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前哨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隆兴十二年三月初,太子周旦在与高丽签订了盟约,稳固了后方以后,发出“清君侧”的檄文,整军入关。一路之上中原大乱的消息源源不断地通过郑吉遍布全国的“伊洛客栈”传递到了军中,心急如焚的何洋催动大军日夜兼程,火速南下。
十日到达涿郡,涿郡刺史沈放率众出城迎接。周旦命令材官将军董成领大军驻扎在桑干河畔扎下大营,自己则率何洋、王睿、尹尚等诸将进驻临朔宫。
这临朔宫乃是武帝大军征讨东胡之时,驾临涿郡犒赏有功将士而特地修筑的行宫,此后再也没有人入住过。已经沉寂了有数十年了。今日,雄伟而又冷寂的宫殿再此响起了鼓乐之声,周旦坐在高高的丹墀上,用那和善又带有刚毅的目光环视大殿一周,看到注目肃立的文臣武将个个精神抖擞,他颇感满意,微笑地点了点头。
这时,尹尚出班说道:“殿下,现在中原战乱四起,既韩阳在魏郡起兵后,刺史董明也起兵于襄国。此时的中原已是一片混乱,照此下去,大周将会出现分崩离析之境,此乃大周之不幸也……”
周旦也零零碎碎知道些,但是没想到竟然已经糜烂到这个地步。他不禁眉头一皱,问道:“时局糜烂如斯,我军因采取何种策略,诸位卿家可以畅所欲言!”
平辽东的那些将领中,除了赵廉留在辽东镇守以外,其余诸将悉数随军入关了。可谓是将星云集!
何洋闻言说道:“殿下,现在河间、上谷二郡还没有出现反对殿下的意思,这是好消息!这两郡正好挡住了我大军前进的道路,且与韩阳所部接壤,其现在占据有魏郡、武安、襄国。并且据虞侯老报,其现在已经兵进河东道,攻下长平,直逼洛阳,可以说是目前声势最大的一股!”
“殿下!臣以为那韩阳未必能再向前一步!”尹尚说道,“如此周仁手中掌握有洛阳的神策军、偃师的铁卫军。人数约二十余万,且都是能征贯战之士。特别是铁卫军领军使萧龙更是有名之宿将,久经战阵。比起韩阳一介文吏,有天壤之别。只要周仁能委萧龙以兵权,以萧龙之能定能将其击溃,而韩阳为了自保,必定会向殿下求援……”
尹尚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众人忙回头望去,就见张大彪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来到丹墀之下,单膝跪下:“殿下,宫外魏郡有密使来见!”
周旦望了尹尚一眼,赞许之情溢于言表。然后一挥手:“传!”
过了没多久,那密使便来到了大殿,就见他膝行来到丹墀之下,行了大礼之后,将韩阳所写的求援信双手捧着,由内侍取下后,递给了周旦。周旦张开一看,不由得得大吃一惊。
就见在求援信中,原来用来进攻洛阳的大军已经被萧龙所击破,大将董明已经战死,萧龙大军势如破竹,韩阳只得退守巨鹿。现在萧龙的大军已经将巨鹿重重包围。信中还特别阐述了巨鹿大战的重大意义。就是说,如果巨鹿被破,韩阳被灭,殿下便危如累卵般,落得各个击破的下场。因此对殿下而言,这也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诸如此类的既劝说又恫吓的言辞不绝于书信中。
看来这韩阳还具有外交的本领啊!周旦心中不由得暗自说道。然后将信递给内侍,让其传阅诸将。尹尚看完后,说道:“殿下,韩大人所说甚是!萧龙喜欢集中大规模兵力作战,很可能会将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巨鹿这来。如此一来,萧龙所率领的这支庞大的队伍就变成了周仁、冯霖等的全部兵力。倘若我们能在巨鹿那将萧龙军彻底击溃,不需要进入洛阳,周仁也会彻底垮掉!”
“这就是我家大人甘冒风险,心甘情愿充当诱饵的原因啊!”密使不失时机地说道。
“由此,巨鹿一战将会流传千古啊!”密使还补充上这么一句。
周旦没有马上做出回答,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议事只好延长,中间还多次休息。诸位将领逢到休息的时候就喝点水,或到外面院中去,与自己在的幕僚商议所议论的内容,并征求如何处理等多方面的意见。
周旦作出了重要指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进入洛阳!”最终商议过后,决定大军兵发巨鹿,与萧龙军决战。倘若不能在巨鹿战场上将萧龙的主力全部歼灭,我们就毫无疑问地会被他消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巨鹿之战将决定周旦的命运!
大军分三队陆续南下,前军以勇猛无双的王睿为主将,智勇双全的何洋率领中军随后,周旦与尹尚统领殿军,三军总数约十万左右。
……
而萧龙对于这场即将爆发的巨鹿之战的感受,恰好与韩阳相同。只是站在萧龙的立场上,所作的解释却与韩阳所设想的刚好相反。那就是他是以巨鹿为诱饵,把周旦率领的叛军都集中到这座城外来,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将其彻底地击溃。这样所有的忧患也会因为这一战而彻底根除。大周朝又可以尽享升平之乐。
“此次巨鹿之战将会是最后一战!”
萧龙举杯对着在座的各位将领说道。众将领齐声举杯高呼:“为最后一战!”说完,大家一饮而尽。
酒宴散罢,萧龙走入后帐。孙威紧随着进来,望着自己敬爱的将军,说道:“将军,难道你真的要为冯霖老儿而进攻太子吗?”萧龙沉声说道:“对于武人来说,只有服从。既然太师握有皇命,吾就必须遵从!”
“难道就可以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吗 ?”孙威着急地说道。萧龙转过身来,望着孙威说道:“殿臣啊!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孙威好象已经憋了许久,他的脸涨得通红,一咬牙道:“将军,您回京后应该看到四皇子与冯霖两人狼狈为奸,互为表里,残害忠良,废除新法,惹得天怒人怨!”说着,他回头看看周围,低声说道:“特别是杀死郑丞相的时候,您应该看到民众的反应了啊!末将以为将军应该悬崖勒马,弃暗投明,归顺太子!”
萧龙认真地听完了孙威连珠炮似的意见后,淡然一笑道:“殿臣啊!我已经回不了头了啊,自从我回京之后,所有的抓捕杀戮都是我一手操办的!特别是郑丞相,唉!”说到这,他不禁低下头,“这是我唯一的憾事啊!积重难返,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啊!”
孙威还要争辩什么,萧龙抬手止住了他,道:“听说,何洋和王睿二人在辽东号称“龙虎”,隐然已经成为我大周不世之名将。呵呵!作为武将,能和强手为敌,乃是一大快事!我就来会会他们!看看谁才是大周第一!”言语间,一股傲视天下之气油然而升!孙威听了也是热血沸腾,忙说道:“将军!殿臣誓死追随将军!”萧龙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
在完成包围之后,萧龙亲率大军到达战场,并将大本营设在巨鹿以南一个叫棘原的小城,对前线实施督导和鼓励。
并且在巨鹿与涿郡之间设置了一个口袋阵,左翼是以镇北将军武安国所率之八万北地军位于内丘,右翼是安国将军鹿零所率之七万虎贲军位于南宫,自己率主力约十五万设在棘原。口袋中的诱饵就是巨鹿,由孙威率领的五万铁卫军包围着。

“要从长计议!”
萧龙对武安国等人叮嘱道:“不要急着攻下巨鹿城。必须注意士兵们的安全!”
他命令孙威在巨鹿周围临时修筑起许多坚固的堡垒,夜间就让士兵都进驻到这些小堡垒里去。
这个情报,尹尚在行军途中就得到了。
“萧龙这个人,看来可比传说中的他厉害得多了啊!”尹尚心中暗暗想道,“看来不能力攻啊!”
随着部队不断地朝南推进,巨鹿的情况也逐渐明朗起来。
在巨鹿那片广袤的平原上萧龙的大军有三十五万之众。
与此对比的是,连同巨鹿城内的兵力加起来,也总共不过十二万。
“简直毫无优势可言吗!”何洋通过观察,得到这样的结论,因而在行军路上,他一直都在绞尽脑子地思考是否还有什么意外的良策。毕竟,胜负要靠敌我双方兵力来决定,而作为将帅首要工作就是增加自己这方士兵的人数来决定的。但是很可惜士兵的来源已经枯竭,实在是无计可施。
当然,士兵们对这一情况是一无所知的。一般将领都是告诉士兵们,敌军的数量很少很少。在军中也不得议论敌我双方的强弱。
“怎么办?以十万对抗敌军三十五万,可不是闹着玩的啊!”在部队抵达漳水河畔扎下大营的时候,何洋在军议的时候说道。
王睿说道:“依末将看来,只有大军突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包围巨鹿之孙威部袭破,然后顺势进攻萧龙所在的棘原!”何洋表示不同意,他说道:“万一我军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孙威部击破,恐怕到时候就会遭到三十万大军的合围。我们不能赌,也赌不起!”
尹尚在一旁徐徐地说道:“此战,依在下看来,不能力战只可智取!”
“噢!先生可有什么妙计!”周旦感兴趣地问道……
跟萧龙军(以下简称南军)积极的军事行动相比,此时的周旦军(简称北军)方面却采取积极的外交行动。三月二十九日周旦在尹尚的示意下,在漳水的阵中派出密使前往内丘城,与武安国互通书信,对其解释参加萧龙的平叛大军与自己无关表示理解,并保证绝不会对其发动进攻。三月三十日又发信给西镇的王弘文让其进逼西京,遏制住关中诸军,不让轻举妄动。四月一日周旦还发信给位于南宫城的鹿零。四月二日回信予鹿零,约定封其为济北侯。四月四日发信给东镇的周元,让其出兵进逼济阴郡,一方面威胁荥阳使周仁无法出兵支援萧龙;另一方面钳制住彭城王周谅,使其不得出境。十四日约定以楼烦郡利诱武安国加入本军。从三月二十八日的漳水军议到到四月三十日出发为止,一共发出百余封信,通过这些信笺周旦透过外交的手段巩固了本军的向心力并且分化了萧龙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果。
在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尹尚认为时机已到,劝说周旦进军。五月初一,一切准备就绪,大军就按部就班地渡过了漳水。
自从三月初包围巨鹿到五月,整整一个多月,北军一直驻扎在漳水北岸却没有动静。这样相持的结果,便在南军中滋生了全然不把北军放在眼中的傲气,。
这段日子里,华北大地始终是晴空万里。
巨鹿的旷野一望无垠,一直可以延伸到肉眼看不到的地平线。但是仔细看去,就会发现大地上会随心所欲地隆起一座座小山丘,或者陷下去,造成一道道犹如地沟一般的沟渠,真是景象万千。
站在最靠漳水的一座小型的堡垒上,铁卫军士兵陈风正百无聊赖地注视着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他今年才十九岁,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在他3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陈风也聪明伶俐,读起书来过目不忘,把老先生喜得眉开眼笑,认为祖宗积德,把将来光宗耀祖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于是更加耳提面命,不敢松懈。不幸的是在陈风八岁时,父亲过世。后来两个哥哥继续供他读书,但没几年,大哥、二哥先后被征入伍。他只好辍学。为了果腹,他是这次萧龙出兵时应募入伍的,到现在真正的大仗还没有经历过哩!
此时,就在他没精打采地柱着枪望着前方的时候,突然就看见前方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黑影,接着黑影越聚越大,逐渐成为一道黑色的巨龙,朝着自己的堡垒冲来,陈风被惊呆了,直到那寒光凛冽的长戟闪着耀眼的光芒直射他时,他才醒了过来,
“敌人来拉!敌人来啦!”
尖利的喊声,并没有立刻惊动已经麻痹多时的南军将士的心弦。而陈风正要点燃狼烟,以告诉前方敌人来袭的时候,一支黑色的羽箭已经贯穿了他嬴弱的胸膛。他望着胸口汩汩流出的鲜血,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两位哥哥,他想对他们说声:“对不起,我辜负你们对我的养育栽培之恩!”但是他已经无力再做什么,只是“扑通”一下,倒在了血泊之中。
就在陈风倒下的同时,黑色的洪流已经将这片地方淹没了,简单的杀戮和焚烧,仿佛是在挑衅一般。此时位于铁卫军包围圈最北端的赵盛接到前沿堡垒被北军焚烧的消息以后,勃然大怒,也没有同孙威通个信息,就自作主张地只留下少量兵马,尽率大军出击。
此时的王睿见挑衅已经成功,立刻命令骁国骑后撤,离开这几个被焚毁的堡垒,赵盛到达这些前沿堡垒之后,只见眼前到处是血迹斑斑和正在焚烧的壁垒,而前方那队人马人数不是很多,他立刻命令追击。
他左手使劲击着马庇股,右手挥着大刀喊道:“大胆鼠辈,休走!让你尝一尝你家赵爷爷的大刀!”此时的王睿率队不顾后面的漫骂,淌过了横溪。赵盛见状,也率军过了横溪。眼看离前面部队越来越近了,赵盛不由得露出胜利的笑容。
就在此时,突然一声锣响,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为首正是张大彪,就听大呼一声:“杀!”率先冲入南军的阵列之中,一顿狂砍乱杀。赵盛率不及防,在慌乱之际,急忙回转马头进行反击,……醒过神来的南军很将张大彪围在了金色的海洋之中。
王睿见时机已到,亦回军反击。在辽东让叛军闻声丧胆的骁果骑这时又露出了他那狰狞的面容,黑色的巨龙有如锥子般瞬间刺入南军之中,顿时把南军的阵形完全打乱了。
眼看自己的队伍被慢慢地吞噬着,赵盛冷静下来,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南军将士们仓皇后退,一个个拼命往南跑。而王睿则在后面衔尾追杀,赵盛慌不择路地朝着自己的大营跑去。
眼看就要到大营了,却发现大营上原来的金色旌旗已经被一片白色所代替。营头上站立的已经不是自己的部属,“完了!完了!”赵盛不由发出这样的哀声。前面自己的大营已被北军攻占,而后面追兵的喊杀之声也越来越近。走投无路的他,不由长叹一声,提起手中的战刀就朝自己的脖子抹去……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们因群龙无首,只得举起了手中的刀枪,乖乘地投降……
至此,被视为巨鹿大战的前哨战的横溪之战,以北军大胜而告终。由此也拉开了巨鹿大战的序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