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比试之未战先受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便到了八月初五,到了比试的日子。这天一大早,闻松书院的学子们便早早地来了,由先生们领着前往小甜水巷。为示公平,这比试的场所通常不设在某一个书院内,而是另择他地举办。这小甜水巷刚落成的一处院落成了今年的举办场地。这处院落占地很广,院内青砖铺路,古树参天,数排房屋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环境极为幽雅。比试场地设在一排有着长长的走廊的屋舍前,屋舍高出地面两尺许,拾级而上,宽宽的廊下设了两排桌椅,放着些瓜果茶水。小广场上青砖铺地,四周是一圈低矮的花台,开着各色的菊花儿。广场两侧划出四个方块是留给四个书院的,放着一排排的长凳,最前面有一张长桌,上面放着一个托盘。
闻松书院距小甜水巷比较远,当他们赶到时其他三个书院的人都已经到了。闻松书院的人不多,只有一百多人,但他们的亮相却叫人眼前一亮,学子们整齐地排成四排,在先生的带领下鱼贯而入,到了右首第二块,标有“闻松书院”字样的座位处,待先生们落座后,学子们陆续坐下,几个甲班年纪稍长的学子自觉地站在方阵边上维持秩序,也是为了方便先生们召唤,整个过程安静有序,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学子的左胸上都贴着一块三寸长两寸宽的白条片儿,上面标着院名,班别和姓名,而前排女学子们清一色蓝袄黑裙的学生装在对面百花书院的女学子方阵里引起了一阵骚动。先生们很满意学子们的表现,都禁不住看了李钰一眼。
李钰和金鑫、石原、赵豫四人站到了桌前,李钰自觉地排在了最末,抬眼看了看,左首阵容庞大的是独胜元书院,而对面是百花女子书院,紧挨着李钰他们的是听竹书院。各个书院的选手也是神态各异,或矜持、或倨傲、或漠然、或温婉,不过,他们好象对闻松书院的选手都是不屑一顾,而直接无视了。
辰时时分,主持人和佳宾们都陆续地到齐了。主持人是一个四十多岁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看举止颇象个官员。他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道出一段开场白,无非是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皇上恩泽如日普照,四海升平万民安乐,百官尽责没收红包之类歌功颂德的言语,之乎者也地说了约一盏茶时间,听得李钰晕晕乎乎的都有些不耐烦了,他才缓缓地说道,“承蒙皇上隆恩,各位错爱,李某惶恐忝做本次比试的主持,现在宣布第一项比试开始”。
第一场比试的题目是“万紫千红”,就是每个书院抽签从中各挑一个字儿,由一个选手现场或赋诗或填词一首,最后由评委们评判,得花最多者获胜。石原上去抽了一个“红”字,看来是最后出场了。
第一个出场的是独胜元书院的一个高个书生,他们抽到一个“万字”,那书生上前先给台上的众人施了一礼,说道:“学生孟非,一首《颂菊》,请各位先生指点”。说完潇洒地一甩头,将手中的扇儿在指间耍了个花儿,轻踱了几步,一指那菊花儿开口吟道:“万红落尽我方生,明月伴我弄秋风,不见陶公东篱下,唯我独胜花竹松”,吟出最后一句花、竹、松时,悠然转身,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手中的扇儿依次轻点着百花、听竹、闻松三个书院的方阵。
“好!”,方才吟罢,独胜元书院的方阵中爆出一片叫好声。这首《颂菊》文采倒也不见得如何,可最后一句却扣了独胜元、百花、听竹、闻松四家书院的院名,更把独胜元力压三方的气势一语道出,虽有些轻狂倒也不失为佳句,难得他是第一个出场,酝酿的时间最短,能吟出这样的诗句来,连李钰都有些佩服他了。吟罢,那孟非一抱拳,潇洒地一个四方揖,翩然回座。
最后一句吟出,加上他手中扇儿轻点,眼神中稍带有些嘲弄,可把百花、听竹、闻松三家书院都的先生、学子们气坏了,连一向好脾气的石原也是气得脸色通红。但人家说的是事实,虽个个气得面红手颤却也无可奈何。百花、听竹书院先后出场的选手许是被那狂生气的,发挥的都不是很好。最后轮到了闻松书院,石原扭头看了他们一眼,点点头正要举步上前。李钰轻轻拉住他,轻声道,“师兄,别和他一般见识,没的气伤了身子,还是由我来吧,反正我也不怕丢脸”。
石原等三人显是一愣,李钰郑重地道,“师弟虽轻狂,但请师兄师姐相信我”,那三人微一沉吟,石原开口道,“师弟尽管去吧,我们相信你”。

“嗯,师弟,我们相信你”其余两人也说道,目光中虽有些疑惑,但更多的却是信任和鼓励。
李钰一躬身,再不说话,抬脚出列。
李钰这儿刚一抬脚,身后坐在前排的翠儿便带着几个同班的小姑娘忽然站了起来,从包里取出准备好的花儿,双手举着花儿挥舞摇摆:“闻松闻松,勇敢前冲,李钰李钰,天下第一”,李钰回头瞪了她一眼,不是勇者无惧么,怎么改成了天下第一了?这不让我找骂么。翠儿吐了吐舌头,也不理会,继续挥舞着花儿。这时闻松书院的学子们也反应过来,一起打着节拍呼喊着,“闻松闻松,勇敢前冲,李钰李钰,天下第一”。
“学生李钰,一阙《满江红》,请先生们指教”。
“呵呵,有趣有趣,我们都知道了,你叫李钰,哈哈哈”,台上那些评委先生们显然也没见过这阵势,都觉得有趣儿,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钰礼毕,忽地双手握拳,面向北方站立,并步立正,眼看正前方,身体向左转动约90°并伴随左脚向左迈出一步后再将右脚跟进一步使之二次形成面向西方的并步正立势,同时左手向左侧腰际一带且撩向腰之左后方作托掌撩衣状,而右手则由右下方撩动并变为并指拳向后上方扬起,其拳轮向右侧后方、拳眼向前,正是太祖长拳三十二势第一势——懒扎衣。众人先是一愣,迅即爆出一片好叫好声,这宋人虽不尚武,但这三十二式太祖长拳由于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那是家喻户晓,人人都会舞上几手的。众人边叫好边纳着闷儿,难道这词不是吟出来的,倒是舞出来的么?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燕云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金鸡独立、探马势、拗单鞭、七星拳……伴随着这阙《满江红》的正是这套三十二式太祖长拳。
一阙《满江红》吟罢,第三十二式旗鼓势也堪堪使完,应着那一句“朝天阙”,李钰收式抱拳向北方皇城方向一躬到地。一套三十二式太祖长拳打下来,当真是虎虎生风,说不尽的潇洒飘逸。而那阙《满江红》更是大气磅礴,豪气冲天,一词一拳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竟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刘星他们几个手都拍红了,一边拍手一边还纳闷儿“十年功名尘与土?十年前?十年前你丫还吃奶吧?我这兄弟真是太有才啦”,翠儿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一边拍着手儿又跳又叫,一边指着李钰说,“那是我哥哥,那是我哥哥”。
“好!好一阙《满江红》,好一个‘朝天阙’”,那台上后排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忽然大喝一声站了起来,小脸因为激动有些泛红,双手握着拳头在身前用力一挥。
李钰看了看他,微笑着一拱手,“多谢兄弟夸奖,李钰愧不敢当”,他是愧不敢当,那可岳爷爷写的,他只篡改了几句而已,再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当啊。
那少年一愣,也笑笑向他拱了拱手,方才坐下。
“好!”,台下叫好声一片,连台上的那些评委也忍不住叫起好来,拳好词更好,他们哪见过这么吟诗作对的啊。李钰心里暗捏了一把汗,这岳爷爷的千古名句,能不好么?幸亏这石原抽的是个“红”字,要是抽个“千”字,那我只好唱上一段《千千阙》了,要是抽了个“紫”字,那我,嘿嘿,除了“紫气东来”可就没什么了。
十一个评委,闻松书院竟得了九朵花儿,那孟非只得了两朵,这第一场显是李钰他们胜了。那孟非遥遥地向他一竖大拇指,李钰也礼貌地笑了笑拱拱手。许老夫子在台上哆嗦着手儿抚须傻笑,揪了几根胡子下来他都没感觉到,使劲掐了自己一把,才知道这不是在作梦。二十年啦,从我当院长起咱们闻松书院就没胜过一局啊,这李钰啊,呵呵,还是我慧眼识人啊!
石原、金鑫、赵豫三人兴奋得挥拳大笑,拥着李钰又是拍肩又是抚头,李钰低着头任由他们亲昵地拍打着,感受着朋友间浓浓的友情。
这时,台上的主持人敲了敲桌子,轻咳了一下,“第二场开始,琴棋书画”。
李钰一听傻眼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