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儒学大师谈人生一:人生信念(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身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就会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必须被动地学习老师、政府认为很好的学问。不可否定,任何学问都是有价值的,但它对于我的价值仅仅在于我喜欢它,或者我能用它为我的人生目标服务。如果我不喜欢它,又无法利用它带来好处,它对我来说就是毫无价值的。如果具备了这种理念,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高级学问的光环所迷惑,就能在任何知识、学问面前反客为主。
张载生平
张载,字子厚,宋代哲学家,陕西横渠人,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一生曾当过几任地方官,后矢志于儒学。他是理学开创者之一,"气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其毕生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主要思想录于《张子全书》。
学者不宜志小气轻
张载说: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志小气轻"是什么意思?"志小"很好理解,就是心无大志。"气轻"的意思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平庸者往往心无大志。其实他们未必缺少天赋和才能,有的人还读过很多书,或者有丰富的社会体验。对身边的事,他们都能看得明明白白,讲得条条是道;对世界大事,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有这么高的才能,为什么终其一生,却无所成就呢?张载给出了答案:"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王守仁说得更明确:"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平庸者的最高愿望是开心享受生活,任何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有所成就的事他们都不感兴趣。天赋和才能只是他们向人炫耀的羽毛,而不是应用工具。他们是千里马,但从不赛跑,却幻想轻轻松松获得"一食或尽粟一石"的待遇。如果得不到,就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后使出一匹驴子的力量来应付差事。他们总是希望工作轻闲一点、生活富裕一点、享乐多一点。可是,工作轻闲跟生活富裕享乐多,却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他们只能生活在缺憾中。偶尔他们也会发奋一下,一旦有所成就,马上停下来享受,"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若是侥幸发家致富,他们就由享乐而堕落,成为世界上最糜烂的一群人。

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心怀大志。一代名臣曾国藩说:"有志则不甘为下流。"生活中的事实经常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有一年,英国的政客发动政变,他们将王子关押在一个古堡里。为了从精神上摧垮王子,政变者给王子准备了最精美的食物、最漂亮的女人和最有趣的游戏。但是,王子不为所动。经过长期关押,王子心如磐石。政变者为之折服,终于拥立他为国王。后来,有人问这位年轻的国王为什么能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动心,他说:"我生来就是当国王的。"
如果一个人心有大志,绝不会让自己淹没在感官享乐之中,对那些有污名声、有亏德行的享乐,更是谨而慎之,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并非从不享乐,但他们面对诱惑的定力,胜过常人何止一倍!
另外,心怀大志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往往会投入百倍热情,全力以赴,而不在任何困难面前却步。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志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成功不是顺理成章吗?
张载的"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这句话,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活现象: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是认为自己所知有限;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
如果你去问一个熟读儒家经典的人懂不懂儒学,他会谨慎地表示自己"懂一点"、"懂一些",却不敢承认自己精通儒家思想。这并非故作谦虚,因为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他本来只是"懂一些"。
如果你去问一个从未读过《论语》,只是看过有关孔子生平、儒学简介的人,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懂儒学,并且讲得条条是道。这并非故示骄傲,因为他以为儒学只有如许内容,已全部或大部分装在他聪明的头脑中。这就是所谓的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没有办法跳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见就是这片天,很自然地会以为天就只有这么大。所以,与其说它可笑,不如说它可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