,他(或者她)属于陈氏皇族,可是翠儿的命运却是因为郝建哲的到来而改变的,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带着郝建哲的意愿。这真是个理不清的糊涂帐。
直到有一天从光怪陆离的梦里惊醒以后,我突然得到了顿悟。我在昏暗的乾元宫里发出了释然的长笑声。这笑声将当班的太监宫女吓的不轻,而我却变的轻松了:我怎么这么傻呢?其实我哪里是什么郝建哲,又哪里是什么醇佑皇帝?我就是我,一个穿越时空重新组合的新人,我不是郝建哲,也不是醇佑皇帝,而是实实在在的陈鑫,我对自己给自己取得这个名字感到骄傲。我是陈鑫,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拥有自己思想并依靠自己改变命运的新人,逝者逝矣,我已经抓不住了,郝建哲和醇佑皇帝的以往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已经潜移默化的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而正因为如此,翠儿肚子里即将出生的那个孩子还有他未来的弟弟妹妹们都是我——陈鑫的子女,我不但要为自己考虑问题,也要为他们考虑。
陈鑫也许不过也是个梦而已,但人生何尝不是一个梦呢?既然我现在活在陈鑫的这个“梦”里,我就要做好这个陈鑫。如果在某一天早上,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依然是郝建哲,那么我就会放下陈鑫的一切,重新当好另一个我。
基于对新的大汉帝国强盛和长存的考虑,我在搞海上建设的同时,重点注意了教育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教育当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而是对各级各类学堂的思想教育。这时候,在我亲爱的师傅康大和同志的主持下,依靠孔衍植的《书经辨析》为蓝本编撰的适用于各级教育的心学教材大体上已经完成,并且大量印发派向了全国各地的各级学校作为必读和考试用教材。这些心学教材里第一条就是忠君,其次才是文武并修等等具体内容。我知道世界观应该从娃娃抓起,一个人从小树立的思想意识是一辈子都难以改变的,因此我进一步扩大了义务教育的规模,尽可能的让所有适龄孩子都能读上书,(当然是在使他们学习各项社会自然科学的同时继续加强忠君爱国思想的灌输),并且准备在以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实施全部免费的全民义务教育。
小孩们要教育,大人们自然也不能不管,不过好在现在社会上忠君思想还很浓厚,那么做这项工作就容易的多,除了让各地官员对百姓持续不断的进行忠君思想的灌输,用风闻言事等各种手段加强吏治彻底改变原来长期存在的官民对立问题等等手段,朝廷更加重点的把忠君爱国、爱护百姓等等思想的教育放在了各类学堂上。各类学堂是必须要抓紧的,这里的学生出来后将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大汉朝统治的中坚力量,他们忠君爱国,国家才有稳定的保障。
针对最容易孳生出资产阶级的海商,我专门设立了海事学堂,将大量海商、水手和即将步入这个大门的人招收进来进行专业和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还在兵学堂之外专门建立了水师学堂培养更多的海军人才,为未来向海外发展作准备,并使他们不论到了哪里,都永远记着自己忠君爱国的职责。
这些措施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变革来的都猛烈,动作也更大,但是因为有以前的那些变革的铺垫,人们并没有感到惊讶,反而纷纷称颂他们皇帝的文治武功,说是大汉帝国威仪四海已是指日可待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