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洛阳之围(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何洋率领着北军主力来到了邺城外扎下营寨。二将出城接驾,何洋推说太子因为受惊不便见客,加以搪塞,二将虽然有些疑问。但何洋却岔开话题,直问武安国大军进展如何,南宫幸的部队在哪的时候,二将忙低下头,支支吾吾了半天,最终还是说出了武安国在安阳南岗中了南宫幸的埋伏大败而回,看着何洋的面色越来越难看,武安国越说声音越低,但听到“哼”的一声,何洋冷着脸说道:“哼,丧师辱国,还有脸来见我!”武安国顿时魂飞魄散,双腿一发软,往地上一跪,头如捣蒜般直喊“上将军,饶命!”巨鹿之战结束后,何洋就被封为上将军,总领中外诸军事。
鹿零此时与武安国一荣俱荣,赶忙劝解道:“上将军,武将军此次虽然战败,念及过去的功劳,暂且饶恕他吧!”何洋深吸一口气,愤愤地说道:“看在鹿将军的面上,就饶了你。下去吧!”武安国千恩万谢地退到一旁,哪还敢再提太子之事。
“现在怎么办?”何洋问道。治粟都尉陆广抢前一步说道:“上将军,末将以为应该兵进黎阳,抢占黎阳仓,以补充军需物资。连日作战,物资消耗很大,如果不补充恐怕无力再进攻了。”张大彪不屑地说道:“老陆,你这就说的不对了。我军现在士气正旺,正可继续进攻。”陆广说道:“不可,光有士气,没有粮食如何作战。难道要我们的士兵们饿着肚子作战吗。”
“嗯!陆都尉说的对!”何洋点了点头,“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军已有约三十万之众,仅仅靠辽东供给,以如杯水车薪。王将军,命你率军二万前去夺取黎阳!”“喏!”王睿欣然领命,就去准备了。
这时,斥候回来报告,在安阳南面未发现南军,只有一地的尸体和一些被焚毁的辎重车辆。尹尚一笑:“上将军,现在可以追了!”董成疑惑地问道:“为什么现在可以追了啊,难道这不会是南宫幸的疑兵之计吗?”
尹尚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昨日,南宫幸不战而放弃邺城、安阳。乃是因为我军势大,他一支孤军,只能逃跑。其裹挟两城百姓,就是想要麻痹我们,最后设重兵重创我们,挫我军锐气……”说到这,武安国的脸顿时一阵红一阵黄。尹尚就当没有看见继续说道:“现在经过一天的功夫,他以为我军不会继续追击,自然就不会防备了。现在我军只要以一支精锐骑兵衔尾追击,必可大胜。”
“有理!”何洋听了直点头。然后他望着下面的众将,就见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他逐个扫视了一番,突然道:“李宰善、金东泫听令!”二人顿时一楞,赶忙走出队列,拱手行礼道:“末将在!”
“命你二人领我帐下近卫亲军,星夜追击敌军。务必将其截杀在黄河以北,不得使其渡过黄河!”二人听到这一命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上将军放着在座的各位大将,居然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身为降将的他们俩,顿时热泪莹眶,心中暗自说道粉身碎骨,也要报上将军的知遇之恩。赶忙道:“喏!”
何洋看了他们俩,说道:“二位将军,此次干系重大。望二位将军能够不负所托!”“喏!”就是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情,二人只能用一个标准的军礼来回答了。
……
此时的南宫幸正率领部队朝着河内郡走去。原来他想走新乡,从延津渡口过黄河。但是新乡的守将却不让其入境,南宫幸虽然想要攻城,但是又怕久攻不克,反而被北军追上。所以只好绕城而过,往河内盟津渡口走去。新乡守将见其势大,也不敢率军出城追击,只是目送他离开自己的地界。
过了半天的功夫,李宰善的骑兵已经到达新乡。守将立刻开门放他们进城,当得知南宫幸的部队拖儿带小的才离开半天的功夫。二人稍作歇息后立刻上马追去。
虽然南宫幸想要快速地将部队带过黄河,虽然撇下了用作掩护的百姓,但是连日奔波作战,早已体力耗尽,没办法只能在武涉这一地方驻扎下来。因为粮食短缺,仅几天工夫,就有上百人偷偷地潜逃了,一部分神策军的官兵也怨声载道,对他有了微词……
“啪!”南宫幸气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他们,他们说,”都尉吓得结结巴巴,“他们说将军您假仁假义,非要带这些老百姓回去。如果就军队走的话,现在早就回到洛阳了,说将军这是沽名钓誉……”
“住口!”南宫幸跌坐在椅子上,气得脸色铁青,浑身颤抖。
对于普通士兵的逃亡,他并不感到意外。使他感到意外的并颇为气恼的是,神策军怎么也开始怨言纷纷?
这是不好的兆头。普通士兵不知道,你们身为京畿重兵难道还不知道现在京城的情况吗,现在整个京师已经没有多少军民了,都被调到虎牢前线去了。唯一的一支精兵就是现在的这支神策军,现在多收拢些残兵,只要加以整编,又可以投入到战斗中去这都不懂么。
“哎!”就在他叹气的时候,忽然就听外面传来隆隆的马蹄声。他马上意识到:不好,追兵来了!他立刻跑出帐外,大声呼喊道:“快上马。列阵敌人来拉!”
但此时的南军以为到了这里就相安无事了,便大都在营帐内休息,就连神策军的一些将校也休息去了。听到主将的喊声,纷纷乱哄哄地起身去拿武器,乱糟糟地开始列阵。

恰在此时,沓沓沓一阵马蹄声响,一千名虎骑精兵,在鼓角声手持大刀长矛如旋风般地窜了出去,刹那间冲到南军人群中,如砍瓜切菜般朝着南军乱剁乱捅,不少南军士兵尚未明白过来,就在昏眩中被推进了地狱。
一些士兵顿时吓昏了头,仗着年轻腿快随着众人乱跑躲藏,自顾性命。还是南宫幸有大将风度临危不乱,他一面提枪准备迎战北军,一面招呼部下不要乱跑,跟他一齐迎战厮杀。但是被杀乱的南军,谁也不听他的,他连杀三人也没有制止住。最后他看见自己的部下直往西边跑,便避开北军,跑到那里大声嚷道:“现在已经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各位何不随我厮杀,若能战败北军或许还有生路!”
经他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一时间便有三四百人提刀持抢随着南宫幸迎上北军厮杀。怎奈人尚在晕眩中,又是步兵战骑兵,而北军手中又手持长矛大刀,他们往往没有近身,就身手异处了。
南宫幸毕竟久经战阵,他不急不慌地沉着应战,即使如虎骑这样的精兵也奈不了他。此刻,那些被他呼喊回来的部下,又被虎骑杀散,四下逃散。而虎骑在马上挥刀舞枪,四处追杀着南军。
南宫幸此时见自己的部队已经败得不可收拾了,便欲拍马逃走。这时被金东泫发现,立刻取下背上的雕弓,轻舒猿臂,就听他喊了声“着!”嗖的一声,一支利箭正中南宫幸的肩部,他闷哼了一声,栽下马来。
几名虎骑冲了上去,一探一息尚存。金东泫命令手下对其进行医治。这时因为主将已经被俘虏,战斗也基本上结束了。等清点战场的时候,南军死伤二千余人,投降万余。虎骑除二人中了流矢重伤外,无人伤亡。高丽二将不由得佩服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
等何洋的大军到达武涉后,此时传来王睿大军已经攻克黎阳的消息,顿时摆下庆功酒。这时酒席上有一个特殊的客人,就是兵败被俘的南军将领南宫幸。开宴之时,金东泫将其押到何洋的面前。何洋亲自为他松绑,并好言劝慰,使他大为感动,最终答应归顺北军。
席间众人个个激动不已,纷纷要求立刻进攻河内。
这时南宫幸却发出了不同意见:“上将军,我军以十万之众克南军三十万,或许萧龙真有百战百胜的计谋,可惜一招失算便兵败巨鹿,身死漳水,使上将军名闻四海,威震天下,敌人胆寒。我想这就是我军的优势,但是现在我军将士以十分疲惫,很难再叫他们继续攻坚克锐。如果用这支部队去进攻由李定把守的河内要塞的话,很可能要僵持很久。如果我军不能显示出能够攻下他的力量来的话,形势就会被动起来,日子拖得久了,即使拥有黎阳仓,也经不起消耗。而此时的洛阳已经空虚了,只要齐王打下虎牢,进逼洛阳。恐怕洛阳咫日可破,到那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啊!”
何洋忙问道:“那依南宫将军所言,该如何是好?”
南宫幸不紧不慢地说道:“为上将军计,现在不如解下盔甲,放下兵器,就驻扎在武涉,安抚百姓,存恤遗孤。那么百里之内,每天都会有人送来牛羊粮草,犒劳士卒。在休整之后,再将部队朝着河内退进。做出要进攻之势。接着派一名能言善辩的说客送一封劝降信给李定,恩威并施,李定不到必须以死相拼的地步,我想他必然会采取顺从上将军而保全全郡百姓的策略。这样一来,争取天下的大事,就都可以图谋了!”
听了南宫幸的一番高见,何洋大喜,便依计行事,派人去说降李定。果然不出南宫幸所料,李定选择了和平的投降。这样通往洛阳的北大门就朝何洋打开了。
……
在安阳南岗大败北军的消息通过快马传递到洛阳后,冯霖等高兴了好一阵,并将其夸大后传给了每一个将士们听,以鼓舞士气。但高兴了没几天,从黄河对岸过来的败兵就将南宫军全灭的消息带到了洛阳。冯霖听到后,立刻下令封锁消息。并且再次写了数份求援信发往各地。
他们分别是:西京留守周庆春、汉王周勇治、镇南大将军赵羽。
但是等待了数日,却一无动静。而对岸则先后传来黎阳仓、河内先后失守的消息。顿时洛阳的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冯霖几乎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但是周仁却压根没把眼前的危机当回事,依旧是过了花天酒地的日子。想到这,冯霖就暗自想着,难道自己选错了,不。他转念打消了这一可怕的念头,继续研究起兵书来。
这天,冯霖正坐在书房看着书,突然卫尉冯元盎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伯、伯父大人,您快到西城去看下?”冯霖一听,欣喜若狂:“是雍王来了,还是汉王来了?”冯元盎摇着头,使劲地咽着口水,半晌才说出话来:“不、不是的!是西、西镇王弘策的大军!”
“什么?”冯霖便觉得四肢发软,跌坐在椅子上。
等冯元盎扶着冯霖颤巍巍地走上西城的永定门,就发现城下黑压压的都是营帐,一望无际绵延数十里,旗帜飞舞,遮天蔽日。中军竖着一面既高又大的大纛旗,在黑色的旗面上以银色写得大大的“镇西大将军王”。
“真是王弘策啊!”冯霖倒吸了一口良气,难道说周庆春和周勇治都被打败了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