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画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邪、司命、刘混康三人追蹑“疑似女鬼”,通过九疑真形镜的照耀,发现那女子在镜中没有映象据道经中记载,鬼乃是阴气所化,无质亦无形,如此看来,她确是鬼物无疑了。
三人虽是艺高人胆大,但首次与真鬼相逢,也是心中尽皆一凛。司命就要拔剑上前诛鬼。
刘混康忙道:“诛此一鬼于我们毫无价值,此鬼昼出,必定是有要紧的事情,不如我们追慑其后,或许跟踪他能够找到传说的鬼市也未可知。”
司命再次觉得他说得有理,于是三人远远追蹑其后,行了一阵儿,却见那女子转过一片荒坡,步入坡下的一座小庙中,消失不见。
三人来到小庙外,只见这小庙所建年代应该就在最近,门窗瓦片还是全新的,只是院廊处处荒草,早又像无人看顾的样子,不知道刚刚盖起了一座庙为什么又荒弃了。
司命不见了女鬼,就要推门而入,想是因为久无人居,庙里面积满了灰土,庙门一打开,激荡得尘土飞扬。
三人见庙内灰积,不像有人刚刚进入的样子,司命和刘混康就绕道庙后去找寻。
无邪司命盘膝闭目坐在廊下,很快就入定而去。无邪也正要从庙中退去,偶然一抬头,看清了那庙中神像,心中突然一震。
只见这庙中供奉得不是寻常所见的山神土地,也不是药王财神,而是一个身披黑袍,满头白发不知名的神灵。
这神灵无邪从所未闻,却不知是何缘故,无邪乍一见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为这尊神像所吸引,不知不觉的靠近。
庙中昏暗无光,那神像处于暗处,远望看不清楚,待到近处,无邪才看清了那神像。只见这神像虽是木雕泥塑,但雕像者鬼斧神工,做得栩栩如生。看这塑像如真人般大小,盘膝而坐,本是个容颜绝丽的女子,看样子年纪应该也不是很大,却不知为什么要将她的头发全部都漆成白色。红颜白发,显得很是突兀。
无邪神像前的牌位上只写了“无常”两个字,想来这个神祗就叫做“无常”吧,是取其“红颜白发,寿命无常”之意吧
无邪看到这尊名为无常的神像,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得越久越觉得它与自己有极大的关联,可是思前想后,又实在想不通会与它有什么关系。
看了一阵儿,不得要领,注意到神像两侧墙壁上绘得图画,于是走过去细看壁画,想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壁画共有八幅,左右两侧墙壁各有四幅。绘图者也是妙笔生花,图面中的人物众多,并不见其繁,个个是颜面如生。
第一幅画背景是一座边塞城镇模样,看那落日孤城,竟有几分无邪记忆里宽州边城的模样。十年前无邪追随父亲北游至宽州,一夕之间,全城尽毁,再也见不到此城了。但他在宽州外见周仁杰射雁,边城长烟落日,孤城半闭的模样,印象很是深刻,仔细思量,这画中画得正是宽州边城的模样。
无邪一生的命运正是从宽州开始改变的,事隔十年,竟然在一座破庙里见到宽州的模样,无邪不由得大为震惊,急忙仔细察看。
十年前无邪随父亲白景泰周游天下,途经宽州边城时,遇到城毁人亡的大惨事。当时他父亲白景泰认为是西夏人屠城,后来智缘法师等人分析,又认定城中军民早在西夏人屠城之前就已经身死,究其原因,至今还是迷团。事隔十年,竟然在一座荒坡的破庙中隐现信息,怎能不令无邪震惊。
无邪仔细看那画面,画中除了集市街景之外,最为奇特的就是城中一角的破庙中端坐着一位白发黑袍妇人,另一角里潜伏着一条紫色的龙形。画下的题跋写得是“寻踪”两个字。
无邪看了,心中又是一震,那画面上白发黑袍妇人的模样与这庙中供奉如出一辙,更令他惊异的是他猛然间记起十年前初到边城时,曾在城中的破庙住过半日,后来被一位白发婆婆指引,前往清涧城赶“鬼市”,那个婆婆莫非就是此人。
他清楚的记得仆人元重正是在边城救得的,似乎与这白发婆婆之间也有很大关联,只是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于西夏人之手,而现在元重为了救他也是坠崖而死,其中有何秘密再也不得而知了。

至于那个紫色的龙形,无邪却记不得从哪里见到过,似乎当日在宽州也没有遇到,不知画在这里又是何用意。
他猜解不透,急忙又看第二幅画。第二幅画得背景与第一幅相似,只是场面要混乱得多,边城的上空一团青气与一团紫气交织缠绕,迸发出光芒和火焰,将城镇的房屋街市都催毁。城中也是一边混乱,城中四处蝙蝠乱飞,人们状如僵尸,与一队西夏士兵厮杀在一起。
这幅画的题跋是“倾城”。
看了这幅画,无邪有恍然大悟之感,宽州边城近千军民到底死于何人之手,一直是个迷团。看画中所示,似乎是先为血蝠所伤,变成了僵尸,又被冲入城中的西夏武士斩杀,如此看来父亲白景泰与智缘法师判断得都没有错。
只是他想不通的是画面上方的青紫之气为何物,竟然能够迸发出雷火,将整个城镇都催毁,这样的能为,纵然是华山圣地萨守坚等几个武力最强的高道,只怕也不易做到,不知又是何方的神圣。
无邪又看第三幅画,这幅画得是战后景形,尸横遍野,一片废墟。画面正中是一个大土丘,覆盖了无数尸骸,里面不光是无辜百姓,也有许多官军。而土丘之上有怨气凝结成鬼形,显得阴气森森。这题跋上写得也是“化鬼”两个字。
无邪点了点头,看来当年战后地方衙门将死亡的军民全都埋藏在一起,形成了个万人墓。按照道经上的说法,人死之后,怨气凝聚魂魄,就能够化为鬼,这些人死于战火,怨气不解,极易化为鬼物。
第四幅画在一位道士模样的人指导之下,有人在丘前建庙雕神。题跋写得是“招魂”。
原来这四幅画得是此庙的来历。如此看来,这建庙之地,就是昔年的边城宽州旧址,昔年在这左近西夏银川公主率大军攻打清涧城,一场大战下来,死者盈野,不知死了多少人,想来这庙后的荒坡就是军民埋骨之处。
无邪看过了这四幅画,似乎是解开了许多埋藏心中许久的迷团,可是仔细寻思,又有许多新的迷团产生“那个白发婆婆到底是什么人?龙形又是何物?为什么那青紫之气在边城上空交织,以至催毁了边城?死者倒底能否化为鬼?第四幅画题跋为‘招魂’又是何意?”
他冥思苦想一阵儿,不明白了此节,又去看右侧的四幅画,想要在那里找到些线索,而一见之下,更是大吃一惊。
与左侧壁面以图述事不同的是,右侧四幅画每幅画得都只是一个人物,分别为“赤魑”、“碧魅”、“白魍”、“乌魉”。
“赤魑”图上画着一位浑身浴血的大汉,披散着头发,横握着鬼头大刀,看上去分明就是党项第一高手浪埋的形象。
无邪十年前与父亲与他交锋几次,最后在清涧城上周仁杰夫妇命丧其手,无邪对他印象极为深刻,一眼就认了出来,却实在想不通这个庙内的壁画上为什么会有他的形象,而且取名为“赤魑”。
“碧魅”图上绘得是位面罩轻纱的女郎,正在做曼妙之舞,由于轻纱覆面,看不清她的相貌,但一双眼睛却点了蓝色,“碧魅”多半来缘于此。
这碧目轻纱的女郎形象,无邪也有些印象,名字虽然不记得,却知道她是西夏用毒高手,他父子二人也曾中其毒手,她与浪埋同为党项一族的高手,并立其侧,也就不奇怪了。
“白魍”画得最古怪,身形与常人无异,但本来应该画面目的地方却是空白一片,完全没有口鼻眉目,也不知他本来形象就是这样,还是画师未曾画全了他的相貌。
“乌魉”图画得是个宋军的武官,虽是五短身材,但横眉怒目,显得也很威武。这幅画原本最是正常,但一名宋军军官与西夏人并立,就显得极不寻常了。
而更不寻常得是,为什么在宋境中所建记念大宋死亡军民的庙,会出现浪埋和舞媚这等西夏人的画像。
无邪正在猜测画中之意,这时却听刘混康在外面大呼小叫:“无邪快来,这里边有好些死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