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连横奇对(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片刻间,赵羽便看见内侍引着一人上了山阶。站了半天了,自觉疲惫,便斜躺在竹榻上闭目养神。
“下官见过荆国公!”程泽躬身行礼。
赵羽睁开眼睛:“程大人,老夫身体不适,未能出迎,还望原谅则个!”说着,从榻上站了起来,虚手相扶,“久闻程大人乃袁老大人高足,年少才俊,为唐公最爱之人,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请入座!”说完,赵羽也在竹榻上坐了起来,以示敬贤之道。内侍连忙走了过来,给老公爷推过来一个高大的兽皮靠背,让赵羽舒适地靠坐着。
程泽听说过许多关于这位老公爷的传闻,知道此人素来“无利不行”的名声,如果要说动他第一个答应出兵,就必须以利动之。还记得未出洛阳时,恩师曾告诫自己,第一站南镇势关全局。所以,这样的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只有一次,而且不能失败。
“程大人远到而来,有什么要事吗?”赵羽煞有其事地问道。
程泽笑道:“德才无才,只想给公爷说个故事,聊作笑谈!”
“噢!程大人能说故事?好,说来听听!”赵羽顿时来了兴致。
程泽一笑:“德才自幼生于村野,能知兽语。一日在一破屋住宿时,听到一场田鼠论战,大是奇特,至今难以忘怀!”
“什么什么?田鼠论战?”赵羽听完哈哈大笑,“神!程大人好本事,快说来听听!”
“天旱又碰到饥荒,田中无粮,田鼠们大诉其苦,一致要搬迁到人家去谋生。这时一只老硕鼠慨然唏嘘道:‘我们本来也是家鼠啊。那时候吃不愁,喝不愁,子孙繁衍不息,三十几只老鼠住在一大户人家,那是多么优游自在啊!’此话一出,群鼠大哗,纷纷责问老硕鼠:‘为什么要搬家,使我们流落乡野!’老硕鼠答道:‘不是我愿意搬家,而是家中来了只大黑猫……’没等说完,群鼠愤然说道:‘一只黑猫算什么,我们不是也咬死过三四只黑猫吗?’老硕鼠叹了口气道:‘那时侯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说好了只要那只黑猫一出现,大伙就一拥而上,拼着被它咬死几只,也要结果了那厮!刚刚说完,那黑猫便吼叫着窜了出来,我们却是争相四散奔逃。那黑猫抓住了一只逃得慢的,便细细地吃了……如此反复,一个多月下来,便只剩下我一个了。那日我正在伤心,黑猫便吼叫着猛蹿出来。老奶奶我也没想活了,便和黑猫拼命撕咬!半个时辰,我浑身是血,还在与黑猫纠缠。不想那黑猫突然停了下来,尖笑:今日一个拼命,为什么当初不一齐拼命!要是一起上的话,你家猫大人早就一命呜呼了。老奶奶我咬牙切齿地发誓:若是能逃出去,一定让小辈一齐拼命,咬死你们这些猫!黑猫笑道:你们这些小老鼠,还能一齐拼命?那今天放你了,看你们这些小老鼠怎么变!如今孙儿们要回人家居住,先好好想一想,敢不敢同心拼命?’一席话说完,群鼠竟是无人吱声,那只老硕鼠便呜呜哭了……”
听着听着,赵羽便皱起了眉头,不禁摇头:“这故事听起来怎么觉得大有异味啊!”
“敢问公爷,方今天下可有一只大黑猫!”程泽依旧轻松地微笑着。
赵羽眯起了一双老眼,思忖沉默了片刻,悠然笑道:“程大人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说到这,他那眯缝着的眼睛突然睁开了,并且直起了腰板。见此情景,程泽知道真正的关键部分到,忙打起精神来,“公爷请讲!”
“我南镇人少地荒,加上连年灾荒,虽然有心也是爱莫能助啊!”
一听这话,程泽就气不打一处出,这几年来南镇是风调雨顺,哪来什么灾荒,真是睁眼说瞎话。但脸上还是做出了惶恐地拱手道:“这是唐公特意赠送给公爷的礼物,请笑纳!”说着,从腰间解下一柄锈迹斑斑的古剑递上。赵羽身后的内侍接过,赵羽乃当世名将,对珍奇兵器可说的上见多识广,然而对面前这把不足两尺的短剑剑鞘却是极为陌生,沉吟片刻后右手一搭剑扣轻轻一摁,便听“镪”一声震音,剑身弹出三寸,顿时眼前一道青光闪烁,剑身竟又无声缩回。
赵羽惊讶之极,忙问道:“老夫观天下名剑无数,独对此剑却不认得!敢问程大人此剑何名?”

程泽道:“回公爷,此剑无名,唐公亦不认得。现下唐公将此剑赠于公爷,以表诚意。”
赵羽悠然道:“好吧!那老夫就收下慢慢鉴赏。不知唐公是何诚意呢?”
“禀告公爷,唐公请高士夜观天象,见西方太白之下彗星径天,西镇当有极大灾变。唐公之意,欲与老公爷联兵,一举灭了西镇!”
“我南镇有什么好处?难道我南镇可以占住一块飞地吗?”赵羽淡淡地问道。
“灭秦之后,土地转补,你占多少划给你多少!”程泽对答如流。
赵羽摇头叹息道:“南镇连年灾荒,只怕粮草兵器匮乏不济啊!”
程泽慷慨道:“唐公料到这点,愿先出军粮三十万石资助公爷!”
赵羽惊讶地睁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噢?何时可以运到南镇?”
“三日后便可运抵!”
赵羽正色问道:“可还有条件?”
“一条,必须派出主力全力进攻!不得拖沓耽误战机!”
赵羽轰地站了起来道:“好,唐公一片诚意,本公允诺了。”
一片笑声,皆大欢喜。随即便大摆酒宴,程泽本是著名的琴师,竟亲自操琴为赵羽奏了一曲。赵羽高兴之余也是开怀畅饮,被侍女扶回寝室后,还醉醺醺地合不拢嘴。
商议完具体事宜后,次日下午,程泽告别了赵羽,动身前往东镇的治所琅邪郡。
待程泽一走,赵羽立刻召集心腹商议。席间,众人都对何洋的这一计划感到惊讶!这西镇距离南镇虽然遥远,但南镇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西镇的监视。在西镇的客商中以南镇的商人最多,他们从各种渠道送回的消息十分及时,西镇的变化南镇众人自然非常清楚。参军陆群更是说道,惟有西镇继续强大,我南镇才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并指出:一、西镇在老王爷的领导下已经掌有河西三道,实力在四镇之中最为雄厚;二、王睿上台后,必将形成新的格局,而这格局也显然有利于南镇,其原因是,王睿上台势必会对何洋造成极大威胁,何洋要遏制西镇,就会缓和对南镇的压力,大大有利于南镇的发展壮大;三来,南镇将因为西镇的强大而成为制衡天下的重要力量——西镇想要对抗朝廷,就要与南镇修好,反之朝廷要遏制西镇,就必定借重南镇。在这格局之下,南镇左右逢源,岂非大大好事!所以赵羽等人决定坐壁上观,看下形势再下。
但到了夜里从洛阳的探子回报后,原先平静下来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原来何洋已经调集军队,并且八万飞虎精锐业已开拔到南阳一带。看来形势不妙,如果不同意进兵的话,何洋的大军就要来了。即使现在同西镇联盟,远水解不了近渴,已南镇的军力根本无法和何洋抗衡。众人又是商议一通之后,由左领军将军孙虎为帅领兵五万随同何洋大军出发。
……
南镇与朝廷结盟的消息迅速传到了东镇,琅邪震动了。
周元夜不能寐,便在园林中悠悠漫步。夏夜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白天的那份炙热带来的沉闷,使他觉得浑身躁热。自他出任镇东将军二十年来,人生经历了一个奇特的曲线:上升与下降并存,声威与屈辱俱来。连续数次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彭城先克,再定汝阴,一举将东吴淮上之地完全纳入北周的版图。使他得到了“威加江东,振兴大周”的朝野赞誉。但接踵而来的是钟离大败,损失了近八万大军,使周朝蒙受了立国以来最大耻辱。接着在立储之争上又被后起的何洋击败,成为最大的输家。不仅受制于何洋,后来还在伐吴之时被何洋借故罢去了镇东大将军之职。至今,周元都说不清楚自己这二十年来,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但是每每扪心自问,他都自觉愧对列祖列宗,竟然让外姓窃据了神器。因为他一直怀疑现在这保宁皇帝是否景帝遗腹子。虽然想要铲除奸党,但自知实力不济,所以只能隐忍不发,并且一直与南镇保持了隐蔽的联系。但是这次,赵羽那老小子居然背着自己,和何洋那小子……
一阵风掠过,周元猛烈地咳嗽了一阵,雪白的汗巾上竟有喀出的一片血迹。
“禀报王爷,梁将军求见!”
“义直啊!快宣他进来!”周元粗重地喘息着坐到草地的石墩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