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终南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武功,东至陕西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主峰位于周至县境内,海拔2604米。终南山总体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和楼观台。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则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
因战乱兵祸,多次遭到焚毁,楼观的中心便转移到了说经台。说经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灵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圣殿。山门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相望。山门前,有石阶盘道,蜿蜒而至台顶。山门西侧不远处有一石砌泉池,名为上善池,内有一石雕龙头终年吐水不断。
说经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炼丹炉,传为老子当年炼丹所用。台的东南方有一个“仰天池”,传为老子当年打铁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养性的“栖真亭”。台的西边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训弟子徐甲之处。传说老子西游途中将一具白骨点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达函谷关后,老子将七香草点化成美女考验他,徐甲经不住诱惑,刚要有所动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现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为其求情,老子方又点化白骨为徐甲,并用拐杖怒触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饮用。台的东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为椭圆形,冢方四米,占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毕沅书“老子墓”碑石。
说经台北二里处为宗圣宫遗址。临观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9株历经千年仍然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古柏。当地群众尊称为“楼观九老”。其中有一棵树传为老子当年系牛所用,被称为“系牛柏”。树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头。西南隅有三棵树,树上结瘿酷似三只昂首展翅、活灵活现的苍鹰,人们被之为“三鹰柏”。
楼观台留存有不少珍贵的碑刻,如唐代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载隶书《灵应颂》、苏灵芝行书《唐老君显见碑》、员半千隶书《唐宗圣观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书《第一山》、苏轼行书《游楼观台题字》;元赵孟瞓隶书“上善池”碑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高文举所书《道德经》碑两通。其字体介于石鼓文和大篆之间,书法劲力苍古,风格绚丽,近看是字,远看如花,字字珠玑,如梅花初放,被后人誉为“梅花篆字碑”。两通碑侧各有七个冷僻的字,为一般《字典》所不载,据称为老君十四字养生诀,其意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终南山楼观台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动人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文物遗迹,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信士游客。
终南山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耸立在西安市之西南。翠华山距西安市30公里,以奇峰异洞、清池古庙著称。因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曾于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称大乙山。主要景点有太乙池、风洞、冰洞、翠华庙等。
太乙池为山间湖泊,传为唐天宝年间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环列,池面碧波荡漾,山光水影,风景十分优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于峰巅之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情趣,其乐无穷。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15米,深40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风洞之北的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现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库,泻水时飞瀑倾流。由山下望去,素练悬空,气势磅礴,亦成一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翠华庙前皆有庙会。这时,游人如潮,十分热闹。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产药材,古人称它为终南神秀之最。山顶有观音、文殊、清凉、舍身、灵应5峰,俗称南五台,以观音台最著名。宝泉位于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为品茗休憩之佳地。独松阁亦位于山腰,因阁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阁周鸟语花香,景色如画,为览胜之佳地。观音台又称大台,位于独松阁之上,有隋国光寺遗址。此台视角开阔,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为之一开,心旷神怡。
圭峰山俗称尖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主要景点为高冠瀑布。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落差超过20米,急流飞溅,直下深潭,响声如雷。唐岑参有诗云:“岸口悬飞瀑,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这是高冠瀑布真实而形象的写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环绕而成一潭,称车厢潭。潭清见底,细石如鳞,历历可数,为寻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势平缓,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镜,湖周青山似屏。

………………………………………………………………………………………………
游戏中的终南山由于是修道的六大场所之一,关于道家的建筑就十分重要,所以就把现代的终南山搬到了游戏中,而不是按照汉朝时的还原,当然,那些什么唐朝,清朝名人的石刻,石碑等自然是被抹掉了。
游戏设定了六个修道场所以及相应的门派可以传授修道,其他地方都没有修道门派传授修道的,但是只要是洞天福地都是可以修道的。这六个地方分别是终南山、武当山、崂山、茅山、龙虎山、汉中。其中终南和武当隶属全真教派,而崂山、茅山、龙虎山和汉中则隶属正一教派。由于这只是游戏杜撰的,所以门派也就以山命名,汉中的则为五斗米派,与龙虎山一脉相承。全真派为出家道士,吃素食,重清修,以炼丹为主,注重外丹(烧炼长生不死的仙药)和内丹(以人体为“鼎”,用“神”来烧炼体内的“精”、“气”)的修炼;正一派为居家道士,只信教,重符篆,就以符篆为主,注重画符念咒,攘灾祈福。正一派就是由五斗米教发展而来,起于东汉,而全真则由宋时期的王重阳开创,成型较晚。不过游戏里面则都是千年古刹,早已形成了气候。
王旭一行人感到终南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先到了。原来不仅是王家在立春的时候回去招人,其他家族也是这个时候回族中招人,而且一般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具备灵根也是这个时候招上山来,不过普通人家的子弟上山就不一定学习五年了,可能就是一辈子,当然也没有规定大家族的弟子就要在五年之后走人,这个只是惯例而已,在终南普通出身的还是占了很大的比例,不过都依附在大家族下面,所以每年立春之后终南会增添许多新人。由于路途远近不同,王旭他们到的时候,有的家族已经到了,有的家族还在路上,为了统一安排,他们只好先住下,等所有的人都到齐了再做安排。
等把孩子们安排好住宿之后,王思就赶到了终南楼观台的太白殿,这里是王家长辈在终南的聚集地。由于终南是由王氏子孙王重阳创建,所以王家在终南的势力最大,与弘农杨家、南阳刘家共同占据了终南主殿的楼观台;而河东卫家、河内司马家、太原郭家等关西家族占据了最高峰翠华山;汝南袁家、颖阴荀家、长社钟家、南阳邓家、许县陈家等五家占据了南五台;而像颖阳王家、阳翟郭家、南阳阴家、南阳樊家、襄城李家等则占据圭峰山。这些家族将终南的地方都瓜分完毕,当然属于公用的主殿、练功场所等还保留公用,不予瓜分。
太白殿前殿
“师叔,弟子奉命回族中挑选弟子,现挑中弟子36人,其中高资质者3人。都已带回终南,还请师叔吩咐。”回到终南,由于留在终南的都是属于出家之人,虽然也会有斗争,也会帮助家族中人,但毕竟心思会少很多,在家族中的辈分已经不适合了,按照修道界的辈分来排列,虽然眼前的道人是王思的叔祖辈,但是在师门他只是师叔。
“嗯!今年比往年大有长进,多了几个人么!不错。”那道人只是中年模样,一身道袍端坐在蒲团上,很是庄严。其实那道人已经一百多岁了,号飞狐子,是王家的对外代表人物,足智多谋,只是修炼有成,看上去只是中年人而已,这在修道人士之中比比皆是,所以也不用奇怪。道号只是那些一心修道的人才有的。
“是啊!只是其中一人颇为怪异,弟子也没有办法,还请师叔指点。”王思本来就是回山请长辈指点的,在汇报完工作之后,自然马上就提了出来。
“哦,你详细道来,是怎么回事。”那道人微微有些惊讶。
“喏。那孩子资质甚高,但是却只具备互相冲突的水火两灵根,形成相克的局面,而且因为资质高,只要他感应灵气,那么就会在体表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无法单独修炼其中的一个。弟子也是闻所未闻,只好回山请师叔指点。”
“还有这等事?这个可不好办啊,我也从来都没听说过。他的其他属性怎么样啊?”
“虽然不差,但是也只能算是一般,没有办法修炼,除非到达炼神还虚的境界。”
“废话!到了炼神还虚的境界,灵根的作用就没了,五行俱全。关键是现在这样怎么到达炼神还虚的境界啊?你先把那孩子叫来,我再仔细瞧瞧。”飞狐子对王思的话很是不满,但是也知道他是没有什么办法了,只好让他把王旭叫来,好亲自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快,王旭就被王思带来了。王旭也知道自己不对,非常合作,王思一叫就马上动身。
飞狐子仔细的对王旭检查了一遍,发现王旭的资质确实非常的好,到了让人嫉妒的地步,但是由于水火冲突,没法修炼,也是个大问题,本来还想试试看能不能激发王旭的木属性灵根好达到相生的局面,但是很可惜,失败了。
没有办法,飞狐子知道带着王旭到后殿,请几位长辈帮忙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