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清君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旦这几日都沉浸在高兴与兴奋中,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率军出征,虽然不是自己亲自指挥,但是能如此顺利地平息叛乱也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一直在期待父皇的恩旨。没想到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的竟然是一道废黜自己太子之位的诏书,顿时有如当头被泼了一盆水一般,整个人都傻了。正在他震惊于这道诏书的时候,王睿提刀斩杀宣旨的内侍,而几乎所有的将领都站起来拥护自己。
杀死宣旨的内侍就是公然反叛朝廷,就是背叛自己的父皇,想到这他不禁打了个寒战。突然面对如此情景,这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不禁有些茫然而又不知所措。
他只得向尹尚发出求助的目光,尹尚心中暗自一笑。他镇定自若地走到周旦身旁,拱手施礼道:“太子殿下!”周旦拉着他的手小声问道:“王睿擅杀天使,将领们逼宫。弄到如此地步,先生定要救我啊!”
没等尹尚开口,王睿“蹬蹬蹬”几步走到周旦身边,大声说道:“殿下,如果您怕惹火上身。请将末将绑了交给朝廷,给这阉狗抵命便是了!”说完,丢下手中长刀,两手反剪待绑。这时下面张大彪跪了下来,大吼道:“是我第一个说的反,要抓就抓我吧!不能抓王将军啊,殿下!”下面那些将领也纷纷跪下,匍匐在地哀求道:“殿下,不能抓王将军啊!”
望着下面跪满一地的将领,如果真要处置王睿,下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呢!但是众怒难犯这道理他还是知道的,如果胡乱做出决定可能自身难保,但是……就在他迟疑不定的时候,尹尚说道:“殿下,刚才的圣旨您也听到了,殿下平叛,非但没有功劳,还加上了拥兵自重,图谋造反的罪名。臣斗胆敢问殿下,陛下英明,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吗?所以臣以为这份诏书是假的!”
“这个……”
“听闻陛下出征前既有恙,臣恐怕有奸佞在侧,蒙蔽圣聪,方有此诏!”
“但是,朝中不是有郑丞相在吗?怎么会有奸佞呢?”
“如果郑丞相遭遇不测呢?”
“你说什么?”听到这,周旦一楞,疑惑地看着尹尚,“先生能否说明白点?”
于是尹尚将洛阳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只听得周旦浑身冒汗,慌了手脚直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旋即又说道:“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如若殿下不信,你可以问这几名龙骧卫!”
此时的几名龙骧卫早就因为宣旨的内侍被王睿所杀,而吓得瑟瑟发抖。周旦刚把视线对准那几名龙骧卫,他们就跪倒在地,边磕着头边哀求道:“殿下,这一切都不关小的们什么事啊!小的们只是奉命行事,殿下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小的一条性命吧!”
何洋见他们如此贪生怕死,脸上顿时觉得无光,他暴喝一声:“谁让你们说这么多废话,殿下问你们是否属实?”作为老上司,那些龙骧卫都对他畏惧三分,听到他发话了,赶紧回答道:“一切属实!小的们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千真万确!”
旁边尹尚不失时机地劝说道:“殿下,时不我待。先下手为强,要是让奸佞继续祸害下去,恐怕殿下就是大周千古第一罪人了啊!”
其实,在周旦的内心深处对圣旨也有一丝反抗,但是父皇英明神武的样子有如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了,使他对其做的决定不敢有任何的违抗。直到听说这一切都是奸佞蒙蔽圣聪,拟的伪诏。加上众人都拥护自己,终于打定了主意。
他大步走到了众人的面前,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列位将军随旦出征辽东数月有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敉平了叛乱,列位居功至伟!旦在此谢过了!”说到这,他双手一抱深施一礼,下面那些将领们赶忙大呼不可不可。
“现在朝中奸佞当道,残害忠良,郑丞相、林大人等大批能臣惨遭杀戮,更为甚者,竟然废除了《田地赋税制》等新法。是可忍,孰不可忍。旦不能坐视我大周再次倒退到冲、厉、黯三帝之时,不能容忍奸佞祸害天下,所以旦决定兴义兵,讨伐朝中奸佞,重振朝纲!愿与旦一同清君侧的,袒露左臂!”
下面将士闻言,心中都是一震,这就是造反了啊!虽然何洋、王睿两位将军已经说过,但是真要做起来,还是有些害怕,毕竟自己的家眷都在洛阳啊……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王睿第一个袒露左臂高呼:“兴义兵,清君侧!”接着何洋、尹尚袒露左臂齐声高呼:“兴义兵,清君侧!”
见三位主将都表态了,他们也一咬牙伸出左臂,说道:“我等愿追随殿下讨伐奸佞,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周旦大喜,朗声说道:“好,尹尚,你立刻草拟一份起兵檄文,以告三军和天下黎民!”
尹尚却道:“不可!”
周旦忙问:“为什么不可?莫非你怕了不成?”
“非也!非也!”尹尚正容说道,“为国除奸,匹夫有责,何况尹某身受皇恩!”
“那何出此言?”
尹尚道:“莫非殿下忘了前朝燕悼帝之事了吗?”
“这个……”孝武帝从小就要求诸位皇子熟读史书,以史为鉴。所以周旦对历史很是熟悉,说到这燕悼帝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在其初登帝位的一段时候内,为巩固皇权,废除苛政,国家开始兴盛起来。但是过了没多久,他就骄奢起来,大兴土木,并且不顾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执意率领大军进攻南朝。最终临阳王在京城称帝,而他也最终被叛乱的军队杀死了。
是啊,要是自己贸然起兵,先不说沿途那些郡、府是否支持自己,就是那高丽也可能会突然从背后捅上一刀,毕竟现在辽东就是自己的根据地啊。要是辽东被夺,自己就会像浮萍一般没有根基,最终的下场可能就和燕悼帝一样。

想到这里,他背后冷汗直趟,他为自己的肤浅而感到羞愧。赶忙谦逊地问尹尚:“先生,现在怎么办?”
“封锁消息,加紧备军。等高丽的使节一到,签定了正式的盟书之后,立刻兵发中原!”尹尚毫不犹豫地说道。
周旦思忖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就照先生所说的去办吧!”
……
过了数日,高丽的使节团来到了辽东,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正式签定了以后被称为“辽河之约”的盟约书。
这日,周旦在行辕亲自接待了他们,在教坊所弹奏的“清平乐”的乐曲声中,辽东的各路官员都穿着正式的朝服来到了大殿,一齐向太子祝贺结盟之喜。
不多时,在赞礼官的报号声中,高丽使节鱼贯而入。在山呼千岁之后,便赐宴。
这些文武百官,知道殿下不喜欢臣属过于拘束,所以个个是肆无忌惮,嬉笑谈论,各逞风流。
这次高丽的正使叫李相佑、副使叫金秉申。二人一个是皇族,一个是后族,明是大使,实际上是想要刺探大周君臣的情况。由于大周使节是尹尚为正使,在签约的时候领教过他的厉害,所以特别留意他。
李相佑懂汉文,熟读诗书,乃是高丽杰出之士。尹尚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他的眼中,他只是看在心中,并没有做声。但是金秉申却是个武将,是个粗人,因为尹尚在签定盟约时得礼不饶人,所以想要借这机会羞辱他一下。
于是他端着酒杯就朝着尹尚走了过去。尹尚见他走过来,知道是冲着他来的,他不动声色只是看着他。正所谓“居移体养移气”,他本来就生性沉稳,加上这几年身处相府,更有了一番傲人之气。金秉申走到他面前,但见他端坐在那,面无表情,但目光中却不时有一中犀利之光闪现,竟让他心中暗生几份怯意,不由得后退了几步。他撇了下嘴,说道:“尹大人,不知道你怎么看那些背叛祖国,投奔他国之人的!”
因为他声音洪亮,顿时把殿上所有人的眼光都吸引过去。李相佑不动声色,只是喝着酒,也不去劝阻,只是静观其变。而两位降将李宰善、金东泫脸色通红,只顾蒙头喝酒。
尹尚乃是南朝吴国之人,颇能以平常心相待,但金秉申此话一出,却惹得他心头火起,他抬起头来,目光逼视金秉申,冷冷地答道:“阁下以为怎样?”
金秉申轻蔑地说道:“那些降将都是数典忘祖,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这种人为民便是奸民,为官便是贰臣!而那些收留他们的国家,哼哼……”
此话一出,可把整个大周都得罪了,上至太子周旦,下到兵卒,个个面露怒色,那些武将各个按耐不住,就要发作。只是冲着殿下在场,所以不敢造次。李相佑见他顷刻间把在座的文武大臣都得罪了,不禁暗骂:“蠢猪!大周人材济济,得罪了他们,还有命回高丽吗!”便要上去劝阻。
这时尹尚冷笑道:“夷狄之见,简直与畜生一般没有分别!难道你没听说过‘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侍’的道理。贵国的开国之君好象以前是新罗之人啊!如此说来,尔等不就是无耻之人,奸佞贰臣!”
一时间,殿中的那些好事之辈,忍不住哈哈大笑。
金秉申顿时脸上通红,怒道:“你好胆!”伸手便要去抓尹尚,此时一直坐在尹尚身后的江遂有如鬼魅一般,飘到他身旁,长刀闪电般出鞘,架到了金秉申的脖子上。
这时,李相佑站起身来,朝着周旦深施一礼,从容地说道:“殿下,敝国副使酒后失礼,还请殿下宽宏大量,宽恕其罪,以免因为一些小事而影响了两国交好!”这句话半是请求本带威胁。
金秉申却不服气,大声嚷道:“怕个鸟!这些中原人没胆,趁老子没防备,竟拿刀来对付我!要在战场上,我见一个杀一个!”
李相佑真想好好骂他一顿,大王千叮万嘱,要我们将大周稳住,好让高丽对新罗、百济从容用兵,以期早日统一三韩之地,所以暂时割让点利益也无所谓。你倒好,公然求战?现在大军都已经南调,你拿什么和大周开战。
他正要开口之时,突然就听有人沉声说道:“谁说中原人没胆了!”金秉申扭头就要说“是你爷爷我”时,突然觉得一股大力将自己举起,迅即离开了地面……
李相佑不禁发出惊呼,要知道金秉申长得又高又壮,简直就像一头黑熊一般。但是在那人手中有如一捆稻草一般,轻而易举地就举了起来。他赶忙揉了揉眼睛,定睛看去,就见一名身穿黑色斗篷、黑色战甲之人只用一只手,就将金秉申高高地举了起来,而那金秉申则四肢挥舞着,想要挣脱,但却无济于事。
顿时殿中爆发出雷鸣般的鼓噪之声:“王将军威武!”“王将军威武!”
“王将军!”李相佑念叨着,“莫非你就是那个三枪杀死辽东史靖、强弓飞射大旗的王睿!”虽然知道金秉申出言无逊,但毕竟和自己份属同僚。他赶忙拜倒在地:“殿下,夷狄之人,不知道礼数,还望不要见怪!”
周旦虽然也挺气愤,但是金秉申是使节,不能做得太过火。既然出了气,也就可以了。于是他便笑着对王睿说道:“王将军,不要伤了高丽使者,快放下来吧!”
见太子发话了,王睿便将其往地上一掷。直摔得金秉申头晕目眩,七荤八素。见他这样子,王睿哈哈大笑,回到了自己的席上。
就这样,酒席不欢而散。
……
又过了十日,周旦调集了辽东诸军约十万人马,宣读了冯霖等人假传圣旨,陷害忠良、操控朝政、蒙蔽圣听等诸多罪状,以“清君侧,除奸佞”为名,挥军入关,直指中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