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九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舒真服食乳石和无邪的指节之后,感觉到身体越来越是轻快,状况似乎比未患病之前还要好。她在无邪扶持下,慢慢翻身坐了起来,忽然注意到无邪左手上血迹殷然,想起他给自己服用指节之语,禁不住胸腹烦恶,瞥起秀眉,轻声说道:“难道你真的截指给我吃了?”
无邪见她恢复的竟然如此之快,禁不住又惊又喜,支吾道:“我又不是什么千年人参成了精,我的血肉怎么有却毒治病的功效。我是给你服用了那滴水盆的钟石乳液,它是玉之液,石之精,不但能够却毒,对你的病也极为好处。至于我的指伤,与此没有关系。”
舒真相信了,轻叹道:“如果我猜的不错,此山应该是舜源峰,这里边应该就是紫霞洞。舜源是舜帝埋骨藏精之地,一水一石都应具体有灵气,我服石饮水,真有奇效也未可知。”
无邪随声附和:“对、对,当初舜帝他老人家即然能够降伏恶龙,服用他老人家化成的石精,自然能够解除蟠龙吐出的许此毒气。”
既然舒真的病疾已经无碍,下面首要的问题还是如何返回华山。两人反复推测,发生时间交错的异事,不在顺水潜游之时,而在于踏入溶洞时就开始了。
无邪认为那个石门很不寻常,以破壁金铲之利也不能打开,说不定时间交错的天机就藏在其中,于是决定再回到溶洞探查。
两人是顺暗河而下来到这里,要想回到原来的溶洞必须要溯暗河而上。无邪顺流而下时曾计算过距离,当时数了约一百个数,每数一数约行一丈,也就是走暗河百丈左右。
这么远的距离,无邪只怕舒真吃不消,况且溶洞中尚有毒气未散,就想要她留在此地,等他入溶洞打开石洞后,再想办法来救她。
舒真不同意,说道:“你以为我们两个这么一分离只是百丈的距离么,说不准一下子相隔数千里了。我的身体大好了,又服食了石乳,不畏阴寒和毒气,应该和你一起去。”
无邪也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异变,也确实不敢与舒真分离,只是潜游百丈,舒真实在难以做到,一时犹豫不决。
舒真明白他的心思,未语先羞,轻声道:“我深吸一口气,能游多远便游多远,实在气息不足……实在气息不足,你可以还……像上次一样。”
无邪一愕,随即明白了舒真是指自己可以不顾男女授受不亲的礼节,以口鼻助她呼吸。
于是两人进入莲花台后与暗河相连的暗洞,临近前还用竹筒灌满了钟乳石水,以备舒真治病之用。
入水之后,河水只没到胸口,上面还有一些空间,能够让人自由呼吸,可以直立行走。由于水流湍急,无邪舒真二人双双把臂而行,才能站住脚跟。洞外已是天黑,洞中更是昏暗无光,辨不清方向,只能听水流鸣响摸索着前行。
按无邪计算,本应走出十几丈时就会沉入地底暗河,要潜泳才能前行,哪知进入暗洞后,越走地势越高,他和舒真不但没有沉入水下,反而离开水道来到了陆地上。
无邪疑惑,认为是黑暗之中走错了方向,唯有点燃最后一枝火把,辨明了方向才走。
等他点燃了火把,才吃了一惊,眼前豁然开朗,哪里是地下暗河的模样,分明是置身一个宽大的山洞之中。这山洞一侧有一道水帘飞落,发出流水一样的淙淙鸣响,无邪和舒真黑暗中辨水流之声而行,不知不觉中脱离了正确的方向,被引到了此地。
依无邪之意,应该退回去重新来走。舒真却道:“你看这里的形势与先前那溶洞相似,或许二者相通也未可知。”
无邪借着火把的光亮四外一望,洞中四外石笋丛生,石棱倒挂,果然似先前那溶洞的模样。而那水帘之后隐现一洞,洞中溢出淡蓝色的云气。
无邪方才在紫霞洞中滴水金盆旁边的洞口就曾看到这种云气,原来是从此处升起。他遍寻洞中,唯有此处似有与外相通之路,就拉着舒真从水帘上穿过,进入洞中。
此洞低窄狭长,两人穿行其中,甚觉气闷。而且洞中云气蒸腾,越往里走,云气越浓,渐渐火把的光亮也照不见周围情景,身外四周只能看到云气,如同在空中飘浮一般。

无邪舒真对面也是不见,只能凭借手牵手,才能感受到对方存在。
无邪越走越是惊异,禁不住道:“这是什么鬼地方?”这话说出口,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不但听不到舒真的应答,话说出口,他自己竟然也听不见自己所说的话语。
无邪一惊,忙大声喊叫:“舒真姑娘你还在这里么?”
仍听不见舒真的回答,他自己明明在高声呼喊,为什么发不出声音。无邪大为惊骇,手心中明明感觉到舒真的存在,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为什么两个人会听不见自己的问话。
有嘴无言,有耳无声,有眼无视,有鼻无闻,就如同身在梦魇之中。无邪禁不住冷汗涔涔而下。
这时忽觉手心一痒,似乎有人用手指在他手上写划。无邪忙辨认字形,写的分明是“我听不见你的声音,也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无邪忙拉过舒真的手,在她手上写道:“我也是的,此地不能久留,快随我走。”
可是,“写”是容易,无邪与舒真再想从此地离开,却发现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此时无邪、田真如处一片混沌之中,看不到任何形象,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甚至不敢移动脚步,只能靠紧紧握持的双手,才能感受到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两个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只以依靠双手指划作以交流。
舒真:“我们到底在哪里?”
无邪:“我们刚离了仙境,现在是在天上。”
舒真:“不像是在天上,倒像是处于混沌之中。”
无邪:“什么是混沌?”
舒真:“混沌是天地未开辟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道家谓‘元气状态’”。
无邪:“难道我们回到原始状态。”
舒真:“不会,应该是我们误闯了某种异物创造的混沌之境。”
无邪:“那我们在哪里?”
舒真:“相传‘混沌’通‘昆仑’,有可能在昆仑山。”
无邪:“啊!!!”。
沉默了一阵儿。
无邪:“如果在昆仑,距离华山更远了,万里之遥,怎么回去?”
舒真:“先不要考虑回去,应先想想如何离开这混沌之境。”
无邪:“如何离开?”
舒真:“离不开的,除非破除它。”
无邪:“有办法破除么?”
舒真:“除掉制造混沌之物”。
无邪:“是什么的制造了混沌?”
舒真:“太古异兽帝江。”
经舒真一提醒,无邪想到了从前在道经中看到的神话传说。《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神异经•西芜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名浑沌。”
“难道真是异兽帝江制造出的混沌之境?它又从何而来呢?”无邪想得脑袋都疼了,又寻思:“要除帝江,总得先找到它,这里模糊一团,又怎么找呢?”
思虑良久,忽然心中一动,在舒真手上飞快写下:“九疑山名从何而来?”
舒真虽不解他于此时问这此闲事做什么,仍是回到:“九嶷山本名苍梧山,因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所以称九疑。”
无邪:“得于九疑的铜境名叫九疑真形境,能否有辨疑显真的异能。”
舒真:“我取出来一试。”
随着一点光华在舒真手上亮起,模糊不清的混沌之境中终于现出一只异兽的影踪。
此兽乍一看似狗熊一样,圆滚滚的身子,有头无尾,有腿无脚,有膀无翅,整个面目模糊一片,完全不见五官七窍,皮毛呈现乳白色,与周围的云气裹成一团。若没有九疑真形镜的光华映照,绝对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甚至无法感知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